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是这样“炼成”的
  从差点被开除到成为三水志愿者协会培训组的组长,三水义工卢金养在义工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但是他对义工工作的热爱始终没变,“能帮到人,我很快乐。”即使母亲车祸去世,他也每天骑摩托车来回三水与怀集两地处理相关事宜,毫无推托。三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卢志华感慨地说:“多给他一个机会,义工协会多了一名骨干。”

  文/图本报记者 邹妙玲

  通讯员 严健亮

  日前,“好山好水好三水”大型文艺晚会在三水云东海湖畔顺利举行,三水150名志愿者在协助进出口验票、观众进退场秩序维护以及后勤协助等工作备受好评,三水志愿者协会培训组组长卢金养终于松了一口气。据悉,为提高晚会志愿服务的质量,卢金养足足准备了半年的培训资料,多次对150名志愿者进行了岗前培训。

  志愿者标志吸引他当上义工

  卢金养1980年出生,广东怀集人。2002年,卢金养在广西梧州中专毕业后,2003年到佛山三水进修软件工程课程。初来乍到,卢金养打量着三水狭窄的街道,有点不知所措。有一次,他看到一些穿着红马甲的人扶老人家过马路,红马甲上鲜明醒目的义工标志吸引了他,“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

  这是卢金养{dy}次接触义工,他上网报名参加了义工,随后加入到了义工队伍。“很累。”回忆起{dy}次的义工经历,卢金养毫不犹豫吐出两个字。2003年10月1日,国际龙舟赛在三水举行,卢金养成为了维持秩序的一名义工。从早上6时到下午2时整整8个小时的服务时间,卢金养和伙伴们拦起一道“人肉堤岸”,回到宿舍后,衣服也顾不上脱,他一头栽到床上睡了起来。

  当时当义工还是个新鲜事,卢金养整天往外面跑引起了舍友的好奇,“那小子去拍拖了?”直到后来看到卢金养的红马甲才知道他“学雷锋去了”,他们深受感动。由于踏实肯干,两年后,卢金养成为了青少年服务组的组长。

  不去探访学校好像少了点什么

  在义工服务过程中,卢金养与西南二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据悉,西南二小有约50位特殊学生,他们身体都有某方面的残缺。每xx,卢金养都往西南二小跑,“隔阵子没去,就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

  参加义工至今已快6年,卢金养依旧清楚记得{dy}次到西南二小探访的情境。“有个小孩身患怪病,每天都要被打,不打不舒服;不少的孩子身体有残疾,连路都走不了……”志愿者刚进门,孩子们就欢天喜地迎了上来,“哥哥姐姐,你们来啦!”不少孩子将鼻涕抹在了卢金养的外衣上。{dy}次的探访并没让卢金养喜欢上义工行列。但是,孩子们的热情开朗消解了卢金养的烦躁不安。当他第二次去探访时,孩子们已记得他叫“天哥哥”。他陪着孩子们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教孩子们用电脑打字,还教他们进行简单运算,陪孩子们上街“购物”。

  要离开西南二小时,一位叫小明的女孩悄悄给卢金养塞了一封信,原来小明患有间歇性弱视,平时视力正常,但经常突然间就什么也看不见。她给卢金养诉说自己的快乐和苦恼,“天哥哥,你们来了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情。”卢金养感觉到了信任和责任,他当即给小明回信鼓励她努力学习和生活。卢金养和小明的书信往来一直都持续着,至今,两人的来往书信已有20多封。

  2004年进修结束后,同班同学大多往深圳和广州等发达大城市去找工作,但是卢金养却有了新的牵挂,“我舍不得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他立定心思留在三水,前阵子,在深圳工作的同学回到三水,他劝卢金养到深圳发展,卢金养再次摇头,他已习惯了三水的义工生活,“挪不了窝了”。

  由差点被开除到成为义工骨干

  说起卢金养,三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卢志华赞不绝口,“他是我的左右手,是协会里的骨干,没有他们我的工作无法开展。”可是,这名骨干曾差点被他“踢”出了义工协会。

  2004年进修完后,卢金养找到了{dy}份工作,月工资只有600元。父母年老,而弟弟在读中专,妹妹也在读初中,每年9月都是卢金养最难熬的时候。

  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卢金养谎称自己月工资有1000多元,每月工资差不多全部寄回家供弟妹读书。正值新学期开学,但弟弟却还差1000多元才能凑够学费,卢金养没法,只能开始向义工们借钱。而这在志愿者队伍中却是明确禁止的。

  陆续有人向卢志华反映情况,不明就里的卢志华看着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如此不争气,当时甚至有了想将卢金养开除出义工队的想法,等他平静下来了后找到卢金养,得知卢金养借钱是要给弟妹交学费,卢志华才松了一口气。但是,义工成员间牵涉到钱,按相关的规定,卢金养的行为已影响他的“形象”。至今卢金养仍旧记得他语重心长的一句话,“当你成为一名义工,你代表的就不再是你个人,你代表的是一个团体。”

  卢金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在义工的介绍下,他找了几份兼职,拼命干活去还钱。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才将所有的欠款还清。“清白”后的卢金养开始更积极做义工。不久后,他由培训组普通的一名义工成长为副组长。

  母亲去世他坚持讲课

  说到母亲车祸时,他的眼睛红了,他自责地说,“如果我那天早上打电话给他们叮嘱他们开车小心点,可能就不会出事故了。”2007年4月14日中午,卢金养接到了父亲的电话,“你母亲出了车祸,现在住在四会医院。”他一慌,连忙包车飞奔到四会看望母亲,却发现她躺在ICU里,气若游丝。

  母亲住院10天,卢金养请假10天,每天早上他从三水骑摩托车到四会看望母亲,待到晚上再骑车回去。4月下旬,母亲最终未能抢救过来。卢金养在母亲的丧礼上哭得一塌糊涂。当天,正值月底,是志愿者协会例行的培训时间。因为培训组组长有事请假,时任副组长的卢金养开始讲课。卢志华当天刚好到会议室“巡场”,他清楚记得卢金养迟到了10分钟,但是整个培训过程流畅自然。卢金养始终微笑着,丝毫看不出异样。

  后来,卢志华得知卢金养是刚从母亲的丧礼赶回来就“撑着”举行培训课,不禁暗暗心疼,“他一向孝顺,母亲去世对他打击一定很大,他却撑着不说。”至今他的手机上还留着妹妹发给他的“怪罪”短信,“都是因为你,母亲才出事!”

  

  义工背后的义工

  

  培训组的义工被称为“义工背后的义工”。怎样让不同的人融合为一个团体,了解义工的个性,让义工了解团队的精神,提高义工服务的质量,这些都是卢金养时刻要面对的问题。

  他跟随义工们落户探访,即使是穿着义工服,卢金养也会要求义工们将拉练拉到统一的位置;不许抽烟,不许穿金戴银,男生不许戴耳环,等等。卢金养时刻注意队员们的形象,他挂在嘴边的话是,“当你是一名义工,你代表的就是一个团体,不单是你个人。”他的严厉获得了队员们的尊重。

  省运会等大型活动都在三水有分会场,志愿者的服务让主办方赞不绝口。而2008年首届中国三水饮品文化节、今年“好山好水好三水”大型演出活动都出动了数百名志愿者参加各项服务,他们轮班上岗协助接待、咨询、指引、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获得一致好评。而培训组的组长卢金养也因之获得了“突出贡献个人”奖,他笑着说,“这个奖属于所有的志愿者。”荣誉更是压力,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才能更好培养义工人才?

  收集义工资料,策划培训活动,更新培训内容,卢金养的空余时间全部奉献给了义工工作。妻子曾埋怨他说,“你的义工活动比我还重要。”    

  埋怨归埋怨,曾当过义工的她也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丈夫的工作,卢金养幻想着:“等以后有了小孩,就带他去做义工!”他咧着嘴,嘿嘿地笑了起来。

  真情

  对话

  是一个团队在奋斗

  记者: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卢金养:进入义工队伍后,一定要明确义工是做什么的,义工是怎样的一个团体。要时刻记住,你不再只是一个人,你代表着是整个义工团队的形象。

  记者:你觉得帮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怀疑过帮人的价值吗?

  卢金养:帮到人我觉得很开心和满足,这是我坚持下来的动力。当然也遇到一番好心被迎头泼冷水的情况,但还是要去帮人的,要注意帮人的方法。所以,义工队伍的培训非常重要。

  记者手记

  一位对自己负责的人

  采访卢金养那天,大雨。卢金养说到情动处,眼圈不时发红。父亲、母亲、弟妹、妻子,这些至亲的人在他口中自然而然地溜出来。他打心底爱着他的家人,或许正因如此,他更懂得珍惜和关爱更多人。在日常忙碌的工作中,卢金养总不忘抽时间做义工,别人休息和吃饭的时间,他也去当义工。培训工作沉重繁琐,但是他依然保持着“落户”的习惯。卢金养一步步从热心青年成长为一名成熟而优秀的义工,个中艰辛种种自知。

郑重声明:资讯 【义工是这样“炼成”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