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美的空调工程公司之行业信息:美的的狼性发展
中山美的空调工程公司之行业信息:美的的狼性发展

在中国地图上,顺德是一个小地方,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总面积仅有800平方公里。

在这片狭小的土地上,却聚集着大大小小的家电企业3000多家,号称“家电之都”。曾有这样的说法,顺德每20秒钟就有一台冰箱走下生产线,全国家电卖场柜台上每100台微波炉里,至少85台来自顺德,中国人使用的电饭煲有一半是顺德制造。

在以往30年里,一批显赫的家电品牌从这里呼啸而起,包括“千亿俱乐部”新贵美的。

美的近年来快速扩张,触角伸向家电行业的多个领域,有人形容美的“像一匹不受控制的狼”。

此前多年,家电制造行业的老大是海尔。不过,美的左冲右突,爆炸式增长,或将颠覆这种格局。2010年,美的集团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100亿元。“美的速度”若能持续,超越海尔,成为家电行业新霸主的日子将为期不远。

“很多中国民营企业都是在千亿规模时犯错误的。”地产界教父级人物王石说过。

常去打高尔夫球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信心满怀,将2015年的营收目标定在2000亿元,同时跻身世界500强。

美的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连串新问题。海尔破千亿后发展缓慢,美的是否也会陷入“千亿魔咒”?美的的下一个千亿元如何实现?未来增长的动力在哪里?海外扩张面对跨国巨头胜算几何?

“疯”和“狂热”

数十亿元打造三大基地,拿下央视标王。一位家电观察者说,“以前的美的是沉稳的,但这几年开始狂热。”

2011年4月7日,安徽芜湖,细雨绵绵。

退居二线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乘坐私人飞机来到芜湖,参加美的芜湖日电(日用家电)工业园开业仪式。他乡音难改,仍喜欢把【mei di】说称【mei de】。

站在美的工业园厂房下,何享健等候芜湖地方官员到来。他身边站着得力干将黄健,二人不时交头密语。

二人身后,站着一群身穿黑西装的青年人。他们是美的日电集团各产业的当家人。整个广场挤满了这样打扮的年轻人,他们披着透明雨衣,有秩序地坐在雨中。

芜湖日电工业园建设投资20亿元,是仅次于顺德总部的美的第二大日电生产基地,美的预计该基地2015年产值将达200亿元,将成为“5年再造一个美的,2015年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距离何享健不远处,一群媒体和业内人士正在议论。

“上个月,美的投资10亿元的生活电器武汉基地投产,上周美的在总部顺德建成‘全球{zd0}电压力锅基地’,下周美的还有一个微波炉基地落成。美的疯了。”

“最近美的几乎每周都有媒体发布会,不是总部组织的,就是分公司组织的,这几周是日电集团组织的,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密集。”

几个小时之后,黄健代表美的日电集团宣布,未来5年,美的日电还将继续扩展规模,涉足其他产品领域,产品种类会从目前的40种猛增至60种。“美的将开启多品牌计划,并购将成为多品牌战略的主要手段。”黄健说。

黄健领衔的日电是美的集团的一部分,目前并未上市。美的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市公司美的电器,主营冰洗产品和空调,掌舵者是何享健帐下“首席大将”方洪波(微博)。

上个月,方洪波率领的美的制冷集团刚在无锡宣布,完善多品牌布局,推出小天鹅空调。本月,美的全国各分公司将陆续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展示小天鹅空调。

美的电器上月披露的2010年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745.59亿元,同比增长57.7%,实现净利润31.27亿元。加上日电产品销售,美的集团年营收规模突破1100亿元,成为仅次于海尔的中国第二大家电企业。

“广告部狂砸广告,拿下央视标王;市场部狂做降价营销,搞1499元滚筒洗衣机做噱头;卖场促销员也跟着疯狂。”家电资深观察家刘步尘说,“以前的美的是沉稳的,但这几年开始狂热。”

“最危险的时刻”

何享健从科龙嘴边成功夺回美的,并进行了股权改革,“不改革死路一条,美的是因为改革才有今日。”

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史上,并不缺乏狂热。与同行相比,早期的美的相对沉稳,走得也比较慢。

1968年,小学文化的何享健26岁,当着公社干部。看着乡亲们为找不到{yt}6角工钱的活儿发愁,他萌生出生产自救的念头。他率领23位顺德北滘居民集资5000元,创办“北滘公社塑料生产加工组”,隶属顺德北滘公社,他自己任组长。

此后10年,何享健卖过金属制品,做过汽车配件,但始终都是作坊式生产。直到1980年,{dy}台40厘米台扇面世,作为乡镇企业的美的才涉足家电行业。

“当时买卖赚钱还属于投机倒把,我们受到的限制很多。”据美的提供的资料,何享健回忆创业情形时说,“那时是偷偷摸摸地干,从广州请国企工程师xx到美的讲课,苦苦求情,住一个晚上都不行。这在当时是犯法的。”

当时国内风扇市场上已有很多规模大、名气响的国营大厂。如江浙的“长城”、“菊花”、“骆驼”,广东的“钻石”、“远东”等xx风扇,正在掀起家电行业{dy}轮价格战。

美的这样一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尚显稚嫩,不是这些大品牌的对手,何享健没有去正面竞争,而是利用广东的地理优势,决定“出口突围”。

1988年,美的实现产值1.2亿元,成为顺德十家超亿元企业之一,出口创汇达810万美元,次年,这两个数字几乎双翻番。

之后,美的成为顺德产权改革的首批试点。1993年,美的成为中国大陆{dy}家乡镇企业改制后的上市公司,但3年后,美的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

当时顺德三大家电企业中,科龙处于强盛期。于是顺德当地政府想了个主意,邀请三家企业领导人吃饭,在饭局上,政府的人表示,希望美的、科龙、华宝三家合成一家,由科龙领航。何享健得知这一消息后,愤然离去。{zh1},何享健保住了美的,科龙和华宝合并。

看到危机的何享健主导了一场变革,让美的一批元老退位,引进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事业部制管理,大胆重用方宏波等年轻职业经理人。

与此同时,美的推行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一系列“论功行赏”制度,企业逐步走出困境。2000年,美的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元。

1999年,何享健开始筹备MBO(管理层收购)。2000年初,美的管理层和工会共同出资组建美托投资公司。2001年1月,美的当时{dy}大股东顺德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3000多万法人股,分两次转让给美托公司。转让完成后,政府控股的公司只是美的第三大股东,美托公司成为{dy}大法人股东。此后,美托公司更名为美的集团。

在变革过程,何享健获得美的集团55%的股权,美的集团以22.19%的股份控制上市公司美的电器,何享健之子何剑锋则拥有美的电器4.17%的股份。

后来,何享健把这个时期,定为美的“最危险的时刻”。“不改革死路一条,美的是因为改革才有今日。”他后来接受采访时说。

当年差点吃掉美的的科龙,因为没有妥善解决产权问题,逐渐陨落,2006年被海信收购。

折戟汽车业

2004年,美的进军汽车业遭受重创,损失十多亿元后退出,开始专注于家电并大获成功。

2000年左右,TCL、海尔、海信、康佳等家电企业开始跨领域扩张,纷纷进军彩电、手机、电脑等领域。

 

转自:中团网

推荐:中山市乙丁空调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0760-22580198   22133334

日期:2012.11.7

郑重声明:资讯 【中山美的空调工程公司之行业信息:美的的狼性发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