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知识问答2_smile2008168的空间_百度空间

2.井控装置现场管理的重点。

a) 防喷器按规定试压。

井控车间:环形闸板,全封剪切压井,节流管汇各阀门等均应试至额定工作压力,同时应做低压试验(0.7-2.1Mpa),稳压不小于10分钟,压降不大于0.7Mpa,密封部位无渗漏为合格,且出具试验报告,随防喷器一起送达井场,井队再接受防喷器时应检查有无试压报告,如没有试压报告,则应拒绝接受。

全套防喷器在井场安装完毕后,逐个进行试压,除环形封钻杆试至额定工作压力的70%以外,其余均应试至额定工作压力,放喷管线试压10Mpa。

对于未安装正规套管头,不能使用试压塞试压的井,各油田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或增加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试压规定,然后执行。

钻开油气层之前,也应按上述规定试压。

更换配件和密封件之后,也应按上述规定试压。

钻开油气层之后,按各油田规定试压(15天,30天,45天等)。

b) 井控装置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使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特别是远控台的气动泵,电动泵,各部分的压力及控制阀,司控台,液控台等关键部分,每班至少巡回检查一次,远控台储能器,在不补充液压油的情况下,至少要有关三个(包括环型)防喷器的能力,储能器启动以后,瓶内余油应仍有原来油量的一半,余压至少8.4Mpa,以保证防喷器处于关闭状态。

司控台各液压压力与远控台压力差应控制在1Mpa以内(有的井可达2.5-3Mpa),气源压力应与远控台一致。

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现场检查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储能器压力不够,管线压力过高;司控台压力与远控台压力差超标;储能器能量不足,只能关环形或一个闸板防喷器;气动泵,电动泵不工作或工作不正常;放喷管线接出长度不够,固定不标准,不密封,存在90°弯头,出口方向对着营房、公路、采油树等;泥浆回收管线固定不牢固;各闸门开关状态不标准;内控管线使用高压软管;泥浆回收管线使用高压软管;液压管线接触处漏油;远控台、司控台换向阀与防喷器开关状态不一致等等。

3.及时发现溢流

溢流监测除仪器监测以外,井队还应有人负责座岗监测,坚持一方报警、二方关井的标准。有的油田放宽到二方报警、三方关井或三方报警、五方关井;有的油田钻进时、起下钻时、空井筒时座岗不是一个人,记录表也不是一种表格,这些都不利于及时发现溢流。

为落实此项工作,应该是专人,专岗来座岗,无论是钻进、起下钻还是空井筒,均由此人负责这项工作,这样责任才能落实到人,而且座岗人员应经过座岗培训,知道座岗的目的、任务和完成任务应做的工作。

4.及时关井

标准规定二方关井,这是{zd1}要求,从井控技术和井下安全来讲,关井越早越好。现场不能及时关井的原因:不能及时发现溢流;岗位分工不合理或操作不熟悉,发现溢流后想进一步观察溢流大小或溢流物;井控装置出故障;怕卡钻而抢提钻杆,将钻头提至套管鞋内或所谓的安全井段再关井;怕不好压井而抢下钻杆等等,造成延误了关井时间。

1) 几个观点和方法

a) 关井越及时越容易处理

因为及时关井,进入井筒的地层流体很少,压井过程中套压较低,不易形成地下井喷;而且进入井筒的地层流体少,需补充的加重料(加重泥浆)量也少,很快即可实施压井,损失时间最少;因进入井筒流体少,对钻井液性能破坏最小,井壁最稳定。

b) 地下井喷

井喷分地上井喷和地下井喷两种。如果进入井筒的地层流体多,压井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zg}套压均较高,很易压破地层,造成地下井喷;地下井喷处理难度大。正常钻井时如发生井漏,有时虽经多次堵漏都不能成功,在压井过程中,无论是从环空还是钻杆内泵入堵漏剂,想先将漏层堵住,再建立循环压井且成功,这一难度可想而知;地下井喷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将井报废;地下资源严重损失;今后此井附近的井无法施工(柯1井1978年井喷,1992年在其一公里左右打一口井,钻到700m左右发生井喷,因需密度太高,无法压井,被迫注入快干水泥封井报废。)。

c) 浅气层关井后,不能求立压后压井,而应及时放喷泄压。一般来讲,浅气层能量均有限,经泄压(点火)后很快即排完,恢复正常钻进。(?线稠油?)

d) 井身结构不合理的井,即只有表层,且套管鞋处破裂压力很低(5Mpa以内),关井后应密切观察套压变化,及时泄压,并尽快组织压井,压井时应采用低节流压力法,备用重泥浆量应为井筒容积的2-3倍,套压值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过套管鞋处的破裂压力。

e) 硬关井、软关井问题

硬关井:停泵后立即关井。其优点是使进入井筒的流体最少。

软关井:停泵之后,先打开节流阀,在放喷管路泄流条件下关防喷器,然后再关节流阀,再关平板阀。其优点是可避免“水击效应”。(美国井检专家尼尔.亚当斯(Neal.Adams)在《井检问题与处理》即《现代井控工艺》一书中讲“水击效应迄今尚无实证”)。

国内行标和集团公司井检规定均要求采用软关井方法,有的油田实施细则中,要求浅层气采用硬关井,井深后采用软关井。

f) 读取立压时间

关井立压是确定压井密度的决定性参数,故非常重要。关井后立压上升速度,跟液柱压力与孔隙压力差值、地层孔隙度、渗透率、溢流的种类等有关。故不应统一读取立压的时间(15分钟、20分钟等),尔应有专人记录立压、套压随时间变化的值,并划出立、套压上升曲线,立压曲线出现拐点时的压力值即为计算压井压井液密度的立压值。(此值对低渗油气等往往偏低)套压值不得超过套管抗内压的80%,防喷器额定工作压力和地层破裂(漏失压力)三者中最小值。

g) 圈闭压力

圈闭压力产生的原因:一是泥浆泵停止运转之前即关井:二是气体上升,体积膨胀;三是钻具内有单流凡尔时,在不泄套压情况下,为求立管压力而开泵等。释放圈闭压力的方法:以立管压力为依据;开节流阀;每次放40-80升钻井液后关闭节流阀,观察立管压力;如立管压力下降,重复上步动作,直到立压停止下降为止,并记录此时的立压和套压值;如立压值降为需、套压还不降,则可继续重复上述放压动作,或按立压为零条件的方法进行循环洗井,直至正常。



郑重声明:资讯 【井控知识问答2_smile2008168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