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G20峰会“代表全世界”提问奥巴马引争议

像G20峰会举办记者会这样的场合,大国{lx}会被记者提问,记者也会被全世界审视。

我总觉得此次提问的那位中国记者,似乎拥有主持人的通病,那就是习惯性地低估对方的智商,对试图让对方说出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极度上瘾。

他得到了一次宝贵的提问机会,面对的是以口才打天下的奥巴马。可惜的是,他在博客里为之沾沾自喜的奥巴马的笑容,其实讶异大于赞叹、讥讽大于善意。起码,提问之时众多国际同行的笑场就是明证。不才如我,骨子里虽对英美媒体和洋人的自负常不以为然,但这位记者却实实在在让我觉得他没为中国同行争气。也许英语是个例外,但口音和语法在这种场合是最不重要的。

首先我不认为他的提问代表中国——无论是政府、社会、大众、文化,他都不能也没必要来代表。

其次我更不认为他的提问可以代表世界。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利益、观点、群体太多。起码他应该不能代表伊朗和朝鲜,也不会代表冰岛。问题是,当奥巴马明确告诉这位记者,他自己也不过只敢小心翼翼地代表美国时,我不知道提问者内心是否感到一丝半点的尴尬?网上有非常激烈的言辞,其中有一个虽然尖刻,但话糙理不糙——人家奥巴马只代表美国,你却代表了一个地球?

我总以为,任何一个在这种场合出现的记者,在提出问题的一刹那,内心的角色定位不应是政府新闻发言人或者兰德公司顾问。

记者也会面对媒体。中国记者也在面对世界传媒。如果你要传达自己的声音,就必须用对方能理解和识别的话语体系来进行。如果你还是把境内媒体的方式套取过来,把政府和媒体等同起来,把奇怪的精英心态表现出来,你只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道理再简单不过,你以为精彩绝伦的言辞和足以让对方抓耳挠腮的问题,可能在对方看来只是弱智、缺乏常识,并可以借题发挥给你上课。特别是面对奥巴马、布莱尔这样在选举政治中成长起来的政客,进行语言能力、名词解释、术语辨析之类的挑战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为——因为你获胜的几率非常小。

我不欣赏国内主持人滔滔不绝、无所不通的口气,不欣赏他们采访在农民工和采访美国人之间那种眼神、语气的巨大落差。我觉得,很多主持人除了心态问题,还有就是根本不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其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运作方式,也因此不懂得该如何与另一体系下的人打交道。

这些年来,我逐渐被迫养成很多偏激的观点。其中一个就是,不要高估xx记者、主持人的智商。

(作者:陈云松 英国牛津大学社会学博士)

郑重声明:资讯 【央视记者G20峰会“代表全世界”提问奥巴马引争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