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回应野团环境恶化-Gamers新闻

  1.0 楔子:撰写本文的出发点

  我曾经写过一篇讨论滋生毛会、强力党和不分团的PVE分配结构的文章[ ]

  当时,我并没有打算就这些事情作出评价,仅仅是想建立一个模型来描述分配制度和依赖这些制度的文化是如何演变的。但从跟帖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其实也包括我自己——仍然希望拥有一套评价标准,来说明:毛会、强力党、不分团等等充满争议的事物究竟要不要得到容忍。

  而且,某些善意的回帖者也给了我大量的启示——其实,毛会(包括某种形式上的亲友团)、强力党(包括台服的成就党)、不分团,不仅仅由公会DKP团、G团和Roll团的种种制度缺陷产生的,有时候也是对它们的积极回应——试图以某种措施修补这些古老制度的不足。

  制度缺陷→极端形态/回应模式→新的制度模式,这是社会/制度结构自我反思的一般过程,在WOW的服务器环境中也不例外。有时候,某些显得离奇古怪、挑战大众的观念底线的新事物(如不分团、退团拿G团),哪怕从来没能大规模实现过,他也会对既有的制度(如公会DKP制度)造成冲击,促使它产生变化。

  极端模式/回应模式对现有制度结构和服务器文化的冲击,有时候是正面的(如促成僵死制度自我反思),有时候是负面的(如导致服务器整体环境恶化)。

  本文所试图做的工作,就是建立一种判断标准,使我们可以分辨哪些变化是无伤大雅、而哪些变化是“有危害的”。

  2.0 “破窗”理论:一个个越轨细节是如何冲击服务器环境的

  2.1 什么是“破窗”理论

  关于“破窗”理论,下文是转引自百度百科的解释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yt}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关于“破窗”理论的社会学理论背景,下文引自安东尼·吉登斯经典著作《社会学》第四版

  “破窗”理论是越轨社会学中控制论者的重要理论之一。控制论者认为:人类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动物,通过权衡利益和风险来决定是否要从事越轨活动。换句话说,人都是理性的,而且人人都有越轨倾向,是否把这些越轨倾向付诸实施,要看付出的代价高不高。

  而一个社会(如WOW的服务器中),越轨行为行为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并非取决于人们的道德是否高尚,人们的社会阶层如何,而是取决于“犯罪机会”和“犯罪目标”的多少。而“犯罪机会”和“犯罪目标”的多少,很多时候取决于社会控制纽带的强弱。通俗点解释就是:取决于行动者作出某项犯罪/越轨行为后,被惩罚的程度;一种越轨行为,如果得不到惩罚,或者给公众留下可以逃脱惩罚的印象,那这种犯罪/越轨行为就一定会泛滥。

  因此,控制论者认为,防范社会安全恶化的{zj0}途径就是“零容忍”:减少犯罪行为的关键就是秩序的维持,哪怕是极微小的犯罪行为,只要被公认为有危害的,就一定要得到惩罚。纽约曾经是犯罪横行的城市,后来采取零容忍方式管理,从整顿市容、管制无家可归者、打击酗酒等开始,不仅小的犯罪减少了,恶性事件也大量下降。及时把“破窗”修补好,就不会有新的“破窗”出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P270-272)

郑重声明:资讯 【破窗理论: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回应野团环境恶化-Gamers新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