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成药不宜与西药同服

部分中成药不宜与西药同服

 {yt}清晨起床后,张大爷的白眼球上呈现出一片鲜红的血印,把他和家人吓了一跳,急忙去医院就诊。医生仔细地检查并询问了病史、用药史后说:“张大爷患的是眼巩膜出血,与同时服用西药阿司匹林和中药银杏叶片有关”。

我国的现代医学正在沿着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发展,在大多数情况下,中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取长补短、增强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部分中成药里也含有西药的成份,并取得了极好的疗效,例如维C银翘片、感冒清胶囊、消渴丸等。

但是中西药的化学成份差异较大,药理作用各不相同。如果盲目地合用,忽视了部分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就会适得其反;不仅降低xx的疗效,还可能导致不良的相互作用,加重病情或引发新的疾病。例如张大爷服用的中成药银杏叶片与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华法林、麦角胺xxx同时服用可导致血肿,与氢氯噻嗪片同时服用可引起血压升高。又如中成药济生肾气丸含有钾离子,与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磺胺类西药同服时可导致高血钾,引起心律失常。

部分中成药与西药同服时,有的相互影响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体内过程,有的使xx的作用过强、产生敏化作用,有的使xx的作用降低、失去疗效,还有的产生毒性或使原有的毒性作用增加,这些中西药就不宜同时服用。虽然大部分中成药都是非xx药,但是中西药合用时建议患者咨询医生或药师:不宜同时服用的就需避免同用,因病情必须服用时需调整xx剂量并错开用药的时间。

以下是不宜同时服用的中成药与西药举例:

中药成份

中成药举例

西药举例

同时服用产生的相互作用

生物碱

小活络丸、舒筋丸、追风透骨丸、伸筋丹胶囊、接骨丸、附桂骨痛片、腰痛宁胶囊、马钱子散、木瓜丸

氨茶碱、阿托品等生物碱类西药

西药可增加中药里马钱子、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甚至导致中毒。

xxx

感冒软胶囊、活络丸、疏风定痛丸、追风透骨片、复方川贝精片、止嗽青果丸、通宣理肺丸、急支糖浆

呋喃唑酮、优降宁、苯乙肼

西药可增强中药里xxx的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同上

地高辛、洋地黄等强心甙类

中药里的xxx可增加强心甙的吸收与敏感性,使其毒性增强。

蟾蜍

华蟾素片、麝香保心丸、血栓心脉宁胶囊、益心丸、心可宁胶囊、熊胆救心丸、喉症丸、六神丸

中药里的蟾蜍增强心甙对心脏的作用,导致强心甙中毒。

钙、镁、铁

苓桂咳喘宁胶囊、胃痛胶囊、龙牡壮骨冲剂、肾骨胶囊、牛黄xx片、牛黄上清丸

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异烟肼、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中药里的金属离子与西药形成难溶解吸收的络合物,使药效降低。

鞣酸

四季青xx喉片、鞣酸苦参碱片、鞣酸小檗碱、牛黄xx片、复方黄芩片、胆宁片、乙肝xxxx颗粒、双虎清肝颗粒

胰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头孢类xxx

中药里的鞣酸与西药生成鞣酸盐沉淀物,使xx不易被吸收,降低疗效。

朱砂

麝香牛黄丸、牛黄xx灵胶囊、紫金锭、醒脑降压丸、医痫丸、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牛黄醒脑丸、梅花点舌丸

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富马酸铁、碘化钾、溴化钾、溴化钠

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与西药生成汞沉淀物,刺激性增强,导致药源性肠炎。 

雄黄

西药使中药雄黄里含的砷氧化,增加毒性。

乙醇

国公酒、风湿骨痛酒、舒筋活络酒、温肾助阳药酒

苯巴比妥、阿司匹林、呋喃唑酮、甲硝唑、替硝唑、溴隐亭、硝西泮、氟地西泮、格列齐特、酮替芬、头孢菌素类

乙醇影响西药的代谢,降低或增强疗效。西药增加机体对乙醇的敏感性,出现乙醛中毒反应。

碱性成份

胃得安片、香砂养胃丸、舒肝平胃丸、胃痛胶囊、快胃片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中药的碱性成份使西药血药浓度增加,增强不良反应。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异烟肼、胃蛋白酶

中药的碱性成份减少西药的吸收,降低疗效。

酸性成份

五味子糖浆、益心宁神片、冠心宁片、开胃山楂丸、枣仁xx液、参芪五味子片

磺胺类

中药酸化尿液,使磺胺溶解度降低,引起结晶尿或血尿。  

红霉素类

酸性中药降低红霉素的xx作用。

胰酶片、复方氢氧化铝片、氨茶碱、碳酸氢钠

酸性中药与碱性西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降低疗效。

抑菌成份

牛黄xx片、麝香牛黄丸、芩连片、肠康片、复方黄连素片、银黄颗粒、三黄片、穿心莲片

乳酶生、整肠生、培菲康

中药里的抑菌成份抑制肠道益生菌,使其失去疗效。

xx成份

银杏叶胶囊、消栓通络片、复方丹参滴丸、月见草油、灯盏花素片、沉香化滞丸、血府逐瘀胶囊、大黄蛰虫丸、当归浸膏片

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中药里的xx成份增强西药作用,潜在出血的危险性。

滋补成份

三宝胶囊、参茸卫生丸、血宝胶囊

降血糖药

中药里的鹿茸、何首乌等滋补药降低降血糖药的作用。

此文发表在2010年1月18日《北京青年报》健康守望栏目。

郑重声明:资讯 【部分中成药不宜与西药同服】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