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地质研究推动浙江地质找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源自《浙江地勘》[2009年第10期]
作者: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总工程师 汪庆华

  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国土资源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地质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推进地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战略部署,是深化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大举措。大讨论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深入探讨长期困扰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寻求促进地质工作有重大大发展的治本之策。

 200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使我们广大地质工作者既感到中央领导对地质工作的重视,又感到责任的重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地质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地质工作的新跨越。几年来,在国务院《决定》的指引下,地质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在中国地质体制改革走过十年历程的大背景下,许多影响地质事业发展的问题也显现出来,正如徐绍史部长指出那样:“中央对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指示和要求非常明确,但是我们尚未有效的贯彻落实;地质找矿的布局和思路逐步形成,但是我们也尚未使它顺畅的落地;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课题已经提出,并在积极探索,但是尚未真正破题。”徐部长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前地质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地质找矿事业就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更谈不上改革发展。
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讨论,本人认为自地勘工作体制改革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的地质勘查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从以资源保障为主的传统地质工作逐步转向资源环境保障并重的多目标、多功能的现代地质工作。我省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已覆盖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以及旅游地质等多个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提升地质工作服务功能、服务手段,加强技术研究,提高装备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是摆在地质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本人认为,在我省地质工作大发展的同时,目前制约和影响我省地质找矿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总的来看,地质工作还没有xx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
就地质找矿而言,如何实现我省地质找矿的突破,是我们面临的必须xx的课题,为此,谈点肤浅的想法,以供领导参考。

 一、地质找矿存在的主要问题

 1、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有限、探明资源总量不足。
 浙江省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丰歉并存,配套不足,陆域燃料(煤炭、石油)矿产贫乏;金属矿产短缺,铁矿资源有限,铜、钼矿质优,但后备储量不足,铅锌量较大,但以贫矿为主;非金属矿产丰富。由于客观地质条件的限制以及地勘有效投入不足,我省矿产资源形势较为严峻。随着省委、省政府拉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各项措施逐步到位,以“六线两枢纽”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和工程的加速上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急速增加,但我省除部分非金属矿产外,矿产资源查明资源总量不足,大部分矿产保有储量不能满足开采需求,大宗支柱性矿产缺乏,资源配套不全,资源保障能力不高,尚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 2、地质找矿工作滞后,战略性矿产勘查不足。
 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十五”以来,矿产勘查主要以勘查风险低(建材矿产)或短期效益明显的矿种(萤石、钼)为主,而国家急需、我省又有一定潜力的战略性矿产(铜、铅、锌、钨、金、银、铀等)勘查不多,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总体偏低。由于矿产资源远景调查、成矿预测等基础工作开展不够,已知有潜力的矿点投入深部的深部钻探验证工作量有限,勘查成功的典型不多,新发现矿产地较少,铜、铅、锌、钨、金、银、铀等具一定潜力的战略性矿产勘查选区困难,勘查基地缺乏;公益性、战略性矿产勘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局面尚待形成。
 3、找矿难度加大,勘查技术落后,人才短缺
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通过大部分重要的化探异常的检查,现阶段可利用的大型地面矿和浅埋藏矿已经所剩不多,单凭现有的理论分析和图面判读已经不易在工作程度较高地区有效地发现新的矿床。因此,矿产勘查工作重点应以寻找深部隐伏、半隐伏矿为主,而我省这些年来,由于地质勘查新技术新方法引进不够,新型地质勘查设备和装备更新缓慢,矿产勘查深度较浅,钻探设备仍以500米左右的中深钻为主,尤其是近十几年,地矿找矿工作的萎缩,最需要言传身教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出现了技术人员接替链条上的断裂,导致我省地质勘查技术水平总体不高。野外一线地质找矿人员忙于完成各类地质勘查任务,少有机会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没有时间认真研究并总结矿化信息和成矿规律。野外地质调查和矿床研究的严重脱节,导致许多矿产地质成果有粗加工品特征。
 4、矿产地质的基础研究薄弱,科技能力下滑
 我省与地质找矿有关的前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欠账较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即以快速扫面为主,未开展矿产调查工作,基础地质调查面积东部多西部少,部分资料年代久远,数据质量、精度以及数据适应性参差不齐,基础地质研究与矿产调查工作的滞后,显然不利于新矿产地的发现和成矿规律的总结;此外,区域性的物化探资料老化,高精度的物探工作开展较少;近十年来,省内矿产地质研究近于停顿,只进行了成矿远景区划和成矿系列研究等总结性研究工作,而成矿背景和成矿规律等基础性研究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找矿的突破。

 二、几点建议:
 在地表矿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用传统方法已经很难找到大中型矿床了,地质找矿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需要有足够的政策支持和基础支撑,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找矿的动力与活力。本人认为,要实现我省地质找矿的突破,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
 一是加强基础地质研究。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重要成矿区带以1:5万为主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或矿产远景调查,在重要成矿区带部署开展以中比例尺为主的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一个地区有什么样的矿产,其产出条件怎么样与这个地区所处的地质条件、大地构造位置有关,基础地质的研究在地质找矿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物化探成果的集成和综合研究,为重要成矿区带的地质找矿提供基础资料。

 二是加大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查工作力度。
以紧缺的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为重点,统一部署重要成矿远景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重点勘查区内加大各级财政和各类资金的投入力度,省级地勘经费要集中投入,加快矿产资源勘查进度,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对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引导和拉动作用,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的整体勘查和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勘查程度。通过重点矿区重点矿产的勘查,加快“攻深找盲”步伐,要敢于验证,通过系统总结和必要的工程验证,加深对周边同类型矿产的找矿规律认识,争取提出一批具有前景的资源勘查基地,力争取得战略性矿产的找矿突破。

 三是加强区域成矿找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和应用。
要又好又快地解决地质问题和发现矿产资源,需要调查研究、追索找矿、就矿找矿、由浅入深、点面结合、追根溯源等一系列科学找矿方法,需要严谨的思维和合理的验证。区域成矿找矿理论,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指导勘查选区和开拓找矿思路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直接指导矿产的勘查。因此,加强区域成矿找矿新理论研究是地质找矿的当务之急,目前,野外地质工作和矿床研究出现严重脱节,务实的矿床地质研究被忽略了。系统的矿床地质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地质找矿人员的科技水平,有利于提高地质工作质量,有利于指导地质找矿人员主动地发现新的找矿靶区和矿产地。

 四是加强在工作程度较高区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
近几年,在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地区,大多数新圈定的具有价值的矿产地,是靠对前人找矿地质资料的研究和对已知矿化点的复查得到的,或者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事实说明,已有地质找矿资料的开发利用和对已知矿点的重新认识是取得找矿新进展的重要途径。我省在数十年的地质矿产勘查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在资料的二次开发上不很不够。因此,组织进行全省重点成矿远景区矿产勘查资料的二次开发,以新理论为指导,总结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重新认识并提出新的找矿靶区,就显得十分重要。

 五是加强各部门力量的整合集成,建立有效的地质找矿新机制。
地质找矿是实践性、综合性、协同性的工作,不是几个人或某一专业能完成的,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工作,才有可能{zd0}限度地发挥整体力量,实现地质找矿的突破。目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地质勘查队伍和科研队伍之间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各自为伍的较多,资料和成果无法共享,一些单位项目多的忙不过来,不能深入研究,一些单位人员则清闲无事,没有项目研究,这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需要安排一些具有一定深度或广度的科研课题和综合性的研究项目,吸收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地质科技人员共同参与实践,协同研究,广泛培养地质找矿的科技人才。而力量的整合和地质成果的集成与综合研究首先要xx的难题,就是要实现地质资料的共享和人才的合理流动,同时要建立地质找矿的奖励制度及与地质找矿绩效相配套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地质找矿新机制。

此外,现有项目管理中相关的财务制度、评审制度、考核制度、奖励机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人员创新精神的发挥;科研人员到处跑项目,忙于应付各种差事,安不下心来搞科研,已成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应引起充分的注意。
郑重声明:资讯 【加强基础地质研究推动浙江地质找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