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主汛期将至,一场悄无声息的防汛大战正在紧锣密鼓的打响。据佛山市三防部门{zx1}统计,经过对全市山塘水库下游地区、沿江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老旧危房户等易受灾或危险地区的住户进行造册登记和核实,目前佛山各类三防灾害重点户共5.7万户,26.3万人,涉及33个镇(街)、546个村(居) 委会。早在去年佛山遭遇50年一遇的龙舟水后,佛山市三防部门便已划定佛山部分行洪区,要求在今年汛期到来前必须安全搬离。
行洪区20多万群众现在生活得好吗?今年汛期他们能够安稳地睡个好觉吗?在汛期即将到来之前,记者实地走访全市重点行洪区和汛区村民安置重点区,体验原汁原味的“前汛期生活”。
统筹:记者肖欢欢
文/记者杨波、肖颖、李传智、高敏华、肖欢欢
图/记者陈枫
汛情早D知
“今年预计西北江的水位预计比常年要高,佛山的防汛工作主要以防为主。”佛山市水利局局长韦奕铨日前表示。
针对今年开汛早的特点,市三防办从2月初已经组织各区防汛人员,全面检查堤围、窦闸、机电排灌设施、险工险段和山塘水库,做到宗宗有对策。另外,今年佛山再次对山塘水库下游地区、沿江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老旧危房户等易受灾或危险地区的住户进行造册登记和核实。
为避免和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有关部门还建立了易灾区域灾民紧急疏散转移名册台账。
喜: 渔民结束“逃难”住进“江景房”
顺德区陈村镇勒竹社区居委会紧邻东平河大堤,去年汛期到来之前,一共有60多户、300多人住在大堤外面,有280多名渔民漂泊水上,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
昨天,记者再次来到这条河道时,见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情形。今年55岁的陈梅老人在勒竹生活了一辈子,世代以打鱼为生,一双粗糙的大手和皱纹纵横的脸昭示着老人的沧桑。老人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在顺德潭洲和陈村,每年汛期一到,他就要到女儿家“避难”,因为自己所在的捕鱼队没有房子住,常年住在船上,汛期一到,住在船上便不安全,只好上岸逃难。今年1月,陈梅老人等58户捕鱼大队的280多名渔民终于搬进了勒竹社区居委会为他们兴建的安置房,平均每户可分得60~120平方米的两居室到三居室,不用自己交一分钱。“今年汛期不用再逃难了”,老人喃喃地说。
捕鱼队王满森刚刚搬进海景苑小区新家,他家9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格外气派,厨房、厕所一应俱全,还面朝顺德水道,王满森笑称是“江景房”。勒竹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如今还剩下4户渔民没有搬进安置小区,他们将在今年6月前全部搬入。
忧: 留守老人堤坝外夜夜难安睡
石湾片区东平河边,沿着江滨路分布着一片低洼地区,包括太平街、忠信路、建国路、浈阳大街。去年汛期以后,东平河片区被列入重点行洪区,按规定今年5月前必须完成搬迁。
在遍布瓦砾的浈阳大街拆迁区中,记者找到了留守的年逾七旬的五妹婆婆。“水位到6.3米时,这里就会开始水浸。”婆婆说。
五妹婆婆家的邻居都已经搬走,施工人员已经进驻该片区拆迁,机器的轰鸣声响彻现场。“汛期马上到了,我们整天提心吊胆。{yt}不搬走,{yt}就不能睡个安稳觉。”记者了解到,由于她家一个7平方米的阁楼一直没有落实补偿面积,因此迟迟没有搬迁。在浈阳大街里,跟五妹婆婆相似的还有十多户居民。
去年,佛山重要的行洪区之一——高明区荷城海口村的民居全部被浸泡在水里。记者特意走访了该村。这几天,老人们一边忙着种菜,一边忙着维修很久没用的木舟。今年已经年逾7旬的村民周峰表示,尽管他们的后辈早已住进城区的新村,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但他们对老村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
老人们均表示,如果汛情不是很严重,今年汛期他们还是希望在村里度过。目前,留守的老人们已想好了各种办法应对洪水,位于一楼的家具电器,他们早已搬上了二楼。
备战汛期
5.7万户居民将转移或搬离
目前佛山市各类三防灾害重点户共5.7万户,26.3万人,涉及33个镇(街)546个村(居) 委会。已经实现“预警到镇、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将在今年汛期到来前,该该转移的转移,该搬离的搬离。
为了备战今年的汛期,佛山今年还特地加强了防汛物资储备水平。今年市区两级均建成一批防汛物资中心,增加了不少新的储备品种。
据了解,目前已经落实防汛物料有:砂 25.2万立方米,石30.07万立方米,编织袋254.5万只,均超过原储备要求的数量。其他战略储备物,如10多艘橡皮艇和110多艘冲锋舟等也可以随时投入使用。
建渔民安居工程解安身之所
目前顺德{zd0}的行洪区在容桂街道堤外,行洪区居民达132户387人。记者在位于行洪区的小黄圃大汕岛上走访发现,一些民宅已经人去楼空。近年来,政府实行渔民安居工程,解决住房面积不到12平方米的渔民的住房问题,一些领到安置费的居民,都到岛对面的容桂城区买二手楼安家了。
据悉,今年汛期前即将搬进新居的,还有南海部分重点行洪区居民。丹灶水利所投入80万元,在丹灶镇沙滘村旧墟兴建首期行洪区民房,解决沙滘村行洪区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这批住房五一前将全部完成;丹灶横江行洪区内25户居民搬迁方案评估工作也已完成,二期行洪区民房将于明年开建。
行洪区百态
凿木声阵阵 修“艇仔”预备汛期逃生
作为北江切入佛山的要塞,三水区每年都是佛山防汛抢险任务最重的区域。北江大堤黄塘段有近10公里多长,是佛山最重要的行洪区之一。行洪区由丰平洲和卡察洲两个洲组成,面积大概有3000多亩,洲上有160多户口人家,500多口人。而两个小洲之间的距离有3公里左右,渡船成了小洲与外界{wy}的联系渠道。
虽然距离主汛期还有一个月时间,当地却弥漫着一股“备战”的气息。在汛期即将到来之时,村民已经开始整修船只,悦耳的凿木声、乒乒乓乓的打铁声在小村回荡。一种叫“艇仔”的木制小艇几乎家家都有,这种小艇靠划桨为动力,由于吃水浅,最多只能坐五六个人左右,刚好够一家人逃离需要。
“汛期快到了,要把小艇修整好。”村民阿峰对去年遭遇50年一遇的洪峰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当时很多人出行都得依靠自己的小船。没有人夜里能够安睡,因为周围就是犹如猛兽般肆虐的洪水,北江上卷起的大浪随时可能把村民的房屋冲垮。
筹备水桶屯井水 解决汛期饮水难
昨日,记者来到乐平丰平村,在去年一场洪水中,这个村落除了高层楼房外,其余处于低洼的房屋几乎全部被淹,全村近300口人大部分上岸进入临时安置所避灾,但也有部分村民依旧留守家中。记者在村民家中见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多家庭都开始筹备水桶。
75岁的老人黎文冠说,每年汛期{zd0}的问题是没有饮用水,如果没能打到井水,只好投药xx被污染的北江水,然后饮用。老人说,今年大家都提前预备了井水,需要很多水桶。一旦没水喝,就划小艇到北江中央水质稍微干净点的地方,打江水回来喝。
在有1000多村民的海丰村,村民老郭告诉记者,洪水一旦来袭,整条北江的水质全部变成黄色,江底有很多沉淀了的淤泥。郭某说,只要村民都备足水桶,到时如果洪峰退得快的话,就不怕没有纯净水饮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