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页(铰链)测试

建筑合页(铰链)测试

适用于建筑内平开窗、平开门,分为门用合页(铰链)、窗用合页(铰链)。

1.力学性能

1.1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

1.1.1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

门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拉力)应满足表2的规定,试验后均不能断裂。

 

表2  门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

承载重量代号

门扇重量WG(kg)

拉力F(N)

(允许误差+2%)

承载重量

代号

门扇重量

WG(kg)

拉力F(N)

(允许误差+2%)

50

50

500

130

130

1250

60

60

600

140

140

1350

70

70

700

150

150

1450

80

80

800

160

160

1550

90

90

900

170

170

1650

100

100

1000

180

180

1750

110

110

1100

190

190

1850

120

120

1150

200

200

1950

 

1.1.2窗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拉力)应满足表3的规定,试验后均不能断裂。

 

表3  窗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

承载重量

代号

窗扇重量

WG(kg)

拉力F(N)

(允许误差+2%)

承载重量

代号

窗扇重量

WG(kg)

拉力F(N)

(允许误差+2%)

30

30

1250

120

120

3250

40

40

1300

130

130

3500

50

50

1400

140

140

3900

60

60

1650

150

150

4200

70

70

1900

160

160

4400

80

80

2200

170

170

4700

90

90

2450

180

180

5000

100

100

2700

190

190

5300

110

110

3000

200

200

5500

1.2承载力矩

一组合页(铰链)承受实际承重重量,并附加悬端外力作用后,门(窗)扇自由端竖直方向位置的变化值不应大于1.5mm,试件无变形或损坏,能正常启闭。

1.3转动力

合页(铰链)转动力应不大于40N。

1.4反复启闭

按实际承载重量,门合页(铰链)反复启闭100000次后,窗合页(铰链)反复启闭25000次后,门窗扇自由端竖直方向位置的变化值不应大于2mm,试件无严重变形或损坏。

1.5悬端吊重

悬端吊重试验后,门窗扇不脱落。

1.6撞击洞口

通过重物的自由落体进行门窗扇撞击洞口试验,反复3次后,门窗扇不得脱落。

1.7撞击障碍物

通过重物的自由落体进行门窗扇撞击障碍物试验,反复3次后,门窗扇不得脱落。

2.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2.1试验模拟门窗、试验顺序及试件制备

试验模拟门窗尺寸见表4。1中的试验应按外观、1.2、1.3、1.4、1.5、1.6、1.7的顺序在安装到试验模拟门窗的同一组合页(铰链)上进行,1.1在3件上部合页(铰链)上进行。

 

表4 试验模拟门窗的重量和尺寸

 

2.2外观

在自然光或等效的人工光源下进行目测检查,目测距离为400mm~500mm。

2.3力学性能

2.3.1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

取3件上部合页(铰链),将合页(铰链)框上部件固定,对扇上部件按1.1中表2、表3的规定施加静荷载,在图2所示装置上进行试验。

 

图2 上部合页(铰链)框上部件试验装置

2.3.2承载力矩

将一组合页(铰链)按其承载重量安装在相应尺寸试验模拟门窗上,扇开启至90°±5°。用精度0.01mm位移测量仪在距扇上角部自由端扇框型材外侧55 mm处记录初始位置(如图3所示测量点A)读

 

图3 扇自由端扇框型材中心线测量点A示意图

 

L 后,在此点延长线框材边缘上施加垂直向下力500N±10N,保持60  s后卸载,卸载后60 s,记录测定点A竖直方向位置此时的读数L ,按公式(2)计算变化量。

L=L -L …………………(2)

式中:L-变化量,mm;

      L -测定点试验后的位置读数,mm;

      L -测试点的初始位置读数,mm。

2.3.3转动力

转动力试验按GB/T9158-1988 6.1.3的试验方法进行。

2.3.4反复启闭

将一组合页(铰链)按其承载重量装在相应尺寸的试验模拟门窗上,在没有撑挡的状态下,通过测试机构将门窗扇平开至90°± 5°位置,扇在回到关闭位置50㎜±5㎜处停止。试验频率250次/h~275次/h。用精度0.01mm位移测量仪,测量如图3所示测量点A试验前的初始位置L ;试验后竖直方向的变化位置L ,按公式(3)计算变化量L 。在反复启闭测试过程中,每完成5000次测试循环,可按安装方法中的要求进行调整、润滑。

L =L -L …………………(3)

式中:L -变化量,mm;

      L -测定点试验后的位置读数,mm;

      L -测试点的初始位置读数,mm。

2.3.5悬端吊重

将一组合页(铰链)按其承载重量装在相应尺寸的试验模拟门窗上,将门窗扇开启到90°±5°,在距门窗扇自由端型材外边缘55 mm处的中心线上附加1000N±10N重力,保持5min。

2.3.6撞击洞口

将一组合页(铰链)按其承载重量装在相应尺寸的试验模拟门窗上,在没有撑挡装置的状态下,将试验模拟门窗扇从距测试基准面(撞到模拟墙的位置)450mm±10mm处,用绳子(非弹性)与试验模拟门窗在距门窗扇自由端型材外边缘55 mm处中间点相连接,通过一个10kg±0.05kg重物的自由落体使扇加速开启,重物在距测试基准面前20mm±2mm停止运动。每次测试后必须让试验模拟门窗扇充分摆动,此试验反复3次。测试装置见图4。

 

图4  撞击洞口测试装置

2.3.7撞击障碍物

将一组合页(铰链)按其承载重量装在相应尺寸的试验模拟门窗上,在没有撑挡(平开限位器)的状态下,将试验模拟门窗扇从距测试基准面200mm±10mm时,将10kg自由落体的重物用绳子(非弹性)与试验模拟门窗在距门窗扇自由端型材外边缘55 mm处中间点处相连接,使试验模拟门窗扇加速关闭。在重物距离测试基准面20mm±2mm时,重物停止运动,试验模拟门窗扇撞到障碍物(刚性)。每次测试后待试验模拟门窗扇摆动停止后,再进行下一次试验。此试验反复3次,测试装置见图5。

 

 

图5撞击障碍物试验

(四)滑撑

适用于建筑外开上悬窗、外平开窗,用于连接窗框和窗扇,支承窗扇、实现启闭的多连杆装置。

1.力学性能

1.1自定位力

外平开窗用滑撑,一组滑撑的自定位力应可调整到不小于40N。

1.2启闭力

a)     外平开窗用滑撑的启闭力应不大于40N。

b)     在0~300mm的开启范围内,外开上悬窗用滑撑的启闭力应不大于40N。

1.3间隙

窗扇锁闭状态,在力的作用下,安装滑撑的窗角部扇、框间密封间隙变化值应不大于0.5mm。

1.4刚性

a)     窗扇关闭受300N阻力试验后,应仍满足1.1,1.2,1.3的要求。

b)     窗扇开启到{zd0}位置受300N力试验后,应仍满足1.1,1.2,1.3的要求。

c)       有定位装置的滑撑,开启到定位装置起作用的情况下,承受300N外力的作用后,应仍满足1.1,1.2,1.3的要求。

1.5反复启闭

反复启闭25000次后,窗扇的启闭力应不大于80N。

1.6强度

滑撑开启到{zd0}开启位置时,承受1000N的外力的作用后,窗扇不得脱落。

1.7悬端吊重

外平开窗用滑撑在承受1000N的作用力5min后,滑撑所有部件不得脱落。

2.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2.1试验模拟窗试验顺序及试件制备

试验模拟窗扇的规格尺寸见表5。试验模拟窗扇操作位置的确定:竖直方向为试验模拟窗扇自由端型材高度的1/2处,水平方向为试验模拟窗扇面方向上距型材外缘55 mm处。1中的试验应按外观、1.1、1.2、1.3、1.4、1.5顺序在1对滑撑上进行测试,1.6在另1对滑撑上进行,1.7在另1对滑撑上进行。

 

表5 被测试滑撑尺寸与模拟窗扇尺寸的关系

 

2.2力学性能

2.2.1自定位力

将窗扇开启后,在试验模拟窗扇操作位置处,沿垂直窗扇平面方向上均匀缓慢地施加作用力,用精度1N的拉力计测量,读取当自定位力{zd0}时、窗扇开始移动时拉力计的读数。试验中,可以按照产品技术要求,对自定位力的大小进行调整。

2.2.2启闭力

a)外平开窗用滑撑启闭力试验按GB/T9158-1988规定进行;

b)外开上悬窗用滑撑启闭力试验:按产品技术要求,将滑撑自定位力调至最小后,在试验模拟窗扇操作位置处,用精度1N的拉力计,测量沿垂直窗扇平面方向上,使窗扇匀速启(开启距离0~300mm)、闭(开启距离300~0mm)过程的{zd0}作用力。

2.2.3间隙

在窗扇锁闭状态下:

a)在安装滑撑的试验模拟窗扇两个角部的扇框上,从安装滑撑面20mm处引一条直线与在滑撑上距包角20mm处引出的与滑撑安装面垂直的另一条线的交点位置(如图6 A点),沿开启方向同时施加垂直窗扇平面的10N作用力,作用60S后测量、记录受力状态下施力点处窗扇的初始位置l ;

 

 

图6 施力点位置示意图

 

b)卸载后,按a)的方法,重新施加20N作用力,作用60S后测量、记录受力状态下施力点处窗扇的位置l ;

c)按公式(4)计算间隙变化值l,以{zd0}值评定。

l=l -l ………………………(4)

式中:l-间隙变化量,mm;

      l -施力点初始位置读数,mm;

      l -施力点试验后位置读数,mm。

2.2.4刚性

a)在一对滑撑的滑槽内,滑块滑离开启初始位置20mm的地方,在滑块回滑轨迹上固定一个铁块,使试验模拟窗扇关闭方向受阻。在试验模拟窗扇操作位置处,往关闭方向施加垂直于窗扇的300 N的作用力,保持5s,卸载后,按2.2.1、2.2.2、2.2.3的方法进行测试。

b)将窗扇开启到所能开启的{zd0}位置处,在试验模拟窗扇操作位置处,往开启方向施加垂直于窗扇的300 N作用力,保持5s,卸载后,按2.2.1、2.2.2、2.2.3的方法进行测试。

c)将窗扇在定位装置起作用状态下,在试验模拟窗操作位置处,向定位装置起作用方向施加垂直于窗扇的300 N作用力,保持5s,卸载后按2.2.1、2.2.2、2.2.3的方法进行测试。

2.2.5反复启闭

模拟实际使用状态,将滑撑安装到试验模拟窗上,将自定位力调至最小,以250次/h~275次/h的频率,按滑撑设计开启{zd0}角度进行窗扇的反复启闭运动。每进行5000次后,按产品技术要求进行润滑、清洁,按2.2.2的方法测量启闭力,并检查受检试样的部件是否损坏。

2.2.6强度

将窗扇开启到所能开启的{zd0}位置处,在试验模拟窗扇操作位置处,往开启方向施加垂直于窗扇的1000 N的作用力,保持5s,卸载后检查各部件是否损坏。

2.2.7悬端吊重

将平开窗窗扇开启到{zd0}位置,在模拟窗扇操作位置作用线上附加1000 N的重力,保持5min,检查滑撑各部件是否脱落。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合页(铰链)测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