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跆拳道教学资料总结-对WTF和ITF的个人认识

(转)跆拳道教学资料总结-对WTF和ITF的个人认识

在此感谢北科大索超让我有学习的机会谢谢

   

练习跆拳道六年半了。最开始练习的是WTF,两年后上大学开始在新奥胜、北大、北航等道馆接触ITF。由于当时学校附近没有找到合适的WTF道馆,之后的一年多时间一直都是学习ITF。从04年起学校武协的WTF教学步入正轨,我开始同时练习两个流派的跆拳道。这其中,我花了不少的心思来区分这两种流派。当然,这种区分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是为了防止自己在练习中混淆,从而尽快掌握相应的动作,可千万不要给我上纲上线啊。:-)

    今天,我就从我自己所理解和了解的内容,来谈谈WTF与ITF的各种技术。一家之辞,不对的地方敬请指正,不胜感激。     首先我要说,这两者还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尤其是两者训练的侧重点上。很多人会说这个技术WTF也有,或者要说某个技术我们ITF也用。但是{jd1}和相应流派的主流技法有主次之分,这些东西我随后会详述。

WTF与ITF技术区别

一、特尔和品势。

    特尔和品势{zd0}的区别就是呼吸和起伏。

   

    特尔在行进的时候是按照正弦曲线运动的,发力则是曲膝放松——重心抬高——落地发力。此为一个循环。可能说得不是很清楚,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难以用文字说清。而发力的同时,用嘴呼气,发出“嘶嘶”的声音。这不是单纯的吐气,而是用舌尖抵住上腭,将气呼出一半。这样可以使身体紧张,不但有利于发力,而且如果在此时被击中,可以减少伤害。

    而品势则几乎没有明显的起伏,虽然也讲究呼吸,但是并不发出声音,仅仅在某些时候会大声气合。实际上WTF在作动作的时候呼吸都是不发声的。而在发力的感觉上,根据我的观察,实际上是一样的。包括手部动作和用腰的感觉等等。之所以看起来两者会有明显的区别,我认为,一是特尔的起伏感很明显,二是两者套路的行进节奏xx不同。而如果仔细观察腰部和手部的动作,你会发现,虽然动作不一样(比如左手的下格挡,ITF是左手在里与右手交叉放于右胸前,并且左右手都120度弯曲,而WTF则是右臂伸直左臂弯曲,左手放于肩头),但最终发力的感觉是一样的。都强调启动时放松,快到预定位置的时候猛烈发力,并且到位后能够xx停住。      实际上,多多观看高手打特尔和品势,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而练习的时候,不可混着练习,比如先打一会儿特尔,再打一会儿品势,那是{jd1}不可以的——除非你已经能够分清其中的区别了。

二、腿法技术。   

1、前踢。     同样是作为基础腿法的前踢,ITF在练习的时候是以前刺为主,其脚面与小腿几乎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勾起脚尖,用前脚掌向前踢出。攻击的部位可以是头、颈、心口、腹部、裆部等部位。这样的前踢在实战中相当的好用,由于不需要转跨,因此与速度相对较慢的侧踢相比,它的速度非常快。而且由于是用脚掌发力,比用脚背进攻的抡踢xxx。由于这种前踢出腿路线类似侧踢这样的直线腿法,一旦击中对手的心口、腹部,可以造成很大的伤害。由于是正面出腿,落地后可以马上接拳,面对对手的反击也可以很快收招退开。但是缺点是比侧踢、抡踢的力量都小,而且由于对手侧向站立,因此直接用来进攻容易滑开。因此使用的时候需要谨慎。     WTF的前踢是绷脚面的,用脚面向正上方击打。由于在WTF比赛中身穿护具,因此即使被前踢击中身体要害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甚至自己都不会得分。所以恐怕在很多WTF道馆里,前踢已经xx沦落为一个“基础腿法”了。

2、侧踢/推踢/正蹬 

              

侧踢的使用在ITF中非常多。因为比赛中不穿护甲,所以腰或者肚子被踹中一脚那可是相当的难受。反过来,踹中对手一脚……那感觉可真是妙不可言啊~。侧踢主要使用前腿,用脚刀或者脚跟攻击。攻击的部位主要是躯干。头部因为比较高,自己容易被踢裆。而膝盖……比赛规则不让。在街斗中,侧踢打膝盖是个很好的主意。不过这个手段过于狠毒,对待自己的阶级兄弟不可这样。但如果是犯罪分子的话,就……嘿嘿。

对于侧踢的防守,主要以侧面闪躲为主。也可以稍微后撤的同时向侧面格挡。但是这样的防守容易被突破。也可以用自己的前腿挂踢将对手的腿挂下来,之后贴近出拳。不过这样不常用。{zh0}的办法就是在对手刚刚起腿的时候勇敢的贴上去用拳爆头。但是如果慢了,就会被狠狠地踹上一脚。因此如何是好就要看自己的选择了。:-)     而WTF呢,由于身上有护具,简直就是有恃无恐,揣一脚跟挠痒痒似的,顶多站不住摔个跟头,丢一分就丢一分,所以侧踢在WTF中很少见到。         正蹬的起腿和前踢类似,用影子xx的话说就是只要是个人就会用正蹬。正蹬就是用力收紧大腿向前踹出,街边那些不会打架的人使用的{wy}一个跆拳道腿法就是正蹬……你踹我一脚,我踹你一脚的。这个东西力量很大,但是破绽太大了,可能在乱拳的时候才会有用吧,一脚把对手踹出去。       推踢之所以归在这一类,是因为推踢也是和侧踢的出腿比较接近。实际上,推踢应该是介于侧踢和正蹬之间的腿法。起腿的时候身子微侧,出腿踹出的时候,并不xx把身体侧向打开,也不正面对敌,而是一种折中的踢法。虽然力量没有侧踢大,但是速度快,而且收得也快,不过攻击的距离比较短,不能像侧踢、抡踢那样快速长距离滑步进行突击。对于上两种直线腿法,由于收招较慢,可以侧向闪躲后直接用拳法爆头。

作为李小龙的得意技,我们确实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侧踢可怕的威力。起腿快速,攻击范围远,而且是直线腿法,难以防守。如果正确发力,侧踢得力量还是相当大。

    ITF的侧踢同样类似于空手道,在提腿的过程中膝盖前顶。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同时作为防守动作。泰拳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拳手举起双拳护头,同时提膝防守下半身。在膝盖抬至所需的高度后快速翻腿踹出。侧踢一定要注意身体保持在一个平面内。在实战中,一般使用的是前腿侧踢。首先,后腿速度过慢,动作过大,很容易被对手察觉而躲开甚至遭到反击。其次,前腿侧踢动作隐蔽,加上滑步更是可以大幅加长攻击距离。

    对于侧踢的防守,主要以迎击和闪躲反击为主。迎击就是在对手刚刚起腿的时候压上去冲拳。或者自己提膝前压,挡住对手的前腿,使之无法抬腿,同时可以当作假动作,使对手误以为我方要使用腿法进攻而防御下盘。实际上我方则使用冲拳进攻对手头部。     由于滑步侧踢攻击距离长,因此直接后退躲闪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应该左右移动,避开攻击路线后贴近出拳或起腿。   

侧踢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防守反击。主要用作迎击。比如对手前扑冲拳或者前腿抡踢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前腿的侧踹将对手打回。如果反击不成功,可以在腿落地的时候直接打拳,非常方便。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速度快但杀伤力不足。     

WTF的侧踢教法五花八门,就不再赘述了……反正用法都差不多。           

ITF的转身侧踢有别于WTF的转身后踢,它是开胯的。也就是说,转身起腿的时候大腿是翻起来的,而不是紧贴另一条腿。这样做的好处是踢出之后侧向对手,可以直接恢复成实战姿势,而且落地后直接可以打拳。但是由于转腿脚度很大,速度比较慢。侧面没有保护,而且容易被对手踢裆。虽然力量很大,但是实际上比WTF的后踢大不了多少。因此,我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倾向于使用后踢。     

说到这里,就要开始隆重介绍本人的得意技后踢了。后踢的动作很小,直接夹小腿,贴紧另一条腿向后直线踢出。理论上来讲,是应该用眼睛瞄准后面的目标的。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是来不及转头看清目标之后才瞄准的。我认为后踢应该是在自己起腿的瞬间通过判断自己和对方的运动方向决定踢腿的方向。如果起腿速度足够快,当头转到能看见对方的角度时,已经基本上踢到对方了。

实际上,由于后踢的启动速度非常快,在起腿转身到踢中目标这一瞬间,对手无法中途改变方向。所以后踢一定要练到“只要看准在哪,闭着眼也能踢到”的境界才能发挥出威力。否则一击不中,不但消耗体力,而且对手进攻未受阻碍,自己反而陷入危险的境地。如果是WTF比赛的话可能就会被人一顿双飞连丢N分,ITF比赛的话脑袋可能就不保了。街斗的话……God help you...     

后踢一般使用于反击,尤其是迎击。由于速度很快,力量又很大,后踢xx可以无视对手的进攻强行反击。当然前提是得踢得准。就算没有踹到对手的有效部位,踹到胳膊大腿也够他疼半天的,:-)     那么如何对付后踢呢?后踢的缺点是动作回收比较慢。而且一旦踢出,收招很困难,不像横踢一样想收就收。因此可以使用快速的步法和假动作引诱对手使用后踢反击,待对方击空落地后迅速贴近追击,或侧移靠近反击。因此也就是说,不要随便使用后踢进行反击。必须确认对手确实是冲上来进攻了,才可以使用。

侧踢在ITF的技术中,甚至于在所有格斗技术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侧踢可分为两种,前腿侧踢和后腿侧踢。  前腿侧踢速度比较快,比赛中非常多见,是阻击和进攻都很强大的腿法。如果再细分,可以分为滑步和垫步。

滑步没有明显的重心起伏,后腿蹬地向前滑出,同时直接收前腿,瞄准对手踢击。同样的道理可应用于下压和抡踢,它的速度是最快的,而且十分突然,可以在较近的距离上直接起腿突袭对手,因为重心稳定因此不易摔倒或失去重心。但弱点就是力量较小,很难有效杀伤对手,因此多用于控制距离打乱对手重心之后接拳或腿的进攻。通常在对手离我一米左右时找时机使用。

   

垫步侧踢进攻距离远,速度只比滑步略慢,但攻击力却很大,算是最常用的一种进攻方法了。缺点是有一瞬间双脚是离地的,被反击容易倒地。一般对手在距自己两米左右时可以用这个腿法,再近了就比较危险,因为对方出滑步侧踢可以打到自己,而且速度会更快,只要被打中必然是在双脚离地的瞬间,然后就会因为失去平衡狠狠拍在地上。

  很多人会忽略后腿的侧踢,是因为大家容易误认为,后腿侧踢攻击距离短,预动作却非常大。是的,标准的后腿侧踢确实如此。但是我们可以将整个身体在后腿抬起的带动下往前冲,从而达到非常远的进攻距离,甚至可达3~4米。这时对手离我方较远,心理比较放松,没有防备,可能正在考虑下一步的战术。这时突然起后腿的侧踢,一瞬间已经到达对方眼前,如果对方没有心理准备,错愕之际已经被重重的踹了出去,非常有效。而且由于侧踢出腿前,提腿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对于自身也较安全。当然,在对手离自己很近的时候,不要使用后腿的侧踢。而应该用前腿的滑步或垫步。此腿法更不应该多次使用,如果被对方识破,就会比较危险。

360度跳起转身侧踢是红带考试的内容,但是许多人仍然做得不好。今天就来说说。首先,跳起转身侧踢的基础动作是转身侧踢。

实际上许多人转身侧踢做得也不好,所以我先说说转身侧踢。要注意转身侧踢是一个直线进攻的腿法,也就是说它在出腿之后没有任何弧线的动作,而是向正前方直线刺出(如图)。因此转身之后不能有太多转动的力量,也就是不能有太大的角动量。首先原地实战势站好,转身并且收腿。在背对目标的时候头应该已经转到位了,以便瞄准目标。转身的时候有两个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身体一定要尽量保持正直,如果倾斜角度过大(如图)就会破坏整体的转动平衡。即使可以勉强转过去,也无法正常踢击目标。

  二是收起的腿一定要夹紧,攻击的那只脚在转动的时候尽量贴近支撑腿。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脚提前向外甩出(如图),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转动幅度过大,这样就需要支撑脚克服更多的角动量。这样就会使进攻的腿多了一个向侧面的转动,削弱了直线进攻的力量。在这里有一个窍门,就是让自己的攻击腿在到位之前,小腿保持竖直而非水平。请仔细看我的示范动作。

这是第二个常见错误。图中可见,踢击的脚已经转过了身体的中线。

    总而言之,转身侧踢一定要在自己转身的时候使自己身体的转动幅度尽量小,小到刚刚足够让自己转过身体呈侧踢得准备姿势即可。再强调一次,转身的时候一定要先转头,一定要把攻击腿收紧保证小腿竖直。身体不能太过倾斜,应尽量站直。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zd0}限度的减少转动幅度。而WTF的后踢由于在踢出的瞬间往回压一下肩膀(比如你踢右脚,就把右胳膊垂下来往下压),这样就保证了身体的平衡。而转身侧踢要保证身体和侧踢一样成为一个平面,因此想要踢好的话就比后踢要困难一些。

  

原地的360跳起转身侧踢     

     

错误的踢法

下面说360度转身侧踢。这个动作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跳起的时候一定不要让身体向后倾斜过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也总踢不好,觉得很困难。后来仔细地看了录像,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身体在跳起的时候歪倒了。如果说转身侧踢没问题了,可跳起转身还是做不好,多数就是转身不对。北大的师弟师妹许多人做不好这个动作,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和我示范中的错误一样。这个问题只要一解决,剩下的问题就容易多了。所以在每次练习的时候尽量让身体放松,垂直起跳。在空中尽量保持垂直转动。身体向后倾斜15~20度是正常的,但是角度太大就无法保持平衡了。

   三、

横踢/抡踢/扫踢

                

跆拳道的横踢/抡踢{zd0}的特点就是起腿时xx夹腿。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加快出腿的速度。但是不可避免的要比泰拳式的扫踢力量小。小多少呢?起码力量上要打个8折。但是快多少呢?能快出大约1/5。这样来讲,就好像游戏里的技能设定一样,有个平衡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用哪个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击打方法。     具体在动作上的区别,以踢右腿为例,首先WTF的横踢在起腿时为膝盖向左斜前方顶出,以很小的角度就将小腿端平,然后横向踢出。见图一。

           而在打比赛中,多使用小横踢。方法是起腿时向前顶膝,膝盖提至欲攻击的高度(如踢中段,则提至胯的高度),翻胯,将速度与力量转为横向,猛力踢出。见图二。由于近乎于前踢的直线起腿,速度是最快的,但是由于大腿甩出动量不足,必然导致力量较小。但是这样的小横踢{zd0}的好处就是在狭窄空间也可以起腿,因为它的腿是在{zh1}一瞬间才翻过来转为横向的。

    横踢和小横踢由于不猛力抡腿,因此欲提高打击力量就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夹紧弹放,二是提高起腿速度。     对于WTF的横踢,一般是用脚背进攻对手的头、胸腹、腰肋、大腿外侧及膝盖。     ITF的抡踢类似于空手道,但是角度比空手道的稍小。起腿的时候是从侧面抡起。故叫做抡踢。抡踢也强调夹腿,可以提高速度并且收回后可以在不落地的情况下继续踢下一腿。抡踢可以是用脚背攻击,也使用脚掌攻击。使用脚背攻击的抡踢,其使用方法与横踢基本相同。

    而标准的、初学者最开始学的,是使用前脚掌。见图三。这种抡踢破坏力很强,击破砖瓦木板时,都使用这种抡踢。这是因为,首先前脚掌比足背要硬的多,即使踢中肘部或膝盖等骨骼也不致受伤,其次其压强比足背更大,如果用前脚掌抡踢踢中心口,几乎可以KO对手。

而且,使用前脚掌的抡踢可以将路线转为前刺,攻击对手的同时破坏其重心。但是其缺点是攻击距离受限,而且打在对手身上容易滑开。也就是说,命中率受到一定影响。     扫踢几乎不去刻意夹腿,只是放松小腿用力扫出。不过发力的方法都是一样的。由于加上了大腿的动能,所以力量非常大。但是速度会很慢,而且踢出后收招较慢。

    说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总有一些无聊人士一定要强调跆拳道只重速度不重视力量。问题是在跆拳道的规则中,并没有规定比赛时使用的横踢是多少角度,如何起腿,也就是说你打比赛的时候裁判不会因为你使用了泰拳式的扫踢而判你犯规。街斗中呢,就更没有规则可言了,xx对方,或者被对方xx,这就是规则。

    格斗不是在打拳皇,你用八神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发不出拉尔夫的超级机炮拳的。而在对打的时候,起抡踢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如自己的姿势、对手的姿势、双方的距离和运动方向决定起腿的角度和夹腿的程度。角度小速度快,作为偷袭和反击。或者抡圆了腿猛烈进攻。

    至于小角度横踢的实用程度,我可以说,还是非常之实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xx可以大幅度提高踢击的力量。虽然到{zh1}还是比不上扫踢和抡踢,但是……     比如说吧,人家扫踢一脚500公斤力,抡踢一脚450公斤力,俺用小横踢,速度是快了点,可惜力量太小了,才350公斤力……

    那么一个人的要害又能承受多大的力量打击?这三种踢法都能把你的肝脏踢个大出血。当然,前提是踢中。

      

      

    挂踢和勾踢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起腿的瞬间和抡踢/横踢相似,对方可能会造成误判而头部中招。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将对手侧踢的腿挂下来。ITF还有一种动作叫做转身挂踢。这个动作我做得不好,因为老停不下来。它要求踢出后,腿从原路收回。如果能把这个动作练得非常稳定,是很不容易的。我曾经看见过有个牛人转身挂踢进攻被对手躲开冲拳反击,结果他没有落腿直接一脚侧踢踢中人家的下巴KO……     作为威力{zd0}的腿法之一,无论是ITF的反抡踢还是WTF的转身后旋踢,都是能够对对手产生很大心理威慑的腿法。之所以它们的威力很大,不但是因为这两种转身腿法的发力时脚的瞬间速度非常快,而且施力的范围很大。只要击中头部,KO率都是相当高的。轻则面部受伤,重则伤及颈部。因此在奥运会的比赛中,后旋KO的情况经常出现。     这两者的动作区别在于,反抡踢出腿的时候是直腿起,行进过程中不弯腿。而WTF的后旋踢有点类似于ITF的转身挂踢,它在起腿的时候是弯腿的,如图。反抡踢直腿踢出速度明显比弯腿踢出的后旋踢慢一个节拍,但是力量上大了不少,而且在行进路线上受到阻力仍然可以继续发力。由于是直腿回收,落地后可以马上使用崇权或者其他的腿法进攻或防守。但是反抡踢由于进攻的瞬间是把腿伸直的,如果遇到强行格挡的对手,可能会使自己膝盖受伤,不可不察。     而后旋踢通过夹大小腿的这个动作,速度提高了。缺点是力量比较小,只能进攻头部。而且由于踢出后回收的时候小腿是折叠的,恢复成实战姿势的速度反而比反抡踢要慢一点。

    这两种腿法在起腿发力上大同小异,学会了其中一种之后很快就可以学会另一种。但是其共同的缺点就是用作进攻的时候破绽太大,回收速度太慢。如果没有击中对手就很容易被猛烈的反击。转身的动作非常明显,对手只要看到我方转身起腿,头稍往后仰就可以避开,然后直接冲上去用横踢或拳法反击。     因此,后旋踢和反抡踢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于直接反击。如对方用抡踢进攻我方腹部一侧,在对手冲进来的时候直接转身反抡踢,不仅可以避开对方的进攻,还可以直接反击到对方的头部。或者对方冲拳进攻,使用反抡踢或后旋踢可以直接击中对方头部。在反击的时候,由于机会转瞬即逝,就必须全力提高自己的出腿速度。因此原地的后旋/反抡就排不上用场了。必须练习腾空。反抡/后旋的攻击位置是脚和小腿末端,太靠近的话就没有攻击效果了。由于对手进攻必然前冲,如果重心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就可能使对方靠近到安全的距离而反击失败。因此要练习后撤的腾空反抡/后旋踢才有实用价值。至于进攻,不是没有……比如垫步反抡踢,和连续两次反抡踢。实际上严格的来讲应该属于反反击了。

  

    如图,反击用的跳起反抡踢。后撤的距离根据对手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而定。

抛开规则不谈,理论上讲ITF和WTF的手部攻击方法没有什么区别。从最基本的正拳、捶拳、背拳,到突出中指或食指指节的指节拳,手刀、反手刀、贯手,等等等等。变化十分繁复。每一种攻击方法如果使用得当的话,都有着不小的威力。但是这些方法相对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在临敌的时候必然用不出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新的学员学会了许多种腿法,而他{dy}次打比赛的时候也许只能想起用横踢进攻。所有的手部攻击方法,无论是WTF还是ITF,在各自的品势或者特尔中基本上均有概括,所示范的是典型的进攻/防守方法,练习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动作,编排成自卫术进行反复练习。       另外,拳的硬度也很重要。所谓击破,并不是为了向别人显示自己一拳可以打碎多少块砖瓦。有些人认为砖瓦是死的,人是活的,能开砖碎瓦不一定能在人的身上打出如此威力,而对击破嗤之以鼻。
    我认为,这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我们在不断练习拳法和腿法时,出拳和踢腿的力量随着技术的成熟不断增大,而如果自己的关节强度不够,就无法抵御自己施加给对方的打击力。我以前有个同学在街上与人口角,一个勾拳打在对方下巴上。虽然对方被打晕,他自己的手腕也骨折了。这就是典型的例子。练习过一定强度击破之后,身体强度提高,不但自己的手腕不会骨折,打在对方身上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由于其他的手部进攻技术使用相对繁琐,因此最为直接有效的拳法使用的频率也{zg}。单以拳法比较,实际上跆拳道与拳击、散打、泰拳、空手道等的拳法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无外乎都是以直拳、摆拳和勾拳为基础进行变化和组合,加上适应各自规则和风格的步伐来使用。       在规则保护下的竞赛中,WTF几乎很少使用拳法。这是因为,只有击打护具的正拳才被允许。由于用正拳将对方打出明显的位移非常困难,而且在用拳击打护具的瞬间,头部防守会出现空档,比较危险。与其冒险用正拳得一分,还不如用连续的腿法进攻来得实在。况且这一拳打在对方的身上不疼不痒,无法有效阻止对方进攻。       ITF的规则是可以使用直拳进攻对方腰带以上。因为有拳套保护,用拳法进攻对手中段只能造成很小的损伤,因此和其它搏击术的拳法一样,几乎所有人都选择用拳法进攻对手的头部。包括在腿法掩护下的直拳进攻,直拳的迎击,跳起直拳等等。如果裁判没有看见,小幅度的勾拳和摆拳也可以使用。由于进攻和防守要顾及头部,因此ITF是和WTFxx不一样的打法。具体内容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单独写出。       由此,也就是WTF为什么被人诟病,为什么被视作不实用。多数道馆平时针对实战的训练都是在规则下进行。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极少练习拳法。虽然也有道馆会比较全面的讲授各种技术,但是这样的道馆又有几家?至少在国内,许多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开馆,自己都不知道拳该怎么用……以至于会有初学者发帖子说出“拳法无用,老子用腿就可以解决你”的可笑言论。
    人都是有功利性的,比赛不允许使用的技术必然会练习的比较少。因此欲加强真正实战方面的训练,无论WTF还是ITF的练习者,多多练习比赛规则之外的技术是当务之急。



一般地,跆拳道练习者的胫骨、手臂外侧、均可做为进攻的武器。但是受伤后对动作的影响也很大。如果对手的胫骨硬度远胜于己,在面对攻击时也有沦为自己弱点部位的可能。这就是功力训练的重要性。

战术上,可以简单的分为进攻和防守反击。WTF的直接进攻方法多见前腿横踢、双飞与下劈。前腿横踢一般作为偷袭,如对方换步、和自己长时间对峙放松警惕等。一但得手,一般快速帖靠对手,利用规则保护自己;或立即退开撤出危险距离。如果对手后退,可用双飞或滑步下劈等腿法追击。
使用假动作使对方判断失误进行防守或躲闪时,利用其重心改变无法有效反击的直接进攻也在这种情况之中。

反击可细分为直接反击(迎击)、防守反击和反反击。
首先是直接反击。直接反击是在对方进攻的同时利用对方腿法特点进行反击。如对方右横踢进攻我方腹部,我可直接起右腿后踢将其打回。对于下劈,可用后旋直接反击。
防守反击包括躲闪反击和格挡反击。防守反击的出腿时机非常重要,比如用横踢反击对方的横踢进攻,我方击中(注意是击中,而不是起腿)对方的{zj0}时机,是对手踢出后落腿点地的瞬间。经验表明,如果两人起腿速度相同,对方的腿踢直开始下落时,我方开始起腿,是非常合适的。
其它腿法的反击原理相同。因此熟悉各种腿法的进攻时间段、回收时间段、攻击范围和盲区非常重要,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经验。

反反击是指我方作出进攻或假动作后,对方作出反击动作,而我方针对反击动作进行反反击。如我用前横踢假动作将对方后踢反击骗出后立刻收腿后撤,待对方动作结束收腿下落时上前抡踢反击腹部。反反击要求运动员在进攻时就已经想好对手可能的所有反击方法,并且能保证对其中任何一种反击都能作出有效的反反击。除了多练习实战,别无他途。


WTF的得点一般以双飞为主,{zh1}一脚如果上头的话,有可能KO。所以两人用双飞对攻的情况很多见。对付双飞踢用后退是没用的,越退反而越吃亏。因为双飞的盲区在靠近身体的地方。可以在对方起腿的时候直接用后踢反击,或者贴靠之后横踢反击。
前腿横踢、下劈抢点也很常见,尤其是配合前腿的假动作,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判断失误往后退,就立刻滑步前腿横踢或下劈。进攻的时候要小心对手故意后退引诱自己进攻。如果对方看穿了假动作在我落腿后向我方横踢进攻,可立刻使用后踢或后旋反击,如果对方比较盲目,经常一击必中。


WTF比赛节奏较快,经常是进攻中有反击,反击中有进攻。而ITF因为没有护甲,节奏稍慢,进攻比较注重打击效果,有的人喜欢打点数,有的人喜欢打力量,风格比较多样。
ITF的进攻方法也很多,举几个比较有特点的,也是我比较常用的来说。如在双方一米左右距离的时候前手拳晃动做出拳状,在对手抬手护头的时候快速出前腿侧踢进攻中段。出拳的一瞬间就要立刻判断对手反应,以决定是否要继续出腿。在打一些速度较慢的人的时候,这招比较管用。但是如果对方速度比自己快,可在自己出拳假动作的时候先用侧踢进攻自己中段。由于此时前手拳没法防守,就要吃亏。因此这招只能偶尔使用,用多了对方就可以有效反击。
在双方距离更近却都没有进攻动作的时候,如果发现对方有前腿侧踢的企图,可以立刻抬起前腿作抡踢状,但是并不踢出,只是作为假动作,让对方下意识的防守中段,同时可以把对方的腿挡住使其无法起腿,自己则立刻前扑用拳进攻对手头部。这招对付拳法好的人会比较危险,因为拼拳法正是他们所擅长的。

有时可以在ITF比赛中见到后腿的抡踢,支撑脚向前滑。这样的抡踢力量非常大,如果对方没有反应过来可以被打得很疼。后腿的侧踢也一样,甚至可以滑的比前腿侧踢还要远,而且欺骗性很强,力量又大,也是很受欢迎的进攻方法。但是这两个缺点是如果对方快速贴近,自己的进攻就xx无效了。因此一般在较远的距离上使用。因为在相对远的距离上,对手警惕性较差,而且出腿的时候一旦发现对手靠上来,也有机会收招。

一般对方用拳进攻,用侧踢和后踢来迎击是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后踢,打中了基本上就KO了,因为中段没有任何防御。如果抡踢力量足够也可以用抡踢迎击,但是风险比较大。

 

郑重声明:资讯 【(转)跆拳道教学资料总结-对WTF和ITF的个人认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