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故乡——定州(原创)

说说我的故乡——定州(原创)

 

  老非祖籍定州,自幼生活在那里,在定州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定州是我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商代建立贵族方国,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在此筑城,战国时为中山国都;公元400年始称定州,后历代设州置府。

                                                        定州市中山公园内的中山鼎

                  

                                                      定州市中山公园内的历史名人雕像

  1949年-1954年设立定县区督察专署;1986年3月5日撤县建市。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5处,其中{gjj}7处,省级14处;市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二、三级文物600余件,地下文物数量居河北省县级xx,是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2005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为“千年古县”。

                                              联合国地名文化遗产专家组颁布的千年古县铜牌

 

                  定州市博物馆

 有史记载: 定州远为上谷、钜鹿二郡之地。汉高帝置中山郡,景帝改为中山国。后汉因之,晋亦不改。后燕慕容垂移都于此,北岳常山在焉。后魏为中山郡,兼置安州,天兴三年,道武帝改为定州,今定州由此而得名。

        

             定州古城南城门                城门外的古铁炮

  今定州市境内当时有卢奴、魏昌、安喜三县。北齐废卢奴入安喜。唐代今定州市境内有安喜、唐昌二县。宋、金、元三代境内只有安喜县。明初撤安喜入定州,至清代仍为定州。自北魏至清,此地曾为行台、府、路、郡、州的治所。民国初废州改为定县,后曾两度为专署驻地。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定县县委将定县分为定南、定北两县。后定北县又分为定唐、望定二县。日本投降后,恢复定北县。民国36年(1947年)定县解放,建立定县市;定南、定北县合并为定县。翌年定县市并入定县。曾是冀中九专署(后改定县专署)驻地。1958年定县、曲阳合并为定县,1961年定、曲两县分置。1986年,定县撤县改为定州市。

           

                                 定州城外景

  定州市位于北纬38°14ˊ-38°40ˊ,东经114°48ˊ-115°15ˊ之间,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位于京津之翼、保石之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朔黄铁路横穿东西,市区距北京185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石家庄70公里,保定56公里,河北国际机场38公里, 距黄骅港165公里,已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定州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奶牛、生猪、蔬菜、花木四大特色产业。2000年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市),2002年被命名为河北省“蔬菜之乡”、全国“鸭梨之乡”, 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县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肉类和油料总产入围全国百强。

  定州贡院,位于市中山东路草场胡同,占地10余亩,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道光十四年重修,是我国{wy}保存较好的封建王朝科举取士的场所。定州贡院是举行院试的场所,是从童生中选取生员的考试,俗称“考秀才”,而且具有文、武两科考试的场所。原建筑布局为中轴式东西对称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坐北朝南依次为影壁、大门、二门、魁阁号舍、大堂、二堂、后楼等主要建筑,东侧是武场区,原有演武厅、文昌宫、后宫等建筑,每座建筑自成院落,院落间按使用需要或多或少地建有一些附属建筑,大门外还建有兵房,执事仪仗房等以壮观瞻,整个建筑布局有张有弛,富于变化。但因年代久远,现仅存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5座建筑。

  贡院的建筑气势雄伟壮观,别具一格,显示了清代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行置其中,既可领略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落,又可想象当年宏大的考试场面,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魁阁号舍为贡院的主体建筑 , 构造独特别致 , 建筑坐北朝南 , 面阔七间 , 进深九间 , 最南的一间进深 2.5 米 , 其结构复杂且严谨 , 明间为半四角攒尖结构 , 两侧殿脊叠涩四层出檐 , 呈 “品 ”字型罗列 , 寓意北斗七星各得其所。魁阁以里九间为 “号舍 ”, 开间均在 2.2-2.4 米之间 , 号舍结构亦很独特 , 面阔七间的体量 , 在此作为进深七间、面阔九间出三檐的硬山卷棚顶形式与魁阁相接 。2001年06月25日, 定州贡院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贡院建筑群体规模庞大,现存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清末科考制度废除后,贡院转为它用,加之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已残破不堪。为保持贡院原有风貌,使其作为反映科举制度的一个见证保存下来,定州市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同时积极协调国家文物局下拨维修工程费用300万元,对定州贡院主体工程进行了全面修缮。

              我国{wy}保存良好的一座封建科考场所——定州贡院(考棚)

  定州也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1所。1995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0年代表全省通过国家“普九”验收;2006年通过省“普九”复查验收,学前三年教育普及达标。保定师专定州分校升格为“冀中职业学院”,成为全省{wy}拥有独立大专院校县(市);李亲顾中校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成为保定市{wy}拥有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县级市。

                    我家就住在城内这条街上

  定州农业基础雄厚。全市耕地面积126万亩,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条件优越。粮食、油料进入全国百强,蔬菜成为特色产业。肉牛、花生、脱水菜、腌渍菜等十多种农副产品和加工产品畅销国际市场。定州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定洲电厂、长安汽车、旭阳焦化、伊利乳业四大支柱企业带动了定州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铸造轧钢、钢网编织、体育用品、纺织加工等优势行业。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共有各类市场93处,其中专业市场24处,为构筑定州新的产业优势奠定了基础

       

                                    定州塔                                                            定州塔夜景

  定州塔是定州标志性建筑,是我国现存{zg}的砖木结构古塔。定州塔亦称开元寺塔,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十一层,塔基外围周长128米,高83.7米。塔身为八角形,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一改宋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显得雄伟大方,秀丽丰满。塔身为砖木结构。砖的规格不一,约有十几种。为了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拉力,加筑了松柏木质材料,故当地流传着“砍尽嘉山(在曲阳县)木,修成定州塔”的民谚。从此塔修造时间之长,用料之繁多,可以想见当年建造工程之浩大。此塔建造十分精巧。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东、西、南、北四面设券门,其余四面辟棂窗(假窗),窗由大方砖雕刻而成。最上两层,则八面均辟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门簪。塔的各层,均叠涩出檐,托出一平台,惟底层有瓦脊。各层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有铁环,原置有风铎(大铃)。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环廊,犹如大塔中包着一层小塔。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龛内有壁画或泥塑像,回廊顶端有雕花砖天花板,并加彩绘,刻制精美细腻。在塔座基主壁龛内,以及各层回廊的砖壁上,嵌有许多碑刻和名人题咏,对研究宋代历史及古代建筑有重要价值。沿各层砖质梯阶顺级而上,可达塔顶。凌塔顶远眺,河北平原纵横阡陌,太行峰峦蜿蜒起伏,城市村落,河流道路,历历在目。笔者曾数度登临,每每xx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zg}层”的切实感受。前人曾有诗赞叹此塔之高:“每上穹然绝顶处,几疑身到碧虚中。”

                             定州子位吹歌在庙会上演出

  定州子位吹歌是定州市xx民间艺术,子位吹歌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因其发xx展的中心地在子位镇而得名。定州子位吹歌的主奏乐器以管子为主,配以唢呐、笙、笛以及锣、鼓、钗等打击乐器,旋律多为表现冀中平原的风土人情,生活气息浓郁。它的乐曲非常丰富,代表作有颇具农村特色的《大绣鞋》、《八仙庆寿》、《摘棉花》、《小放驴》、《打枣》等。吹歌乐手还善于用乐器吹奏河北梆子、评剧、京剧等戏曲名段,把打击乐和人声模仿得惟妙惟肖,并形成“卡戏”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演奏方式。在吹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子位镇善吹、打、弹、拉者不下千人,老、青、妇、幼皆有吹歌班。每逢喜庆盛会,人们总要聚演竞技。子位吹歌艺人还到附近的村、镇、市、县传授吹歌艺术,最远传播至距子位镇二百余里的白洋淀。新中国成立后,有二十多人进入中央一级音乐团体,如xx笛子演奏家王铁锤,双簧管演奏家王小寿等。改革开放后,子位吹歌参加了一九七九年的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型晚会,及一九九五年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专题晚会;中央电视台、中国唱片社还在一九八六年录制出版了《子位吹歌》录音带;文化部在一九九六年将子位镇命名为“中国民间音乐之乡”。

                                                                 定州大秧歌戏下乡演出现场

  定州秧歌戏又名定县大秧歌,是定州特有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华北平原中西部,因发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据传其源头是一种民间小调,经过宋代文学家苏轼整理而流传下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剧目上演,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县秧歌剧团。定州秧歌戏剧目丰富,涉域广泛,有爱情、节孝、贞操类、公案、滑稽等很多类。xx社会科学家李景汉搜集出版的《定县秧歌选》,收入了近百个剧目。定州秧歌戏在语言、唱腔、调式、剧目等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戏文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大量方言俚语,生活气息浓厚;内容上善于表演反映农民生活的家庭戏;基本句式有七字句、十字句,但在演唱中往往打破局限,形成散文诗般的句式结构。传统演唱方法是男女腔均用本嗓唱,是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旦行由男性扮演,也从不用“背功”,只是在音色上与女性音色靠近。传统的演唱没有固定调高,演员可以据个人嗓音随意起调门。对唱时,几个人可以唱不同的调,加上管弦乐伴奏后,调值固定为D调,女腔还用本嗓,但男腔出现了部分假声的情况。演唱技巧中滑音使用较多,颤音极富特色。唱腔中大量运用衬字虚词,如哟、噢、哎、我那、本是、那个、再不然、你来看等,在唱段中随处可见。旋律以下行旋律较多,但唱法中不乏诙谐俏皮;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一般用2/4拍记谱,传统板式变化很丰富,有二十八种之多。定州秧歌戏音乐为板腔体。早期全部用打击乐伴奏,俗称“大锣腔”。1952年定县秧歌剧团成立,开始尝试使用弦乐伴奏,初学京剧模式,使用京胡、二胡和一把秦琴,后改用板胡、笙、二胡、横笛、三弦等沿用至今,而“大锣腔”仍继承和保留。定州秧歌戏的打击乐是以板鼓指挥,大锣、水钗、小锣、小钗、堂鼓、梆子伴奏。定州秧歌戏的传统剧目,保留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dy}手资料。

                             定窑瓷黑白釉四人抬轿

  定州也是定窑瓷器的故乡,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从这时一直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还较为粗糙简单,器型以碗为主,正处于向精瓷的过渡阶段。但在五代中后期,定窑白瓷出现了一次根本性的飞跃。所烧瓷器不再施化妆土,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的特征。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到20世纪70年代,定瓷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又进入了复苏期。曲阳定瓷有限公司历尽艰辛,通过上百次研究实验,在仿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制成功了仿古、美术、日常三大系列工艺产品200多种,产品在国内展出屡屡获奖,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荷兰、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定窑窑址规模{zd0}、最集中的窑场,分布在今曲阳县涧磁村北一带,这里有十几处高大的堆积,{zg}的15米,堆积着众多的瓷片、窑具、炉渣、瓷土等。从遗址地层叠压关系看,遗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198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遗址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定窑瓷酱釉宝塔

    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定窑就大量采用覆烧方法,还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体。这种烧制方法的优点,是{zd0}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定窑器皿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趋简,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装饰图案常用印花、划花和堆花手法,秀丽典雅。印花图案,自然形态经巧妙变形,构成严谨;刻划花,较印花更活泼生动,别具一格。除此之外,划花、刻花、印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划花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装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协调,这是当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通常是对称的。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等纹饰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形态经巧妙变形,繁而不乱,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工整素雅,艺术水平很高。定窑印花大多印在碗盘的内部,里外都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梅等,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有的碗、盘口沿作花瓣式,碗内印一盛开的花朵,同时在外壁刻上花蒂与花瓣轮廓线。这种把印、刻手法并用于一件器物,里外装饰统一的做法,使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浑如一体,十分精美。其次,定窑还有大量的动物纹饰,主要有牛、鹿、鸳鸯、麒麟、龙凤、狮子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卧件的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平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做工精美的飞凤比较少见。

  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外圈纹饰多为几何纹或变形莲瓣纹,中心为动物、花卉结合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而宋代定窑孩儿枕更是该窑名品,其造型神态及纹饰的装饰工艺等皆为上乘之作。由于定窑的风靡与流行,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为各地瓷窑所仿效,北宋年间各地纷纷仿制定窑。这就诞生了“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定窑对我国后世的制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名扬天下的景德镇深受其影响,北京龙泉务窑、山西平定等形成了定窑系;埃及、欧洲、东南亚的文物遗址中都有定瓷的遗物。

                                                                    定州市宝塔花园居民小区

郑重声明:资讯 【说说我的故乡——定州(原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