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连续读了张靖发来的两篇文章,回复中谈了点个人的感想。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比较有思想、有个性的年轻人,大都喜欢学习,专业知识自然不用说,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比较宽泛,思维灵敏广阔,看问题、思考问题亦较准确。远不是50岁上下我们这一代人所能比的,他们的起点高出我们当年太多,更不能比。所以,当同事张靖要我对他的文章以及写作等方面的问题谈些看法时,我竟有些汗颜,推脱或作答都成了难题。尽管如此,面对年轻人这份诚意和信任,更怀着得遇一个相同爱好者的欣喜,乐意就一些问题进行交流。
任何一种文字创作,都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交融,也就是再现与表现这两种文学手段的运用和融合。或者是将主观的感情色彩,渗透于客观生活的再现中间,充满倾向和激情地描绘社会人生的客观图景;或者是将客观的世界宇宙,反射于主观意识的表现中间,从客观图景中引出并抒发自己强烈的爱憎感情。前者形成再现型的小说、戏剧等叙事类作品,后者形成表现型的散文、诗歌等抒情类作品。由此涉及创作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正是张靖要我作答的。
真情实感问题。古人说的“气”、“神”、“骨”等,大体上都是探讨主观的感情和涵养问题,这应该是所有艺术品创作成功与否的尺度。要抒发感情,无论是“气”、“神”和“骨”以及“境界”,都不能够通过矫揉造作来实现,而必须是xx浑成地实现,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写过组诗《果园的主人》,在创作这组诗的过程中,我便是含着一种真情的。这组诗为一位同龄诗友而作。他是一个农民,性格刚强,热爱诗歌。因为家境贫困,为生计所迫不得不肩负起生活的担子,甚至流浪卖艺(他能拉会唱),他的妻子就是流浪中跟他的。农村政策改变以后,他承包了果园,凭着才智和勤劳走上富裕之路,自己富了也没忘记父老乡亲。他诗心未泯,但却不得不撂下笔。那些年每年我都去他的果园,累累硕果没能引发我的诗情,却xx了要为果园主人写点什么的愿望。于是我怀着对一个诗友朴素的感情,写了《果园的主人》。
从前
他用原始的音符
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自己的泪
开头写他过去的经历,是对他过去生活的概括。当他成为果园的主人,对生活有了希望之后,“他便确信/自己生命的舟/有了坚实的岸”。于是“把乡情嫁接成树”,“每个乡亲的梦里/从此便有馨香飞溢”,“让诗和果实一起收获/让三十岁和村庄一起图腾”。也许他还将远去,但不再用古老的音符去流浪换取温饱,而是“用带着果香的歌唱/唤回遗落的乡音/这是他不曾语人的/野想”。我感觉整个果园像一个语言的仓库,在叙说着主人的故事。他流浪中结发的妻子,当“果树开花的时候”,她却哭了,因为往事又走进她的记忆:
是那个阴雨绵绵的夏夜
她跟了他来
她坚信这流浪艺人
迟早会让她的心飘出果香
她相信他眼睛里
那对透明的眸子
和那片葱郁的柔绿
她心里飘出了果香,她幸福而自豪,在“果树收获的季节/她把甜甜的笑/送给远方的城镇”。同着她的自豪、她的幸福。在创作这组诗的时候,我始终被一种感情驱动着,感觉自己不是在创作,而是在用心倾诉。这组诗发表在星星诗刊上,后收入《微型文学作品选》(济南出版社),后来参加一个全国诗歌大赛,此诗获得头奖,被收入获奖诗集。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好多年是在贫苦中度过的。我的童年被草的影子占据着。每当我回忆起童年的生活,忧伤的情愫像草一样在记忆里蔓延。受这种情愫的驱使,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写了组诗《草之忆》。虽然,这组诗在艺术上尚不够成熟,但一种真实的情感却留在字里行间。童年,每当夜晚来临,我和我的兄妹总是背负着山一样的草筐从田野回归村庄,那绿色的草团在夜色里慢慢游动。“绿色的重负/压抑着/嫩稚的天真”,但此刻,我心里却充溢着欢悦,因为饥饿,“食物的诱惑/支持着背上的重压”,还有那可能得到的母亲的赞语,“如美丽的贝壳/足以装饰一个美丽的梦”(暮归)。一个少年,正是吸取知识、分享母爱、向往美好的时光,却不得不背负起生活的重负,而{wy}的奢望竟是多割些草得到母亲的夸奖。
我跨进门榄
重负
立刻被母亲卸去
(草便被羊儿撕扯
嘴嚼 有声)
没容洗一把
被田野染绿了的手
(根本就没想洗)
一个香喷喷冒着热气的窝头
(蘸着辣椒糊的)
便塞进我手里
而我被草筐的系勒凹的肩
又被一双慈爱的手
抚疼
我欲哭又止
因为我看到
母亲那善良的眼里
开始潮湿
黑夜来临,当我还背着空空的草筐在田间寻找着丢失的铲(割草的工具),不敢回家时,这时母亲接我来了,“远远的听到一声呼唤/我的乳名/在四野里回荡”(呼唤)。这呼唤声至今仿佛还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
我认为,有了真情实感,即使艺术上稍差一些,也一样能打动人。相反,矫揉xxxx情,即使用上华丽的词句和技巧,也不能令人感动,算不得成功之作。有这么一句名言:“艺术的{zg}境界是无技巧。”这里,“真”和“情”是不可少的因素。当然,一个艺术作品,光有真情实感还是不够,只是做到了“真”,还必须做到“善”和“美”,才有教育价值。但是,没有“真”,“善”和“美”也无从谈起。请珍惜你的感情吧。人生中每一次激动、同情、愤怒,每一件令你动情的事情,每一个令你感动过的人,都将成为你人生的财富,是驱动你的心灵向着真善美飞跑的轮翼。
来源生活问题。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这个道理大都明白。上个世纪初,在我刚走上治黄工作的头两年里,曾跟随黄河建筑队伍参加过两处建闸施工。那泛着盐碱的荒原、大河边壮烈的图景,那用红高粱(高粱秸)搭成的工棚组合成的部落,那既不是农民也不像工人的黄河建筑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调入东平湖管理局(当时是山东黄河位山工程局)机关后,虽然不再跟随工地出发,但那段生活在我记忆的荒原呈现了一个独具情调的空间。当我重新回顾这段经历时,一时的激动,便写了组诗《黄河部落》。独特的生活进入诗句,一切华丽的词句都成为多余,因为生活本身已接近诗歌。
三月的乡村
激动地
迎娶一座新城
土地用虔诚的香火
看红高粱都市长出来
五百度的星座
刺疼乡村的眼
把威威武武的黄河大堤
照成长城照成悲壮的故事
让乡村老艺人和泪一起唱出来
让牛仔裤蝙蝠衫听到半夜
惹得乡间的后生们痴痴呆呆
盖满碱土的乡村
一夜没有入睡
这是黄河建筑工地真实的生活。于是在红高粱都市里,也便有了罗曼的故事:
治黄工的爱
是六十二度的老酒
常常在心里醉
醉了就告别理智
寻觅乡间的女子
在河滩里疯跑
让大河把笑声
传得很远很远
夜里 便有粗野的语言
从红高粱都市挤出来
吵醒梦中的村庄
守夜的狗用男高音
把乡村前所未闻的韵话
在夜空里
汪汪汪地唱
汪汪汪地喊
这是治黄工人的爱,不xx等同于生活但{jd1}的来自生活。这组诗参加全国水电职工诗歌大奖赛,其中2首获得了创作奖,被收入获奖诗集《走向太阳》。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重要的蓄滞洪工程,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管理体制的原因,历史上水利矛盾突出,在历年分洪运用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在国家分洪运用大局面前,湖区不同政区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给分洪带来阻力,我亲身感受到了湖区地方领导复杂的心态。为了反映这一现象和矛盾,我创作了短篇小说《大野泽》。写的是大野泽水乡农民陈汉源壮年时期因家乡水灾被迫闯关东,老来思念故土,带着小儿子返回家乡,又遇黄河洪水大野泽分洪,乡村被淹。他顾全大局,在排除泄洪道阻水障碍时,儿子被洪水冲走夺去生命,老汉无奈第二次离开故土踏上关东之路。我写这样一个故事,是和我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我曾亲历1982年东平湖分滞黄河洪水全过程,目睹了分洪运用的复杂过程,而且,我的外祖父母祖籍就在东平湖区,上世纪50年代移民黑龙江,20多年后又重回故乡,所以我构思出这样一个故事是很自然的。这篇小说最初发表在《江河文学》1987年第5期,后来又收入中国水电文学丛书小说卷《太阳的骄子》一书中。没有对东平湖分洪问题和移民生活的了解,我不可能写出这篇作品。
1986年4月,我去湖北丹江口参加由水电部文协主办的一个笔会。由于时间紧急,没搞清详细情况就起程了。到了丹江,已迟了{yt},才知道是小说笔会。我业余主要写诗,很少写小说,也没有现成像样的作品。听了两天课,剩下的时间是修改稿子。可我既没有带稿子,也没有创作上的思想准备。笔会时间是宝贵的,我想临时创作,可是写什么呢?又是问题。别人伏案修改小说,我却踯躅于丹江街头瞑思苦想。整整一个上午,又整整一个下午,当夜色降临,丹江电站的灯火把我招引过去,我独自登上水库大坝,任汉水上的江风梳理我紊乱的神经。我尽力收索记忆。突然,一个人物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妻子曾经给我讲述的人物,是在东平湖石洼建闸工地和我妻子一同参加施工的一个女临时工,名字不记得了,也就是我后来写进小说的金英(或许金英就是那个女工的名字)。“金英”身体结实,性格爽快,有着农村女性的憨厚、泼辣。于是,从妻子那里得到的一系列关于这个人物的细节便呈现在我的眼前。我虽然没见过她,但我熟悉黄河建筑工地的生活,
因此这个人物对我并不陌生。我欢喜若狂,我觉得金英真的出现在丹江大坝了。就写她!我一口气跑回招待所。跟我同室住的河南省水利厅设计院的李其祥先生(小说作家)笑着问我,你怎么光出去逛街呀?我说丹江我已经是第二次来了,没什么可看的,我是找我的人物去了。经过两天的伏案写作,完成了短篇《在大河那边》初稿。由于来自生活,细节真实,人物形象丰满,小说写出后受到笔会老师的肯定。这篇小说后来发表在《江河文学》1986
年第4期上。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如果生活中没有“金英”这个人物,我就写不出这篇小说来。
以上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对情感、生活的部分体验。当然好的作品不仅仅有了生活和感情就可以的。一篇文章是由思想内容、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写自己经历或熟悉的生活,写触动过自己情感的人或事,在提炼主题、选择和安排材料上往往能做到心中有数,表达起来也比较容易,并易于调动自己的创作热情、激发创作灵感。在叙述手法上,个人以为千万不要忽略细节描写。细节是相对于情节而言的。情节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由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细节则是细小的情节,由人物在具体环境中、具体事件中的细小动作或细微的场景构成。细节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运用好了能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前几天读张靖的《那院子,那房子》一文,里面写了两个细节。一个是作者六岁那年,寒假跟爸爸在外做生意住了几天,回家时坐在自行车前面的大杠上,快到家时手冻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开始哭起来。到家以后:
“爸没带家里的钥匙,就去了奶奶家,奶奶家里也没人,爸推开外门,领我到北边墙角的骡子棚下,点上柴禾烤火。在跳跃的火苗中,我感受到了简单的幸福和家的温暖。”
还有一个是作者十七岁考上大学那年,就要离家时去看望患了癌症的爷爷:
“走到爷爷家大门口时,就大声喊爷爷。转过西屋角,就看见爷爷推门从堂屋快步走出来,手里拄着拐杖。我给爷爷说我要走了,当时就看见爷爷依稀的泪花。我怕自己哭出来,匆忙告别后就走了。”
这两个细节渲染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和亲人的朴实的感情,给文章增添了色彩。这两个细节我认为还可以再多着些墨,比如烤火时爸爸拨动火堆的动作和神态、爷爷从堂屋走出来拄着拐杖望着“我”的神态等。
1989年,黄河报举办纪实散文大赛,我写了散文《远去的石屋》,文中写了姑父——一个护堤员。为了刻画姑父的性格和他爱堤如家的形象,我用了这样几个细节:“堤坡上的草很茂,花不断地开。我不知道这些草和花的名字,偶尔问起姑父,他竟佯装听不见,追问的急了,便拿‘堤草’、‘堤花’之类的话哄我。我想,他大概也不知道罢。”(表现了姑父的粗心)“有一回他从堤外弄来许多土,说要给我堆土牛,我很高兴,谁知他却堆了个土台子,哪是什么牛。”(表现了姑父性格的孤僻和机智,也说明他修堤劳作的内容)“有一次我玩得高兴,沿大堤跑了很远很远。他找不到我,疯了似地在大堤上边跑边唤我的小名。当他终于找到我,把我拎起来,朝屁股上狠狠揍了两巴掌。一会,又抱起我,对着我的屁股吹了两口,说声‘不疼,对吧?’。”(表现了姑父性格的拘谨和深沉)这样几个细节,又出自一个儿童的叙述,一个忆念中护堤员的形象就出来了。这篇散文获得那次大赛征文二等奖,发表在当年的黄河报上。
场景描写也很重要。写景是为了写人。就像需要把人物的性格凝聚到一种行动里、一段谈话里、一个细节里表现出来一样,同样需要显示人物性格的景物描写。在《远去的石屋》里,我两次提到了姑父的石屋(护堤屋),{dy}次是我七岁那年看到的:“有一次我上堤去叫姑父,发现石屋里一半是姑父的地铺,一半做了羊圈,满地屎尿,又臊又臭,从此再没进过石屋。”第二次是在20年后,我又走进姑父的石屋:“这石屋既熟悉又陌生,早先的地铺换成了木床,对门处一桌一灶一缸,此外便是杂物了……最引我注意的是墙上一张张奖状,上面落满了灰尘,有的已经被覆盖了厚厚的一层。”两次对石屋景物的描写,都是和石屋主人的性格和身世经历相关照的。
在散文《九九黄河》中我写道:“极目望去,黄河水像一条金黄色的绸带,从遥远铺展到遥远,没有波浪,没有涛声,似静止而又分明在流动。……这时我发现,宽广的河滩里,返青的麦田已泛动着青波,河唇荒地上偶见几株早发的野草,远远看去竟绿了淡淡的一层,堤脚的柳梢上绽出世纪末的{zh1}一轮新芽,在二月的河风里舞动。一声笛鸣,不远处的京九黄河铁路桥上,一列火车正由南而北驰过黄河,很快隐匿在一片村庄之后。”这段文字描写了世纪末黄河之春的景象,是粗线条的,是想和读者一起感受大河初春的寒意和辽阔、飘逸和苍茫,表达作者站在两个世纪之交、面对黄河xx的悲喜之情,以及沉重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另外,对语言叙述方式、风格,还有文章的结尾等,我以为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个人经验所限,就不再赘述。
以上所谈,不知道算不算是张靖想要我作答的问题。近30年来,我一直在机关工作,写作对于我大都是机械性的任务,自觉地写作和文学创作不过是业余爱好。性格所致,我一向懒散,对生活感受不深,粗枝大叶,写的东西不多,好作品更是稀罕。好在对文学的爱好时断时续的一直没有丢掉,所以也就多少有了那么点创作方面的体会。希望张靖和其他看到并且读了这篇文字的朋友,千万别笑话,就当看了一篇某某人写的生活笔记、随感之类的玩意儿,一笑罢了!
节节草2010年1月11日
于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