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橡胶工业面临困境的五大因素- e4135p - e4135p - 和讯博客
我国橡胶工业面临困境的五大因素 [原创 2009-11-08 22:32:42]   

   2009年第十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暨轮胎特保案继续应对研讨会,反思的气味甚为浓厚。有关代表在讨论和建言如何继续应对输美轮胎特保案的同时,亦不忘对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进行反思,其中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的发言{zj1}代表性。

  范仁德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橡胶产品制造大国。但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面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可能出现的首次负增长,危机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出路何在,应该引起企业、行业和政府的高度xx。

  范仁德认为,现阶段我国橡胶工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出口比例大是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出口比例大是我国橡胶工业整体竞争力增强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以美国为首的高消费市场严重萎缩,过多依赖出口拉动增长的中国橡胶工业反而陷入了困境。

  第二,国际橡胶产业转移是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上世纪90年xx始,国际橡胶产业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以及几乎所有知名橡胶公司纷纷在中国设厂,将部分低技术含量的橡胶产品转移到中国生产,一部分强占了中国的配套市场,一部分返销母国或其他国家,跨国橡胶公司通过转移实现了{zd0}收益。2008年,外资企业乘用轮胎在国内占70%市场,在出口中占60%。

  第三,来料加工贸易是陷入困境的结构性原因。橡胶产品出口中来料加工贸易占80%以上,一方面,来料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增值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我国橡胶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制造业水平显著提高,来料加工贸易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迅速延伸,进一步助推了来料加工贸易的增长。以为代表的橡胶防老剂龙头市场,来料加工比例过大,刺激了定牌加工的增长。

  第四,橡胶进口高关税是陷入困境的政策性原因。我国作为战略物资的xx橡胶满足率仅30%,但目前实行的xx橡胶一般贸易进口实行选择税(20%从价税或2600元/吨从量税),企业从趋利出发充分利用这一政策,自然选择加工贸易方式,大量承接来料定牌加工,促进了出口大增,但无助于自主品牌的培育。

  第五,橡胶产品品牌影响力薄弱是陷入困境的技术性原因。国际橡胶产业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凭借品牌、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了我国利润率较高的轿车、轻卡轮胎以及xx子午胎市场以及大部分出口市场,在竞争中中国本土轮胎企业处于明显劣势,特别在出口方面,我国自主品牌轮胎出口额在全国轮胎出口额中的比例不足8%。

  范仁德认为,危机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面临着调整、转型、重组的抉择,要通过企业、协会和政府在各个方面的不懈的探索、改革和实践,才能促进我国橡胶工业在逆境下重生和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橡胶工业面临困境的五大因素- e4135p - e4135p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