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发:从魏晋服饰看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论坛-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有独特的风格,它有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只是其区别程度有所不同。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服饰没有温度,但有冷暖之分,能够呼吸,能够表达,从而使人们感知它的发展、变化以及与众不同。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漏我们的经历。”从这个角度讲,服饰是见证者,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自身的变化,无论是贫穷或者富贵,无论是古典或者现代,无论是传统或者另类,在这里服饰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物体语言。服饰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究竟与中国文化是一个什么关系呢?中国服饰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款式、材料和花纹本身,它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和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战争频繁和民族大迁徙的时期,这就促使各民族在生产技术、文化思想以至生活习俗、衣冠服饰等方面相互融合。在魏晋这个兵荒马乱、灾连祸结的时代,人们追求远离政治、自在逍遥,从表象看,十分的颓废、消极,而实际上却蕴含着对人生、命运的强烈追求,是人格的觉醒:“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者为之远之{jd1},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妙。”

    魏晋时代的人物是很另类的,他们在动乱的世事下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光辉的业绩,且个性十足,潇洒自然,他们用行动率真地表现着自己的情绪与思想。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等人,都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魏晋风度表现在当时的服饰文化中,特点是穿宽大的衣服、跟高齿屐,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保持清秀的体形,望若神仙。男子多穿着衣襟开敞,衣袖宽大的袍衫,袒胸露怀,头上加幅巾或戴小帽,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如名噪一时的“竹林七贤”。

    一、从魏晋名士的着装看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来自魏晋名士,没有魏晋名士,也就没有魏晋风度。魏晋的名士们,或放浪形骸,或沉湎药酒,或侃侃而谈,视礼教功名如粪土。进步失矩的士大夫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立足之地,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魏晋士人向往的是一种自由生命,“神”、“韵”、“气”、“风”这样的追求,其核心是人对自我的尊重、人的自我觉醒。彼时彼地人物容貌仪态和服饰行为是一种自觉的追求,是一种有文化背景与依托的服饰反叛行为,与豁达飘逸,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潇洒形象达到了xx的和谐。“蓬发乱鬓横挟不带,或亵衣以接人,或裸袒而箕踞”,是魏晋士人服饰风格的{zj0}写照。这种着装行为也是统一在那个时代的服饰风格之中,它与服饰形象共同构成魏晋文化的审美风格。

    二、从诗、画中的魏晋着装看魏晋风度

    服饰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探究中国服饰的这种艺术风格,就会看到服饰中所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中国人的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反过来中国人在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心理,又影响了中国服饰的风格。魏晋妇女则襦衣长裙,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当风飘逸,表现出优雅和摇曳的风格,似仙女下凡,如曹植笔下的洛神的形象。洛神之风,是中国人的风采。她不仅使人产生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般的美感,同时使人意识到,她的美是凭借了服饰的魔力,从而互为补充,终趋完善的。

    魏晋风度是文化史上一个专有名词。魏晋人提出的“言不尽意”、“气韵生动”、“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长久地影响了中国艺术,“风度”在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它不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体现。





郑重声明:资讯 【代发:从魏晋服饰看魏晋风度- 《世说新语》论坛-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