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平湖西瓜

引用 平湖西瓜

 

引用


平湖西瓜,平湖人民的骄傲

对平湖西瓜种植业的调查

前言  现在是平湖西瓜上市的时候,西瓜味甜爽口,能解渴消暑,被人称为"夏季水果{zw}"而倍受珍爱。西瓜原产非洲,于五代(公元907-960年)经中亚传入我国。平湖地处浙北,古属吴越之地,为我国最早的西瓜栽培地之一,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种植史。明代嘉靖年间,平湖西瓜因汁多味甜、爽口无渣,被列为皇室贡品,其中平湖虹霓堰(现属林埭镇)戴家浜之"三白瓜"为{zj0}。其瓜白皮、白瓤、白籽且皮薄,明代天启年间,它已是平湖西瓜的当家品种。民国初年,平湖所产的"马铃瓜"味甜而鲜,水多而软,皮硬耐藏,半个多世纪来,一直畅销沪杭、港澳地区及南洋诸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叶,平湖县开始大量引进西瓜品种,其中解放瓜和台黑西瓜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在平湖共同当家维持了十多年。1975年,平湖县从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引进西瓜一代杂种中育1号,这是平湖西瓜生产史上{dy}个杂交品种,对改善平湖西瓜的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中育1号西瓜新品种的推广,一些新的栽培技术也得到推广应用,平湖西瓜栽培方式由传统的墩栽改为条栽,由单一施有机肥改为有机肥和化肥结合施用。八十年代,平湖西瓜豆类研究所育成的平优1号西瓜和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的圳宝西瓜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九十年代,平湖市西瓜豆类研究所育成的87-14西瓜唱响主角,以其早熟、耐湿、抗病、大果、丰产等优良性状受到瓜农青睐,推广速度很快,逐渐成为平湖西瓜主栽品种。近年来,平湖进一步实施"金平湖"品牌兴瓜战略,品种更新换代,栽培技术规范化,建立4个千亩优质瓜基地,对平湖西瓜的产、供、销实行统一名瓜商标,统一种植编号,统一优质良种,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窗口专卖等重要举措,重振平湖西瓜雄风。2001年,平湖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 

"又是一年果熟时。虽然骄阳似火,但是,对于种瓜的农民来说,这是他们的丰收季节。汗水凝结的果实终于可以上市了,虽然在烈日下他们挥汗如雨,但是,他们希望天能更热一些,再热得久一些,可以让那些碧绿滚圆的西瓜变成厚厚的一叠钞票,给孩子们多变出一个学期的学费…… "这句话是我{dy}天来农场采访一位老伯伯时他告诉我的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我当时很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对奋斗在烈日下的瓜农们的{dy}印象就是他们的纯朴和善良,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化肥涨了,水费涨了,车费也涨了,但瓜农们的希望并未因此而消减,平湖的西瓜也正是因为注入了众多瓜农的殷切希望才显得特别甜,吃起来有淡淡的人情味.他们用更加辛勤的劳动,减少成本上涨的压力,为自己和家人许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这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夏季种瓜生涯。

一个瓜,一份汗水

我去的是我家乡的一家农场,就在我爸爸服装厂的附近,那是一家很大的农场.事先我找人介绍好我来农场的目的,农场的伯伯热情的接待了我,我说我要体验一下瓜农的艰辛种瓜生活.下午一点半,烈日下知了拼命在鸣叫。我们戴着草帽,穿着长袖衬衫长裤走进大棚,准备摘些西瓜,“昨天晚上接到很多订购电话,所以今天要多摘些。”跨入瓜棚的门,差点被迎面扑来的热浪掀倒,甚至有些窒息,条件反射般扭转了头。"哇,要热死了,这怎么受得了......"我心里想.伯伯看到我,笑嘻嘻地对我说:“大棚里面的温度要比外面要高几十度,现在的温度有五六十摄氏度,你不习惯的,别进来了,不然你会中暑,弄不好还会xx。我们已经习惯了。”我拒绝了,既然要体验瓜农的辛苦,就要进去体验一下,我也急忙和伯伯进去了.虽然已经习惯,但在如桑拿房的大棚里,几分钟后,我们的汗水就湿透衣衫。他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拿着剪刀不停地穿梭在一片绿色瓜藤中。等两小时后伯伯走出大棚时,那块挂在他脖子上用来擦汗的毛巾已经成了“湿巾”,深蓝间白条的衬衫已“染”成了黑色间白条。他告诉我:"趁着现在天气正热,每天要在这样的瓜棚里选瓜和采瓜,争取在天凉前多卖出一些西瓜,气温降低,买瓜的人自然少了,我平均每天少卖200箱西瓜。更坏的还在后头。梅雨结束,天气骤然变热。西瓜一下子受不了温度的骤变,都爆裂开来,瓜皮也被晒得干黄干黄的。这种情况,哪是心痛两个字能说清楚的呀。”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叹起来:仅仅这采瓜一个方面就这么辛苦,他们从一粒小小种子,要经过浸种、催芽、育苗、定植、结瓜这么多步骤,那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和辛苦啊?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下午的体验,我的启发很深刻,瓜农们真是太伟大了!

一个西瓜,一个梦

西瓜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面积稳定在8万hm2左右,由于利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进行反季节栽培,能提高生产的稳定性,提早或延长上市时间,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因而近年来设施西瓜种植面积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平湖是浙江省主要的西瓜产区之一,生产的西瓜素有“金平湖”之美.

目前,平湖市西瓜常年种植面积3300hm2左右,其中露地面积2600hm2左右,大棚面积约700hm2。露地西瓜主要采用电热线育苗加小拱棚地膜覆盖早熟栽培,以曹桥街道、钟埭街道、林埭镇、广陈镇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主要种植品种为87-14和卫星2号,播种期2月中下旬,上市期6-7月。大棚西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新埭和新仓两个乡镇,主要分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季延后栽培两个种植季节,其中春季早熟栽培面积500hm2左右,以拿比特、春光、早春红玉等品种为主,播种期1-2月,上市期5-7月;秋延后栽培面积200hm2左右,以花仙子、翠铃、黑美人等品种为主,播种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上市期9月下旬至国庆前后。由于受到耕地面积的限制,西瓜生产轮作困难,西瓜嫁接栽培技术应用普及率很高,露地及小拱棚西瓜30%左右、大棚西瓜90%左右采用嫁接栽培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土壤连作障碍的问题。平湖市已经分别制定了露地西瓜和大棚西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指导西瓜生产的各个环节,着力推进西瓜生产标准化。西瓜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工作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平湖市建立高效农业引种示范中心,中心建立以来,累计引进国内外西瓜新品种124个,从中筛选出适合平湖市推广种植的新品种十多个,其中一些品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西瓜生产优质化、品牌化已经成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识,早在1987年,平湖县种子公司就已创立金平湖西瓜品牌,并在江浙沪一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0年,平湖市提出品牌兴瓜战略,短短几年内,金平湖西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多次获得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绿色农业推广优质果品、浙江省xx优质西瓜品牌、嘉兴市xx产品等荣誉称号。 

我市西瓜生产一直稳定在8万亩,单产1880公斤,总产高达150400吨。2001年,平湖被评为中国“西瓜之乡”。2004年,全市西瓜种植面积1618公顷,总产5.77万吨,总产值4424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8%、3.4%和4.6%。平湖目前西瓜种植面积达33万余亩.由于当年入梅迟、梅期短,西瓜亩产量高、质量好,种植效益明显好于上年。其中露地西瓜平均产量2400公斤/亩、产值达1600元/亩。春季大棚早熟西瓜,虽受早春低温多雨影响,批量上市时间较常年推迟20天左右,产量、效益却好于上年,平均亩产2276公斤/亩,产值4246.9元/亩,分别比上年高263.8公斤/亩和296.8元/亩。

大棚种植的西瓜由于大棚相对密闭的环境内昆虫等授粉媒介活动少,影响西瓜的自然授粉座果,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或喷(涂)xx来提高座果率和产量,人工授粉费工费力工效低,xx座果易造成xx残留影响西瓜品质,而采用蜜蜂授粉技术既解决了人工授粉工效低和授粉不xx等难题,又杜绝了xx座果产生的xx残留问题。2004年,在前两年试验和示范蜜蜂授粉技术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在大棚西瓜上全面推广应用蜜蜂授粉技术,其推广应用范围由上年的新埭一个镇扩大到新仓、钟埭、曹桥等5个镇,应用户数由上年的5户计210亩扩大到31户计728亩,实现西瓜单产2215.4公斤/亩,产值4510.84元/亩,比面上采用常规xx座果技术的单产高394.4公斤/亩,效益增736.93元/亩。

     新埭镇沈根甫投资78万元,创办高效农业园区,面积103亩,种植西瓜、蔬菜为主,进行了工商注册,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管理,所产“新秀”牌无公害西瓜质量上乘,十分畅销,并代表平湖空运送往中南海。沈根甫个人投巨资建园区、打品牌,用市场观念、企业管理新理念经营农业,成为农业经营观念转变的龙头。据调查,全市农民个人建园区,实现法人经营的,不下二百家。据对63家农业企业调查,2002年经营产值2475万元,累计资产总值1495万元。 全市累计已有65个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其中53只已批准使用。品牌经营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新技术推广和扩大品牌宣传,平湖西瓜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提高。5月底,“金平湖”牌西瓜在浙江省蔬菜瓜果产业协会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荣获“浙江省xx优质西瓜品牌”称号。平湖市新埭镇星光村种瓜大户王中明今年种植70亩钢结构大棚小西瓜,严格实施“金平湖”品牌西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所产优质西瓜深受上海市场青睐,每天由上海腾富绿色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把2吨“金平湖”牌西瓜,配送到上海28家超市。由新埭米业有限公司与农技站联手创办无公害绿色“金平湖”大米。实现基地生产,2001年公司与基地农户签定30390亩无公害稻谷种植收购协议。全面实施品种、栽培、防治、加工和营销的“无公害五化”管理。注册“金平湖”商标,在上海、杭州、无锡等地设立直销点,并进驻各大超市,深受市场欢迎。

   平湖对平湖西瓜的产、供、销实行统一名瓜商标,统一种植编号,统一优质良种,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生产布局,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上市,统一窗口专卖等“八统一”重要举措,重振平湖西瓜雄风,再造中国瓜乡新优势。每年将西瓜销往宁波、杭州、上海等一些邻近城市,甚至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受到了很多外国朋友的亲睐.

一个西瓜,一个挑战

平湖西瓜种植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产水平提高慢,特色优势下降。目前,占平湖西瓜面积80%左右的露地西瓜栽培品种仍以抗病、大果、丰产的品种为主,品质性状一般。大棚西瓜土壤多年连作,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平湖西瓜特色不特,竞争优势不强,加上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工本本增加等因素,西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得不到严格的贯彻执行,一些良种和有利于提高品质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应用。 

二是经营质量意识薄弱,品牌效应不高。一些瓜农和西瓜销售商质量意识薄弱,眼前利益看得太重,加上目前瓜农生产的西瓜大部分是通过西瓜贩运商销售出去,不直接参与市场流通,更容易使一些生瓜、过熟瓜、恶变果进入市场,甚至少数品牌经营者只顾一时的销量,缺乏长期经营和做大做强意识,在西瓜的质量问题上不严格把关,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严重破坏了自身品牌和整个平湖西瓜产业的形象。 

三是种子种苗产业化程度低。改革开放以来平湖市成功培育出了87-14、平优5号、卫星2号等一批西瓜良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国外大量优良品种被引入,加上国内的育种水平不断提高,竞争日趋激励,平湖市在西瓜新品种的选育方面显得技术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目前平湖市西瓜生产上育苗仍以传统土钵育苗为主,秧苗质量不及基质种苗,且运输不方便,难以扩大育苗规模和商品苗销售范围。 

四是设施栽培程度低。平湖现有的西瓜面积中,大棚栽培仅占20%左右,大部分还是露地栽培。春季雨水多,梅雨季节长,西瓜露地栽培抗风险能力差,稳产性弱,因而造成年际间西瓜产量和效益波动较大,而且西瓜上市比较集中,价格低,经济效益不佳。尽管近两年大棚小西瓜经济效益已无法与推广初期相比,但比较稳定,只要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商品瓜品质和产量,仍然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五是科技支撑作用不明显。随着西瓜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种植技术已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平湖在西瓜的专业化技术推广研究上存在职能部门分散、人才资源缺乏、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瓜产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切实提高西瓜科技支撑力。 

平湖西瓜种植业发展对策:

一要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化栽培。平湖西瓜产业应重点发展设施栽培西瓜和优质品牌西瓜。大力发展设施生产,重点发展春季早熟栽培和秋季延后栽培,提早或延长市场供应期。

二要加强监管,全面推进西瓜生产标准化。要继续做好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引导和培训工作,强化瓜农科学种瓜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标准化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

三要加强投入,推动种子种苗产业化。在进一步做好新品种引进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体系,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建立工厂化育苗中心,实现种苗生产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应充分发挥平湖在西瓜嫁接育苗上的传统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相关技术进一步研究和创新,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四要加强科技推广资源整合,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对西瓜果实恶变问题、西瓜地土壤恶化问题、西瓜嫁接砧木及配套栽培技术等着重开展研究,要做好新品种的引进和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西瓜生产环境,做好先进适用的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力度,提高平湖西瓜生产水平。 

五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践证明,树立样板、搞好示范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xxx的途径,也是农民最容易接收的宣传方式,各级政府都应重视进一步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方式,提高园区管理水平,把园区建成西瓜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基地、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西瓜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六要进一步实施品牌兴瓜战略。在品牌瓜的经营方面,要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不但要果品市场的大量批发,也要建立直销点,使更多的市民方便购买到优质的品牌瓜,同时也要运用网上交易等现代电子商务手段,摸索销售新方法和新路子。 

七要鼓励“三资”投资西瓜产业。要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把发展西瓜产业作为扶持重点,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三资”投资西瓜产业,在具体扶持政策上把企业的辐射带动性和品牌效应作为扶持重点。

八要成立西瓜产业协会,创新服务体系。制定西瓜产品的行业标准,监督会员依法经营,加强行业自律建设;扩大对外宣传,增加平湖西瓜的知名度;定期举办西瓜评比活动,推荐品牌,发布市场供求信息等,促进平湖市西瓜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个西瓜,一个竞争的市场

几点对西瓜市场的发展的意见:

1.根据目标市场,种植适销对路的西瓜品种。在西瓜市场上,销量较大的只有温岭的“玉麟”牌西瓜和平湖的“金平湖”西瓜。 

2.依靠科技提高西瓜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在西瓜生产中,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决定因素是品种。引进、培育出一批高水平的西瓜优良品种,但若想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必须继续引进选育以品质为中心的西瓜良种的同时,在生产品种的选择与推广上,也必须将商品瓜的品质外观放在xx。在生产上,应从种子、播种、溉灌、病虫防治、采摘的环节突出商品质量观念,实行全程监管。 

3.加快西瓜产业化和生产的标准化建设。我省的西瓜生产,常常由于灾害性天气或不规范操作或出现卖难等问题,造成西瓜的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或收入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瓜农生产的积极性。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西瓜的产业化,这方面温岭、平湖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榜样。产业化首先要解决是生产的标准化,因此在西瓜生产全过程中,要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目前先进的育苗、嫁接、肥水、坐果、病虫害防治等单项技术措施科学地组装配套成综合栽培技术模式,这是较快实现西瓜商品瓜生产标准化的重点。 

4.实行品牌战略,拓宽销售渠道。好的西瓜品质若再运行品牌后更能体现出好的价格。“玉麟”、“金平湖”是我省西瓜的二个有名品牌。通过农业xxxx和品牌战略,实行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动作,以带动西瓜生产基地和农户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要大力拓宽销售渠道,不但要市场的大数量批发,也要发展“场场挂钩”、“场店挂钩(进宾馆、饭店、超市)”、直供直销、出口贸易、网上交易等销售渠道,运用现代销售手段,摸索销售新方法和新路子。 

5.品种单一,栽培及上市季节过于集中,影响了市场的均衡供应和经济效益,这也是我省西瓜生产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在西瓜生产,各地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设施露地高山配套,本地运距生产共同发展,均衡市场供应,实行周年生产销售。 

一个西瓜,一个突破

   这几天,随着气温日渐攀升,作为解暑佳品的西瓜在水果市场出尽风头,不仅销量蹿高,价格也比前段时间有所回升。相比于上个月刚上市时遭冷遇的窘境,瓜农和贩销户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了。业内人士认为,西瓜突围的窘境不仅仅于此…… 

突破口一:今年西瓜别样甜 

    窘境:前段时间由于受持续阴雨天气及台风的影响,对大棚西瓜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西瓜市场行情一度低迷。另外,受去年西瓜行情高位运行、收益高的市场拉动影响,今年全省大棚西瓜面积大增,预计种植总面积突破50万亩。总产量增加造成西瓜供大于求。 

    突破: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的西瓜价格已基本和去年持平,质量比较好的西瓜,批发价在2.4元/公斤左右,一般的也在1.8-2元/公斤之间,该市场每天可以销出140吨,也与去年相差无几。一家水果超市里,一位前来购买西瓜的顾客向店主抱怨怎么原来每公斤3.6元的西瓜涨到4元。店主解释,因为卖的好,所以价格涨了还拿不到货。而杭城各大超市的西瓜促销也做得红红火火。除了气温升高拉动,市民消费需求外,今年西瓜甜度变高也是西瓜越销越旺的一大原因。用肥对比实验显示,在西瓜幼苗期施用基肥时,施用有机肥的西瓜甜度比施用复合肥的高近10%。今年瓜农的有机肥施用率达到了60-70%,比去年多一倍,所以今年的西瓜总体上比去年甜了不少。 

突破口二:成本坐上滑滑梯 

窘境:由于农资上涨,如今西瓜每亩种植成本要增加300-400元,加上受台风影响,在抗灾设备投入上也增加不少。除了这些,老在一个地方种植,宜发连作枯萎病,所以转换西瓜种植地也增加了西瓜的种植成本。

突破:瓜农种植的大棚西瓜一般能分3-5批收获,{zg}可收获7批,最迟可到11月份,亩产量达5000多公斤,亩产值高的有1.5万元,亩净收入为5000-8000元。这就是说,一个承包15亩的瓜农收入在7万元以上。而被租种地的农民也从中受益,每亩的租费高达500-600元。西瓜种植一年后的田块,等于是作了一次轮作,使土质变得疏松,肥力增加。 

突破口三:品牌抢占制高点 

   窘境:受前段时间阴雨天气及台风影响,今年当地西瓜产量大幅下降,加上外地西瓜大量进入,市场上西瓜价格一降再降。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一家欢喜一家愁的局面,除了西瓜种植基本上还是单家独户,大棚种植寥寥无几外,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也是当地西瓜产业面临尴尬的一大因素。 

    突破:今年越是质量好、品牌好的西瓜卖的越好,价格也明显占优。平湖市新埭镇今年种植的近1100亩大棚精品小西瓜自5月25日采摘上市以来,销路一直看好,平均每天有三四吨的销量,而且售价格始终保持在每公斤4元以上。精品品牌西瓜战略的实施,促成了新埭西瓜今天的xx效应。这些天来,新埭瓜农的西瓜基地每天总有来自嘉兴、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的水果商派来专车装运西瓜,该镇80%的瓜农卖瓜足不出村。据悉,自该镇去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实施1000亩精品西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制订了无公害设施西瓜基地生产公约,统一推广应用西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全面使用生物有机复合肥施肥,使用杀虫灯杀虫,并全面推广应用蜜蜂授粉新技术。为保证“星秀”牌西瓜的品质,瓜农都必须做到“模式栽培、配方施肥、无公害管理”,统一分户编码,实行西瓜产品质量追溯制,严把西瓜质量。 

突破口四:文化助推瓜产业 

  窘境:相较于我省茶产业中茶文化的有声有色,杨梅产业中旅游概念的时尚新颖,西瓜产业似乎仍局限于一般农产品的范畴理念。如何与现今时尚和趋势相结合,拓展西瓜产业的深度、宽度和延展度,是业内人士正在思考的一个难题。 

  突破:平湖市不仅盛产西瓜,近几年更围绕“西瓜”作了不少文章,譬如,办西瓜灯文化节。平湖西瓜灯艺术国内{dywe},有200多年的历史。平湖人在西瓜皮上雕刻出各种精美的图画和文字,内置蜡烛或灯泡,供人观赏,成为独特的艺术品。据悉,今年以“秀丽平湖、瓜灯之约”为主题的2006中国·平湖西瓜灯文化节将于9月22日至26日举行。西瓜灯文化节将分3大板块,即艺术系列、经贸活动、灯展系列。其中,艺术系列包括民间民俗文艺行街表演、大型文艺会、西瓜娃娃大决选、瓜乡游园会等;灯展系列包括精品瓜灯展、仿瓜灯及水上仿瓜灯展、社区西瓜灯展等。事实上,这几年,平湖市以西瓜灯这一文化品牌搭台开展经贸活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年都有上亿元的内外资被一盏瓜灯吸引到平湖。平湖市{dy}家日资光机电生产企业就是由西瓜灯引来的。这家企业的日本投资方正是通过西瓜灯知道平湖的。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平湖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个西瓜,一只灯的文化

清同治年间,距今也有一百三十多年。至此,这位土生土长的平湖人,用他的诗作实实在在地证明了,平湖西瓜灯至少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徐锦华的西瓜灯诗中写到:“破字年华含蕊后,镇心风味忆儿时。”在他孩提时,刻瓜制灯已有,瓜灯的历史往前再推五、六十年,也是有根有据的。同时,又因为找到了黄之隽与平湖新埭陆奎勋的交往,他亲自到过平湖数次,他的《西瓜灯十八韵》连着平湖的民风民俗,所以平湖西瓜灯的历史再往前推一百年,为清康熙24年(1686年),也应该是成立的。这样看来,平湖一带西瓜灯登堂入室,悬廊挂棚以供清赏的历史已有三百余年,这是不错的。至于一家一户玩耍瓜灯之举,时当更为久远,也是确确实实的.

近年来,平湖的瓜事越来越兴旺,民间制作瓜灯的习俗也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一九八五年,平湖首次举办西瓜灯比赛。百余盏瓜灯悬挂一堂,奇灯争辉,别开生面。一九八六年,平湖再度举办西瓜灯比赛,场面壮观,精品纷呈。参赛瓜灯464盏,夺魁之作是“春、夏、秋、冬”四季风光组灯。一九八九年七月中旬,平湖举办了当地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高质量的“西瓜灯会”,同步拍摄电视艺术片,以满足大范围公众的观赏要求。民间艺事,荟集荧屏,给瓜乡文化书新页。灯会历时十天,分设东湖公园、儿童乐园、莫氏庄园、南河头、当湖{dy}桥和原平湖针织厂六个展区,共展出座灯、串灯、悬灯、组合灯等各式瓜灯一千余盏,直接参与献灯活动的人员达1200多人,涉及14个部门,28家企业,45个事业单位,可谓万众瞩目,盛况空前。灯会展出的“九龙呈祥”、“丹凤朝阳”、“天女散花”、“金象献宝”、“白蛇传说”等十三组大型组灯熔雕塑,灯彩、绘画于一炉。“瓜灯奇姿异彩,瓜乡风情雅韵。”一九八九年九月由浙江电视台、平湖文化局、浙江塑料厂主办,我任瓜灯艺术总策划,浙江电视台马义军、王汉章编导,顾俊杰摄像的瓜灯专题艺术片《瓜乡游》摄制成功,率先在盛市电视台播放,同时选送参加中央电视台国庆四十周年献礼电视专题艺术片比赛,荣获三等奖。不出一年,随着此片在各地播放,平湖西瓜灯的花容月貌传遍了大江南北,也登上了祖国的宝岛台湾(有平湖籍台胞、台湾《国语时报》主编黄骧的文章为证)。一九九0年十一月,由上海、四川、广东、辽宁、北京等电视台合力主办,21家省级电视台参加的全国专题艺术片展播赛上,平湖西瓜灯被评选为“华夏一奇”。

每届瓜灯节都接待了来自全国各盛市、自治区,以及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政要,还有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市民百姓数万至十几万人。2002年“西瓜灯文化节”由于提升艺术品位,时间在中秋、国庆期间,参节人数高达40余万。每届瓜灯节的经贸活动都有几项至十几项横连中外商合资或独资项目达成协议,招商引资额达数千万元至上亿元不等,2002年“西瓜灯艺术节”更高达40亿元,创了历史{zg}纪录。2005年春节期间,平湖西瓜灯随平湖市人民政府文化代表团出访台湾,所到之处,受到台胞广泛而热烈的欢迎。平湖西瓜灯应邀参加了台北市的元宵灯会,观众达30万,瓜灯成了连接海峡两岸同胞手足之情的信物。日本NHK电视台在平湖拍摄了瓜灯专题片,在日本播出后受到日本民众的好评,直接推进了中日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促进了平湖外贸经济的发展。

一个西瓜,一个希望

西瓜产业已发展成为平湖市农业支柱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的西瓜生产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浙江温岭等新兴的西瓜产区生产的优质品牌瓜正在使平湖西瓜的传统优势逐渐丧失,因此,应根据平湖的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正确把握市场规律,积极探索平湖西瓜产业的科学发展对策。我相信,通过我们平湖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种出我们平湖人民自己的西瓜,让我们的西瓜走出浙江,走向世界,我们一直会朝着这个希望努力的!{zh1}向奋斗在西瓜种植{dy}线的农民们致敬!

参考文献: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平湖西瓜】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