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粹--旗袍_一滴水_新浪博客

                     

 “旗袍的风韵是在内敛、含蓄、温柔中展现的:小巧的立领环绕着纤柔的颈项;凸凹有致的流畅线条紧贴着挺拔的身躯;开叉的下摆伴着轻盈的步履款款摇曳,处处显得精致、典雅、温柔、飘逸。旗袍看似密实,包裹着所应包裹的,但它又是最性感的,不经意地展示了所有能展示的。蜻蜓形的密密盘扣,像一把把小锁,藏起了身体上的几处禁区,似在庄重地告知异性:这里是不许探究的,但却又明明白白地显示着它独特的韵致。”---王本道(散文家) 

 

    一提到旗袍就会让人想到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然而,旗袍的真正起源是北京,清兵入关以后,驻北京的八旗军(即后来的旗人)占总兵力的一半,当时入关的八旗军都是带家眷的,旗下妇人所穿的民族服装就是旗袍。那时的旗袍是很宽松的,既防寒保暖,又便于骑马或劳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的盛行在上世纪三四十代达到{zg}峰,同时也成为了旧上海的典型代表,但这时的旗袍与清朝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由宽松到紧致,还有领型设计多样及袖子也有了长短之分,等等。《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实现了女人与旗袍xxx、最经典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女人的典雅与华贵。据说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张曼玉一共换了26套旗袍,片中不难发现,每换一个镜头,就会换一套旗袍。再次温故这部经典之作时,发现是旗袍文化造就了这部电影。

    有文化的东西往往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一直到现在,旗袍也被很多中国女性所倾爱,近年来时装表演、选美竞赛风起云涌,旗袍作为国粹,不容忽视其温故其新的审美作用;因而在花团锦簇的服装款式中,旗帜鲜明,独尊一席之地,甚至连西方服装也加入了旗袍的设计元素。记得《澳洲乱世情》中的女主人公雅仕利夫人在一次政府拍卖会中所穿的一件中西风格结合的一件礼服出现时惊艳四座,让周围的女士嫉妒不已。

          

 

    旗袍是最能烘托女性曲线美的服饰,雅致、精巧、性感、妩媚,勾勒出女人的一派风情。旗袍是一种追求精致生活的态度,穿上旗袍的女人无论心情多么烦躁,只要走出家门,就会慢慢地安静、平稳下来,就会自然而然地收敛起平日的强悍和粗糙而想到自己是一个女人,应该有一个温柔、宁静的心态。

   

         

    旗袍的美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这种由旗袍内涵所决定的文化品位限制了它的普及、大众化,同时它对穿着者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身体的要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穿着者内涵及气质表现上,而且,旗袍的出现对背景、环境、气氛要求特别讲究。旗袍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一种静止的典雅美。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华国粹--旗袍_一滴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