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秋千,我总会有上去荡一荡的冲动。看到秋千上的孩子灿烂的笑容,听到他们稚嫩的笑声,心里总漾起了柔软的微波。孩童时代飞扬在秋千上的甜梦,忆在心头,暖在心里。
记得上幼儿园的阶段,我最喜欢爸妈带我去姥姥家附近的一个公园玩,因为那里的游乐场里有三个铁制的秋千,其中两个是可以让两三岁的孩子坐在里面的椅子,孩子可以把腿从栏杆里伸出去,然后在腰部扣上锁,另外一个则是没有封闭的木板。虽然每次需要排队才可以轮上,但我依然很期待去荡秋千。我太喜欢站在秋千那块方方的木板上了,用小手抓紧秋千上的锁链,用两腿用力地一曲一弯,让秋千荡得高越高越好,感觉自己就像鸟儿在蓝空自由地飞翔。
上小学时,在北外的大操场东边双杠附近,体育组的老师们为了让大学生锻炼身体,就安了几个简易的秋千,是用极粗的绳子做成的,那粗粗的绳索从天而降,在下面打了一个大大的结,人可以骑马一样坐在这个结上,也可以用两脚踩在上面,夹紧绳子,荡来荡去,也是很有意思的。那里当然也是我们小孩子乐于玩耍的地方,我们常常和伙伴们一起在课余时间跑来玩,虽然很简易,但荡起来也别有一番快乐的滋味。
童年对于秋千的向往与喜爱,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渐行渐远了。直至读到李清照的词句:“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荡罢秋千含羞而去的情景,让我对秋千又多了一点浪漫的印象。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笔下的秋千为何如此伤情?“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词中的秋千与欢笑又因何而令人烦恼?
有一次在金源的某家具店里,看到一个形状类似半个鸟笼子的秋千,就禁不住好奇跑过去坐了好一会儿,感觉很闲适、很舒服。我当即就有立刻买下来的冲动,先生竟然也同意买下来,放在客厅,于是就考虑它的尺寸,放在哪里合适。但理智又让我犹豫起来,最终还是没有买。
曾经在小区里散步,看到住一楼的人家,在自家院子的藤萝架下安置一个木椅状的秋千,旁边有茂盛的绿色植物,还有红红的石榴花盛开着,耳边又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此情此景让我随口给儿子作诗一首:葡萄架下秋千索,鸟语声声绕竹篱。闲品清茶书做友,榴花燃火动诗思。儿子起初是很崇拜地听我念诗,但一听我严令他背诵下来,他马上变脸跑开了。后来在我的威逼利诱之下,他总算背了下来,却无法吟诵得有滋有味,我也只好由他去吧。
有一年秋天,在北外活动中心的小操场东面安了几架秋千,刷着淡蓝色的油漆,当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上面,我就缓缓地走过去坐在秋千上,悠悠地荡起来,没有了童年时的勇敢和好奇,秋千慢慢地荡过来荡过去,起伏的弧度非常的舒缓,我沐浴着秋阳,感受着坐在秋千上的闲适与恬静,如此的放松,如此的美妙。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