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影响
过去,通过我对幼儿在幼儿园参与活动的观察,我认为安全感建立得好与差以及专注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效果,也因此判断这终将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学业成绩甚至人生的幸福。
但最近,我发现与上述安全感和专注力对幼儿影响同样重要的还有一项重要的能力,那就是延迟满足能力。同时,我可以判断,一般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幼儿,专注力也好,同时延迟满足能力也强。
那么,什么叫延迟满足呢?其意义又何在?
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决策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能力反映的是个体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而专注于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延迟满足能力不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变量。Cournoyer和Trudel研究认为,延迟满足能力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儿童4岁时出现,并可预知他们儿童期、青春期、大学时期的认知和社交能力。Funder等人研究发现,延迟满足能力与其自我控制、自我韧力、注意力集中、明事理、智谋、合作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可见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人格变量
昨天,我听了园内向日葵班的一节公开课。是胡老师的课,内容是“里面与外面”。胡老师在上课之初就很神秘地在靠窗台的柜子上拿来了一个透明的口袋,里面装有四五个毛绒玩具,同时还有一把小枪和其他等。胡老师的课程设置得很好,讲得非常有趣儿,所以,有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昨天都听得极认真,甚至可以说是昨天在课堂上表现得最认真最积极主动——这令我非常吃惊。同时,也有另外两个另我非常吃惊的孩子,均是男孩。从他们看到胡老师从柜子上取下袋子开始,他们两个就闹着要里面的玩具。后来胡老师将袋子送回去,又换了一个装着各种零食的罐子,仍是讲里面和外面。这时,这两个孩子就闹得更凶了。而其他的孩子一直认真地听课。中途老师也强调,{zh1}老师会将零食发放给坐得{zh0}的小朋友。但是,这两个孩子始终将心思停留在要东西上,整个课程持续了约25分钟,这两个孩子的内心就受折磨了25分钟。尤其是,{zh1}事先说谁坐得{zh0}谁就选零食,结果这两个小朋友{zh1}选,他们没有选到自己期待的那种。其中一个小朋友忘着别的小朋友手中自己期待的零食还说了句“那是我的”。
在评课时,胡老师很自责,她说她准备不充分才使用了零食,所以才会导致那两个孩子没有上好课。而且她本意是想让孩子们把零食放进自己的包里,然后让孩子因此再次认识“里和外”。我的态度是这样的:我并不主张用零食来吸引、诱惑或是鼓励孩子,但是,偶尔地使用是无可厚非地。其实,胡老师开始并没有拿出零食,而是玩具,那两个孩子也在闹。所以,我认为,关键不是教具(当然,零食还是应该尽量少用),而是孩子自身的延迟满足能力决定了孩子当时参与活动的状态——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地期待。
幼儿园的教师几乎上每节课都会使用教具的,所以,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好差显而易见。还有一个环节孩子们也表现很突出,那就是每天吃水果点心的时候,延迟满足能力差的孩子总是一见盘子就伸手闹着要,从来都不肯等待,再三告诉他们轮流来他们仍不能安静下来等待。在这方面我也特别嘱咐教师,对于新入园的年幼的孩子老师开始以优先满足为主,逐渐地延后满足。对于生病的孩子、当天状态不好的孩子尽可能地优先满足。而对入园较久常态孩子就要按规则来,不去迁就,因为迁就的结果会给幼儿带来更负面的影响,对幼儿的发展更不利。
那么,为什么幼儿延迟满足能力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原因诸多,但我个人狭义地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影响{zd0}。
1、依恋关系对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影响。
Teresa Jacobsen的纵向研究表明,儿童和母亲之间的依恋能影响到6岁儿童在延迟满足任务中的表现。研究者在儿童12-18个月时进行测定,在儿童6岁时完成任务。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和母亲形成的依恋情况和等待的时间差异显著,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延迟满足任务中等待的时间最长,不安全型的依恋的儿童在等待中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在研究中考虑到一些因素,比如性别和认知加工。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也发现普遍存在这一现象,没有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的幼儿延迟满足能力普遍较差。这种形成非安全依恋关系的幼儿既包括过度粘母亲的幼儿,也包括不依恋任何人的孩子。昨天我们向日葵班上的两个宝宝刚好是这两种类型的:其中一个孩子家里婆媳不和,该幼儿过度粘母亲;另一幼儿由于成长中过于独立,似乎没有与任何人形成依恋关系,这是一个放在那里都不哭的孩子。我觉得有一点母亲们应该了解,孩子过度粘人和一点儿也不粘人都是不正常的现象。有人误以为孩子离开家人和上幼儿园不哭就是好事,其实,如果三岁孩子上幼儿园不哭的确是好事,但如果两岁左右的孩子离开任何家人都没有依恋的感觉,或者是上幼儿园{yt}也不哭就不是什么正常的事,说明孩子没有与家人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
2、对幼儿过度放纵会影响其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Christian F.Mauro的研究表明,宽容型的父母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延迟满足,放纵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儿童的延迟满足,如果母亲将注意力集中在等待任务完成,则其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发展较好。
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太金贵了,一大家人少则三五个,多则七八个就围着一个孩子转。人们对孩子的关注更多地停留在吃喝拉撒上,唯恐物质上的供应不足。还有的老人受不了孩子哭闹,对孩子百般迁就。孩子的需要总是及时满足,甚至孩子还未表达需要大人就已经提前供给了。孩子在家里习惯了需要被{dy}时间满足,这变导致了孩子延迟满足能力发展得不好。这样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不会等待,这对孩子性格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等都极其不利。
3、家长与幼儿的互动经验会影响幼儿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有的妈妈对我讲,说她的孩子要买什么东西都要立刻买到手,不然就哭闹,我问这位母亲那她是怎么处理的,她说:“我心情好就给买,心情不好就不买。”还有的妈妈开始会不满足孩子,但当孩子哭闹后,嫌孩子闹或嫌孩子丢人就会赶快满足孩子。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好方法,对孩子要求的满足不能以个人心情好差来定,也不能孩子一哭闹就去满足,对孩子要有个原则,尤其是在物质的满足上,与孩子的互动情况会影响到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女儿在去年春天,也就是她3岁2个月左右时,她在超市玩具柜台看到了自己喜欢的恐龙玩具,但当她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玩具被同行的其他小朋友买走时,她非常伤心。随后我就带着她在家附近的超市和宝宝店四处寻找这款玩具,结果都没有。女儿{zh1}就在超市里拿了一个玩具电话,要求我买。我内心里明白女儿并不需要这个玩具,她需要的是恐龙,因为没有买到恐龙而用这个玩具来填补内心的失落感。我郑重地告诉女儿,不可以买我们并不需要的玩具,我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买到恐龙,并拿着恐龙到幼儿园去接她。女儿当时拿着那电话玩具想了很久,内心明显在挣扎,{zh1},她主动将玩具放回柜台。我那天一直观察着她陪伴着她,我心想,那么喜欢恐龙的孩子会如何度过接下来的{yt}一夜地等待呢。虽然女儿到家时还明显地被失落感笼罩着,但之后还是慢慢地好起来了。当第二天我带着比她期待更多的恐龙接她时,她的兴奋我永远都记得。今天,我再来思考这事,如果我答应了女儿而不xx,那么女儿的延迟满足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下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她可能不会接受延迟满足,而选择当前满足,因为如果当时她不要一个玩具,过后也可能失去要的机会。就象是很多车祸和工伤赔偿案似的,大多受难家属都会选择一次性了断,而不会选择看似受益更多地终生赔尝,因为,人们对未来是不确定也不确信的。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