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保健助长又祛病_海峡健康导报_新浪博客

9903

小儿推拿保健助长又祛病
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将成立全省{sg}小儿推拿中心

 

□本报记者 郑积营
    小儿推拿亦称小儿xx,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xx法。

 

    福州鼓楼区3岁的小吴患有鸡胸,佝偻病,平常很容易生病,咳嗽时间稍长就转为肺炎,每月都住院一次。近日,父母带他到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推拿科求诊,医生对他每周一次推拿,2次后,患儿的鸡胸消失,胃口好转,活蹦乱跳。
    在仓山区某小学读二年级的小肖平常好动,挑食,且有长期xx史。医生对他每周2次推拿,就诊1个月后,父母老师反映其症状明显好转,注意力能够集中,胃口也好。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生病有过这样的烦恼:喂中药,太苦;喂西药,怕有副作用;打针,哭闹不停。不过,历史悠久的祖国传统医学却有一种绿色疗法——小儿推拿,患儿不服药、不打针,也能祛病,还有保健功效。这种自然疗法得到了国际小儿健康委员会的认可,日益受到医学界的xx。
    据了解,小儿推拿在山东、北京等地已经比较盛行。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今年2月将成立全省{sg}小儿推拿中心。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的多位专科医师。


保健推拿促进小儿发育
    林莉丽医师说,小儿推拿有保健推拿和xx推拿两种,保健推拿包括保育、强健、矫正三大类手法,是在小儿无病的情况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而设计和采用的推拿方法,有助于小儿生长发育和全面协调发展。 保健推拿是以提高小儿体制,增强机体xxx为目的的一种推拿方法,它是小儿未病先防,保持健康的一种有效方法。
    她指出,所有孩子都可做保健推拿,体质均衡者通过保健推拿,可促进生长发育,使身体保持这种平衡状态;体质不均衡者,如xx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脾胃虚弱者,生长发育迟缓者,在这些疾病的缓解期,通过保健推拿,改善体质xxxxx,祛除长期存留体内病邪,使患儿变成均衡体质。
    保健推拿具有手法轻、配穴少、穴位阴阳寒热不偏、方法简便、疗程较长、疗效较慢及xx副作用、无痛苦、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保护小儿皮肤、五官、脏腑等组织器官,避免和减少其发育中受到的损害;可促进与增强小儿组织器官功能;对出生后发现的各种畸形或素体的缺陷与偏差有一定矫正作用。如对矮身材小儿的推拿研究发现,推拿可明显促进小儿长高,对脑瘫患儿的xx也证明,推拿能健脑益智。


三大特色疗法治常见病
    小儿推拿中心还将开展xx常见病外感四大疗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消化系统四大疗法(摩腹、揉龟尾、运内八卦、补脾)和林氏捏脊法(通督扶阳)三个特色。
    外感四大疗法:开天门又名推攒竹,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用治感冒,xx,惊风等症;推坎宫能达到疏通经络,xx化瘀的作用;揉太阳可疏风解表,止xx,清热明目,适用于外感发热,xx,目赤肿痛,惊风,视物不清;揉耳后高骨可疏风解表,镇惊除烦,适用于感冒发热,xx,神昏烦躁,惊风抽搐。此四大疗法为xx孩子一切感冒的手法。
    消化系统四大疗法:摩腹不仅能健脾和胃,利肝胆,有降逆、镇痛、止呃之效;而且也可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帮助食物消化和吸收,消积导滞、通便降气,并能使胃肠道的自身营养供养充足,改善其微循环; 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有调理大肠的功能,对止泻、通便有一定效果;运内八卦,宽胸利隔,xx化痰,行滞消食等作用,用小儿纳呆、呕吐、腹胀、腹泻、xx等症;补脾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xxxx等症。
    林氏捏脊法:由林丽莉创立的通督扶阳捏脊法,专门xx小儿感冒等症。


辨证选穴 有补有泻 适用广
    林莉丽介绍,小儿推拿疗法适用的对象一般是6个月以上、9岁以下的小儿,尤其适用于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小儿推拿xx范围很广,xx前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疾病后再针对进行推拿,如果孩子患的是传染病,就应该进行隔离xx,推拿是在中医理论下发展的,通过临床实践有一定的xx效果,可以平衡阴阳、调节五行、输通经络、解除疲劳、痉挛等,小儿推拿适合xx的疾病:新生儿疾病:臂丛神经损伤、先天性肌性斜颈、脐疝;呼吸系统:鼻窦炎、扁桃体炎、xxxx、迁延性肺炎;消化系统:厌食、xx、腹泻、xx;神经系统:面瘫、脑瘫、脑炎后遗症;五官科:弱视、近视、牙痛、鹅口疮。有重大疾病的小儿,如心脏病、肿瘤、xxxx性疾病以及肌肤破损、xx、正在出血的部位等,不宜采用推拿疗法。
    她说,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法,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不仅需要辨证选穴,而且手法上有补有泻,讲究颇多。她建议,xx推拿一定要由专业医生辩证施治,模仿推拿,有可能出现偏差。推拿以后,小儿在饮食、起居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见效快 疗效好 无副作用
    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窦思东教授说,小儿肌肤柔嫩,肠胃柔弱,筋骨不强,血脉不充,免疫能力低下,决定了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在外易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所侵,在内又易被乳食不节所伤,从而易导致感冒、咳嗽、xx等肺系病症及厌食、泄泻、xx、xx等脾胃系病症。小儿推拿疗法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激发小儿机体自身的调节,从而纠正经络的偏差,调整小儿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机能,能够在不经意间把孩子的经络都xx舒展开了,让他们精神松弛,在不知不觉中恢复健康,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临床实践表明,推拿通过穴位补泻及脘腹部的直接操作,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这种xx方法有时比用药起效还快、疗效还好,没有xx的副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难题。
    据了解,小儿推拿收费低,每个病27元/次,整体调理54元/次。

 

家庭简易推拿
注意事项
   
   “对于一些呼吸系统不好或有脾虚综合征的孩子,在炎症得以控制后,父母也可以自己学些简易的推拿法,在家给孩子做。”林莉丽说。
   父母在家给孩子做推拿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这是最重要的。”林莉丽提醒,“夏天要通风,冬天要注意保暖。推拿人要提前剪短指甲,以免划伤孩子的皮肤造成感染;推拿时应准备好润滑剂 (如滑石粉、松花粉、蛋清、肥皂等),避免损伤皮肤;要固定好小儿体位,先头面,次上肢,然后是胸腹、腰背、下肢。上肢指掌腕臂部穴位,—般均只推左手。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

 

专家介绍>>
    廖军,男,医学博士,福建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主任。对小儿推拿疗法有较深入研究,临床擅长运用脏腑点穴手法、腹部诊断与手法xx相结合等方法xx调理小儿疾病,特别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调理尤有心得。
    林丽莉,女,医学硕士,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主治医师。对小儿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推拿有较深入研究,临床擅长调理厌食、xx、泄泻、咳嗽、xx等小儿常见疾病。
    王志强,男,医学硕士,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医师,有丰富临床工作史。研究方向:小儿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推拿。

 

相关链接>>

小儿推拿历史悠久
    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古代以勺匙边摩拭病变部位xx小儿抽搐的推拿治法。
    晋唐时期,许多医学名着中也有一些小儿推拿治法的记载,如《肘后备急方》介绍了“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的捏脊法,《千金要方》载述了以膏摩小儿囟门、手足心防治疾病的膏摩方药及操作方法,《外台秘要》也记有摩头按脊xx小儿夜啼、咳嗽、盗汗等xx经验。
    金元时代,张子和《儒门事亲》载有“揉脾”一法,用以xx小儿身瘦肌热等证。至明代以降,随着儿科推拿经验的积累,在理论及xx手法、腧穴应用等方面逐渐形成专科特色,发展成为一门有独特体系的xx方法。
    清代释心禅《一得集推摩法论》指出:“其法以手五指分主五脏,指尖属脏,本节属腑;热清寒温,实泻虚补,分顺推、逆推、左旋、右旋、右推、左推,以定温清补泻之;法俱有下数,或三百,或五百。不可乱推。又有揉以运气,掐以定惊;面上亦各有所主之部位,肚、腹、手、足,俱可推摩。”对诸如五指经穴与脏腑相通、温清补泻手法操作、特定腧穴分布等小儿推拿特色作了梗概的介绍。

郑重声明:资讯 【小儿推拿保健助长又祛病_海峡健康导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