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后最令人犯晕的中国大学(转)_高远_新浪博客

 

改名后最令人犯晕的中国大学(转)

     近10年来,全国1000所公办高校近半更改校名。部分更改后的校名让考生家长犯晕,填报高考志愿不知道该选什么学校。笔者特别策划高校更名系列专题,为考生拨开迷雾,明明白白选大学。原名为《改名后最令人犯晕的66所中国大学》。

1、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

    点评:改名好久了,但是现在公交车报站名,也一律还是“钢院”,搞得这里的学生好郁闷。不过郁闷归郁闷,人家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叫了也不是{yt}两天的事,你总不能再跟人抢吧?何况,论实力,恐怕也该有自知之明吧。这么个好ID,结果录取外地考生分数老高老高的。06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超过{dy}批30多分。

2、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  

    点评:北京人都知道,这就是一烂校。但偏偏校名取得不错,又是“北京”又是“工商”,结果成了每年分数线{zg}的一般本科学校之一。有一年在某省竟然创下了近630分{zd1}录取线的夸张纪录。幸好04年被教育部黄牌警告了一下,可以让人对其提高点警惕。

3、北方工业大学(原北京冶金机电学院)  

    点评:改名是1985的事情,至于为什么要把他纠出来呢?压根就是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技校!这么大个名骗死人了!

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北京经济学院、北京财贸学院合并)  

    点评:明显是抄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牌子,还冠了个“首都”来标榜自己。近年来生源不错,看来牌子效益还是有用。

5、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合并)  

    点评:看看其招牌——“北京”首都,还有热门的“信息”、“科技”、“大学”,能上的都上了!可以预见其将来招生特好!学校本来就很小,还分成6个小校区,北京人都知道就是破本科,连研究生院都没有。

6、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点评:192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后定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官方说恢复校名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校地处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其实无非就是利用北京相对上海、西安的地位优势,来提高自身和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竞争力。改名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之后招生形势一片大好。首都的学校嘛!吃香啊!

7、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

    点评:因为“走读”在今天已经属于过时的词语,改名比较合适!可是人家还是管它叫“海跑儿”!

8、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原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合并)  

    点评:别以为它和以前的已并入上海大学的上海工业大学有什么关系!很奇怪的是它以前是成人高校时是这个校名,高等职业院校时也是这个校名,现在升为本科了还是这个校名。

9、上海理工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工业大学、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几易校名,“面孔”每变一次,考生的报考热情就高涨一次。2003年7月,又收编了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1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原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合并)  

    点评:来过你就会疑问这个是中学还是大学!

11、上海商学院(原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点评:高职升本科是职业技术学院梦寐以求的!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这个升级也太快了吧!凭着这个金字招牌,还愁生源吗?

12、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点评:该校是培养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师范院校,挂着“职业技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这几个字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其是“职业技术学院”。改吧!招生很快就上来了!其实本质还是没变的啊!对此改名抱着理解和无奈吧!

1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  

    点评:原是一所以气象为核心的学校,气象学还是不错的,其他专业一塌糊涂,却拿信息工程做门面?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14、南京财经大学(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  

    点评:这么个{jp}校名听上去感觉跟中央财大、上海财大一个档次吧?录取分数差不多是一个档次了,如果高分考生满怀信心进去后,发现这其实不过是几年前一本的南京经济学院+一个专科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一个成人高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后的产物而已,会不会痛心疾首呢?

15、江苏大学(原江苏理工大学(原江苏工学院)、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江苏大学?是不是理所当然的觉得在南京?呵呵!在镇江呢!江苏大学这个名称曾经被南京大学短暂的使用过2个月!所以我们可以称其为“江工江苏大学”以示区别!

16、东南大学(原南京理工学院、南京铁道工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合并)

    点评:其中原东南大大学为南京工学院,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虽然历史很悠久,学校也不错,但是却不为大家所熟知,因为福建的“东南卫视”知名度很高,导致很多人以为东南大学在福建。和东南大学合并的那几所院校可不是一个量级的,中专也有,典型的“借壳上市”。

17、金陵科技学院(原金陵职业大学、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真是毁了“金陵”美名,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该校起名“金陵科技学院”,也许是想沾“金陵大学”的光,金陵大学是国内历史悠久的xx教会大学之一,是现在南京大学的源头之一。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888年的汇文书院,是美国基督教会在华早期创立的一所学校。

18、南通大学(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合并)

    点评:还好简称“通大”,要是叫“南大”那就热闹了。该校更名时间:2004-05

19、江苏科技大学(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点评:本来是以船舶制造为其特色的高校,这从其原来的校名中可以一望而知,但如今改为了“江苏科技大学”,谁还能看出它的专业特色是什么?

20、苏州科技学院(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  

    点评:组建的这个苏州科技学院是过渡性的,按照原定计划要筹建“苏州科技大学”,可惜“筹”了6年了,还没动静。03年向教育部正式行文,申请更名为“苏州城市大学”,还是没反应。当年两校分别直属铁道部、建设部,地方管不着,2000年两校关系同时划归地方,但终归不是地方的亲儿子,自然受不到重视,造成如今尴尬局面。很多由原本由部直属的高校划归地方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问题。该校更名时间:2001-09

21、扬州大学(原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合并时间为1992年,以自己是“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为荣,办学历史也追溯到了1902年。几所普通高校中专合并后成的江苏省属高校,竟然在武书连大作《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排列第57名,遥遥{lx1}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大学。武老师你怎么还不承认你收了排名费呢?做人不能太xx了。

22、徐州工程学院(原彭城职业大学、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

    点评:成人大学变本科!岂是“牛”字了得!据说当初教育部专家组进行评估时,需要高校提供评估材料,于是,该校赠送专家组每人一台价值一万的笔记本电脑,所有的评估材料都存在在电脑里面,便于专家组在任何时间地点查阅,评估结束后,评估材料全部由专家组带走,便于复查。最终,评估圆满通过,皆大欢喜。

23、浙工大(原浙江工业大学)

    点评:很委屈,没好的ID可以改了。要改名的话,按照当今的“理工”热,毫无疑问应该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无奈被浙江工程学院于2004年5月捷足先登了。据说浙工大想改名为“杭州大学”,哎!降级不说!老杭大的人也不愿意。

24、浙江科技学院(原杭州应用工程学院)

    点评:2001年才升本,但是沾了“科技”的光,招生就业上硬是把浙江林学院等拥有近50年本科历史的实力派高等院校比下去了。备注:浙江高校中有50年本科历史的院校没有几所。

25、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

    点评:简称“国美”,可不是卖电器的那个国美呀。

2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点评:名称没变,简称还是“杭电”,又有“科技”,又是“大学”,皆大欢喜啊!

27、嘉兴学院(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嘉兴高等专科学校)  点评:露出原形了,原来是嘉兴的地方院校,还是觉得原校名好骗点。

28、温州大学(原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合并-->)  

    点评:外人一听还好,但是温州本地人谁不知道温州大学是所贵族学校,全国少有的名叫“大学”却是专科的末流大学。温州师范学院是好歹是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历史也比温州大学悠久。但是温州大学面临要被摘掉“大学”的危机,温州师范学院希望升格“大学”的关头,上演了“以弱吞强”的好戏。后来原温州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为xx上是“温州大学”而不是“温州师范学院”而感到苦恼。

29、湖南文理学院(原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合并)

    点评:99年那会儿升级的,03年又升级了。

3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原中南林学院)  

    点评:2005年12月更名为现名,2006年04月又吞并了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虽然升格为“大学”,没有去掉冷门的“林”字,但是毕竟带了个“科技”,含金量增加了不少。

31、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  

    点评:英文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缩写是CSU 反恐大学 NB吧!

32、湖南商学院(原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  

    点评:一个专科+成人高校成了湖南的“商学院”!加上又在首府长沙市!扩建!赶快扩建!否则招来得学生肯定把校园撑垮了!

33、湖南理工学院(原岳阳师范学院)  

    点评:现该院网站已经xx抹掉了岳阳师范学院的痕迹了!

34、湖南工业大学(原株洲工学院)  

    点评:又是一个地方成省的!这样的校名招生岂是一个“火”字了得?其前身株洲工学院还是蛮出名的,它是目前我国{wy}一家以包装为办学特色的高校,”。所以现在湖工大仍乐于称自己是株洲工学院。该校更名时间:2006-02-14

35、湘南学院(原郴州师专、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 

    点评:四个专科一合并成了本科了,还有了个好校名!

36、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 

    点评:该校73年左右建立,00年入学一学生称,武汉的出租车司机不知道在哪?00-04年,该校终于出了几次名:校北门卫生状况上了N次楚天都市报,校南门是武汉各校有名的红灯区,校食堂因卫生被处罚N次……04年开始申请改名,又没人认识了。

37、三峡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分校、湖北三峡学院合并)

    点评:上述两校于2000年合并,而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教育部官员曾经批评,某校短短几年时间从中专升格为大专,大专升格为本科,想必指的就是该校。

38、广东海洋大学(原湛江水产学院-->湛江海洋大学)  

    点评:改来改去反正都在水里游!又可以骗更多的外省的水鱼进来了!

39、广东医学院(原湛江医学院)  

    点评:该校更名时间:1992年。

40、厦门理工学院(原鹭江职业大学)

    点评:高职一下子升格为本科,“职业”变成“理工”,“鹭江”变“厦门” ,何止“牛”字能罢了的!

41、福建工程学院(原福建高级工业专门学校、福建中华职业大学合并=福建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建筑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2002年才合并成为本科的,校庆上说我们“110周年”了!

42、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点评:南方冶金学院本想改名为南方工业大学或者南方理工大学,被教育部否决了,说是不能带有与实际不符的区域性名字。得南方之名,失大学、得大学之名,失南方。

43、宜春学院(原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点评:招生弄虚作假,肆意扩大招生,用金钱买卖招生。一般班级有将近20个是非正常录取——都是买的或通过关系进来的。已经被教育部出示黄牌警告,04年也被教育部限制招生。不过他自己号称“江西省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新型本科大学”。

44、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学院)

    点评:华东地质学院改名的时候也是遇到这样的难题,想升大学则必然华东两字不保,委曲求全,改成“东华”,不知何意?后据了解,该校前任院长周文斌说要华东要不到理工,要理工要不到华东,所以就叫东华。当时被选的校名有“南方工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南华工业大学”。如今该校很多学生对“东华”这个名字十分不喜欢,觉得像民办大学,不过大家要“理解”校领导的“苦心”,毕竟为了“大学”啊!2002年“东华理工学院”就这么定下来了。2007年3月,该校成功升级成“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我们来回顾下该校“光辉”的更名历史:而东华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立于1956年的太谷地质学校,1958年,改为太原地质专科学校(本科),1959年,改为抚州地质专科学校,1978年改为抚州地质学院,1982年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2002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学院,2007年更名为东华理工大学。但愿是该校{zh1}一次改名了。再往上升那就是“华东理工大学”这个热门ID了,可惜被抢注了。备注:该校位于江西省抚州市。

45、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煤炭学校-->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合并)点评:一路升级!顺!这历史一追溯可真让人揪心。当然这个省属院校不在合肥,而是在淮南。

46、安徽工业大学(原马鞍山钢铁学院-->华东冶金学院)点评:先是小地方变大,再变小。终究就那点货色嘛!

47、河北经贸大学(原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点评:被骗进去的学生说偶们都是眼泪啊!

48、燕山大学(原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点评:让人想到“燕京大学”,误以为是北京的大学呢!河北秦皇岛的!好像河北的大学很爱跟北京套近乎!当然这是人家优势啊!当然去年起这所学校现在的“知名度”相当高了

49、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点评:变的太离谱了吧!地质-->经济;{jd1}冷门变成{jd1}热门!以前怎么说也还是地质部直属的,一下子非要扯到经济上?一个字“强”!

50、华北科技学院(原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分院-->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  

    点评:这个学校是典型的骗子,该校主页上写着:“通信地址:北京东燕郊206信箱”,让人感觉学校是在北京的,导致渴望去首都“深造”的学子们热情高涨啊!结果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其实学校根本不在北京而在河北一个叫燕郊的镇,但是在招生简章都写着校址:北京市。按照官方资料所述:“学院地处河北省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快捷,距天安门35公里,距首都机场25公里,北京市930路公共汽车直达学院。” 莘莘学子们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进京”,你就不能在北京买个小破校舍给他们熏陶一下?真是太会骗了! 51、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  点评:“农业”搞起“工业”也在行,真能够骗的!

52、河南理工大学(原焦作矿业学院-->焦作工学院)  点评:两级跳:地方名变省名,工学院变理工大学。该校更名时间:2004-05

53、河南科技大学(原洛阳工学院)  点评:改名后可是气派多了,只是有一所学校很生气,即地处郑州郊区的郑州科技学院,洛阳工学院原先因为在地理位置上逊于郑州科技学院,招生时的号召力自然弱于郑州科技学院了,而洛工一改名,不但挂上了省级院校的招牌,还成为了“大学”,郑州科技学院能不生气吗?

54、中国海洋大学(原青岛海洋大学)点评:地方性名称变中国了!肯定很多人不满,不过该校原本就是原国家教委直属的全国13所重点院校之一,在海洋类院校中属于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但名字抬头是“青岛”,美则美已,却也失之小家子气,改为“中国”后,雄浑大气呼之欲出,也是名至实归。

55、山东理工大学(原山东农机化学院-->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  点评:越来越“牛”,这只是淄博的地方院校。但是这个ID的分量在山东都能排上前三啊!不知道我是不是该呼吁下“警惕冒牌的理工大学”。

56、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点评:山东矿业学院、山东煤炭教育学院1999年合并而成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3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再并入。“矿院”+“煤院”再加个中专咋就“科技”了呢?学校成了“山科大”!

57、山东工商学院(原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点评:弃煤从商了,也知道了您原来是在山东混得呀!

58、青岛大学(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合并前的青岛大学就是1985年在青岛职业大学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与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于合并。并99年起,相继并入山东纺织工业干部学校、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学校、外经贸部青岛疗养院、青岛高级职业学校、民办青岛华文语言专修学院等一些职业中专,民办专修学校。新青大=青大+纺院+纺织干校+师专+职业中专+护校+青医+华文。“青岛大学”这个名称让外地考生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很多人甚至会认为此青岛大学跟“国立青岛大学”有着历史渊源。事实上青岛大学与老山大及其衍生体济南山大和海洋学院没有直接关系,老山大也从没有向新组建的青岛大学注入师资。就是扯上青岛医学院那也是和国立山东大学有关系,与“国立青岛大学”照样没关系。在原山东大学和国立青岛大学的历史沿革的问题上,山大,海大的校史专家已达成共识,遵照教育部的大学历史从主体起算的原则,共同拥有原山东大学和青岛大学的历史,有海洋大学80周年校庆时山东大学校长展涛的演讲为佐证。青岛大学官方网站上“历史沿革”这一项显示“正在建设中......”,这是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强烈反对下撤除了原本那些盗用“国立青岛大学”的校史。归根结底,青岛职业大学一开始就不能使用青岛大学这个名称混淆视听。篡改校史,不止青岛大学一家,已经变成一个普遍现象了,教育部办公厅还因此下发了《关于校史和校庆问题的通知》。

59、青岛科技大学(原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  点评:{dy}次毫无意义,第二次影响巨大,骗了好多的高分生啊!典型的一所中专水平学校,据说是花大钱去北京买了这顶科技大学的帽子。无耻呀!

60、四川文理学院(原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点评:终于知道达县是四川的了!现在达县叫达州了。

61、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  点评:是变大学了!原先校名有点骗人,让人以为在成都;事实上在南充市。通过改名防止考生误解也算是善意啊!

62、西华大学(原四川工业学院、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本想改名“四川工业大学”,上头不同意,叫“华西大学”又不够格,所以只好改了如今这个名。

63、四川理工学院(原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合并)

64、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原成都气象学院)  点评:简称“成信”,我觉得其实一点都不“诚信”,气象为核心的学校干嘛用“信息工程”这个时髦词啊?而且有点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感觉。

65、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学院)  点评:先去掉冷门“地质”,升温成“理工”,紧接着是“大学”!三级跳,也是功德圆满!

66、西南科技大学(原西南工学院、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表面上看和“西南交大”是同等档次了!按常规,科技大学应该是理工科为强项,但是追溯其两个前身,西南工学院前身为四川建材学校,是中专,绵经高专表面看是搞经济的,前身一直是搞农业的。但是这么一凑就是当今最热门的“科技大学”了。

67、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  点评:一合并两个比较弱势的词语“师范”、“农业”就消失了!实在是够“彻底”!

68、西昌学院(原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  点评:有点遗憾的是,这么好的地理条件,改名叫“西昌航空航天学院”才是最理想的嘛!

69、重庆工商大学(原重庆商学院、渝州大学)

    点评:现在可是“名校”了。06年有个叫周家亮的大三学生退学了,理由是“看不起学校”。在全国激起教育改革讨论浪潮。之前该校法学院一学生不满学校乱收费行为,将学校一纸诉状告到重庆南岸区法院。{dy}次,学校拒绝出庭,法官决定不审了;第二次,法院连诉讼通知书都不敢发,告诉学生,你算了,你斗不过的。你回学校后,学校应该会稍微收敛点的!不,学校更过分,专升本暴利的事就出在这之后!这个学生怎样了呢?按理说,他已经成为公开人物了,学校不敢轻易动他吧!又错了,首先学校以开除威胁他撤诉,该同学还是不撤。第二次,学校直接找到他家中。从未见过世面,且不知道真相的农村老父母害怕了,颤颤抖抖地拿起电话告诉孩子不要和学校斗,好好听学校话,乖乖读书。孝顺的学生怕父母担心,最终撤诉了。事情还没完,撤诉后,学校以该生旷课严重将其开除!!如果情况属实这样的学校是应该被“看不起”!

70、贵阳学院(原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建筑大学) 点评:贵阳金筑大学是高职,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中专改制来还没多少时日,两所烂得不能再烂的学校一合并成了以省会名字命名的本科,这哪是什么强强联合啊?这分明是一个穷人收留一个乞丐嘛! 71、云南财经大学(原云南财贸学院)点评:该校更名时间:2006-02

71、兰州理工大学(原甘肃工业大学)  点评:同样道理,得甘肃之名,失理工,得理工之名,失甘肃。

7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点评:这个改名应该还不错,一是去掉了冶金这个此,便于招生;二是突出了建筑,哪个时候建筑和流行;最重要的是变成大学了。不过学校里有的系改名就太没意思了,纯粹是为了骗人招生的目的。包括采矿、选矿专业的矿产系改为能源工程系。

73、长安大学(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

74、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点评:不喝“西北”风了,咱科技了!

75、赤峰学院(原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赤峰教育学院、内蒙古电视大学赤峰分校、赤峰卫生学校,内蒙幼儿师范学校部分合并)点评:这么多中专,大专合并还成了本科,牛!

76、沈阳理工大学(原沈阳工业学院)  点评:名字还像是比以前响些,但是要和同省的大连理工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77、渤海大学(原锦州师范学院、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点评:渤海虽然是最小的海,但是在大学中,这是“气势”{zd0}的名了。出去找工作人家以为是民办,只好加句,原来的锦州师范学院。开下了拿海做校名的先河,黄海、东海、北海……这些好ID赶紧抢注啊。

78、哈尔滨商业大学(原黑龙江商学院、黑龙江财政专科学校合并)  点评:丢了省名,换回市名。号称新中国{dy}所商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仅差一字,该学校校长为自己的这个创意经常是“没事偷着乐”,商业化的学校是该叫“商业”了。

79、长春工业大学(原吉林工学院)  点评:改名那么多年了,可是很多人还是称呼“工学院”。“工业”是一个过渡名,以后是不是还想改名成“理工”呀?没戏了!已经有长春理工大学了!是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改的。

80、北华大学(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点评:没实力叫“华北大学”啊!只好愁合着用!

注:本文刊转于“新浪教育”,作者品评只代表个人观点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改名后最令人犯晕的中国大学(转)_高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