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农让座想到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_邓月生_新浪博客

                 从老农让座想到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

             

          受福建安溪某知名服装企业年轻的设计师的影响,狠心花了三个晚上的自学时间把二十多集的电视剧《蜗居》看完。看后真的感觉不错,十几年没有写文艺评论性的东西,很有那种冲动要写写剧中悲剧性结局的内在规律和相关的逻辑、伦理特征与艺术。写写宋思明的美、海藻的美、海萍的非凡,悲剧总是将最美的东西隐藏在饽于传统习俗的表现形态中。但是,由于职业问题,我却对另一个主题更感兴趣,因为发生在我的视野中。。。。。

     前些日子的某{yt},我陪朋友在广州坐新开的5号线地铁,从科韵路上车,到达员村站时,一对不到60岁的看过去是体面人的夫妇抱着一个应该是孙子的小孩上了车,我所站的旁边坐着三位肯定是刚从工地上下来的农民兄弟,他们的年龄大概是5055岁的样子,穿的衣服是xx1985年前的那批军服,三位像老树皮样的手各自提着一个那种装化肥的编织袋,从鼓鼓的袋子看出他们是做木工泥工的。那对抱着小孩的夫妇进列车约30秒后,其中二个农民兄弟提着不轻的袋子站了起来,将座位让给这对穿着很体面的年龄与他们相仿的体面夫妇,就座后,这对体面夫妇默不作声,仿佛这二个位置本来就是他们家的或者是在体面夫妇认为,这二个身上很脏的民工本来就不该坐这二个位置。我就站在他们一米内的位置,目睹这一细节,当然我看到了,就在这个农民工让座的旁边坐着3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农民兄弟的正对面坐着的是二个约20多岁的非常时髦漂亮的女孩。

      我因此想到了一个词:素质。其实这个词是很宽泛的,素质有时很抽象,这里不讨论这个。我想说的是,这素质布施有些关联性。地铁一幕,我们可以鞭挞那些个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素质不高、冷漠、自私等等之类,但是,我更xx的是这对体面夫妇是不是该对那二个农民兄弟有所表现,现实是体面夫妇始终没有任何反应,他们的麻木像鲁迅笔下的吃蘸着烈士鲜血馒头的老栓们。

    从老农民让座这一幕,折射出了二个特写:城市新生代的素质低下和城市体面人对农民兄弟的轻蔑和冷漠(为什么是轻蔑?如果让座的不是二个身上还有很多泥巴的农民兄弟,而是体面夫妇知道的什么局长、处座,我敢给你打一块钱的赌,这对体面夫妇一定会点头哈腰不敢坐或者面带桃花数声道谢,甚至回家了还在感觉局长、处座刚才座位上留下的那点幸福的xx。当然,局座、处座是不需要来坐地铁的,现在一个股座、小股座都有国家的好车伺候)

      素质一词,我又想到一个应该需要很高素质的行业——培训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一般人不知道这二个行业是很不同的公司,原因有二个:中国本土的很专业的咨询公司太少太少了,这个行业很年轻,甚至很多企业主不了解咨询公司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功能,何况非企业管理者们;另外一个原因是,无数个大小培训公司在培训行业的忽悠功能失效了,纷纷改行叫咨询公司,可是做的事情还是心态、潜能、激励性培训。在一般的管理者和企业主心目中,管理咨询等同于培训,就不足为怪了)。可能有人会问,列车让座与管理咨询二个风马牛不及的事情怎么能串在一起讲呢。哈哈,我就是能将这二个连结起来讲。

       谈到素质,培训老师和咨询老师有没有素质,肯定有的,他们出入任何场合都是西装革履、领带加身、彬彬有礼,精通见人就夸的社交之道。君不见,新华书店的视频资料柜台上那些光盘碟包装封面的什么“***年xx培训讲师,什么什么{dy}人,很多公司冠名曰xx培训公司”“xx咨询公司”“中国最最核心能力培训公司,还有,千百个培训和咨询公司把与他们风马牛不及的什么大学教授、什么xx培训老师装进他们公司的网站里充当门面抬高公司的身段。你头晕吗?肯定会的,但是我不会,因为我太了解这个行业内在的素质了。

       中国很多的培训公司要感谢12年前的中国疯狂的传销业,98年传销被国家取缔后,这些练就了一副好口才和培训控场能力的大师们,几乎纷纷拜学从台湾过来的培训大师,只要108天就出师,再请几个策划大师,就可以开张做起培训公司甚至咨询公司。所以,这个行业的初中生大师、高中生大师们便像春笋般冒出在各种舞台上颠三倒四起来(当然,他们有了钱和影响力后,可以自封或关系被封为某某博士、某某大学MBA特聘教授之类)。而后起的一些所谓管理咨询公司,不少是公司创办人原来在哪个咨询公司任了个一官半职,再请几个在企业做过经理、副总的人,也是可以开张做咨询的。

      可是部分缺乏社会素质的培训企业、咨询企业,由于他们的师资队伍没有经过职业化训练,没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行业知识,他们给中国的企业带来的是什么效果呢?在国内管理咨询市场打价格战,搞得中国的咨询市场乱七八糟,咨询业在企业界影响非常不好。这些三教九流的所谓的咨询公司为什么可以扰乱市场价格,因为他们的老师成本低,举例说,一个咨询专案工作内容,服务费起码每月要810,但是这样的咨询公司23万都会去做,至于有没有效果,企业又不懂咨询公司应该提供什么,到时最多各抒己见罢了。如此结果,对中国管理咨询业不利,对中国的企业更不利。很多企业为什么只请xx的有实力的外资咨询公司就不足为怪了,哪怕是同样的效果外资咨询公司的费用比本土咨询公司的价格高30%以上。看一组数字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中国注册的培训、咨询公司有2万多个,中国的咨询培训市场总额2008年是180亿,然而,这块大蛋糕的70%以上,被国外不到100个的真正的xx咨询公司切去了,剩下的汤汤水水就是中国本土二万个咨询公司闻闻xx了。所以,中国本土咨询公司一年的业务额能做到二千万的是非常牛了。中国本土的咨询项目专案成功率只有53%面对不良后果,企业自然指责咨询公司,但我听到最多咨询公司的辩解是: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主素质太差,才使咨询效果不好。问题是,就像前面的老农民让座样,企业给了你咨询费,你不该用基本的社会素质向企业做出正确的反应吗?也就是像那对体面夫妇样,你不该向让座的老农哪怕说声谢谢吗?那么,咨询公司到底为什么会面对企业需要大量咨询服务而本土咨询又苦撑难熬呢?拿福建和广东二个省的咨询市场来说吧:我对福建的一些所谓咨询公司比较了解,比如某媒体曾评过的所谓xx咨询公司之一的某咨询公司,公司90%以上是中专生和高中生,数十人的队伍,年营业额才110多万;另外一个同一城市的所谓的咨询公司更离谱,公司没有一个咨询老师,整年没有做一个咨询案子(做其它),也被评为xx咨询公司之列。广东深圳有四千多个培训咨询公司,很多培训都在忽悠企业,其结局是他们的年营业额几乎只能维持生命。这一切,让我想起当年的沈阳*龙公司,*龙公司是做保健品的,没有做一分钱的外销业务,但在广告和公司介绍中,美其名曰外销韩国80多亿元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显然,这个所谓的高素质的行业,国家没有办法来规范行业标准,任何产业国家都有工作质量标准,但是培训行业没有办法去规范,因此,企业界才有句非常流行的三动评论:在课堂上非常激动,下课时非常感动,回到岗位茫然无动

       正因为国家没有了标准,千军万马才会来齐挤这个独木桥,为的是能乱中取胜。

      为此,笔者建议,设立行业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就是咨询公司工商注册时,工商部门能有专门的能力对创业人员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条件进行资格认定,对注册后的咨询公司咨询过程能进行素质监督和质量监督,如同技术监督部门监督传统产品质量一样机制。这样,对中国本土泛滥成灾的咨询培训公司能起到些遏制作用,这对中国管理咨询业和中国企业是功德无量。

         我们要学习成功的咨询公司,就是要遵守咨询业自身特有的规律来管理咨询企业。笔者曾有幸在一个真正有实力有作为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外资咨询公司工作几年,这个几乎连网站一般人都找不到的专业咨询公司,公司的各行业专家、教授、博士、硕士成群,新聘老师最基本在规范大型企业做过5年以上副总岗位,进入咨询公司前期几个月脱产学习咨询专业。这个组织有知识产权的博士很多,但没有一个人以出书的方式来推销业务或推销自己,但就这么一个低调得离谱的咨询公司,总员工不到100人,年业务额二个多亿,咨询项目案子再签复单率达到六成,最长的案子连续做7年,客户满意率99%以上。      

       以上所谈,是素质问题吗?是。也不是。

      就像前面所说到的小伙子大美女们不让座,是素质问题吗?是。也不是。为什么这样讲,从体面的夫妇的反应,你会有启发的。

    由个体素质联想到集体素质,由集体素质联想到社会行为素质,难道是一个单纯的素质所能评判的吗?

     难说。

 

郑重声明:资讯 【从老农让座想到中国本土管理咨询公司_邓月生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