【医学生笔记13】 中药: 诸子皆沉,??独降- 素以为绚- 鳳兮- 和讯博客
【医学生笔记13】 中药: 诸子皆沉,??独降 [原创 2010-01-21 11:24:47]   

晚间读书,在考虑药性气味的沉浮升降。 想起学药时老师曾说,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    独升。

死活都想不起来是什么。

请教了两位素有学养的同窗,一位谦称才疏学浅未有所闻,一位想了半日,说大概是蔓荆子。

宿舍是家徒四壁,连本药典都没有。抱着一个疑问一夜没睡踏实。

早上回了单位,赶紧开电脑查查看:

蔓荆子
别名:    荆条子、京子、白布荆。
来源:    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的果实。
性味:    性微寒,味辛、苦。
归经:    归膀胱、肝、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xx、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 不明、头晕目眩。

《本草经疏》:蔓荆实禀阳气以生,兼得金化而成。神农味苦微寒xx。《别录》加辛平温。察其功用应是苦温辛散之性,而寒则甚少也。气清味薄,浮而升,阳也。入足太阳,足厥阴,兼入足阳明经。其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风xx,脑鸣目泪出者,盖以六淫之邪,风则伤筋,寒则伤骨,而为寒热,甚则或成湿痹,或为拘挛,又足太阳之脉,夹脊循项而络于脑,目为厥阴开窍之位,邪伤二经,则xx脑鸣自泪出,此药味辛气温,入二脏而散风寒湿之邪,则诸证悉除矣。邪去则九窍自通。痹散则光泽脂致。其主坚齿者,齿虽属肾而床属阳明,阳明客风热则上攻牙齿,为动摇肿痛,散阳明之风热,则齿自坚矣。去白虫、长虫者,假其苦辛之味耳。xx轻身耐老,必非风药所能也

至此,蔓荆子主升,这点没有疑问了。


另外查到有一位中医,在节目上的一句话:“诸子皆降唯茺蔚子独升”,茺蔚子,即益母草的籽。

茺蔚子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
功能主治:   xx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各家论述:

1. 朱震亨:茺蔚子,xxxx,有补阴之功,故名益母。凡胎前产后所恃者,血气也。胎前无滞,产后无虚,以其行中有补也。

2.《本草经疏》:茺蔚子,为妇人胎产调经之要药。此药补而能行,辛散而兼润者也。目者,肝之窍也,益肝行血,故明目益精。其气纯阳,辛走而不守,故除水气。肝脏有火则血逆,肝凉则降而顺矣。大热xx心烦,皆血虚而热之候也,清肝散热和血,则xx心烦俱解。

3.《本草正义》:茺蔚,古人止用其子。《本经》之明目益精,则温和养血,而又沉重,直达下焦,故为补益肾阴之用。除水气者,辛温下降,故能通络而逐水。其茎可浴疹痒。则xx疏风之功也。《别录》加以微寒,则亦温亦寒,大是不妥,盖当时以治热症,因而羼入此说,疗血逆者,温和行血,又子能重坠下降,故能平逆,惟主大热xx心烦,则与温养之性不符,存而不论可也。

茺蔚子是益母草的种子,益母草擅能xx利水,(xx一说,大概也从能推导凝涩,从而通利气机上来的罢?) 按此应该不能主升。

此处暂存疑,再向老师讨教。


有查得一句,说是“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看看资料怎么说:

苍耳子
别名:    葈耳实,牛虱子,胡寝子(《药材资料汇编》), 苍郎种、棉螳螂(《江苏植药志》),苍子、胡苍子(《东北药植志》),饿虱子(《广西中药志》),苍棵子、苍耳蒺藜(《陕西xxx》)、苍浪子、老苍子。
来源:   
分类:    解表药,止痛药,宣肺药
性味:    苦;甘;辛;性温;小毒。
归经:    入肺、肝经。
功效:    散风寒;通鼻窍;xx湿;止痒。
主治:    鼻渊,风寒xx;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本草正义》:苍耳子,温和疏达,流利关节,宣xx络,遍及孔窍肌肤而不偏干燥烈,乃主治风寒湿三气痹著之最有力而驯良者。又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为头风病之要药。而无辛香走窜,升泄过度,耗散正气之虑。以视细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异其态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气为胜者,犹难同日而语,但和缓有余,恐未易克日奏功耳。


毫无疑问,苍耳子能上行头脑,疏风散寒,自然药性是上行的。

就目前查到的资料: 性能上升的就有蔓荆子、苍耳子

未查到的不知道还有多少。这个要专门花个时间来归纳一下才好。



----------------------------------------------------

中药性能之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xx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趋向,在于说明xx在体内的作用趋向性能。xx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一旦发生故障便会产生疾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以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xx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演说阐发了xx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使xx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作为说明xx作用的理论依据,是对四气五味的补充和发展。

由于疾病在病热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xx)、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xx这些病证的xx,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xx的升降浮沉性能,主要是以改善脏腑气机升降紊乱和病势顺逆的功效为依据,但与xx的四气五味、气味厚薄和其质地的轻重及药用部位等也有着密切联系,此外还受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就xx的性味及厚薄而言,一般而言,凡味属辛、甘(味之薄者),气属温、热(气之厚者)的xx,大都属升浮药,如麻黄、等药;凡味属苦、酸、咸(味之厚者),性属寒、凉(气之薄者)的xx,大都属沉降药,如等。

从xx的质地、部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来看,一般花、叶、皮、枝等质轻的xx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属沉降药,如苏子、、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xx也有特殊性,旋覆花虽然是花,但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xx、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其实这是受xx气味的因素所决定的。

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是升浮、上行发散,沉是下沉、下行泄利。一般来讲,升浮药性趋向于上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宣毒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而沉降药性则趋向于下行向内,具有清热泻下、潜阳息风、降逆止呕、止呃、利水渗湿、重镇xx、降气平喘等作用。一般xx都具有升浮或沉降的性能,但部分xx并不具此性能,而有些xx则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xx的一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xx的不同个性,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xx的作用趋向。

xx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从而达到xx疾病之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等升浮药来疏散风热;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xx结者则应选用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热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热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热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xx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xx,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然而,xx的升降浮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临床上往往受到炮制与配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有些xx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则可清上焦火热,以治目赤xx。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又xx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浮药、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实成润下之剂,即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就随之下降;又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等升达清阳、开胸xx药同用,也就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故王好古云:“升而使之降,须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须知载也。”由此可见,xx的升降浮沉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对xx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须从多方面的来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郑重声明:资讯 【【医学生笔记13】 中药: 诸子皆沉,??独降- 素以为绚- 鳳兮-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