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根雕江湖风云再起
核心提示:闽侯具有产能优势 建瓯销售渠道完善 均要打造产业中心 专家:如何跨越品牌鸿沟是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
    作为木雕业的分支,根雕业一直以来都显得波澜不惊,但是1013日至19日在福建省闽侯县上街镇举行的首届中国·闽侯根雕艺术博览会高调宣示,闽侯将打造全国{zd0}的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根雕产业中心。无独有偶,作为福建根雕的另一中心——建瓯此前也已形成产业化雏形。
“全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闽侯。”这一业界共识很大程度上是指闽侯的产能优势,若论市场推广建瓯无疑更胜一筹,如今两大根雕中心都在雄心勃勃地往产业化方向发展。谁强谁弱?这不重要,因为无论闽侯还是建瓯,在根雕产业化道路上,品牌建设是摆在眼前的{zd0}鸿沟。

闽侯:产能xx,推广不足

    闽侯根雕主要集中在上街一带,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福州木根雕主要有象园、大坂和雁塔三大流派,它们构成了福建木雕创作的中坚力量。上世纪
8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三大流派的传承人陆续迁往上街生产,以此为核心,聚集了一大批木根雕从业者在此办厂或成立工作室。
    拥有大批的木根雕创作人才、近1000家的木根雕企业和工作室(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500家),闽侯早已成为全国根雕业的产能中心。据闽侯县文联主席林雄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根雕产品,70%80%出自闽侯,“年产值不好估算,少说也有十到二十亿元”。
尽管产值不小,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相对于市场占有率,这点数字不值得夸耀,作为{zj1}特色的传统行业之一,“根雕还不是闽侯县的经济支柱。”
    长期以来,闽侯根雕从业者品牌意识薄弱,自产自销、分散经营是闽侯根雕的一大瓶颈,“你现在看到的不足闽侯根雕产量的十分之一,大多数都在厂里。”在闽侯上街根雕展示交易中心,林雄指着该中心陈列、待交易的根雕作品说,“一句话概括闽侯根雕的现状,养在深闺人未识。”
“有时候真的觉得挺委屈的,一件作品翻来覆去几个月甚至一两年,{zh1}才卖个批发价,中间商随便倒腾一下就获得比我们多出好几倍的利润。”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闽侯上街木雕同业工会秘书长林茂官谈到根雕利润时不无伤感,然而这些话恰恰说出了闽侯根雕业者的心声,同时折射出闽侯根雕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尴尬现状。
       无论承认与否,闽侯上街这个中国{zd0}的根雕产能中心、本应成为中国根雕业的龙头老大,曾经一度沦为“根雕产品批发中心”,这与其历史的渊流、作品的精湛相比极不相称。
    采访中,相关专家把矛盾直指市场推广能力弱,品牌建设的缺位。

建瓯:市场称王,品牌先行

    这几年,建瓯根雕名声大噪,成为继闽侯根雕之后的又一大根雕品牌。建瓯根雕靠什么“后发制人”?
    客观地说,做根雕并不是建瓯的强项,竹雕才是它最知名的“特产”之一。
    最初,建瓯只有少量的根雕企业,由于紧邻商品经济发达的浙江,特别是看到东阳木根雕市场的繁荣,让建瓯人察觉到根雕作为商品的利润空间。他们从闽侯收货,在建瓯加工,再xx到东阳,日积月累,建瓯根雕终于建立起庞大的全国销售网点。
    据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建瓯根雕协会执行会长张木芳称,建瓯根雕在全国有2000多家商店,“有根雕的地方就有建瓯人”。
    现在,建瓯拥有根雕企业290余家,从业人员1.6万人,年产值达16.2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外。
在市场一线浸淫日久,建瓯根雕业者更早地认识到品牌对于商品的重要性。由于占领了销售至高点,建瓯根雕在品牌营造方面就容易许多,“闽侯人喜欢数量,建瓯人喜欢门面,我们这2000多家商店统一冠名‘建瓯根雕’”,张木芳似乎有些得意,还有一丝窃喜,“现在在省外,很多人知道‘建瓯根雕’,其实我们的产品大部分都是从闽侯上街拿的货。”
       201112月,“喜欢门面”的建瓯人拿到了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中国根雕之都”,成为中国{wy}获此殊荣的城市。
    建瓯根雕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除了早期的市场探索得到一些宝贵经验外,当地政府的重视功不可没。为了扶持根雕业,建瓯市成立了由常委、副市长兼任组长的根雕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
    与其他地方不同,对于木根雕创作生产的原料,建瓯“宽进宽出”:凡原料进入建瓯,政府一路绿灯放行,不收费、不检查;出去时仅办一个“林业木材运输证”的手续即可。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创作人才和生产环节的工人,政府和行业协会会出面向上级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申报职业等级评定。
    尽管上下齐心、发展顺利,但是相对于闽侯根雕,无论从历史、人才、产能等方面建瓯根雕都处于下风。

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打造根雕产业化中心是闽侯和建瓯的共同诉求。
       2007年,建瓯启动了“武夷根艺城”项目建设,试图打造全国{zd0}的根雕专业市场,建成后将具备根艺原材料供应、产品创作加工、产品展示、批发交易等一系列功能。这个庞大的“根雕之都”分两期建造,占地700多亩,其中的“根雕一条城”目前已有300多商户进驻。
有别于其他木根雕地区,建瓯人似乎特别热衷于开店,当地政府也鼓励根雕业者经营商店。据张木芳介绍,只要在“武夷根艺城”开店,凭一纸执照就可以向银行申请50万元~100万元的xx,3年免税。除了政府的优惠政策,利润驱动显然是最重要的内因。
    “产不如销”历来都是一种商业常态,尤其在市场经济愈加成熟的今天,“市场为王”这一法则尤为明显。“我们是以销带产,产不用怕,自然有人给你提供”,张木芳信心十足。
    “内功深厚”的闽侯根雕会甘于仅仅扮演一个“产品提供者”的角色吗?当然不可能。
     闽侯县及上街镇近年来对根雕产业化的构建从未停止,主要表现在:一、打造木根雕产业基地,规划占地300多亩,一期预计明年建成。二、打造木根雕交易平台即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闽侯上街木根雕展示交易中心;三、划出一块100多亩的地块,作为木根雕产业原料堆场。
按照这一计划,闽侯根雕以往松散型的产业结构将得以改变,特别是闽侯上街木根雕展示交易中心,集中了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形成了统一的规范和市场,在同一平台、同一载体下,促使闽侯根雕向工艺品、xx品和收藏品转型。
     然而,对于闽侯和建瓯来说,两个根雕产业中心同时建设,是否意味着今后福建根雕业将走向“内讧”?
事实上,两地一直都在进行常态性的行业交流。“这一次中国·闽侯根雕艺术博览会,建瓯市委书记率团参加,我也有去。”张木芳说,“市场是做不完的,闽侯根雕做得越好对我们越有利,当然竞争肯定有,但这是良性的。”
    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闽侯上街木雕同业工会秘书长林茂官也有类似的看法,“今后我们将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但不代表我们将垄断整个市场,闽侯根雕的产能这么大,光靠我们自己的交易中心很难全部销耗掉,还是需要中间商的销售渠道。”
据张木芳的了解,建瓯每年销往福建省外的根雕产品中有七成产自闽侯上街。业内人士表示,闽侯与建瓯的根雕业总体上还是一个产一个销的格局,产销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短期内不会形成正面冲突。

品牌:三方建设,缺一不可

     闽侯有产能、建瓯有市场,但它们的根雕交易价格仍然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附加值不高,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品牌建设。严格来说,建瓯和闽侯的根雕业,品牌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副主任顾正认为,工艺美术行业的品牌建设需从三方面着手,缺一不可。一是打造区域品牌,一是打造企业品牌,一是打造个人品牌。
     关于品牌的打造,福建省仙游县就是典型的例子。过去仙游的红木家具基本上都是搞批发的,“外地客商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仙游进货,拉到北京等大城市一卖就能获得高额的利润,而仙游人只赚一点加工费”,后来,顾正建议仙游从上述三方面分步骤进行品牌建设。
     顾正说,仙游的区域品牌打造得比较成功,200612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现在还被称为“仙作”(“作”是古典家具流派名称,明清有“苏作”、“京作”等);企业品牌建设也不错,涌现了一批国内知名的古典家具企业;个人品牌建设方面,仙游拥有{gjj}大师四五位和一批省级大师。
    如果以仙游的标准来衡量闽侯根雕和建瓯根雕的品牌建设,两地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对而言,建瓯的区域品牌建设日趋完善,比如拿下“中国根雕之都”称号、产品外销统一冠以“建瓯根雕”的名称,这些都为区域品牌的树立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顾正也指出建瓯根雕在企业品牌和个人品牌建设方面至今没有大的起色,“没有什么xxxx,也缺少一些大师级工艺美术师”。
    闽侯根雕目前看来无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还是个人品牌,都尚未形成,但综合其人才、工艺和企业数量,打造中国{zd0}的根雕品牌指日可待,上述闽侯县的三项措施也为品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体系。
    其实,闽侯根雕业者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以往,上街的根雕产品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今后都将以“中国·闽侯根雕”字样向外推广,并且设计了LOGO。同时,闽侯根雕还将通过举办艺术节、技能大赛及参加全国性的展销会等多种方式提升知名度,让更多人认识闽侯根雕。
另外,作为竖立个人品牌的重要举措,闽侯根雕的行业组织将组织一批优秀艺人成立“大师工作室”,林茂官和闽侯县根艺美术学会会长吴杰等人已确定加入其中。
    品牌建设成功之日就是根雕产业化实现之时,让我们共同期待。

采访花絮
>>
闽侯根雕技艺人才告急
 
    闽侯土生土长的林秀金,
14岁开始学习木根雕手艺,一干就是30多年。现在,她和她的先生张其仕共同经营福建意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是闽侯木根雕企业中{zj1}规模的一家。
    与记者交谈,林秀金一直面带微笑,但一谈到企业瓶颈,顿时愁容满面。
“我们从来不担心产品销路,只要有好的作品,销路不成问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卖得挺好。”林秀金的自信是建立在“好作品”的基础上,问题就在于此:必须先有人才,然后才能保证有好作品。
    “学艺头一两年很苦、很寂寞”,“现在的年轻人沉不下心”,“再过几年,我到哪里找人去”……类似的话林秀金重复了许多遍。
    工艺美术行业的手工特征,注定它不太可能成为现代青年的职业{sx}。顾正警告:“如果不建立完善的、可持续的人才培育机制,闽侯根雕将在510年内消亡!
郑重声明:资讯 【福建根雕江湖风云再起】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