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化手机- 商业扯淡-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中的月光宝盒,可以自由穿越时空。现实没有这样的xx,但某种程度代表手机的未来,随时随地连接整个世界。近期各大网络巨头就纷纷“投机”,推出定制手机,或升级无线业务。

    12月15日淘宝宣布,将携手联想移动、中国电信和TCL推出淘宝3G定制手机。2008年底淘宝筹建无线事业部,2009年4月成立,5月定制手机就提上日程。首期三款于2010年元旦前面市,均内置淘宝手机客户端软件。

    11月27日联想集团宣布,以2亿美元全资回购22个月前以1亿美元售出的联想移动。CEO杨元庆表示,当时受山寨机冲击,更多考虑改善业绩和专注PC业务。未来将围绕移动互联网战略积极拓展。回购后的{dy}单生意就是淘宝。

    也是12月15日,{zy1}亚马逊推出“掌上手机版”及iPhone插件。其主要竞争对手当当网已在9月升级手机当当网,推出手机购买功能。两家也都提升到移动电子商务战略的高度。

    iPhone用户安装{zy1}亚马逊插件,可以用手机拍摄任何产品,上传至数据库分析,反馈是否有存货,并列出存货详细信息,当即可购买。这种功能名为“记忆搜索”。大家想到一起了。淘宝也内部讨论过,给手机配置扫描条形码功能,支持随时比价,自动切入购买界面。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卢亮表示:“我们有能力做到,但(目前)不敢做。”当当也早在2007年推出短信比价系统。

    2007年11月Google成立OHA(Open Handset Alliance)联盟,覆盖手机全产业链,发布Android操作系统,堪称{dy}个xx开放的手机平台。尽管两年来得到友商力推,Google还是准备亲自下场,在新年推出一款Nexus One手机。

    也是2007年11月,亚马逊推出可免费无线免费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目前销售额已占公司起家的图书业务约三分之一。2009年11月推出阅览器电池优化、支持PDF格式,12月,为方便视障人群阅读,又添加了语音导航菜单。

    科技以人为本

    网络企业们显然不可能是看好这个旧经济行业,行业生命周期早过了{df},企业凋零殆尽。Why和When,要从整个商业生态的变革说起。上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行业,从以产品和厂商为中心向服务和客户为中心转型。

    以先行者之一的金融为例。假设有个客户,在某家银行长期有二十万存款,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可以授予他一定的消费信贷额度。但在过去银行是以账户为中心,一个人名下的存款和信用卡是两个独立的账户,由两个部门运作。如果他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开出固定收入证明,存款再多,也不能申请信用卡。类似的情况很普遍,损害客户满意度,甚至损失这个客户。

    转型从合并账户开始,但不限于此。要在传统业务部门和客户之间增设一个客户部门,每个客户的所有业务,由专一的客户人员负责。进而整个组织结构、流程和文化,都要脱胎换骨。

    但这只是行业内的客户中心。要跨越行业区隔,再向客户贴近。人是动物,现代生活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企业对消费者应形成“生活流”的概念,从消费者的角度是体验。面向组织客户的行业形成“工作流”/服务概念。行业和企业应致力将自己的业务平滑地嵌入人们的生活-工作流。

    以前只有少数富人用地起贴身仆人。现在有了低成本高效的工具,就是移动互联网。这个名字约定俗成,但据前面分析,其实不准确,以前那个互联网相应叫什么,固定还是PC互联网?这还是产品思维。互联网始终只有一个,“固定”互联网是以信息为中心,“移动”互联网是以客户为中心。

    电信业为移动互联网提供基础设施。同理,以前以运营商,具体是交换机,为中心,以后也要转向,也是帮企业送达,消费者。几年来尽管设备商和运营商卖力推广,3G业绩平平,因为只是xx技术的瓶颈。业界又期待“杀手应用”,这还是产品思维。需要的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很多应用,随客户的需要整合。网络巨头的“投机”,标志应用准备就绪,有理由相信,3G即将打开局面。

    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其特殊性。网络潮时,中国业界基本都是C2C(Copy to China)。2003年前后无线增值业务,其实就是短信,异军突起。而欧美业界没有经历这个阶段。我也曾惊讶旅居美国多年的朋友不会发短信,尽管她带回的手机有这个功能。这有资费政策、使用习惯等各方面的原因。

    短信虽然一度火爆,逐渐归于平淡,未能带动后续的发展,保持中国在世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lx1}。当时据我所知,手机银行等一些更有技术含量的业务,市场反响并不好。很大程度反映中国企业的通病:缺乏战略能力。也受大趋势的局限:中国商业向客户中心的转型与欧美差距很大。

    但毕竟培养了用户习惯,如今我们又追上来,希望这一轮更有后劲和创新。

    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移动互联网是器,那手机就是其利刃了。

    通信技术更新三代,手机市场大的变动也可以分为三代。{dy}代是商务人士专用,从傻大黑粗的大哥大到电影<手机>中庄重典雅的MOTO。第二代大致与短信同时兴起,从商务转向消费电子。在<手机>结尾,进城的农村姑娘彩云拿给葛优一部新潮手机,这个身份和款式就是第二代手机及用户的写照。

    第二代也给了国产手机厂商机会,凭借强大的铺货能力,一度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但随着国际厂商放下身段,也上山下乡,国产手机几乎全军尽没。但{zh1}都是输家。国产手机基本没有技术和生产能力,xx依靠芯片和代工厂商。后者熟能生巧,撑起第三代,就是山寨机。网络有言,今日山寨,明日主流。

    集大成者是人称“山寨王”的联发科,采取“交钥匙”Turnkey solution模式,提供芯片与软件平台及第三方软件捆绑的半成品,大幅压缩下游厂商,人称“压寨夫人”的成本和周期,联发科芯片最多可节省80%的研发工作。

    手机行业长期采取一体化研制、横向分工模式,而PC行业诞生不久就采取模块化研制、纵向分工。但自山寨开始,手机尽管还不能像PC那样,让消费者自行装配,但产业生态已和PC趋同。这个行业也存在大批兼容机厂商。兼容和山寨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兼容偏重性能的山寨,山寨偏重外观的兼容。

    山寨本就降低了手机行业进入的门槛。网络业又脱胎PC业并与之共生,对手机行业新的类PC模式驾轻就熟。能不能不再是问题,剩下的是要不要。

    这涉及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区别:客户体验。又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大小,二是多少。以显示为例,手机屏幕再大,也不可能赶超PC,还有能耗等问题,对客户体验设计的要求就远远超过PC。PC显示器有几种标准规格,而手机继承一体化的产业史,屏幕尺寸各异。以前由软件做适配,增加了研发的成本,损害了体验的质量。

    现在可以理解,至少五个趋势,共同推动互联网巨头“投机”的浪潮。商业向客户中心的转型催生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3G为移动互联网铺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厚积薄发。手机PC化,扫除了进入的障碍。网络企业提升客户体验,要求塑造硬件。

    见仁见智

    山寨机已呈颓势,利润虽薄还是有的。而网络企业根本不指望卖手机赚钱。淘宝和Google都会提供补贴。Google CEO施密特干脆说:“手机应该免费”。

    研究机构In-Stat中国分析师刘伯丰认为,淘宝定制手机不会对行业形成大冲击,甚至小波澜都没有。联想移动和TCL自身都是外包设计和代工,是新手和弱手的联合。

    这还是产品思维。但实际上,其革命性远远超过以往的三代,只是改变行业内的秩序。而网络企业定制,标志手机,不包括手机模块,作为一个行业将不复存在,被打散融入网络业各细分市场,充当客户界面。

    基于同样的产品思维,会质疑定制手机冲击淘宝手机卖家,“很好的理想,很坏的现实”。这些卖家2009年出货2000万部,预计2010年增至4000万。其中8%来自淘宝商城手机厂商旗舰店,其余是个人卖家,其中25%是山寨机。

    但淘宝定制手机,不是与手机厂商,而是与沃尔玛竞争。明确锁定400万卖家,相应定价在中端,千元左右。卖家大多去动物园批发市场这样的集市进货,还培育了一个由散户组成的全国快递网络。定制手机也有望服务这些环节。经济学的市场理想模型没有交易成本,淘宝将创造一个最接近模型的案例。

    同理,其它网络企业也是结合各自的核心业务,亚马逊是电子书,Google是移动搜索,特别是位置相关搜索。如果百度也定制手机,是为与Google竞争。淘宝肯定知道联想移动和TCL找代工,很可能看重他们对消费电子的理解。这些企业相互间,与手机厂商间,不构成竞争,但会消解手机厂商存在的基础。

    定制突出业务相关的属性。Kindle采用6寸电子墨水技术显示屏,正面左右设翻页键,观感和握感都如同真正的印刷书。Nexus One硬件由HTC代工,从软件到“每个画面的呈现和感觉”,都是Google亲手打造,屏幕大、分辨率高,最重要的是,网页加载速度比号称最快的iPhone 3GS还快一点。

    可以想象,随着业务持续分化,定制持续细化,将越来越偏离手机的形态,最终摆脱这个名字,Kindle就不叫手机,而叫电子书阅览器。这些异形终端仍然能打电话,但只是一个相对边缘的功能。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选择权最终在消费者手中。以后看见一个人拿什么,就知道他是什么,书虫、乐迷或行者。

    手机已死,手机万岁。

    2009.12.26

    本文授权<中国企业家>





郑重声明:资讯 【网络分化手机- 商业扯淡-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