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就业形势分析_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情处._ ...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9日   出处:现代商业   本页面已被访问 577 次

赵亚丽   河南师范大学

      赵志礼   武汉工程大学

摘要:2007年以来从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已经演变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风暴中,各国经济都受到重创,特别是经济危机下的就业问题,更是成了各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就业也是令政府极为头疼的问题,随着经济危机的来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何更好解决中国劳动大军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燃眉之急。

关键词:经济危机;就业形势;农民工;大学生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GDP增长速度从2007年的2.0%回落到2008年的1.3%,日本GDP增长速度从2007年的1.7%回落到2008年的-1.6%,中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1.4%回落到2008年的9.0%。面对呼啸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风暴,各国经济均受到重创,使得全球本来就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已经成为各国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就业问题能否解决也已经逐渐从一个经济问题演变成了政治问题。在当前的严峻情况下,中国就业形势如何,就业中问题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人民极为关心的问题。

一、中国就业形势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2008年我国GDP达到30万亿元,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来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据报报道:“世界上{zd0}的就业战争正在中国打响,就业与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的{zd0}挑战。”

2008年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15-59岁,9164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0%。由此看出,中国人口中有近70%属于正常的就业人口。然而,近年来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居高不下,如2006年是4.1%2007年是4.0%2008年是4.2%。据社科院公布的数据,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9.4%,若再加上农村的隐形失业,失业率{zd1}在15%左右,以此计算我国2008年的总失业人口应该在1.3亿左右,失业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

2009年预计中国有3000万左右农民工失业,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900多万,再加上其他需要就业的,全部就业压力在5000万左右。而从未来30年看,如果2040年城市化水平推进到85%,城市中还要增加4.5亿人口,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整个国家就业压力巨大,这将是中国长期的、头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二、中国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就业体制建设严重滞后

    中国较高的失业率,与就业体制建设有着直接关系。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就业机构服务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平上,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采取必要的改革。特别是全球经济危机到来之后,世界发达国家因其完善的就业体制,虽然很多人失业,但是其强大的社会就业保障机制,使人们受到冲击的力度大大减少。而我国只是通过政府的口号和宣传,来鼓励社会各组织吸引劳动力就业,其效果不甚理想。

2.农民工的就业层次极低

农民工的就业层次极低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低,劳动环境差和技术能力差。具体看来,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工集中服务于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中小企业成为吸收农民工最有力的组织。然而,由于经受不住金融危机的无情冲击,广大中小企业不得已进行裁员、大幅度裁员甚至黯然宣布破产清算。赖以谋生的数以万计农民工不仅丢了工作,失了生活来源,还更加难以在同行企业里找到同类活干。他们成为遭受就业冲击最严重的群体。

3.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日增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74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截止200971,大学生的就业率是68%,也就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将近200万,以前累计未就业的有150万,总共失业大学生已经有250万之多。再加上经济危机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所以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三、提高中国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1.完善就业的全面体制,开拓各种就业渠道

促进就业的关键在于完善就业的全面体制,政府不仅要建立促进就业机制,也需要构筑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理顺促进就业的社会管理问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能够正确引导就业形态良性发展。因此,强调和突出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和作用是促进就业问题的基本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就业平台,还需要考虑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相互关系,这也是衡量社会就业水平的基本原则。总的来看,只有建立完善的全面就业体制,才能拓展出大量的就业渠道。

2.建立农民工培训机构,迅速提升就业水平

建立农民工培训机构,主要是培训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这就要求:一要以劳动市场的需求信号为调节和引导职业培训的基本信号。二要把国际先进职业培训模式转化为本土化的东西,实现职业培训的革命。现阶段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应加强对各种先进教育培训方式的引进、研究与探索,争取建立适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培训模式。三要在职业培训投入上,贯彻“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改变由政府一家包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3.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紧抓各种就业机会

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正确定位就业。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二是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推销出去,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三是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择业不可再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先就业中积累经验,为找到理想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贺庆祝.不容乐观的中国就业形势——浅谈我国就业问题与对策[J].作家杂志,200711):233.

[2] 宋成一,赵永乐.农民工就业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城乡和谐的实证研究[J].求实,200711):46-47.

[3] 李昌林.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因素及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115.



郑重声明:资讯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就业形势分析_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情处.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