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三阳川豆腐

 寻访三阳川豆腐 

 

  从2009年9月某日开始,麦积区石佛乡峪口村的雷林宝每天早晨10点左右来到秦州区北园子菜市场,他把三轮车停靠在这条短街的南边,就对着过往的人们吆喝:“三阳川豆腐,浆水豆腐,尝着买呢!”
  这样的吆喝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他就不再吆喝了,因为买他豆腐的人日益增多。在这个总长不过百余米的路边菜市场,原来就有三家豆腐摊点,两家本地豆腐已经经营多年,应该有稳定的客源;另一家水豆腐摊点相对迟一些,生意也比较淡。雷林宝的到来,显然打破了这个小市场原有的平衡,至少他把一部分客源吸引到他那里,另外几家的生意必然受影响。
  豆腐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寻常食品,可炒可炖,但多年来,太多的石膏点豆腐让人们多少有些出于食品安全的担心。他的“三阳川浆水豆腐”,自然就格外有吸引力,每天两担约80公斤豆腐不需要怎么叫卖就卖完了。
  雷林宝做豆腐生意很多年了,原来在秦州区箭场里设点,因故停了两年再回去时,原来的摊位已经被别人占了,他只好来到北园子开辟市场。他说,现在做豆腐一年的纯利润还是1万多元,和前几年差不多。
  有{yt},我发现他的豆腐的水分比刚开始时候多了,味道也大不如前。于是,又去了原来的一家摊点,女摊主问我:“你为什么不买我的豆腐了?”我说:“那家三阳川豆腐是浆水的,比你的好吃!”她又说:“你再买我的尝尝,看谁的好吃,他的豆腐那么多水,有什么好呢?”
  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对话。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无时不在,即使豆腐经营者之间也不例外。“三阳川豆腐”作为天水民间的一个非正式品牌,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它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是否还像从前一样值得信赖?带着职业的敏感与好奇,我们决定进行实地探访。
  2009年12月31日,一年走到了{zh1}{yt},石佛乡政府一片忙碌,作为基层政府,每个人手头的工作好像都要在{zh1}{yt}有个了结和交代。乡上的主要负责人到区上开会去了,接待我们的是乡文书,对于我们想了解的“三阳川豆腐”,他显然知之不多或者不便发言。后来,他联系到乡党委副书记王治国接待我们。
  听说我们要了解“三阳川豆腐”的生产情况,他告诉我们,原来石佛乡一带做豆腐的很多,农闲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这几年,做的人已经不多,目前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做,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进村看看。
  冬日的三阳川四野安静,沿途的村民散漫地走动着,显然已经没有多少农事可以忙碌。
  我们驱车来到陶家村的一个豆腐加工作坊,这是由村民陶建东的女婿王小东和他儿子陶洪波合伙投资的专业豆腐生产基地,据说也是目前三阳川{zj1}规模也最规范的豆制品加工厂。见我们前来采访,负责生产经营的陶建东一边非常热情地介绍着企业的情况,一边让正在上班的工作人员打扫院落和作坊的卫生。在豆腐加工作坊,我们看到新出锅的豆腐还冒着热气,满院都飘着鲜豆腐的香味。
  经过一番临时打扫,由“丁”字形活动板房构成的加工点院落干净清爽。几间房子有生产区,有仓储、办公区,也有接待室,院落门口有招牌,内墙显眼处有加工流程和每个流程的责任人的名字,这一切设置,看上去就是一个企业的样子。在投资人不在场的情况下,陶建东以主人身份向我们介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这个名号为“豆香坊”的豆制品加工厂兴建于2007年年尾,2008年元月投入生产,但这一年因技术不成熟,又受地震的影响,生产不是很正常。2009年,生产几乎没有中断,每天800多斤豆腐,大都批发到天水市内的零售摊点,全年销售约30多万元,平均利润率在30%左右。说到利润,陶建东补充说,这一年赚的钱,几乎全部用于购置设备和原料储备了,资金还是比较紧。加工厂现有员工6名,管吃住,人均月薪750元左右,如果生产情况好,再有全勤奖,{zg}时可达900元;具体负责生产和销售的经理助理黄金太,完成生产任务之后,各类收入在1000元以上。对于眼前的生产、经营和收入,员工还是比较满意。
  在谈到政府的支持时,陶建东说,开始建厂时,我们还是比较犹豫,但当时乡上和村上的干部都非常支持,正是在常报德、陶仲泉、陶满忠、杨小平等人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才办起了这个加工厂,言辞中,他显然有表示感谢的意思。现在,生产经营正常了,但有一点担忧是,因山上的土地整理工程还没完,原来做豆腐用的山泉水暂时供不上,对豆腐质量有影响。此外,没有太大的困难。
  “三阳川豆腐”是具有悠久传统和很好口碑的民间品牌,为什么不注册一个商标呢?对于这个问题,陶建东的想法好像不多,也没有正面回答。黄金太说,据老板(投资人王小东、陶洪波)说,我们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名称大概是“山泉”吧,具体进展不很清楚。
  应该说,这个加工点的豆腐,已经不算传统意义上的“三阳川豆腐”了。就其制作工艺来说,“三阳川豆腐”属石磨加工、柴火烧煮、浆水点制而成,味道鲜美、醇厚,但其制作过程相对耗时费力,拿到市场,也不会比机制豆腐卖太多钱,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这样做豆腐了。
  临近下午6时许,我们来到三阳村的郭老自然村,村民郭建强家的豆腐也是刚出锅,但他一再强调,他今天做豆腐不是去卖的,是自己吃的,有一部分要送给亲戚,因为第二天就是元旦了。
  据郭建强说,他们村子早些年几乎家家都会做豆腐,用扁担担着走村串巷地叫卖。1994年前后几年,郭建强在农闲时候主要做豆腐,一年可以做8个月,每年大概有200多担,一年下来,纯收入也就一万多元,还得全家忙着。这几年,因为太拉力,也不怎么赚钱,现在没有人愿意把做豆腐当营生了,他本人也是农闲出去打工,农忙回家种地,收入和做豆腐差不多,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劳力。在他身边的妻子也附和说,做豆腐从早到晚要忙好几个小时,而且是先{yt}做,第二天才可以卖,挣豆腐的钱不容易。
  也许正是因为不容易,“三阳川豆腐”才久负盛名,才让人怀念。但这多半天走访下来,我们的一个强烈感触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正的“三阳川豆腐”也许即将成为一个传说,我们只能在现有的生产和加工条件下,回味曾经有过的醇厚和鲜美。
  大概还是在10多年前,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汇报材料中,我们听到也见到过“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提法,包括“三阳川豆腐”在内的民间农副产品加工业曾经受到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与xx。时过境迁,那些宏大的设想和美好的规划,已然寂灭。
  其实,在天水及周边县区的各乡镇,豆腐加工都有悠久的传统。在农耕文明背景下,逢年过节,特别是进入寒冬腊月,农民自己动手做豆腐,既是对一家人一年辛苦劳作的犒赏,也可以拿到集市换点零花钱,置办年货。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农户选择专职做豆腐,但几年下来,他们发现,真正靠做豆腐赚大钱还是不容易,也就慢慢退出了。有些人去外地打工,有些人则另谋生意。就现在的三阳川来说,在家门口做豆腐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了,一是毕竟靠近城区,挣钱的门路比较多,干别的省时省力,来钱快;二是本地几乎没有人种黄豆了,做豆腐的原料必须靠外运,运输成本高了,不确定因素增加,盈利空间缩小,风险也就大了;三是即使坚持下来,也只能是小打小闹,发展空间不大。据了解,在石佛乡临近几个村庄,像雷林宝这样的豆腐加工户屈指可数。
  在郭老村路边,我们看到早年间磨豆腐的一合石磨立在墙边,从已经磨平的纹路里,隐约可以看到这副石磨曾经有过的劳碌。在乡政府给我们的《石佛乡2009年工作总结》中,我们没有看到关于“三阳川豆腐”的字样。



                               电气化的加工流程透着现代气息。

                        刚出锅的豆腐还冒着热气。

                      一口传统的老锅因为难以把握火候,已经弃置不用。                   传统工艺下的一合石磨兀立墙角,已经无人问津。

  原载:http://www.tsrb.com.cn/lyzm/content/20100110/Page01NU.htm

郑重声明:资讯 【寻访三阳川豆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