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与“草根”对立 泰国政坛乱象难消弭

“精英”与“草根”对立 泰国政坛乱象难消弭

4月7日,在泰国海滨旅游城市帕塔亚,反独裁民主联盟(反独联)的支持者在集会上高喊口号。约300名反独联支持者当天上午在帕塔亚进行反政府集会,抗议在此举行泰国内阁会议。反独联支持者自3月26日起一直在曼谷总理府外举行大规模反政府集会。 新华社/法新

“红衫军”示威三周后,被疑幕后操纵示威的他信也作出和解姿态,表示“要把两派撮合到一块。”而总理阿披实16日表示,泰国国会两院本周将举行联席会议,讨论迈出政治和解的{dy}步。他说,“眼下问题只有通过集体政治决策才能真正解决、彻底结束。”

就在双方释放和解信号之际,泰国人民民主联盟领导人颂提17日在街头遭不明武装分子机枪扫射,头部中弹、死里逃生。阿披实随即决定延长本已经打算取消的“紧急状态”。

颂提去年领导的“黄衫军”示威活动支持当时阿披实领导的在野党,一度使曼谷国际机场处于瘫痪状态。但“黄衫军”并未因此遭到政府起诉,与之对比,许多“红衫军”对此次示威活动遭到起诉愤愤不平。“红衫军”的主要领导人威腊在示威活动停止时就表示,反对现政府、争取真正民主的斗争不会结束。

2006年他信下台后,泰国政局持续动荡,总理四易其人。去年12月,代表“精英阶层”的“黄衫军”发起街头运动,最终导致总理颂猜下台。今年的这场声势浩大的“红衫军”示威,不但造成2人死亡120多人受伤,还迫使阿披实政府不得不取消了东盟领导人系列峰会,令泰国人颜面尽失。

这个“微笑国度”的政坛纷争缘何难以平息?

自1931年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以来,泰国经历了军人执政、官僚掌权和新型资本集团管理等发展阶段,形成了独特的“泰式民主”体制。回顾历次政局动荡,泰国政坛似乎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民主”拉锯战。对立双方均打着“国家民主”的大旗,采用的却是“非理性”的手段,以致议会解散、总理辞职、宪法修改的大事时有发生。

泰国此次“街头民主”失控酿成政坛危机,除了泰国旅游业和整体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外,泰国的国家形象也大打折扣。

泰国长期实行“重城市、轻农村”政策,造成城乡发展鸿沟。“红衫军”与“黄衫军”的对立,表面上是亲他信派和反他信派的对立,背后折射出的是泰国的农村“草根阶层”和城市“精英阶层”的对立。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尽管泰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占总人口近80%的农民却没有改变政治话语权上的弱势,无法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大部分人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他信上台后,采取了倾向农村的“草根政策”,渴望脱贫致富的农民迅速成为其有力的追随者。至今,他信家族虽遭贪污诟病,但仍被泰国农民认为是{wy}照顾他们的{lx}。然而,他信的惠农政策被“精英阶层”质疑为拉拢农民选票,忽视城市发展,城乡二元对立进一步加剧,并发展到难以调和。

在城乡差距拉大的同时,泰国城市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代表“精英阶层”的新兴集团在全球化趋势下,赚足了腰包,并把持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中小企业势单力薄,难以获得实际利益。受近年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和金融危机导致出口下滑的影响,泰国老百姓生活压力加大,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工资缩水接踵而至。

一场“硝烟”后,一切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可以断言,泰国政局的动荡不会就此止息。对泰国的执政者来说,如何在乱象纷争中,平衡不同阶层利益,弥合社会分裂,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挑战。

郑重声明:资讯 【“精英”与“草根”对立 泰国政坛乱象难消弭】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