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电动汽车纷纷上市的活跃背景下,在电动汽车中发挥核心作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的企业动向备受关注。尤其令人注目的是韩国厂商的攻势。对日本厂商而言,让人不禁联想起DRAM和液晶面板输给韩国厂商的痛苦经历。
自索尼1991年全球首次投产锂离子充电电池以来,索尼、三洋电机及松下等日本厂商一直独霸锂电池市场,但最近三星SDI及LG化学(LG Chem)等韩国厂商的份额日益扩大。
据《日经电子》2010年1月11日版“迈向锂离子电池新时代”专辑的报道,日本厂商的份额在2000年前后几乎为100%,而到2003年降至约64%,到2008年度减至约50%。相反,份额增加的是韩国厂商和中国厂商,其中,韩国厂商2003年的份额为10%,到2008年度增至14%。日本业界人士开始担心“企业份额(排在第二位的)三星SDI会逐渐超越({dy}位的)三洋电机”(pp.38-39)。
跟DRAM和液晶面板一样,在锂离子充电电池方面,韩国厂商也一直在学习日本厂商开发的技术,并追赶日本厂商。有人指出,韩国厂商不仅赶上了日本厂商,在量产技术方面还超过了日本厂商。
比如,在面向锂离子充电电池过去的主要用途——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产品的“18650”(直径18mm、长65mm的圆筒型单元)量产品方面,熟悉锂离子充电电池市场和产业动向的信息技术综合研究所副社长竹下秀夫指出:“以全球{zg}品质、{zd1}成本、最快速度供货的是韩国厂商”(摘自该公司在2009年11月24日举行的研讨会“AUTOMOTIVE TECHNOLOGY DAY 2009 autumn”上的演讲)。
近来,虽然锂离子充电电池在电动汽车这种大型用途取得成效,当被称为{dy}代汽车锂离子充电电池的产品是通过采用面向“18650”等消费类产品培育起来的技术而得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既然韩国厂商已在消费类产品领域的量产技术上全球{lx1},那么在汽车电池方面也必然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竹下指出:“如果用机器生产同一种产品,在品质和成本方面,韩国厂商均已在日本厂商之上”。作为证明韩国厂商实力的“证据”,竹下介绍了2010年之前启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量产设备、现已订购设备的各厂商量产能力的部分调查数据。
数据显示:生产能力方面,向日产汽车供货的Automotive Energy Supply(AESC)和向美国通用汽车供货的LG化学这两家公司的生产线生产能力突出,而从单位电池容量的生产线速度来看,LG化学是Automotive Energy Supply的2倍以上(竹下的论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用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市场动向”《新一代电池2010》中对该数据也有介绍)。便携产品用“18650”方面,韩国厂商的制造速度也是日本厂商的2倍,在汽车电池领域似乎也存在这一差距。
“实力差距”并不只是制造速度。竹下的话令人深思的地方是,韩国厂商此次新投资的生产线采取了很多降低成本的措施。比如,电极浆料及切口(裁切)等的制造装置采用了韩国国产产品,“如果日本产装置价格为4~5的话,韩国产装置的价格则降至2”。
本来制造装置是日本厂商的天下,韩国电池厂商最初在消费类产品用途上追赶日本厂商时也进口了日本产装置。不断进行巨额投资和大量生产,以至韩国厂商也掌握了量产技术的基本参数。汽车用{dy}代锂离子充电电池与消费类产品用途的材料也没有太大变化。因此,韩国厂商在建立新生产线时,已经能够让韩国当地厂商生产制造锂离子电池。
尽管在需要最{jd0}技术之处还难以使用韩国产装置,但模仿日本和欧美的装置然后由国内生产便宜装置的战略却广泛推广到半导体、液晶面板甚至机床领域。历史又将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