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农产品加工业的调查与思考_张彬的工作博客_新浪博客

推进新型工业化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黄陂区农产品加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发展不够是黄陂{zd0}的实际,而核心问题是工业发展滞后。黄陂是一个农业大区,推进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无疑成为这一过程中不可逾越的战略重点。

一、基本状况

总体来看,我区农产品加工业是在农村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农业共生共存,同兴同衰。农业催生加工业兴起,加工业带动农业转型。农产品加工业在推进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工规模由小变大。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发展,一批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镇办、村办“五小企业”淘汰出局,转制重组;一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加工型企业应运而生,由弱变强。2009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预计可创产值41.4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0.3%;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23家,年可创产值21.68亿元,占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的比重达52.3%。

——带动范围由近及远。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我区加工企业不再单纯以本地农产品原料供给为主,开始向更大范围辐射延伸,对农业的带动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汉口精武已形成加工优势,每年完成水禽屠宰加工2000万只,除本区600万只以外,其他原料分别覆盖到江苏、山东、河南、江西等20多个省市。

——营销市场由内向外。一批优势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实现了由内销为主向内贸并举转变;一批农产品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响誉海外。汉口精武生产的“精武鸭颈”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09年预计完成销售产值10亿元。劲宝酱油、华发羽绒、中排粮油、兴正米业、天种种猪等产品也畅销全国各地,新辰、海浩、广地、思维特蜂业等加工产品走出国门,在澳洲、日本、加拿大、欧美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创汇农业的主力军。

——产品开发由粗到精。一批企业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开发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形成系列,转化增值。新辰食品在主营速冻鲜笋的基础上,新开发出芦笋胶囊、芦笋饮料和芦笋茶等系列深、精加工产品,实现原料的多次循环利用。中排粮油和兴正米业瞄准市场,改造提升加工装备,开发出黄陂系列精米和精品食用油,效益成倍增长,汉口精武以鸭产品为原料,开发出系列产品达20多种,产品附加值达到200%以上。

——品牌认证由少到多。全区农产品已有1个获国有xx、5个获湖北品牌、8个获市级xx称号,76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4个产品获无公害认证,9个产品获有机食品。“黄陂芦笋”先后获得欧盟良好质量标准认证、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已被评为全省农产品xxxx之一。全区农产品质量认证总量居全市xx,获省政府表彰。

——创新能力由弱变强。全区新建科技孵化器和专家大院5个,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升级。各加工企业也加大技术人才引进和产品研发投入,全区共引进各类工程院士3个,中高级技术人才80多人,有24家企业与华农大、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研发能力有所增强。

二、作用意义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于推进黄陂新型工业化、提升黄陂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经路径。农产品加工业是新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同样能体现新型工业化的水平。黄陂是个农业大区,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原料资源,具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物质条件,大力发展新型农产品加工业最能体现黄陂的区情,更能显现黄陂的特色。从科学发展、统筹城乡、以工促农的战略层面分析,推进农业大区向新型工业强化转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不可回避、不可逾越的现实抉择。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协调三次产业发展的链条纽带。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来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心促进新型工业的快速兴起,而且在实现加工增值的过程中,既能带动交通运输、冷链储藏、物流配送、商务服务等新型产业经济的发展,又能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还能带动农村城镇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协调三次产业共同发展中的链条纽带作用,是共他工业难以替代的。

3、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经济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在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已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而这恰恰是我区发展薄弱环节。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产吕加工业是我国{zj1}潜力的发展领域和主攻方向,其创造价值、过去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能力也是极强的。如果我区农产吕加水平达到全市平均值,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将将增180亿元,带动的相关产业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也会与日俱增。因此,黄陂作为农业大区,要保持在全省经济xx中的位次,必须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战略重点。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支撑。现代农业不单纯是指农业的某一个层面及水平,主要是指多次产业相链接、多种功能相融合、多层利益相关联的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恰恰是其中最核心的支撑点,没有农产品加工业,就谈不上农业产业化,更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因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通过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

三、主要问题

我区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与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相比,是先进地区发展的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加以解决。

1、整体加工水平不高。从总体上分析,我区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与农业大区的发展极不相称,大宗农产品或作原料直接进入市场,或完成初级加工进入市场。目前,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2.75,远远低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1:2.1和3:1),加工转化率、增值率和贡献率均不高。

2、加工企业块头不大。全区虽然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但“小而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年加工产值过1000万元的只有14家,其中,过亿元的只有5家,过5000万元的只有2家。在全区16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23家,占比不到15%,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也是黄陂工业腿短的重要原因。

3、产业链条联接不紧。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块头过小,加工企业不仅难以带动农业产业调整,也难以带动物流、市场、服务、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畜牧、水产、茶果、旅游等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尤为单薄,与全省畜牧大区、水产大区、旅游强区和全市茶叶大区的地位极不相称。有加工的吃不饱、有龙头的带不动、有产业的缺加工等问题相对突出。

4、加工产业聚集不够。现有农产品加工业与黄陂农业“什么都有、什么都小”的状况相伴相随,区域间“各自为战”导致加工企业布局分散,难以向园区集聚;特色产业规模过小导致加工企业原料不足,难以形成加工集群;农产品加工园区缺乏科学规划和准入机制导致无序布局,难以形成扎堆效应。

5、加工产品开发不足。全区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仍处在初级加工层面,精深加工不多,大宗农产品基本处在粗加工状况,尚未形成食品深加工能力。黄陂是全国xx蜂产业大区之一,其原料除少部分自营出口外,主要销往江夏小密蜂食品作为深加工原料;全区茶叶仍未走出“自产自销”的困境,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仍停留在“鲜活”供给状态。

6、政策支撑能力不强。由于农产品加工业税收贡献率不高,客观上造成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相对失偏,现有涉农政策和项目资金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倾斜支持不够。目前仅有少量的xx贴息与产业化项目资金,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问题尚未突破。

四、对策建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我区要紧密联系农业大区实际,学习借鉴山东、江苏等地的成功经验,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强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后来居上,快速发展。

1、要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我区在制定新型工业规划中,应根据区位优势和农业产业布局,结合农产品加工业特有的配套条件和现有基础,研究制订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规划,使农产品加工园与其他工业园在规划与布局上通盘考虑,相对独立,以利于打造加工集群,避免出现园区企业“多、杂、乱”现象和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隐患。同时要昼避免处处布点,充分考虑各地现有民可能性。建议以武湖作为农产品加工园区核心,统一规划,明确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标、产业重点、主攻方向、区域布局、功能配套、政策措施等,形成一张蓝图、科学地指导全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2、集中打造加工园区。为了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一批”工程,我区应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示范园区建设为机遇,按“加工向园区集中”的思路,以武湖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为重点,集中政策资源、集中人力物力、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全省{yl}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并实行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大、品牌响、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集群,培育10亿元加工企业,创建百亿元加工园区。

3、创新政策支持措施。“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建议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投入,从整体上解决好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创造{yl}的加工平台;把握住武汉、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有重点、有选择地承接一批新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出台一系列支持和奖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出口退税、税费减免、土地出让、xx贴息、投资担保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制订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激励机制,打破区域限制,按照“各记其功,共享税源”的办法,营造全区上下抬商引商的良好氛围;注重培植本地有成长性的企业,实现政策同享、地位同等,帮助其完成规模扩张和改造升级。

4、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之间,即具带动性,又具互制性。农产品加工业上不来,相关产业也带不动;配套产业跟不上,农产品加工业也强不了。因此,约们要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链条和纽带作用,按不同加工企业的发展需求,在原料基地、冷链储藏、物流配送、商务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上着力。要保证农产品加工珠原料供应,形成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和相促互动。

5、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推进我区逐产品加工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关键要科技支撑,提升核心竞争力。要把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放在逐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研发开发能力;积极筹建以院士专家总部为主的招商资资引智平台,创造良好的科技研发与人才交流环境;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出台买断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开发专利产品。

6、培育争创精品xx。农产品品牌是衡量一个地方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的显著标志,更是一个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目标。我区要积极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和省市级精品xx,推动“汉口精武”、“黄陂芦笋”等省级xx产品进档升腾级,向{gjj}品牌冲刺;对创建省级、{gjj}xx农产品实行重奖,对创建国际品牌的还要实行特奖,支持我区农产品品牌唱响全国、唱响海外,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品牌的质量监管,从生产、原料、加工、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检测、监控制度,防止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黄陂区农产品加工业的调查与思考_张彬的工作博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