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的颂歌(一)-老郑-搜狐博客

  焦化的颂歌

——鞍钢鲅鱼圈炼焦部开工生产回眸

    2007年在和煦阳光照耀下的辽东渤海湾西海岸边,营口鲅鱼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渤海明珠再次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鞍钢自主建设的{sg}沿海钢铁项目,在这里陡然矗立,引来全世界钢铁巨匠的极大xx。

    炼焦部作为鞍钢鲅鱼圈分公司一个重要生产部门,承载着生产优质焦炭,以期满足炼铁4000m3特大高炉的重要任务。炼焦工序是钢铁生产链中的首道工序,每一行动都会对下道工序产生影响。

    炼焦部全体员工经历了大大小小十七项开工,项项铿锵有声,次次捷报频传,全部为鲅鱼圈钢铁项目做出了出色的表现,书写出国内焦化史上平稳开工达产靓丽的一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炼焦部的成功示范,极大地振奋了鞍钢人的士气,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鲅鱼圈炼铁、炼钢、轧钢、厚板等工序全线开工顺利,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让世人为之震撼。

    2008年9月10日,改写鞍钢历史的重要{yt},在万众瞩目中,鞍钢集团公司张晓刚总经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项目竣工投产!一举敲响了加快进入世界500强的洪钟大吕。

{dy}篇  《创新质量篇》

      创新永远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鲅鱼圈炼焦部的员工就是在这一主题下,始终把创新放在xx。

    如今的鲅鱼圈鞍钢新厂区环境优美、生产井然,令人赞叹不已。你可知道建厂初期那些首批进驻鲅鱼圈监督施工的鞍钢人的艰辛吗?他们带着对鲅鱼圈美好未来的憧憬,为了新鞍钢的建设,他们每天以黄土为伴,头顶烈日,风餐露宿,汗水浸透不知多少衣衫;你可知道2007年3月4日辽宁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吗?他们修复好被大雪吹跨的焦炉施工大棚,手挽着手,顶着风雪冲出工地,犹如当年龙梅玉荣追赶羊群,安全帽被风雪刮飞不敢回头去捡。“一切为了新鞍钢”,这是他们的心愿,也是他们的口头禅。假日里他们有人放弃了与恋人相会,一心恋着鞍钢;春节里他们有人放弃与家人团聚,一心守护着鞍钢。工作中,严把施工质量,有位年青人叫曹祺,三十岁左右,体重100kg以上,在焦炉格子砖安装施工监督中,频繁出入蓄热室不足450mm的夹道中,劳动服磨破了,肩膀磨出了血丝,从不叫一声苦,这种毅力可想而知。

    工程建设以来,炼焦部施工质量监督人员总计查找缺陷2170余项。他们说破了嘴,跑断了腿,操尽了心,说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解决了2120余项缺陷,自行解决了50余项。施工质量的保证,为开工达产顺行创造了先决条件。汗水洒在新鞍钢的土地上,笑意写在鞍钢人的脸上。

    对来自不同层面的操作者来说,面临开工前期培训的考验。他们一是来自本部请缨到鲅鱼圈的鞍钢化工总厂老工人,多数是生产的骨干;二是06~07届的大专毕业生,这部分人理论知识较强,刚刚涉世,初生牛犊不怕虎,对鲅鱼圈新鞍钢抱有极大的热情;三是来自鞍钢其他厂支援鲅鱼圈的工友,他们从未接触过焦化工作,但对鞍钢的生产存有经验,是一支听从指挥、有战斗力的队伍。这三批人马,各有所长,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驰骋在鲅鱼圈开工建设的热土上。在开工培训过程中,他们创造出《单兵教练培训法》,既当先生又当学生;摸索出《模拟开工演练法》,从实际出发,站在生产岗位上,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演练,为顺利开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焦炉顺利开工是每一个焦化人的企盼,坐在开工指挥部座椅上的指挥员期待着成功时刻的到来。

    2008年4月20日焦炉装煤的当天是令人难以忘怀的,鲅鱼圈分公司党委书记兼焦化项目经理吴迪同志亲临开工现场,指导开工;坐在指挥所的焦炉开工总指挥王明国部长以及鞍钢技改部焦化项目部、中冶焦耐院设计指挥员们摊开炼焦部各作业区培训时使用的工艺流程图纸,坐镇指挥;执行指挥长赵恒波主任沉稳xx发出一道道指挥指令。指挥所里的气氛是那么的紧张、xx、坦然,犹如一场战役指挥员期待着前线发回的一个个胜利的喜讯。

    当时针指向13:18时,装煤车将早已准备好的洗精煤顺利装入1#炉48#炭化室,在场的领导、员工,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的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炼焦作业区王化伟作业长指挥拆扒炭化室炉门封墙、安装炉门、装煤入炉,一切井然有序,操作人员忙中有细,认真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熟练地完成每一个开车动作。当装煤车装完第八个炭化室,煤气导出作业开始。初春季节,天下着蒙蒙细雨,站在煤气管道上观察煤气压力的操作工身上瑟瑟发抖,但他们认真值守履行着职责,从未叫过一声苦。刚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大专生、身材瘦小的曹科就是其中的一员。

    人们聚集在鼓风中控室内,在煤气净化作业区王凤阁同志的指令下,鼓风司机、助手全力配合、细心操作。在16:28分,向指挥所发回喜报:鼓风机顺力开启,煤气正常导出,鼓风吸力2800Pa,煤气管网压力2000Pa。煤气导出作业成功,标志着1#焦炉顺利投产。此后,王凤阁吃住在厂里,夜不合眼,一呆就是七天七夜,指挥着每一道工序的开工生产,确保生产稳定顺行。

    2008年4月22日是鞍钢鲅鱼圈焦化人值得骄傲的{yt},经过48小时的结焦时间,{dy}炉炽热的焦炭随着推焦车隆隆的马达声被徐徐推出,礼花在蓝天中绽放,鞭炮声震耳欲聋,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庆祝我国{dy}座7米焦炉投产成功。

    在《焦化工程开工大事记》中清楚记载着:

1、2008年4月17日 1#煤塔启动上煤3000吨。

2、2008年4月22日13:18分 1#焦炉正式装煤投产。

3、2008年4月22日16:28分 煤气净化1#鼓风机启动,硫铵工序饱和器顺利投产。

4、2008年4月24日13:18分 1#焦炉出{dy}炉冶金焦炭。

5、2008年4月28日23:00分 2#焦炉点火烘炉。

6、2008年7月18日8:18分 2#焦炉正式装煤投产。

7、2008年7月28日 酚氰废水处理装置投入运行。

8、2008年8月29日19:58分 1#干熄焦装置装入红焦,标志干熄焦正式投产。

9、2008年9月22日14:00分 煤气净化粗苯工序投产。

10、2008年9月28日9:28分 煤气净化脱硫塔和解析塔装置启动。

11、2008年10月5日13:48分 4#焦炉正式装煤投产。

12、2008年10月10日 1#干熄焦运行达标,实现全部干熄。

13、2008年11月11日 煤气净化粗苯产品装车外付,标志原料装卸站启动。

14、2008年11月17日18:38分 2#干熄焦装置装入红焦投产。

15、2008年11月30日16:38分 煤气净化制酸工序投产。

16、2008年12月1日 2#干熄焦运行达标,实现全部干熄。

17、2009年4月20日 3#焦炉装煤投产。

    焦化工程各工序开工实现一次投产成功,创世界冶金焦化史奇迹!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次开工投产顺行,激发了炼焦生产的浪潮。科技创新犹如水中涟漪,波浪泛起,在焦化人心中发出不同凡响。

    JNX-7-2型4×52孔7m焦炉是中冶焦耐设计院自主创新设计,国内首次应用在鞍钢营口鲅鱼圈。炼焦部炼焦作业区的《7米焦炉新技术消化吸收》、备煤作业区的《B111等皮带重负荷跑偏攻关》、煤气净化作业区的《排气洗净塔工艺改进》三项攻关课题创效14.94万元,并获得分公司科技创新奖励,《7米焦炉焦炭质量指标优化》已经分公司结题验收,焦炭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m焦炉技术先进,操作紧张,维护复杂,是对鞍钢鲅鱼圈人的一大考验。《焦炉清门清框装置》是世界先进的装置, 6m焦炉设计带有这些装置,但尚无成功使用的范例,鲅鱼圈将这一装置成功进行调试应用。《焦炉石墨吹扫装置》、《推焦车车载除尘装置》、《焦炉荒煤气放散自动点火装置》等先进技术都在鲅鱼圈得到了发挥。

    《焦油渣回配技术》在鲅鱼圈成功使用,解决了焦油渣回收处理中全国焦化领域的一个难题。焦油渣是焦化厂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焦化厂将焦油渣送至原料场进行回收,造成原料场环境严重污染,同时在上煤过程中易造成各皮带溜槽堵塞,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增大以及在回收配煤时影响配煤准确度,造成焦炭质量波动。焦油渣回配工艺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由于焦油渣粘度大,易造成设备堵塞,配入不均易造成配合煤质量波动,引起焦炭质量波动。通过焦油渣回配装置,将煤气净化作业区所产生的焦油渣与煤混合均匀地回配至煤中,建立健全对焦油渣收集的管理制度,通过焦油渣槽在机械化澄清槽下对焦油渣进行收集,同时,采用螺旋输送的方式将焦油渣与配合煤均匀混合,既处理了工业三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资源循环再利用,降低焦煤使用量,也提高了焦炭质量。

    2年来,炼焦部共向分公司申报科技创新课题54项,被股份公司立项2项,被分公司立项3项。2008年《一种新的焦油渣回配工艺》、《一种焦炉机车连锁装置》和《一种用于焦炉炉门消烟的堵漏器》等3项专利,已经股份公司审定合格,交专利公司代理申请。2009年,《一种皮带自动取样器》、《一种焦炉燃烧室立火道抹补方法》、《一种用于焦炉集气管清扫的装置》、《一种用于防止干熄车相撞的连锁装置》等4项专利,《7M焦炉快速倒换加热煤气种类操作方法》、《推焦车石墨清扫管的安装方式改进方法》、《拦焦车尾焦斗的改进方法》、《焦炉煤气掺混器改进技术》、《干熄焦水冷套管长寿技术》、《排气洗净塔洗涤工艺改进方法》、《一种快速更换大循环氨水泵的方法》、《一种鼓风机快速倒换方法》等8项拟申报专有技术。在《中国焦化业》、《燃料与化工》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二篇,并在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举办的《全国焦炉大型化研讨会》上进行了技术交流。

    没有创新的企业就没有生命。面对信息时代,焦化行业的迅猛发展,只有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才能在市场的大潮中站稳脚跟,才能实现炼焦部“建设世界{yl}焦化企业”的目标。鞍钢鲅鱼圈7m焦炉是国内焦化业科技创新典型范例,她撷取德国凯泽斯特尔7.63m焦炉的优点长处,解决了焦炉高向加热问题,谱写了一曲国内大容积焦炉生产建设崭新的奏章。

    有人说:企业追求的目标首先是利润,创造利润应建立在高效益、高品质的基础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源,质量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水平,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朝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

    众所周知,焦炭在高炉料柱中除提供热源、还原剂和增碳的作用外,还起到其他炉料无法提供的骨架作用,这是使料柱有良好的透气性和炉况顺行的重要保证。面对耸立在鞍钢鲅鱼圈土地上的4000m3特大型炼铁高炉,炼焦部的领导们心中压力巨大,如何提供给这庞然大物优质的食量,满足高炉炉腹热源、骨架、还原剂、增碳剂的要求,是摆在炼焦部面前的重大课题。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煤出好焦已达焦化业的共识。由于东北地区主焦煤匮乏,品质差,山西主焦煤受铁路运输影响难于入主鲅鱼圈,依赖进口焦煤如同杯水车薪,炼焦部提高焦炭质量的功夫只有打在管理上,依靠现有的焦煤资源,合理搭配使用,就是无米也要做出好饭来。炼焦部在没有200kg实验焦炉的情况下,苦练内功,利用现有的条件,凭着多年的生产经验,着眼于管理,硬是从分公司手中要回对原料场的生产管理权,挑起对原料管理的担子,理顺原料管理的关系。严把洗精煤质量关,清理营口港煤种、煤量,指定专人负责煤场管理,严防洗精煤错堆错放。坚持先检后卸原则,对到达的洗精煤品种先取样化检,待结果出来后再决定是否卸车。从保证洗精煤数量上抓起,足够的洗精煤原料是保证生产稳定运行的前提,鲅鱼圈炼焦部与部部市场营销部一道争取原料场各煤种保持10天的生产量。强化洗精煤运输过程中的管理,从洗精煤在原料场开始取料到进入备煤作业区配煤斗槽,每一过程均要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洗精煤的运输过程,做到过程有可追溯性。做好洗精煤质量的监督工整,除每班对洗精煤进行质量检验外,每周一对原料场大堆煤进行取样抽检,及时掌握洗精煤质量,合理搭配使用各煤种。利用计算机,根据来煤质量,制定配煤方案,预测分析焦炭质量,适时调整配煤比,保证焦炭质量稳定。

    焦炉操作及温度调整是保证焦炭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开工建设以来,在质量攻关活动中,炼焦部围绕消化、吸收新工艺、设备,稳步提高焦炭质量的目标,组织对焦炭质量的攻关,根据7m焦炉炉体及设备状况,加强操作,优化配煤比,不断调整工艺参数,摸索出一套属于7m焦炉的焦炉操作方法。炼焦作业区王化伟作业长带领作业区一班谋士研究出多装煤、装满煤,增加堆比重,保证焦炭质量的{zj0}装煤方法。狠抓K2系数,搁置设备和操作上的争议,求同存异,杜绝小耽误,保证正点推焦。针对不同的焦炉加热煤气种类及周转时间制定合理的加热制度,改造原设计煤气掺混器,将焦炉煤气顺利掺混到高炉煤气之中,确保焦炉正常加热。做好焦炉调温工作,保证焦炉横排系数、安定系数等操作参数在较高水平运行,看住焦炭挥发份这项标志着焦炭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保证焦炭成熟均匀。

    干熄焦是利用惰性气体为载体达到熄焦目的。炽热焦炭在干熄炉中与冷惰性气体逆向运动进行热交换,焦炭被冷却。干熄焦焦罐车是焦炉生产与干熄焦运行的重要衔接环节,其运行好坏直接影响焦炭质量。加强干熄焦操作管理,倾注了所有炼焦作业区员工的全部心血,他们无论是在干熄焦提升装置、装入装置,还是在焦罐车运行都撷取了操作之精华,全力保障干熄焦正常运行,对提高焦炭质量发挥极大的作用。2008年8月29日19:58分 1#干熄焦装置装入红焦,标志干熄焦正式投产。到10月10日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 1#干熄焦运行达标,实现全部干熄。李晓东、蒲永新是干熄焦操作工中杰出的代表,为稳定运行、提高焦炭质量立下汗马功劳。

    在对焦炭质量日常管理上,技术质量室实行统计分析管理。建立备煤煤样、焦炭样化检结果数据库,每天对质量化检结果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并建立质量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制度,运用6西格玛等统计技术,对配合煤、单种煤及焦炭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生产,正确指导生产,保证焦炭质量。率先在分公司实行周质量例会制度,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好前期准备。

    质量检验是衡量焦炭质量的关键环节,技术质量室与化检验中心一道认真检查质量检验的每个环节,查找出许多与国家标准相悖的地方予以整改,诸如试样的倾倒方法,鼓后筛的孔径小而少;操作工加强技术培训、检查与考核。

   上善若水,天道酬勤,辛勤的劳动,换来累累的硕果。焦炭质量稳步提高,M40{zg}达到89.0%,反应性{zh0}22.0%,反应后强度{zg}达到67.0%,创鞍钢历史{zh0}水平,焦炭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让世人感到震惊,焦化人感到自豪!

郑重声明:资讯 【焦化的颂歌(一)-老郑-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