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生(自传集)21~22

平凡人生(自传集)21~22(2009-10-02 09:38:52)

二十一、痛失长子
长子文春,因婚姻等多次变故,搅得我和老伴几年来精神不得安宁。没想到近期
刚刚平静了一点,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祸又临头了。
1985年6月6日早晨,我刚起床就查觉文春和他媳妇下夜班到现在还没回来,下意
识地感到不会出事吧?果然我刚洗完脸,门口看车值班人员就来敲门了,告知儿
子出车祸了。我慌乱地骑车来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见到儿媳正趴在他身上大
哭。她告诉我,文春来接她下班回家,在马路边正整理雨具,被飞快的大货车挂
倒摔成重伤,抢救无效,已经身亡。我强忍悲痛,用医用车把尸体送到太平间,
然后通知机关的同志们。回到宿舍,没敢立即告知老伴这一噩耗。我一面忙活准
备有关后事,一面向她暗示孩子已经走了。当时她并没有嚎啕大哭,只是眼泪哗
哗地往下流,也不知说什么好。
局机关领导、物价检查所的同志们很快赶到。两封加急电报分别发往天津塘沽渤
海石油大女儿家、任丘油田二女儿家,全家相聚,没有多少语言,只是悲痛。一
个亲如手足的同胞兄弟,没等见上一面就突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生
他养他的父母,离开了再婚不久的妻子,离开了所有的亲人们,怎不叫人痛心呢

一家人强忍悲痛,在机关同志们的帮助下,简单地把儿子的丧事办完。
几天来,我的精神恍惚,老伴总是以泪洗面。我强行支撑着浑身发麻、不时颤抖
的身子,坐卧不宁地在房间进进出出。一个刚过28岁的、欢蹦乱跳的孩子,下午
上班去了,怎么再也没有回来呢,多么想再看他一眼啊!
悲痛之余,就想到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儿媳如何安置?她是家人们比较理想的成
员之一,勤快、懂事,结婚一年多来,和睦相处,彼此相亲相爱,做着临时工,
任劳任怨地干活,不怕脏不怕累。事发后,她的父亲从徐水老家赶来,只说了一
句动情的话:“她没有福气呀!”对于这个儿媳,我的心情是矛盾的,既不愿让
她离开这个家,又怕见到她勾起我想儿子的痛心处。无奈之下,只好恳求局领导
帮忙,把她安排在棉一当工人,接替她丈夫的班,同时把她所有的东西拾掇干净
,断绝来往。
亲人死后,见物生悲,已成必然。为了尽快淡薄悲痛之情,不得不把儿子看过的
书籍、他写下的文字、留下的照片、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物品,凡能销毁的即销
毁,能掩藏的就掩藏,尽量处理干净,眼不见心不疼。当然,这样做只能在表面
上减轻点精神压力,而在内心深处隐藏的痛苦,长期不会消失。“儿想娘,三两
场,想子女,想到死”。每逢台历翻到6月6日这{yt},就不能遏制自己翻滚的心
,不敢正视这个极其悲痛的日子。既使20多年后的今天,日历翻到祭日这{yt},
仍在忌讳这个日子。平时只要一看到有他签名的书籍,就难过一阵子。
这个长子,生在山东德州,他的名字,反映了我当时的心境。1955年{dy}次遭受
政治磨难,次年彻底平反,到1957年春季生儿子时,已有近两年没开展政治运动
了,“太平无事”。因此,这个春季可以说是文明的春天,所以为他起名叫“文
春”。不料,到了1957年夏季,“反右”运动就开始了,1958年又来了个“大跃
进”,文明的时间不长,政治风暴再起。
他的童年,遇到三年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不但生活上紧张,学也没上好,在
村办小学土台子作课桌,没上几天课,过了几年就算初中毕业,发给一张xxx
书。好在这孩子自学精神强,1975年出来工作后,自觉地看书、写字,各方面不
断进步。开始干的是水文地质勘探,野外打井作业,没有固定地点,条件艰苦,
后又随着我的工作调动,改在石家庄棉纺一厂当四班三运转的前纺车间操作工。
由于劳动强度大,肩膀被纱锭筐子磨破也不诉苦,一直不声不响地干下去。我看
在眼里,本想帮他调换一下工种,只奈无能为力,终未办成,谁知竟然在这个岗
位上断送了性命。
在他的婚姻问题上,由于我的粗心,曾几次大起大落,给他精神上带来很大刺激
和伤害。婚前几次恋情失败后,我过于偏听偏信,草率地同意和地震时引发精神
不正常的一同事的姑娘结婚,而且这个家庭很不通情达理,万不得已,只好离婚
。失恋、结婚、离婚、再结婚,伤透了孩子的心。每逢想起,我深感内疚不已。
人生之路,瞬息万变,生死难卜。人们常说,人之不幸有三:少年丧父,中年丧
妻,老年丧子。这其中之一大不幸,让我们老俩遇上了。白发人为黑发人送葬,
这一凄惨的现实,以及它所带来的精神创伤何时才能xx呢?

                                                    二OO五年六月六日


二十二、与病魔作斗争
又是一次灾难。
1987年10月23日,大病突发,从此旷日持久的与病魔作斗争的痛苦历程开始。
这天下午,在省招待处套房内举行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简称“三查”)
汇报会议上,说话间突发脑溢血,当场昏迷,不省人事,险些一命呜呼。
此次发病来得突然,事先毫无预感。从我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看,想不到会得
这样的重病。因为参加工作36年来,除去感冒之类的小毛病,吃点药以外,没有
打过针、输过液,更没住过医院。就在我发病的前三天机关组织我们几个50岁以
上的人体检,还一切正常呢,只是血压偏高,医生叫我再查一下眼底,看血管是
否硬化。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必要,也就没再进一步检查。从我的精力看也属正常
。尽管很快就要进入花甲之年,工作起来精力还是相当充沛,白天忙碌{yt},晚
上再加班干一会儿,也不觉疲倦和劳累。
这里的教训在于思想麻痹,忽视体内多年积蓄的病变危机和潜在危险,未予及时
预防,酿成恶果。
物价监督检查工作一年多来一直处于紧张状态。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
放力度的加大,物价任务繁重起来,各行各业的价格违法案件直线上升,查处任
务加重。因此国务院于1987年9月11日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
,明确了物价检查机构及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力。物价检查人员重任在身,不
该有丝毫懈怠。
随着形势的变化。为适应任务的需要,国务院及省级政府相继成立“三查办公室
”(即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由财政、税务、物价三部门抽调人员
组成办事班子,物价检查办公室设在省物价检查所,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办公室
组成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1987年的八九十的三个月间,到我发病的前{yt}为止,我省率先狠抓了铁路、石
油、化肥、电力价格违法案件。由于这些一向被认为惹不起,不敢碰的单位不断
向省政府主要领导告状,并威胁铁路要停运、电力要停电、石油要停供、化肥要
外流。于是省政府领导出面说情,要求对这些单位手下留情或减轻处罚。在巨大
压力下,只好以我个人名义向国家物价局致信一封。信中说:
“我是河北省物价检查所一名副所长。今天,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对工作高
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我省目前检查工作中遇到的不正常和令人痛
心的情况,反映给你们。
“昨天,1987年8月10日,我局张耀佐、孔庆芝二位局长专程到我所传达省政府办
公厅副秘书长的指示,说是奉省长的旨意,给我们检查所作些说服工作,鉴于铁
路、电力、石油、化肥这些垄断行业的压力,要立即停止对这四个行业的检查(
即所谓的四不查),对已经发出的处理决定要立即收回,并由省经委负责落实。
“对于省政府这一决定,实在令人费解。为什么国务院一再强调加强物价管理,
坚决刹住乱涨价、乱收费的歪风,而我省却作出了与国务院指示背道而驰的决定
?为什么我们按照物价法规,实事求是地查处了一批物价违纪案件,不但得不到
省领导的支持,反而受到非难和阻止?如果照此办理,我省范围内的物价监督检
查工作如何开展下去?特别是当前面临正在查处的几件大案,实在使我们无所是
从了。一是我们组织的五地市对华北石油管理局高价销售柴油一案的检查,已于
8月5日发出没收非法收入98万元的处理决定,将要被迫撤消;二是邢台地区查处
的内丘火车站乱收费104万,将要停止处理,检查司发的文件也不能再贯彻执行;
三是邯郸地区涉县铁厂为石家庄铁路分局代收的所谓“挖潜补偿费”207万元的非
法收入不能再没收;四是邯郸市没收的铁路非法收入50.1万元被迫退回、检查司
重新审理并通知再次没收的决定也无法xx;五是对沧州化肥厂、石家庄化肥厂
违纪已经结案的将要翻案。如此等等,怎么办?
“省政府所以这样决定,据说是因为铁路要停运、电力要停电、石油要停供、化
肥要外流,迫于压力不得以而为之。我想如果是这样(但愿没有别的什么原因)
,领导这样处置也是xx不应该的,后果也不会更好,反而更糟。河北告急,盼
有回声。”
信发出后,8月19日国家物价局检查司汤司长一行二人奉命来石家庄听取情况汇报
,重点了解几个大案查处过程及省长、局长们对此问题的态度。同时传达赵紫阳
总书记在北戴河会议上有关物价问题的讲话,强调要加强监督对乱涨价,乱收费
行为进行斗争。
9月11日国家物价局通知,要求局长、所长即刻进京,向国家局领导专题汇报几个
大案查处情况。孔、徐二局长奉命前往,我也陪同。
10月上旬,中央针对目前经济形势,决定成立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领导小组。中
旬,以崔副部长为组长的国务院“三查”工作组来河北,进行督导。
10月22日下午,政府办公厅通知明天上午汇报。
10月23日上午,在省招待处后楼169房间,国务院“三查”工作组一行6人,听取
省“三查办”汇报。首先由财政厅3人汇报税收、财务方面内容。他们先后介绍全
省概况、工农业产值,商业零售额、财政收支、企业盈亏、利税上缴,然后介绍
全省地市税收、财务大检查基本情况及典型案例。时间持续了一个上午。
下午,先由孔庆芝副局长概括介绍全省物价大检查开展情况,随后由我具体汇报
大检查以来的初步成效,然后着重汇报铁路、电力、化肥、石油等垄断行业大案
要案查处情况。当这些情况汇报完毕后,我本想将全省开展物价大检查以来所取
得的成效,归纳为三条基本经验。由于时间仓促,未来得及很好准备,甚至连汇
报提纲也未提前列出,只能边想边说、边说边想。当讲完前二条经验,准备讲第
三条经验时,意外情况发生了。说话间,突然感到口齿不灵、语音不清了。但这
一反常现象在坐的十几人无从发觉。于是我从座位上缓缓站起身来,走到卫生间
,本想稍活动一下就会好的,谁想在卫生间里,右手开始麻木。这时大脑的{dy}
反映是“半身不遂”,赶快从卫生间出来,躺在床铺上,随后就失去了知觉。与
会的人们久等不见我回去继续汇报,就出来看我,这才发现我已躺在床上,不省
人事。
人们用担架跑步送我到附近的省三医院,简单处置后即刻转到主攻心脑血管疾病
的省二医院,进行观察。晚上,张局长请来一位脑血管病防治专家,他坚持认为
是脑痉挛,无大碍,故而在观察室住下,未采取任何xx手段。
家里人们知道了消息,也慌了手脚。机关用车把老伴接到医院,但局长们没让她
马上见我,因为张、孔、徐局长和张僖主任十分了解我的家庭几年来连续发生的
不幸情况,生怕老伴承受不住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如果她再有什么意外,我
的这个家庭就要彻底垮台。孔局长在汽车上慢慢地将我发病的过程对她详细叙述
一遍,一再解释没有生命危险,能够治好,不要着急。老伴有了思想准备后,才
叫她去见我。刚一见我,真使她吃了一惊,只见我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除嘴鼻还
在呼吸,全身一动不动,死人一般。她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在众人面前,她极大
地克制住内心的悲痛,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默默地看着我那张腊黄的、没有
表情的脸。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给在天津塘沽渤海石油公司上班的大女儿淑华和在任丘华北油田上班
的二女儿淑英分别发出加急电报(这是两年来第二次为她们拍发加急电报,{dy}
次是1985年6月长子车祸拍发的)告知她们这个突如其来的又一个不幸的消息。
因为没有合适床位,第二天上午只好转到长安医院住下。这是一家长安区属医院
,有省二医院在这里合办的脑血管病xx点,有该院派去的有经验的医生。
发病的第三天,因迟迟不能确诊是脑栓塞还是脑出血,生怕用药后起反作用,因
而医生不敢下药。幸好长安医院一位认真的年青女医生,见此情景,坚持马上为
我作CT检查,这才确诊是脑出血,开始不间断的输液、打针、吃药,进行全面治
疗。
对症下药后,很快即见疗效。几天后,瘫痪的右侧开始好转,右手指开始能够伸
屈,右腿也开始可以抬动。在省邮电专科学校工地施工的族侄玉廷为我做了个木
制靠背支架,十几天后可以用支架支撑着仰坐起来。热心的胡医生指导着老伴如
何护理病人,如何调剂饮食,如何观察我的病情变化等等。
突然发病,惊动了方方面面。省检查所同志们几乎是全力以赴,全体动员,有的
昼夜守护,有的跑前跑后安排xx。张、孔、徐局长不知多少次亲临医院和家中
,指挥抢救,慰问家人。他们决定破例在医院专设陪床,让老伴吃住在那里,视
作上班。各地市的同志们听到这一不幸消息,纷纷打电话询问病情,并要求来人
探望。
病情稳定后,大脑开始清醒,第二次CT检查结果,医生告我说,吸收的不错。第
三次CT检查后,照像片子显示,溢血全部吸收,病情大有好转,不但自己能坐起
来活动,而且由老伴搀扶着到室外走上一圈。在病床上静卧五十多天后,今天终
于又站立起来了,于1988年元旦前夕离开长安医院。经受了病魔的种种折磨,总
算度过了抢救阶段。
回到家里,请刚刚开业的石岗医院为我办了个家庭病房,实行中西医结合xx。
老伴除继续在传达室上班,每天忙于合煤生火,为人们烧水热饭,分发报纸信件
以外,还为我每天水煎一付中药,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为两个刚刚高中毕业、工
作无着落的孩子操心,真也难为了她,她肩上担子实在太重了,然而又有什么办
法呢。
我终日躺在床上,很想从书本上了解一下自己的病情,弄清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于是请人找来几本医药学专著,认真阅读起来,而且一面读书一面和自己病情
对照。没想到多年来一向不大注重身体健康的我,现在居然研究起医药学,寻找
治病途径来了。但是对于自己的身体而言,“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悔之
晚矣!纵然从病理方面明白了一些,但已经不济于事。
春节过后,暖春很快到来,一个难熬的寒冬总算熬过来了,我开始试着自己下床
,走出大门,下楼梯,到室外换换空气,见见久违的阳光。几个月来,为了使我
安心静养,曾劝阻同志们探访,今日相见,不由一惊,我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原本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的壮汉,竟然成了个老态龙钟的病夫。大家为我惋惜
,也为我揪心,个人仕途,家庭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呢?
家庭病房的疗效不甚理想,原因是这家个体医院设备不全,医术不精,尽管主观
上很是努力,但难以收到明显效果。于是1988年4月间,我又转到石家庄空军医院
住院xx。
在空军医院,由于有熟人关照,安排了一位医德医术较好的医生作我的主治医生
。虽然是大房间,有六七张床位,但比在长安医院住单间另有一番环境,病友之
间可以互相交流思想感情和xx经验体会,还可以闲谈,开心解闷。这里医护人
员工作认真,态度诚恳,他们时刻保持军人作风,不忘白求恩精神。这里的设备
条件也不错。特别经过“高压痒仓”xx后效果很好。很快,我开始独立行走,
自己去澡塘洗澡,到马路边看看人流车流,生活上能够自理了。
经过空军医院的精心xx,三个月后,1988年的“五一”前出院回家继续疗养。
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照料下,在家人(主要是老伴)的精心护理下,经过长
安医院、家庭病房、空军医院的xx和机械xx,一年后,大病基本痊愈。1988
年10月30日我终于又回到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上,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既然是上班,就要想办法干点有效的工作。起初,叫我分管行政科工作,无非是
在报销单据上签字同意,管理水电设备维修,叮嘱锅炉工把暖气烧热,两个家属
工及时分发报纸、信件、作好门卫工作,管好煤火炉按时供应开水,为人们热好
饭。当时的院落的地面还没硬化,由我动嘴,朱宝生跑腿,找施工队把地面挑开
,路牙子拆掉,用混凝土予以重新铺设,整个院落面貌换了个模样。暖气供热由
自己买煤烧锅炉改为热电二厂统一供热。为了长期xxx们冬季洗澡问题,在煤
改气的同时,请省直工程队设计、安装了一套利用暖气热能将凉水热化设备。这
几项比较大的工程,都是在1989年完成的。
1990年8月的{yt},机关用汽车把我送到坐落在平山县温塘镇的省总工会温塘疗养
院,开始在这里疗养,以求尽快恢复体质。来时我带上建德的介绍信,见到他在
这里当副院长的党校同学,受到他的特别照顾,为我安排一个单间住下。这个疗
养院的环境很好,村西有眼自流泉,水温20多度,疗养院利用温泉水建有可容纳
几十人同时洗澡的池浴和淋浴设备,极其适合慢性病和皮肤病的xx,所以疗养人
员来自全国各地。除去温泉浴以外,院内还设有理疗科、内外科等科室。理疗科
的主治大夫姓魏,他的理疗室内挂满了患者个人或单位赠送的锦旗、奖状。我在
这里,坚持每天一次沐浴,请魏大夫作手工或机械理疗,此外还可以到村外田野
里呼吸新鲜空气,在成片的花椒树林里,采摘花椒等,还可以到村北一条从太行
山上流下来的小河边,观赏游鱼。
经过一个多月的疗养,我的健康状况进一步好转,虽然右手、右腿仍然有些麻木
,但动作更加灵活,大脑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这场大病的突发,在四年之久的xx过程中,在局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关怀下,
在医务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又
经过自己的顽强斗争,终于恢复为一个基本健康的人,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总
结与病魔作斗争,基本经验有两条。
(一)、正确认识疾病。xxx说过,既来之,则安之,自己xx不着急,让体
内慢慢生长抵抗力,直至{zh1}战而胜之。一个人活像一台机器,运转时间久了,
零部件就要老化,破损。人亦如此,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然而疾病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可以认识的,经过与其斗争,有的可以减轻,有的
可以战胜它。所以xx不必慌手忙脚,怕这怕那。回顾此次从发病、抢救、xx
到疗养的全过程,如果保持一个正常、平静的心态,相信通过各方面努力,xx
可以减轻病情甚至{zh1}达到基本痊愈之目的,反之而是过分恐慌,怕这怕那,或
者在病魔面前丧失信心,其后果决不是现在的情形。这就如同打仗一般,在战略
上要藐视敌人(疾病),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千方百计xx),万万不可讳疾忌
医,丧失良机。
(二)、生命在于运动。人们常说,病要“三分治、七分养”。这里说的养,大
概主要指的是活动,包括大脑的、肢体的。尤其是像脑血管疾病,利用xx抢救
、xx必不可少,但抢救之后,重要的是长时间的静养,所谓静养又不是终日躺
在床上,闭目养神,而是适当看书,读报,以锻炼大脑,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
听轻音乐,叫做“音疗”,以缓解病魔带来的精神痛苦和压力。同时针对脑血管
血流不畅而导致右侧活动障碍,走步是必不可少的活动方式。我的办法是,能走
动尽量出去走动,而且先近后远,以不过分劳累为限。除此之外,就是自我xx
,拿准自己的病变部位,不管早晚睡前醒后,充分抓住一切时机,进行自我xx
,每次xx中和xx后,都有头脑清醒了许多的感觉,以致这一活动慢慢变成了
习惯动作,至今不断。经验证明,练习书法是xx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多年
来深深体会到,写写毛笔字、练练书法,既活动了筋骨,又锻炼了大脑,有效地
调节了精神状态。当你坐在写字台前,聚精会神地完成一件书法作品时,不仅静
化了脑神经,还增添了无限的喜悦,不愧为xx脑血管疾病的良方。

 

郑重声明:资讯 【平凡人生(自传集)21~22】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