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纸信封_刘鸿鸣_新浪博客

 

    王印西离家出走时,谁也没想到他回关里老家了。

    那关里家多穷啊,听说整天吃什么地瓜干儿地瓜面儿的,连顿苞米面大饼子都吃不上,就更别提这里冬天吃的粘豆包了。可他为啥还是下决心偷着跑了呢?

    那时,我们都在达里巴小学五年二班读书。{yt},老师递给我一个用牛皮纸糊的信封,落款是河北省固城县西新庄公社里贤寨大队。我打开一看,才知道王印西一分钱没带就从木头站上了火车,然后有惊无险地走了一千多里才回到了关里老家,{zh1}连哭带喊地扑向了奶奶温暧的怀抱。这是我有生以来接到的{dy}封信。从此,我记住了那个他亲手糊成的带有地瓜味儿的牛皮纸信封。

    后来,我往外邮信总是爱用牛皮纸糊成的信封,总觉得牛皮纸的信封会给我带来好运。

    再后来,我嫌手糊的牛皮纸信封太土气了,就盼望着能使上那种右下角印有单位名称的牛皮纸信封。我觉得用这样的信封邮出去的信体面些,起码不至于让对方看出我的寒酸样儿。没想到我的虚荣给我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

    在农村教书时,我曾抬脸要过一些有乡政府落款的牛皮纸信封。那时爱写点所谓的诗四处投稿,发表的极少,偶尔接到了回信也多半是铅字的退稿信。每当邮递员来时,我都先走过去看有没有我的信。若是有,特别是报刊编辑部的回信,我马上取走放进我的抽屉里,生怕别人看到。可是有时邮递员来时我不在场,难免会被别人看见,甚至有的退稿信还被好事者给拆开了,亮出我的“丑”来,让我很没面子。

    其实,这还不算是信封给我带来的烦恼,这只是说明我写的诗还不够发表的水平,受到别人的耻笑,怪不得信封。后来,我没课时就去乡邮政所,说是去邮信,真实意图是看看有没有寄给我的信。

    那时,最不愿听“个别”人的奚落话,我暗暗地说你就等着瞧吧。

    不久,《诗人》杂志发表了我的一首小诗,所得的六元稿费我都买了糖块,除“个别”人外,大家都分享了我的甜蜜。

    哪想到,我的小小得意引起了“个别”人的警觉,甚至还怀疑起是我写信向他的家人“通风报信”,才把他见不得阳光的破事给捅“破”了。我要的那些乡政府的牛皮纸信封,就放在办公桌上,有的同事还曾向我要过。后来我才知道,那封所谓的匿名信,用的就是乡政府的牛皮纸信封,我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好在“个别”人没有与我对质,也许他明白了我的这把“刀”(牛皮纸信封),只不过让别人偷着借用了一下,让他伤得不轻。

   我的习作发表的多一些了,渐渐地也有了一些文友。要说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其中有个文友因“抄袭”了别人的作品被一家刊物暴光后,便有别有用心者把暴光的刊物寄给了他发表过作品的其他报刊。哪想到那个“抄袭”别人作品的人后来竟怀疑是我与其他几个文友干的,竟说给他四处扬播的宣传部的牛皮纸信封是我从一个在那里工作的老师手中要的。这让我想到了古代的那个丢斧子的故事,仅凭我的老师在宣传部工作,就认定用宣传部的信封寄出的“暴光信”是我与其他文友干的,多么经不起推敲。那时我还在达里巴中学教书,连宣传部的牛皮纸信封是啥样的都没有见过,就蒙受了不白之冤。

    到城里工作后,使用点单位的牛皮纸信封寄稿就方便多了,但还是给我带来过烦恼。比如有一位文友来我单位时,提出能否给他点稿纸和信封。我想到了当年抬脸求别人时的难处,出于同情就给他拿点牛皮纸信封和稿纸。可没想到他向我单位投稿时使的就是我单位的信封和稿纸,这就让我在单位就很不好交差,有人说我拿公家的东西交人,我也只能默默无言。

    牛皮纸信封虽说给我带来过烦恼,但我还是要感谢这些信封的。正是这些牛皮纸信封在我的前面铺展出一条老牛道,才让我有了牛的勇气一路走来,在松花江畔的郭尔罗斯草原上发出了几声牛哞。可是我的哞哞声还不够大,不知道我的小学同学王印西能不能在山海关以里听到我碱草味儿的叫声。

    现在,虽说我在电脑中有了自己的博客和电子邮箱,与外界联系方便多了,可我还是爱使用牛皮纸信封投稿,总觉得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今天,我很想用牛皮纸信封再寄出一封信。信封上面写上我的新的住址,信纸上面写出我对印西的思念和新年的祝福。但愿,他能在河北省固城县西新庄公社(乡)里贤寨大队(村)收到这封信,然后用带有小麦香味的牛皮纸信封给我寄来第二封信,叙说一下当年为啥会匆匆地不辞而别。

2009年12月6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牛皮纸信封_刘鸿鸣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