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可以学迪拜---转载《华尔街日报》_魅力女性频道_新浪博客
迪拜遭遇债务危机之际,谁说这话肯定会被骂脑子有病。所以笔者要赶快声明一句,我所谓的学迪拜是学它的思路创新,而不是学。

何谓思路创新?就是能打破常规思考问题。迪拜所在的阿联酋是一个产油国,要按常规的经济发展思维,迪拜首先应该大力发展采油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如果石油资源面临枯竭,那么也应顺势发展石油加工业,这才符合逻辑。可人家迪拜政府偏偏另辟蹊径,把迪拜定位为一个,围绕这一理念作开发文章,而且确实收到了奇效。在常人眼里,迪拜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是石油资源,可与那些海湾石油富国一比,迪拜的资源优势在波斯湾地区根本显现不出来;而迪拜政府却看到了国家的另一个潜在优势──能在石油美元泛滥且民风保守的海湾地区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炫丽、时尚的销金窟。如果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且不幸赶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很难说迪拜一定会在这条路上栽跟头。

再来看中国。中国{zd0}的比较优势应该是人力资源丰富,而我们这些年来也确实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并借此成功掘到了{dy}桶金,高居世界xx的外汇储备就是明证。但问题是,这条路中国很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首先,全球没有那么大的市场来容纳中国仍在迅速增长的产能,,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18.3%,,而市场预期是增长2.1%,这说明靠海外市场来消化中国日益增长的工业产能越来越不现实。其次,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搞制造业虽然可以强国,但却不利于富民。日本和德国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制造业强国,但两国为了保持自己的出口竞争力,却不得不抑制国民的收入增长。2005至2008年,德国GDP保持了将近7%的强劲增势,但德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却几乎没有增长。因此,中国要真正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改变国富民穷、企(业)富民穷的局面,必须向迪拜学习,打破常规思考问题,找到自己新的比较优势。

我们以往说到中国的人口优势时,眼里只有每人的两只手,却没看到每人还有一张嘴。如果有一大堆人,而且他们还很有钱,那么消费能力就是他们的巨大优势。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超过两万亿美元,其实应对外贸支付需要只需两千亿美元就够了,如果再拿出三千亿美元以备应对突发事件之需,那剩下的一万五千亿美元其实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现在世界各国都盯着中国这笔钱,希望中国把它花掉以增加它们的对华出口。如果中国用这笔钱进口国外的消费品,首先会遇到国内消费不足、消化不了的尴尬,总不能政府花钱给每户配一部美国原装汽车吧,其次还会冲击到国内的制造业,砸了自己人的饭碗。但如果我们花这笔钱从国外进口服务呢?比如政府可以贴钱把发达国家的医疗保健企业引入中国,让它们能以较低廉的价格向中国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但前提是它们在华所用医疗设备和药品要优先向中国企业采购,这样既可给百姓以实惠,又可缩小与美国等国的经常项目顺差,把过多的外汇储备花掉,还能,岂不是一举多得?

政府出钱让老百姓享受高水平的服务,可以促进国内xx服务市场,培育国内的xx服务业,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人或许会问,手里的那一万多亿美元花完了怎么办?在美元日益“自来水化”的今天,其实不必为此担忧。所谓水往低处流,只要中国的经济增速继续位居世界前列,美元就会以投资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源源流入中国,花掉它总比眼。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真的可以学迪拜---转载《华尔街日报》_魅力女性频道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