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对外营业十年发展纪实_≮神灵栖息地≯

平阴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对外营业十年发展纪实

2004年5月30日

     玫乡五月,花香如海,和风习习,暖意融融。在这初夏宜人的季节,平阴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迎来了独立对外营业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十年间,平阴联社的社会形象不断提升,由原来的鲜为人知、经营困难、效益低下发展成为全县家喻户晓、设施{yl}、服务优良的金融机构;十年间,平阴联社的资金实力明显增强,各项存款由对外营业初期的11068万元,发展到80547万元,股本金由26万元,增长到5314万元,已成为平阴县网点最多、规模{zd0}、实力最雄厚的金融机构之一;十年间,平阴联社的管理不断加强,有利于业务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日益健全,已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十年间,平阴联社的支农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累计发放各项农业xx50亿元,核发农户xx证5万个,授信xx金额5亿多元,真正成为了“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zh0}地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十年的时间,平阴联社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实现了腾飞。
     十年的岁月,平阴联社由一个金融幼子成长为一个业界巨人。
     十年岁月峥嵘,十年风雨沧桑。十年来,平阴县信用联社历经探寻、求索、发展、创新之路,书写了支持“三农”的壮丽篇章,铸就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机制创新催活力

     1994年5月30日,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实施分门办公,正是这{yt},平阴农村信用合社联合社宣告独立对外营业。当时,平阴联社和全国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一样,经营举步维艰,效益每况愈下,员工守着金饭碗没饭吃,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信用社没有遵循合作制的办社宗旨,对“三农”的支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服务方向发生偏离,把大量的信贷奖金投向了工商企业,不仅使大量资金难以回收,而且使农民与信用社之间出现了一种互不信任的现象,你怕我不放贷,我怕你贷了款不还,“两怕”直接导致了“两难”:信用社放贷难、农民xx难,农民朋友富不起来,信用社发展不起来,“两难”问题成为农民增收的拦路虎,也成了信用社发展的绊脚石。
     为了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联社一班人进行了大量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经过多次探讨,结合信用社的职责,他们把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了服务“三农”,为群众跑腿、为农民办事上。为切实做到积极稳妥、减小风险,达到社农一体、农富社兴的目的,联社多次召开全县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座谈会,围绕“农民到底需不需要xx”、“农民的信誉高不高”、“支农有没有效益”等问题展开大讨论,并印发了“致广大农户的一封公开信”和《农户资信调查表》十四万份,发动信贷人员深入农村千家万户,调查了解农民的资金需求。通过调查,他们深深感到: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农民增收最缺乏的还是资金,农民最重感情,最讲信用,也最讲回报。为此,他们下定决心,把农村构筑成为一个劲展舞姿的大舞台。
     2000年,平阴联社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一次核批、余额控制、随到随贷、周转使用”的农户xx证制度,实施xx上柜台工程,让农民xx像存款一样方便。他们根据农民资信状况及经济实力,分别给予三千到五万元的xx授额度,切实加大了对农民、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截止目前,全县信用社已核发农户xx证5万个,授信xx额度5亿多元,农户xx证的覆盖面达到了全县总农户的70    %。如今,农民到信用社xx不用再找信贷员,而是持xx证直接到信社营业室办理,由农民自己决定xx额度,自主决定xx期限,自由选择xx用途,办理xx手续仅需五到十五分钟便可拿到xx,真正把信用社办成了平阴人民自己的银行,农民朋友身边的银行。

诚信求得双赢

     如果说平阴农联社推行xx证制度是对平阴、对全国农村金融业是一大贡献的话,那么还农民一个信任,打造信用农民,提升农民的信用观念,是平阴信用联社对社会作出的更大贡献。用联社主任张新华同志的话说:“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社本身就是经营信用的企业,如果信贷双方有一方失去信用,那么都无法建立起良性的信贷循环机制。”
     长期的工作实践使联社一班人认识到,要实现信用社信贷业务的大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相信农民、依靠农民,以心换心,以诚感人,真正实践服务“三农”的宗旨,同时必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善于思考的联社一班人虑熟谋深,达到了力不劳而功倍。首先,他们从农联社自身做起,将信誉与方便置于农民面前。推行xx证后,根据农户xx面广、量大的特点,为了方便受理农户xx申请,信用社在各村建立了由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协贷员及入社社员代表组成的村xx管理小组,形成了信用社——信贷员——村xx管理小组“三级管理体系”。农户需要xx,可直接向这个小组申请。“三级管理体系”的建立,实现了还xx权于农民,变xx的“暗箱操作”为“阳光政策”,使过去许多难以贷到款的农户获得了xx,迅速走上了致富路。
     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增强xx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植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他们制定了利益激励机制,全面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活动,在农民中树立“诚信”理念。规定凡是信用社入股社员全部存款存入信用社,信用程度好,无欠贷欠息记录,按规定要求使用、归还xx的,就被评定为一星级信用户,xx优先,利率优惠;连续两年被评为信用户的就是二星级信用户,xx利率优惠百分之十;连续三年荣获此荣誉的就是三星级信用户,xx利率优惠百分之十五,并可发放信用xx。村民户均收入较高,村里无不良xx,农户xx本息回收率高的村就可评为信用村,对村民适当增加xx额度。在这一激励机制下,农民深感“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纷纷把“信用户”当作信用社签发的一种资信证明,当作自己的“脸面”和荣誉,信用社、信用户成了农民讲信用的象征和标志。视信誉为生命,成为广大农民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还贷的积极性,一度出现农民排队还贷的喜人景象。
     孔村镇农民李延生养甲鱼致富,本来暂时不需要xx的他,为了获得“信用户”的牌子,也到信用社xx还款。他把“信用户”牌匾挂在店铺最显眼的位置。他说:“这个荣誉是金字招牌,有了这荣誉,客户就更信任我,生意会更好。”如今,全县信用社到期xx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xx户,主动到柜台办理还贷手续,xx到期收回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利息收回率达到百分之百。
     农户xx证制度的推行,如同一刀劈开了缠绕在信用社身上多年的一个死结,不仅使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从此改变了贫穷面貌,同时也使信用社一举扭转了连续六年的亏损局面,到今年4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80547万元,各项xx余额达80794万元,分别是1994年同期的7.3倍和9.6倍。特别是1999年以来,业务经营更是迅猛发展,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存款增长44353万元,xx增加53256万元,分别占全县信用社55年发展历程中的存、xx总额的55%和      70%。目前,平阴联社的存xx余额均居全县金融系统xx。业务发展的同时,经营效益也由2000年以前大部分社亏损,到2003年实现利润804万元,比1994年扭亏增盈1149万元。

诚意谋取大发展

     随着农民致富渠道的拓宽,致富信息和科学技术逐渐成为农民新的需求热点。为满足农民这种需求,加强与农民的联系,提高信贷服务水平,自2000年开始,平阴农村信用联社开展了“个十百”联系村户活动。县联社主任、各信用社主任及信贷员分别选择不同层次有代表性的村和户进行重点帮扶:即联社主任联系一个村,基层信用社主任联系十个农户,每个信贷员在自己的业务片联系一百个农户,逐户建立金融服务档案,实行上门服务,调查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并为其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主动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与农民进行心贴心、面对面的交流。
     联社主任张新华选择地处纯山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东阿镇东黑山村作为自己的联系村。这个村的传统种植基础项目是红荷包杏,但传统种植技术落后,效益不高。开展“个十百”联系村户活动后,张新华根据有关致富信息,引导该村农民发展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使红荷包杏上市期提前一个多月,亩产量提高十五倍,人均增收四千多元,全村增收三百万元。每当收获的季节,东黑山村果农的大棚里,颗颗金灿灿的红荷包杏缀满枝头,笑靥含露,令人垂涎欲滴。红荷包杏使东黑山村迅速变成了盛开在东阿山区的一株耀眼迷人的致富之花。在张新华的带动下,四年多来,全县信用社共联系农户7500多户,上门服务达50000余次,提供各种致富技术、信息3000余条,取得了“帮富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致富路上不能落下一户农民,要让不同层次的农民都富起来!”是平阴联社在推行农户xx证制度工作中追求的一个目标。在xx对象的选择上,平阴农信社不嫌贫爱富,不仅帮助富裕户“锦上添花”,而且更注重给贫困户“雪中送炭”,为那些有着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但缺乏资金的农民弟兄服务上门。
     东阿镇西黑山村民赵丙生,由于家中人口多,地处纯山区,靠天吃饭,家庭条件差,生活极其困难,四邻八舍都瞧不起。2000年,在推行农户xx证制度时,赵丙生申请xx五千元,购进五只小尾寒羊,经过精心饲养,当年就盈利四千元。2001年,赵丙生决心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又申请xx三万元。针对他头一年的发展情况,东阿信用社给予了积极支持,如数发放给了他xx。赵丙生又购进小尾寒羊、波尔山羊近二十只,黄牛五头,当年又盈利万元以上,彻底摆脱了贫困,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专业户。他的成功给当地的群众以很大启迪,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现在,全村共有养牛、养羊户四十多户。
     平阴联社还把信贷投向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优先支持科技含量大、市场销路好、回报率高的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利用信贷杠杆引导农民发展科技农业。近年来,在平阴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下,平阴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县优质专用小麦等七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孔村镇的红提葡萄、玫瑰镇的玫瑰花加工、东阿镇的畜牧养殖、刁山坡镇的“三石”生产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相继落成并发挥效益。

奖惩激励挖潜力

     平阴农村信用联社在不断开拓外部信贷市场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支农服务热情,挖掘队伍的潜力,使队伍整体效能得到{zd0}限度的发挥。
     他们全面推行了以客户经营为载体,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客户经理制。全体员工打破岗位界限,自由参加竞聘,全县信用社共择优聘任客户经理56人,营销员17人。为xx客户经理的“惰性”,激发工作热情,各信用社重新划分了业务区域,客户经理对业务区域进行公开竞岗,打破原来的单一岗位制,对业务区域内客户实行综合性服务。同时,客户经理实行一年一聘,年终考核,年度内完成工作任务,可直接续聘,否则落聘,次年重新参加评审。这一经营管理模式的推行,使广大信贷员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也都迅速适应转变,有过去单一的“操作员”变成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的“多面手”。
     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变“相马”为“赛马”。2002年初,他们结合市办机构调整和管理中层干部新精神,将原中层干部全部免职,让他们与普通员工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参加竞聘,按照“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面向全县员工公开竞聘联社科长、信用社正、副主任等29个中层岗位。通过激烈、有序的竞争,原在职中层干部有23人竞聘成功,12人落聘,一般工作人员中有6人脱颖而出,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初步建立起了“人尽其才、能上能下”的干部任用制度。
     同时,实行工资与绩效挂钩,发工资由“按档案”变“看业绩”。对完成经营指标任务的信用社主任实行年薪制,年薪的发放与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挂钩,控制在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倍以内。制定了详细的各岗位人员工资计酬办法,将全体员工的工资发放与业务量挂钩,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在全县信用社系统真正建立起了“收入凭贡献”的利益分配机制,变员工由以前的“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了“看业绩,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规范管理树形象

     为把支农服务推向纵深,为客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平阴联社着力打造信合形象,抓员工素质提高,抓服务环境改善,抓服务功能增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年间,联社深入开展了以“擦亮信用社窗口”为主题的规范化服务活动,增强了全员服务意识,提升了整体服务水平,树立起了良好的“文明示范窗口”形象;十年间,联社坚持狠抓员工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全县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员工由联社对外营业初期的不足20人,发展到今天的179人,具有会计员、经济员以上专业职称的员工由过去的2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194人;十年间,我们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全面改善了23个营业网点的环境设施,全县农村信用社告别了昔日的“土台子”、“土屋子”,搬进了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办公、营业大楼;十年间,我们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业务品种,拓展服务渠道,从原来单一的、传统的存、xx业务发展到开办代理保险、代收话费、代收税款、代签银行承兑xx等多项中间业务,并建成了现代化的电子网络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储蓄存款实现了全省系统内通存通兑。
     平阴联社在全县信用社全面实施了信贷廉政承诺制度,实施了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审计监察科人员为成员的“信贷廉政承诺实施小组”,具体负责信贷廉政承诺制度的组织实施,各信用社、村级xx管理小组逐级设立廉政机构,配合联社廉政服务工作的开展。对xx范围、xx条件、监督内容、监督政策等廉政承诺内容 “四公开”,对符合xx条件应贷未贷、或虽不符合xx条件但在7个工作日内未予答复的;没有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xx利率的;参加贷户宴请、游玩、娱乐等活动,接受或索要贷户物品的;违规发放xx的,欢迎客户进行监督举报,经查实可得到100—1000元不等奖励,确保了使廉洁服务行为贯穿到支农工作每一个环节。同时,严格落实信贷廉政服务举措,实行了客户经理工作日志制度,规范信贷人员服务行为,实行挂牌服务,有力地树立起了平阴信用社的形象。
     忆往昔,辉煌岁月令人欣喜;望未来,灿烂前程催人奋进。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刚刚成立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领导下,平阴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继续开启善谋之智,弘扬实干之风,戮力同心,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前方,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宋俊忠   房吉双   苏后生)



郑重声明:资讯 【平阴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对外营业十年发展纪实_≮神灵栖息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