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后防大疫——幸存者小心“xxx”,防震棚谨防“出血热”-贺雄-搜狐博客

2010-01-17 | 大灾之后防大疫——幸存者小心“xxx”,防震棚谨防“出血热” 该日志已被收录

    今天看到武警总医院赴海地国际救援医疗队樊毫xx长的博文后,感到非常焦虑和难过。他在文中写道:虽然有志愿者为当地灾民提供一些基础医疗,但几乎没有专业人员很多灾民身上多部位由于没有很好的清创,80%的伤存在严重感染,伤口上是厚达1厘米的脓液和脓苔,甚至还有泥沙等异物,急需专业医疗救助。外科清创换药任务非常之重,xx用品消耗非常之大最难以忍受的就是看到受伤孩子,那些血肉模糊的伤口让人心疼……

    自然灾害后,随着旧生态平衡的破坏和新生态平衡的建立,灾害条件所引起的传染病流行条件的改变还将存在一个时期,这种灾害的“后效应”是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控制与其它灾工作不同的一个重要特征。当自然灾害的直接后果被基本xx之后,xx其“后效应”将成为工作的重点,而且这种工作实际上将成为灾害条件下传染病控制的主要工作。我会陆续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灾后常见的传染病因为它们的流行随时威胁着从地震魔爪下被救出幸存者的生命它们的流行会使灾难的死亡人数进一步上升。

幸存者小心“xxx”

    三十多年前,我国唐山大地震后的第三天,救援人员营救出一名32岁的幸存者,他的小腿严重破损,而且被倒灌的下水道污水浸泡了很久,在就地简单清创包扎后向外地转运。在途中,他的伤肢肿胀明显加重,并向大腿及腹部蔓延,全身高热超过了40℃,神志开始模糊。抵达县医院后,医生将其下肢包扎打开,伤口流出了带着恶臭的暗红色脓血,并有气泡溢出,伤口周围的组织呈暗紫色,已接近坏死。医生立刻意识到这是特殊xxx ——产气荚膜杆菌感染(也叫气性坏疽),患者已发生败血症。

    xxx以往没有被人们重视,因为在一般xx培养时,它并不生长,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将它培养出来。实际上xxx的种类繁多,包括上百个种属。并非所有的xxx对人类都有害,很多非致病性xxx就定居在人体肠道内,维持着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是人类健康的朋友。然而,致病性xxx却是引起许多严重疾病的祸首。其中最严重的有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败毒梭菌和肉毒杆菌等。前述伤员的死亡就是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引发的悲剧。

xxx感染有什么特点

     缺氧:较深的、对外界不开放的伤口,或口封闭(如缝合、贴创可贴或包扎过严)都会造成无氧环境,最适宜xxx繁殖。

     污染:污染严重(如被粪土或河底淤泥污染的伤口)、清创不彻底等常常招致xxx感染。

     恶臭:脓液有腐尸样恶臭气味,是xxx感染的特点,产气荚膜杆菌感染的脓液呈血性或带有气泡。

     毒力:有些xxx毒力极强,尤其是产气荚膜杆菌,感染后可引起气性坏疽、败血症,有时即使迅速截肢都挽救不了病人的生命。

怎样防治xxx感染?

    伤后应尽早彻底清创,xx污物及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冲洗伤口;污染严重或较深的伤口{zh0}不缝合,也不要包扎过严,可进行免疫注射预防破伤风;全身应用xxxx,青霉素、羧苄青霉素、甲硝唑(灭滴灵)对xxx感染都很有效;高压氧舱xx气性坏疽也有一定疗效。

中国医疗队在海地开设{dy}个流动医疗点 

防震棚谨防“出血热”

    1975年2月4日,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之后,许多人都躲进简易防震棚里居住。接到报告一家三口病倒3天了,他们几乎同时发病,畏寒、发热全身滚烫面色潮红,体温高达40℃,还伴有xx、眼眶痛和剧烈腰痛,有时还会鼻出血。医生检查了病人,发现他们像醉汉一样,面部、颈部和胸部的皮肤发红,还有出血斑点。测量血压都偏低,几乎进入休克状态。医务人员赶紧组织抢救,并采集了病人的血尿标本、饮食样本及窝棚的环境样本进行化验。化验人员在他们的食品中找到了不少鼠粪,{zh1}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经鼠类传播的传染病。汉坦病毒寄宿在野鼠、田鼠或家鼠体内,可随鼠的尿、粪和唾液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和食物。人们食入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是吸入了带病毒的尘埃会感染此病另外,病毒能从破损的伤口侵入人体,并且寄生在鼠身上的螨虫叮咬了人,也会导致感染。

为何灾后易流行“出血热”?

    水灾、地震之后,野鼠的巢穴被毁,便向人群靠近,与灾民争夺食物,同时留下带病毒的粪尿,污染环境和食物,散播螨虫叮咬灾民,因而出血热得以传播蔓延。

如何识别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具有“高热伴三痛、三红、出血、休克、肾脏功能衰竭”等特点。

     高热——xx症状,起病急,畏寒后体温升至 39℃以上,上下波动3~7天,病人嗜睡、烦躁、神志恍惚;

     三痛——病人自述剧烈xx、眼眶痛和腰痛,有时也会全身酸痛;

     三红——因皮肤黏膜充血导致颜面、结膜、颈及胸部皮肤潮红,似醉酒面容;

     出血——咽颊、软腭、结膜、腋下及胸、背皮肤可见点状、片状的出血斑,有时有鼻出血或肠道出血,故得“出血热”之名;

     休克——病人可在高热2~3天内或热退以后,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肢体厥冷,若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多脏器衰竭;

     肾脏功能衰竭——正常人每天排尿1500毫升左右,出血热肾损害时,病人24小时尿量少于500毫升。体内的有毒物质不能经尿排除,便会出现尿毒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灾后治理污染 特别要注意防灾帐篷和简易临时住房的环境卫生。将食物保存好,防止鼠啃食及其排泄物污染,食用前要清洗。

     群众灭鼠活动 要全体联合行动,动用一切灭鼠器具和xx,积极灭鼠并坚持长期灭鼠。

     注意个人防护 暂居简易棚或野外露宿时,要注意保护皮肤,预防螨虫叮咬,不在草堆上坐卧,避免接触鼠、螨虫及其排泄物。如发现可疑出血热病人应早送传染病院诊治。

     疫苗预防 当前国内外研制成功的疫苗主要有两类,即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和纯化鼠脑疫苗,保护作用均可达90%以上。

     除此之外,地震过后还须预防其他传染病的流行及一些心理疾患。让我们共同期待海地震区的救援与防疫工作进展顺利。

郑重声明:资讯 【大灾之后防大疫——幸存者小心“xxx”,防震棚谨防“出血热”-贺雄-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