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王传福:一个电池商对汽车业的入侵

今年北京国际车展,对应于居高不下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能源无疑是最热门话题。

然后我们想起,在过去一年,一个持续的热门事件是,富士康和比亚迪的官司,而比亚迪和王传福不断表述的关于电动汽车的故事,则被忽略了……

 

 

人生

 

王传福,1966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县。无为属巢湖市管辖,山水相连“长三角”,是一个人口较多的传统农业县。

 

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王传福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亲是一名出色的木匠,一度担任过当地大队书记的职务。

 

无忧无虑的童年时间并不长,初中前后,父母先后过世,遭遇人生变故的他此后一心向学,也有媒体认为,这同时促成了他后来内敛且坚韧的个性。

 

1983年他考入湖南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就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冶金物理化学是应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冶金过程化学变化普遍规律的学科。等他毕业的时候,学校已经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2004年重组为中南大学。

 

人有许多面,在大学期间,对应于当时的校园潮流,王传福逐渐爱好上了舞蹈,并且成为一名公认的“舞林高手”。不过,现在再没有看到相关的报道,技能大概已经有些生疏了。

 

1987年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中科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11月的色金属研究总院,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zd0}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据说他当时的老师对他的评价颇佳,在获得硕士学位后,王传福留在了金属研究院工作。随后开始主持“碱性镍铬镍氢二次充电电池”课题的研究。

 

不过这一时期,电池还不是他{wy}的课题,随后他发现,宝石中掺进不同的金属离子,可以散发出丰富绚丽的色彩。熔盐电解用于改色的方式,在当时是一项突破,引发了业内的xx,其成果被英国《宝石杂志》刊载,接下来王传福发表了专著《宝石手册》。

 

他的表现得到了院方的认可,26岁的王传福被提拔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从编制序列上说,属于处级。此后是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还带过一段时间研究生。

 

1993年,对应于当时的环境,研究院和内蒙古有关方面合资成立了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目的是希望利用包头稀土资源搞新产品开发,因为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相关,所以他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此时,移动电话开始普及,俗称“大哥大”的模拟手机动辄数万元,其中售价上千元的充电电池无疑引起了王传福的重视,不过看来比格电池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没有能提供他这一个施展的空间,1995年,王传福决心辞职创业。

 

创办这项业务需要较多的资金,王传福找到经商的表哥吕向阳,起初的时候吕向阳表示不同意,因为王传福有一份稳定且前景看好的工作,放弃了很可惜,而创业也不一定做成。不过最终王传福用打动自己的理由说服了吕向阳,这就是电池产业的前景。吕向阳是一个成熟的商人,于是果断借给他250万元,无疑,他也同王传福的创业联系在了一起。

 

王传福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租用了深圳莲塘的一个旧车间,聘用了20多名员工,开始了一个创业故事……

比亚迪

 

与当时深圳多如牛毛的手机电池组装企业不同,对应王传福的专业背景,比亚迪在一开始就涉足核心的电芯技术。

 

(Ni-Cd Battery)镍镉电池是最早应用于手机、照相机等设备的电池种类,它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耐过充放电能力强、维护简单等优点。但是它存在致命的缺点即“记忆效应”,电池在充电前,如果电量没有被xx放尽,日积月累将会引起电池容量的降低,使得使用寿命缩短。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宣布将不再生产镍镉电池,引发了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转移。这也成为了王传福切入电池业的机会。

 

上马电池生产线需要大量的资金,王传福决定结合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解,自己开发部分关键设备,然后以半自动、半人工来完成生产。结果只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而生产成本比日本厂商低40%。

 

事后王传福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总结,“我们经常算这样的账,一套进口设备20万美元。按60个月折旧,一个月2万元人民币。如果这笔钱用来雇佣工人,2万元可以请多少人,十几个人顶不上一个机械手吗?”

 

基于成本上的优势,王传福寻找了一些代理商,逐步打开了低端市场。

 

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将比亚迪的电池送给台湾{zd0}无绳电话代工企业“大霸”试用。面临成本压力的大霸在试用了比亚迪的产品之后,发现质量可靠并且成本上具有竞争力,于是将原本由三洋承接的订单交由比亚迪完成。

 

比亚迪积极渗透入上游:镍镉电池所需负极制造材料钴,性能较好的钴需要进口价格昂贵。比亚迪与深圳一家公司合作,仔细研究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办法,终于使国产钴品质达到标准,这一材料的替换使成本降低40%。

 

到1997年,比亚迪年销售收入近1亿元,企业已经初具规模,众多周知,此时王传福要面对亚洲金融危机这个风险和机遇。

 

对其他企业是风险,对王传福更多是机遇,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各企业价格敏感性增强,比亚迪成为了理想的替代电池供应商,这期间,飞利浦、松下、索尼、通用先后成为比亚迪的客户。

 

王传福没有错失良机,在此前后涉足了镍氢电池。镍氢电池(Ni-MH Batteries)是早期的镍镉电池的替代产品,镍镉电池不再使用有毒的镉,xx了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并且也减小了镍镉电池中存在的“记忆效应”。

 

此时,吕向阳再次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其所有的广州融捷投资管理集团向比亚迪投资1660万元,使比亚迪公司注册资金从450万元扩大到3000万元。这一年,比亚迪公司镍氢电池销售量达到1900万块,一举进入世界前7名。

 

比亚迪从1997年起即自主研发锂离子电池(Li-lon Battery)。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可以快速充电,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但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

 

2000年,王传福决定进入锂电池领域。据说,一间配备全自动化设备、全干燥的锂电池工作室需要几十亿人民币。不过,王传福决定继续延续之前的做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再次克服了锂电池的进入壁垒,开始向摩托罗拉提供手机电池。

 

2007年11月《中国企业家》发表了《王传福打破“技术恐惧症”》一文,文中比较列了两种生产模式:在一条条六七十米长的流水线上,密密麻麻地坐着四五十名工人。他们身穿普通的棉布工作服,坐在常温的车间里,每个人手边都有一种夹具,帮助他们准确地完成点焊、检测、贴标签等工作……而在日本,生产同样的产品,工人们必须穿好净化服,经过淋浴吹风之后走入宽敞明亮的真空车间……

 

2001年,比亚迪公司锂电池市场份额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而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上升到了第三和第二位,实现了13.65亿元的销售额,利润达到了2.56亿元。

 

 

“你懂汽车吗?”

 

从1998年开始,王传福就开始实施管理层持股。到2002年比亚迪上市前夕,王传福的股份降至28.8%,另有34名高管持股,持股股比例为22.6%。

 

2002年7月,比亚迪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发行价格为每股港币10.95元,为当时H股股票{zg}发行价,融资16.37亿港元。当年度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则达到6.58亿元人民币。此时员工规模已经较创办时增加了1000倍,超过了两万人。

 

2003年,王传福以资产3.28亿美元登上《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百富榜”,位列第13位。

 

上市后,王传福随即作出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决定,收购陕西秦川汽车厂进军汽车产业。引发一片反对声。现任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夏治冰在当时就是一个坚定的反对者,不需要特别的理由,这明显是违背一般理解的。

 

重要的在于资本市场的反应,经理认为,比亚迪是被当时中国民营企业的造车热潮流所席卷,这样的举动根本不值得信任。比亚迪(1211.HK)股价迅速下跌。王传福则对记者表示“股价很快会上来”。也不是没有人看好他,重仓持有比亚迪的美资基金(The Capital Group)就未抛售,而所罗门美邦则承接了抛盘,并坚持比亚迪优于大盘的评级。

 

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宣布,以2.7亿元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这使得比亚迪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关于秦川汽车]

 

秦川汽车同刘振宇这个名字联系。

 

刘振宇1968年毕业于年西安交大内燃机专业,1986年,进入陕西省汽车工业管理办公室,任办公室副主任。1997年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他是作为公派董事进入这家公司。

 

不过上世纪90年代末期,同全国各地的其他小型汽车厂一样,秦川汽车濒临倒闭。陕西省当时认为有个轿车项目也不容易,怎么也要做下去,所以刘振宇开始担任总经理。由于没有合作伙伴,资金短缺,不可能引进技术,刘振宇只能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

 

他果真用少量的资金造出了低端的“福莱尔”,“福莱尔”这个名字的发明权属于刘振宇,即飞天的英文“FLYER”,吻合西部轿车厂的特征。还是因为便宜,最初生产的3000辆福莱尔被{qg}一空。

 

2002年中国轿车市场开始全面启动,事后在接受《{dy}财经日报》采访时,刘振宇回忆“钱滚滚涌入了秦川公司的大门”,他还是忍不住说,“但是好日子过了没几天,王老板就来了。”

 

王传福的理由很充分:秦川汽车是当时国内{wy}一家尚没有国际大公司参与的,但是拥有轿车生产牌照的国产汽车生产企业,并且在汽车自主研发中已经走出了{dy}步,拥有秦川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可以作为未来电动车实践的一个平台,另一方面也扩张了产品线。

 

一方面,比亚迪连年快速增长,电池业务市场规模已经可以看到边缘,另一方面,他有一个梦想,也就是电动汽车,一旦实现,“长江的水就变成了中国的油”。

 

至于财务方面,福莱尔汽车2001年底问世,2002年便取得了1.7万台的销量业绩,销售收入达6亿元,已经越过盈亏平衡点实现微利。2003年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获得来自国内各地的3万多台订单。

 

同济同捷总经理廉玉波曾在意大利从事汽车设计,后来参与创办中国最早的民营汽车设计公司同济同捷。一次他当面问王传福“你懂汽车吗?”,王传福回答:“我喜欢车,我看了上百本书”。

 

王传福认为,汽车天生就是一项中国人的业务,虽然涉及领域颇多,但是基于中国目前的工业体系已经没有什么特殊的壁垒,其中大量涉及的磨具,都需要人工来完成,中国企业成本优势明显。

 

至于技术壁垒,当时在接受《IT经理世界》采访中王传福解释:“大量采用非专利技术,迅速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文献,30%来自样品,另外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因此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也就5%左右。”

 

比亚迪在上海成立了“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在700多亩的土地上,分布着8个汽车实验车间,汽车设计部门则分布在各个车间里……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进入设计团队。

 

2004年比亚迪{dy}次参加北京车展,其散发的印刷品上,印着王传福的语录:“一辆上百万元的车,在我看来也就是一堆钢铁……国外汽车的价格为什么如此之高,是因为其40%的工序是依靠人工完成的……所以我们将尽可能地把汽车制造的工序分解到人工,由那些可能雇到的便宜的能工巧匠按照我们自己的现代工程技术人员所能设计出的方案进行制造,通过这种模式达到汽车生产的超低成本。”

 

一年后,比亚迪汽车的产品线由原来单一的“福莱尔”微型车,扩充为包括A级燃油车、C级燃油轿车、锂离子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全线产品。

 

2004年2月比亚迪增持秦川汽车股份,以总价人民币5250万元再次收购比亚迪汽车15%的股权,2005年7月则完成对比亚迪汽车部分外持股权的收购,使股权进一步增加到99%。

 

2007年3月比亚迪(1211.HK)公布了2006年财报,实现利润11.2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汽车业务一改连续三年亏损局面,成功实现盈利1.16亿元,该业务2006年的销售收入达32.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414%。

 

 

公元2025年?

 

王传福采用“双品牌”策略,保留原有的“福莱尔”走低价路线,定价在2-3万元,比亚迪品牌的轿车则另有思路。

 

比亚迪全无汽车行业的品牌积累,因此王传福大打败“比较牌”。比亚迪F3,由于外型颇似丰田花冠,在2004年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展位最热心的观众是丰田的经理人,《羊城晚报》当时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比亚迪F3:丰田花冠第二?》,本来舆论是质疑,但在比亚迪恰到好处的引导下,此后,这款7万元的F3不断被拿来与10万元以上的花冠比较。

 

2007年1月比亚迪F3单月销量突破10000辆。这是本土品牌以单一车型首次跨入“万辆俱乐部”,与伊兰特、凯越、福美莱并列称为中级轿车市场的所谓“四大金刚”。

 

8月比亚迪汽车坪山基地落成,这个基地距、平湖编组站、大亚湾港等交通枢纽均为30到40公里之间,是比亚迪汽车新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据说将是未来比亚迪总部所在地。根据比亚迪对外提供的资料,整个工程预期总投资43亿多元人民币,建设用地18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260个足球场。

 

落成仪式上同时进行了中高级轿车F6下线仪式,内部公关稿强调:这标志着比亚迪汽车进军中高级轿车市场战略进入实施阶段。王传福在下线仪式上宣布了比亚迪的两大目标:2015年中国{dy},2025年世界{dy}。

[铁电池]

 

2004年1月,深圳市有200辆比亚迪制造的锂离子纯电动汽车投入出租运营,成为全国{dy}家电动车示范区。

 

2006年6月,王传福宣布纯电动轿车F3e研发成功,搭载ET-POWER技术的铁动力电池,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噪音的三无目标,续航里程达350公里。

 

ET-POWER,E表示环保和电力(environment和electric的首字母),T则表示技术(technology),Power则表示动力和能量的意思。或者ET同时表示了斯皮尔伯格的《外星人》。

 

高铁电池成份是合成稳定的高铁酸盐(K2FeO4、BaFeO4等),目前市场上的民用电池比功率只有60-135w/kg,而高铁电池可以达到1000w/kg以上,放电电流是普通电池的3-10倍。高铁酸盐放电后的产物为FeOOH或Fe2O3-H2O,xx无污染,对环境友好。不需要回收。

 

2007年10月10日——深圳国际高交会开幕前{yt},比亚迪推出双模电动汽车F6DM。DM是“双模”(DualMode)缩写。纯电动简称为EV,混合动力简称为HEV,比亚迪DM电动汽车即EV+HEV,可充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F6DM双模电动车既可充电、又可加油,而在比亚迪电动汽车充电站快速充电10分钟便可达70%的电量(说法不一,也有媒体报道是50%),即便在家里使用普通插座充电,充满也只需要9个小时。整个DM系统的成本费用为5万元,产量提高后成本还可进一步降低至3万元。

 

王传福指出:F6DM电动车的能耗100公里只需15度电,折合9块钱,而100公里用汽油是30块钱。

 

混合动力指汽车同时使用汽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其优点在于车辆启动停止时,只靠发电机带动,不达到一定速度,发动机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zj0}工况状态,汽油充分燃烧,相应排放量就比较低,电能的来源仍然是发动机,因此只需加油即可。丰田作为全球xx实现油电混合动力商业化的厂商,其主推车型普锐斯售价在25万人民币左右。

 

在充满了豪言壮语的企业界,王传福的一段话被忽略: “比亚迪2008年将把电动汽车商业化,09年推出纯电动车。我们比日本整整提前了20年,到时候xx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愿景归愿景,比亚迪还有另一个机会,就是电动车对自行车和助动车的替代,如同王传福所框算的,如果能让1/4的电动自行车用户接受,那就意味着1000万的市场规模。

 

 

面对面富士康

 

2007年6月,富士康两家子公司,即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及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诉状,起诉比亚迪及其附属公司蓄意促使原告前雇员向被告披露机密业务资料。

 

“比亚迪在知情情况下,蓄意促使富士康的若干前雇员违反各自的雇用合约中须向原告承担的义务,而向比亚迪披露机密业务资料以供其使用。因比亚迪非法获得并使用富士康子公司机密资料,富士康向其索取人民币51.3亿元赔偿。”

 

关于富士康,其官方网站介绍: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zd0}、成长最快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在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挂牌交易,为财富全球五百大企业。并且是全球惟一能在过去五年持续名列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科技百强(IT100)前十名的公司。

 

两名富士康离职员工柳相军及司少青,在此之前是深圳富泰宏精密、鸿富锦精密公司职员,两人已跳槽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10月5日,富士康向香港法院撤销了原诉讼后而于10月9日提出了新诉讼,诉讼的理由同上次诉讼相同,同时提出共计650.7万元人民币的索赔要求。11月6日富士康发布公告,在新诉讼中加入了除窃取商业机密外的更多申诉请求,“泄漏机密、诱使违反合约及受信人责任、串谋及违反法律构定信托”。

 

有关这一知识产权纠纷,如果从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看,可能更为全面。

 

11月28日,富士康内部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任何结果都有可能。“这不仅是一起普通的商业战,更是关系着未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大案。如果企业之间都这么做,对于未来市场的发展将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当天,他们也公开指比亚迪营收的取得,与非法获得和使用富士康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密不可分。

 

我们来看,传统上,比亚迪是一家电池制造商,但是它依据自己在模具及生产组织的优势,正向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迅速渗透。200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汽车业务占26%,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占37%,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占37%。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正是富士康的领域。

 

另一方面,在富士康在扩张其原有的“3C”产品线的同时,开始进入其第4个C(Cars)——汽车领域,相关业务再次发生了碰撞。

 

2007年12月20日比亚迪电子(0285.HK)在港挂牌,以10.74港元微幅低开后,震荡上行,最终收报11港元,较10.75港元招股价上涨2.33%。

 

分拆自比亚迪(1211.HK)手机零件业务的比亚迪电子此次共发行5.5亿股,其中2.2亿股属旧股,发售价每股10.75港元,为招股价范围10.75-14港元的下限,集资净额约34.22亿港元。公开发售仅获40.64%认购,不过,面向机构发售部分还是还是获得了超额认购。保荐人为瑞银。其后,里昂把其评级由买入降低至跑输大市,指出比亚迪与富士康国际(2038.HK)的诉讼纠纷恶化,会打击股价表现。

 

2008年4月11日晚间富士康发布的公告称,公安机构根据有关法规,认为比亚迪有犯罪事实需要追求其刑事责任,目前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夏佐全已被刑事拘留。随后的股价下跌无疑是不可避免的。

 

而据比亚迪2008年4月7日延迟的公布显示,夏佐全已于2008年3月20日因个人因素辞退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职务。比亚迪指出,夏佐全任职比亚迪执行董事及副总裁期间,负责监管集团一般营运,包括法律及审查部门以及电脑中心,从未参与日常业务运作、生产及销售分部及研发部门。

 

之前,3月5日比亚迪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其回归A股市场的计划。该公司25.5亿元的融资计划,希望在2008年完成。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据相关规定,寻求上市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正处于刑事案件调查中,则该公司上市进程将被停滞,以等待相关调查结束后再次启动。

 

{zx1}消息是,比亚迪在港交所发布声明称:夏佐全被拘留4天后就因缺乏证据被释放,两位前雇员与公司的雇佣关系已于其被定罪前终止,是个人被定罪,比亚迪集团无需因其被定罪而负责。

 

《{dy}财经日报》援引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报告显示:全球五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更加高度集中。品牌供应商考虑到成本……等因素,进一步将手机生产基地向亚洲转移,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的策略。

 

 

结语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真正解决了电动汽车的相关技术问题,即便使用范围仍然是受到极大限制的,毫无疑问,我们将在《福布斯》排行榜的前面找到这个人的名字。

 

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常常持有否定的态度,但是技术是这样,总是突破不了,然后一下子就突破了。今天的比亚迪已经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和一万名工程师。或者,至少应该认为他们是严肃的……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360度王传福:一个电池商对汽车业的入侵】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