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考验人性 曾文海:12年的股市生存智慧

  在与曾文海交流的近三个小时里,记者印象{z}深的还是他那句“投资就是龟兔赛跑,龟永远会赢,龟也活得{z}久。”

  曾文海说,投资考验的是人性,要把投资当成一项长跑运动,而不是百米赛跑。他的话看似平淡,却是他12年股市生存智慧的浓缩。

  想说再见不容易

曾文海并非金融或投资科班出身,大学学的是经济管理, 1996年才开始正式接触股票。此后,无论这个行业喧嚣或冷清,波峰或谷底,他再也没有离开过。

  上大学时,因为道听途说,曾文海买进了人生{dy}只股票——大冷股份。在1996年上半年行情中,他{dy}次品尝到赚钱的滋味。当时的他和大多数普通的投资者一样,在买入获利后,却并不知道为什么赚到了钱,不知道这个公司的价值所在。资本市场浩如烟海,让他xx神往。

  2000年,曾文海辞去工作,开始专职炒股,每天去证券营业部“上班”。一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深圳市明达资产管理的创始人刘明达。受刘明达影响,他开始理解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理念在2001年至2005年的漫漫熊市中历尽磨难和考验。在那波熊市中,曾文海也未能经受住考验,价值投资的追寻和坚持让他损失惨重。{z}终,他离开了深圳,来到上海,暂时与股市说了声“再见”。

  在上海的日子里,市场仍然走着自己的“路线”。曾文海也在积累着、沉淀着。

  机会终于来临,发端于2005年的牛市让业内人士受益匪浅,曾文海就是其中之一。从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底,短短的半年时间,曾文海的累计收益率达260%,远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21.02%的涨幅。2007年全年收益率450.72%。期间,曾文海创建了上海海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始了真正的资产管理。并在2008年6月17日,依托中融信托平台成立了《中融-海昊1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三朵金花xx投资秘笈

  曾文海引以为豪的三个经典投资案例是苏宁电器、冠农股份和广宇发展。在苏宁电器的长期投资过程中,他获得了稳定的回报。

  苏宁电器2004年7月份刚上市的时候,曾文海就开始xx这个公司,并于第二个月去公司调研。当时,它的股价是所有上市公司里{zg}的一个。而当时的市场处于熊市,很多人对于高价股有恐惧心理。但正是这只高价股引起了曾文海的兴趣。

  据曾文海介绍,当时整个家电连锁企业有5到6个,而取得间接融资平台的只有两家公司,一个是苏宁电器,一个是国美电器,且当时整个零售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这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成熟市场比,差距很大。如果要实现快速扩张,只有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当时具备这种条件的上市公司只有苏宁和国美两家。曾文海当时调研了苏宁在全国各地的卖点,了解到一线销售数据的情况都非常好。曾文海借熊市之机,重仓杀入,获利匪浅。

  冠农股份是今年以来{zd}的牛股,但能在牛尾里抓到这样的牛股,的确需要一些本事。

  曾文海在2006年年初的时候,开始跟踪这个公司。当时,它的股权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当时这些股权是在德隆手上。后来,因为德隆出了问题,不得不将股权卖掉。而据收集的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化肥的需求是非常饥渴的,特别是对钾肥的需求,因为我国的土地普遍缺钾,农产品的产出效率比较低。盐湖钾肥从2001年的熊市到现在,股价基本上都没有跌,甚至每一年都在创新高,这是因为国家对钾肥的不可控,它的价格是跟随国际价格的上涨而上涨的,而我国对钾肥的进口依存度高达70%。冠农股份投资国投罗钾公司20%的股权,根据{z}保守估计,按照当时2700元每吨的价格进行计算,罗钾公司按需生产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就足以支持冠农30元股价的一个安全边际。

  曾文海投资的另一只牛股是广宇发展。广宇发展的背景比较复杂,其大股东鲁能集团在04年完成收购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资产整合之旅。它把以前南开戈德的一些没有盈利的项目过滤出去,将重庆鲁能公司注入广宇发展,而重庆鲁能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土地储备约有400万平方米,而且这些土地项目都是在很早的时候获得的,成本非常低。另外,当时鲁能集团已经通过一些资本运作的手段要将鲁能置业装入上市公司,鲁能置业当时在全国拥有10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这些土地项目也是在2000年-2003年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整个广宇发展的总市值当时是30-40亿左右,而万科有接近2000亿的总市值,在全国的土地储备是2000多万平方米,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曾文海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健发展,广宇发展显然被严重低估,安全性较高。

理解股票 感悟人性

  曾文海说,投资思想才是{z}核心的东西。有了正确的思想,才可能有个满意的结果,所以投资理念非常重要。投资大师巴菲特有个投资法则:{dy},保住本金。第二,还是保住本金。第三,记住前面两个原则。因为只有在保住本金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

  曾文海表示,他对投资的一些理解是自上而下的,要把对产业的理解,落实到上市公司身上。而实际上,产业眼光落实到上市公司,就是股权的回报。所以说,时势造英雄和产业眼光实际上是一个道理。这就是他对上市公司、对股票投资的一个理解。

  曾文海指出,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有接近20年的发展历史,但目前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还不是很成熟,对短期收益和回报看得非常重。所以,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整天追逐市场热点,进行套利交易的投资者很多。但从成熟市场来看,比如香港市场,能够通过短线套利取得丰厚收益回报的投资者,可以说几乎没有。反而是通过价值投资、通过长期投资所取得回报的投资者,才能真正在资本市场成熟。

  曾文海说:“人生是非常短暂的,人生的变化无常,令人畏惧。这也说明人在特定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恐惧和贪婪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我们去理解这些的时候,才能跳出这个圈套,做出正确的选择。”他说,人性也有很多方方面面,包括惰性、随意性等,这些都能解释人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做某件事却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具体到投资,则可认定为感悟人性也是投资理念的一部分。

  曾文海本科学历。2006年5月,组建上海金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营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2007年2月,金裕投资正式更名为上海海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全年收益率450.72%。2008年6月17日在中融信托平台成立《中融-海昊1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资讯 【投资考验人性 曾文海:12年的股市生存智慧】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