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营销的定位
当然,当我们提出大国营销的时候,不要以为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仍然非常清醒。我们只是想提醒这样一个变化存在的事实。黄伟卫教授对中国企业的定位是“国际大众品牌”。这是一个非常清醒的定位。xx品和时尚品,这是历史带给欧洲的“专利”,他们可能还将享受很长时间,连日本和美国都难以进入这个领域。{zx1}的科技产品,这是美国二战后获得的“专利”,美国战后投入巨大力量(包括军事力量)来维持这种地位,其他国家短期内挑战的可能性不大。这并不是说其他国家无力研发{zx1}科技产品,而是难以变成世界通用的行业规则。但是,在大众品牌领域,尽管附加值并不是特别高,但却是一个欧美在心态上愿意开放的领域,也是西方世界接受中国而没有心理负担的领域。大众品牌领域恰恰是一个巨大的领域。 黄伟卫教授说:“我要讨论的就是希望中国的优秀企业,尤其是中国那些身处大众消费品市场的企业能够瞄准世界范围的大众市场,特别是终端的大众市场,这样来创建中国的国际化大众品牌。会有{yt},我们不光是在用丰田,我们也在开自己的车,而且这两个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我们的车还更好。会有{yt},我们喝的饮料是国内企业生产的,同时也喝可乐,我们有更多的选择。不光是我们有这样的选择,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有这样的选择。” 中国企业的目标不能定位于“世界品牌100强”,因为那是特权国家的“专利”。进入“世界品牌100强”的企业,基本上以象征性产业为主,已经难有大众产业的位置。中国企业的目标应该瞄准“世界品牌500强”或“世界品牌1000强”。在更大的领域占据更多的位置比在更小的位置占据一席之地更重要。 大国营销的作为 “东洋造”曾经也是廉价的代名词。日本经济腾飞后,其大国营销的确立是以美日“二次产业对决”形成的。{dy}次是“家电对决”,以美国家电企业全军覆没为标志。第二次是存储器的“芯片对决”,此次对决迫使英特尔这样的芯片巨头彻底退出存储芯片行业。 大国营销的确立,除了需要实力外,通常还需要标志性的事件。美日“二次产业对决”就是标志性事件。然而,这样的标志性事件也容易刺激强者——《广场协议》就源于日本汽车对美国汽车的冲击。因此,我们希望中国大国营销要以“和平崛起”的方式确立。这就需要中国企业一定要有所作为,但不需要刺激性太强烈的作为。大国营销意味着中国企业能做原来想做而无力做的事情了。 营销作为1:中国企业已经是世界的“生产车间”,必须迅速转型为世界的“营销车间”,最终成为“品牌车间”和“创造车间”。 中国虽然是世界{dy}贸易大国,但中国企业出口仍然是代理模式,而不是营销模式,即出口仅仅是代工,而不是直接针对外国消费者的营销。海尔早就提出“三个三分之一”的设想,即1/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国外生产,国外销售。现在,海尔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建立了销售网络,在数十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 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建立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实现从贸易型向营销型转变。 营销作为2:迅速展开形象转型。三星和LG原来都是{sjj}规模的廉价品牌,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迅速展开形象转型。LG甚至更换了原来的品牌“金星”,代之以全新的LG。20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家电企业和汽车企业也经历了这样的转型。 中国企业进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类似的转型或许要经历较长的时间,但在其他国家可能比较容易。因为中国在这些国家的消费者中本来就享有“被仰视”的地位,只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这种地位。 营销作为3:迅速展开全球收购,从产品市场竞争转向资本市场竞争。应该说,中国企业的收购环境已经有所变化。以往外国企业视源自中国的收购为恶意收购,现在虽然并未视为善意,但敌意已经减少。 没有经历全球收购而成为跨国公司的企业太少了。尽管研究表明,收购的失败率很高,但不收购而成为{sjj}企业的成功率又有多高?多数跨国公司是靠收购发展起来的,因为资本整合速度远远高于市场整合速度。中国企业在世界产业链终端的“倒逼”和世界性危机,给中国企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收购机遇。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有大量二三线品牌处于危机期或危机的边缘,而手持大量现金的中国企业是{zj0}收购方,甚至有人认为这些企业正等待着中国企业的“拯救”。 营销作为4:打响中国营销元素。以往,我们一直在与国际接轨。所谓与国际接轨,实际上是与欧美日接轨。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世界与中国接轨。 中国营销元素极为丰富,但在与国际接轨中被忽视了。在服装界有这样的说法:内地看沿海,沿海看香港,香港看巴黎,巴黎看西藏和非洲。为什么中国企业不敢使用中国营销元素,反而是巴黎的设计师敢用中国营销元素?这就是自信。大国营销是建立在自信和别人相信的基础上的。所以,未来的中国营销,必须打响中国营销元素,世界营销才真正有中国的位置。 营销作为5:优先发展文化产业。2008年“世界品牌500强”中,进入品牌榜最多的行业是传媒产业。这并非表明传媒的规模很大,只是表明传媒的影响力很大。营销本来就是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过程,没有文化的影响,品牌传播就成为问题。 文化产业是对消费者洗脑的产业。日本、韩国和美国产品进入中国,都有文化产业率先突破的先例。大国营销,文化产业是中国的瓶颈。 营销作为6:在国内市场进行产业融合,形成国际级规模。已经极少有跨国公司只从事单一行业或单一品类的生产营销,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产业融合”的格局。战略专家波特教授在1990年就已经指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其产业集成状况,而不在于国民经济总量与经济特征。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小企业在“区域产业集群”,而跨国公司则是在公司内部完成了“内部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融合。 单一产业已经很难形成{sjj}规模,更难形成{sjj}竞争力。因为现在研发的投入极大,产业融合程度非常高。只有通过产业融合才能成长为巨型企业,只有巨型企业才能承担巨大的研发投入。 营销作为7:利用中国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形成企业纵横捭阖的战略纵深。大国营销,国内市场是底蕴。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形成了巨大的城市市场,而更大的农村市场的消费能量还未释放。“新农村建设”给中国企业一次更大的机遇。这不仅是扩大规模的机遇,也是一次产业整合的机遇。经过“新农村建设”后的中国企业,将不仅是规模扩大了,而且完成了产业整合,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世界产业格局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在国际上任何类型的市场纵横捭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