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千岛湖风情(25)下_千斤顶_新浪博客

      这张照片相信大家都是{dy}次看到,与蒋公合影的是我们鲍家村的一位xx人物,族名鲍从汉,大名鲍步超。鲍步超(忠义救国军少将司令,黄埔六期,浙江淳安人),鲍步超这个名字你一定不熟,但若说起他的另一个公众形象:“胡传魁”,相信你一定特熟悉,又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如今许多人对忠义救国军的认识,是出自当年那个“革命样板戏”《沙家浜》:“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这个漫画式的描写,用在某些具体的忠义救国xx伍上,是有根据的。不过,若据此来评价整个忠义救国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不加分析地否定其所有为抗日战争作出过贡献甚至牺牲的官兵,则未免有些片面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很片面。可喜的是,现在内地的一些学者开始对现代的一些xx历史人物作出一些新的评价,婉转地对过去的一味否定、缺乏历史分析的做法有所纠正。

    这支xx因为沙家浜这出戏而闻名,是个反面教材。因此现在网上为忠义救国军翻案的很多。
  忠义救国军从他的前身苏浙行动委员会下设动员部和游击总指挥部开始就是军统和青帮控制的队伍,到38年初在皖南正式打出忠义救国军番号时,xx被军统控制。所以执行反共的政策比较卖力。它的人事是戴笠控制的,作战行动则受三战区顾祝同和游击副总指挥冷欣指挥。
  37年淞沪会战时,它的牺牲很大,基本被打散了。38年和39年前期,和新四军是合作的,也有一些小型抗战战斗。但在苏南的影响力没有新四军大。39年后期开始,它就坚决执行三战区的反共政策,袭击新四军,还打死了新四军的一些高级干部。到后来摩擦就公开化了。45年抗战结束后,忠义救国军被改编为交警xx负责护路,主力相继被解放军消灭。但是它的骨干领导很多人并没有去交警,而是留在江南当了地头蛇,直到解放后还在对抗,最终被镇压。

    xx学者、传记文学大师、书法家朱东润先生曾说:“整个的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在追溯到自己的祖先的时候,总会发现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焕一些,也许有的黯淡一些,但是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我们对于过去,固然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着更大的期待……”。朱先生的这段话深深触动着我。

    作为将军同村同族的晚辈,我满怀敬仰,带着种种疑问和好奇,乘这次回老家的机会,拜访了将军的侄子鲍青元,论辈分他是我的爷爷辈。见到这位小爷爷后,他非常热情,从墙上取下将军的照片让我翻拍,向我介绍将军去台后的经历和子孙现在的情况。

    我们这一支鲍姓,是春秋名将鲍叔牙的直系后裔,作为将门之后,历代不乏贤臣名将。北宋年间在本邑定居后,一直奉行“耕读传家”的祖训。子孙读书经商人才辈出。根据始修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石塘鲍氏宗谱》自二十二世起排行:承林光国景,从元永芳景,世绍荣前德诗书启后贤。鲍步超是从字辈,族名鲍从汉(我是芳字辈,该宗谱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世,排行字为芳,正是我这一辈)。其兄鲍从才便是鲍青元之父。兄弟俩,兄从才经商,是个远近闻名的盐商,上面是我与鲍青元在他们家祖产遗址的合影,这里曾经是全乡最热闹的地方,解放后其祖产充公,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的乡政府还叫公社,都在这座房子里办公。以此为背景还拍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可见它昔日是何等的气派。现在这般凋敝是因为上海世博会看中此房,村里将它整体卖给了世博园,将来只有去上海才能一睹其风采。弟从汉行武,入黄埔军校,是黄埔第六期。另外他们的堂兄鲍从济(当地人称鲍杭州)时任民国政府乡长。因此他们这个家族在当时是很有势力的一个大家族。

  以下是我从网上找到的一篇文章:

    忠义救国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性质的武装,在过去的样板戏中,面对阿庆嫂曾提出——“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这样尖锐的疑问,沙奶奶以一个漂亮的高腔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你们号称忠义救国军,为什么不救中国助东洋,专门袭击共产党,忠在哪里义在何方,你们是汉奸、走狗、卖国贼,厚颜无耻丧尽天良~~~昂~~昂~~~”
  那么,忠义救国军难道真的等同于伪军吗?如果国人接收了这样的一个判断,那真是千古奇冤了!事实上,忠义救国军是一支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功卓著,声名显赫的特种武装xx,共产党、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8年,忠义救国军同样也坚持抗战8年,可是,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却xx没有他们应有的公正地位,偶有提及也是作为破坏抗战,制造摩擦,日蒋勾结,残害人民的反面典型出现,那些曾经战死沙场的忠义救国军将士们泉下有知,怎会不心寒呢。
  忠义救国军成立于淞沪抗战时期,前身是由军统局和杜月笙合作组建的别动队,负责配合国民党守军对进攻上海日军展开情报搜集、破坏、袭扰、暗杀等特务活动,初期成员大多是上海的帮会分子和各地流亡的农民,战斗力有限,后来随着国民党xx正面战场的溃败而撤到上海郊县和浙江天目山区坚持隐蔽斗争。后来随着形式发展的需要,戴笠已不满足于特工人员的小打小闹,决定抓起一支自己的特务武装来壮大实力,于是由军统局牵头协调国防部,第三战区,在原来别动队的基础上收拢、收编了大批溃败的国军余部和地方武装,整编成一支隶属于军统局的忠义救国军,于是有了胡传魁这样的草包司令,当然也不全是这样的人物,重庆国民政府委派一批高级将领担任各部指挥官,戴笠也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特工人员和几期特训班的学员充实到这支xx当中,帮助实现xx正规化建设,电视剧中的刁德一和刘副官应该就属于这样的情况。所以,原来的样板戏把刁德一的身份定位成日本特务,是大错特错的歪曲丑化,新版电视剧中对此已作出了纠正。
  经过整编,忠义救国军的人员素质和战斗力得到明显提高,他们在宁沪杭广大地区积极开展对日作战,破坏交通设施,袭击日军据点,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战绩,极大的振奋了沦陷区人民的爱国热情,因为政府从来就没有抛弃过他们,政府军就一直战斗在他们身边。特别是1942年的除夕夜,由戴笠亲自指挥,几路忠义救国军同时对日寇占领下的上海展开破袭战,给敌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虽然这次战斗取得的成果不能与八路军百团大战相提并论,但是忠义救国军敢于进攻上海这样沦陷区的大都会所造成的国际影响是空前轰动的,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的抗日决心。日本人不得不承认,上海郊县仍处在重庆国民政府的有效控制范围之内。所以,日军和汪伪武装年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行动,目标一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再有就是针对忠义救国军了。所以,你能说忠义救国军是一支不抗日的武装吗?抗战后期,戴笠通过中美合作所的关系,为忠义救国军争取到了大批美式装备,同时命令各部积极做好配合美军即将开展的在东南沿海登陆作战的准备,全面对日寇展开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活跃在江南地区的忠义救国军在{dy}时间光复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最终不辱使命的完成了这支xx孤悬敌后,抗日到底的光荣任务。
  当然,忠义救国军基于旧xx的本质,在八年抗战期间也不是铁板一快,出现过叛徒,汉奸和逃兵,也出现过欺压老百姓的兵痞、败类,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不能因此将整支xx定性为“汉奸、走狗、卖国贼”,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就像小说《红岩》中把中美合作所定义为残害人民的特务机构一样,事实上,中美合作所从成立之初就不是一个专门针对共产党的情报机关,而到抗战胜利以后,这个机构也根本就不存在了。中美两国的情报人员通力合作在战争中搜集、破译了日军大量绝密情报,为中国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包括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击落日军山本五十六座机以及中途岛战役的胜利,都是基于中美合作所的有力情报支持。这些历史的功勋现在全部被一笔抹煞了,可叹,可悲啊。
  至于电视剧里的刁德一为何要绞尽脑汁,不遗余力的残害新四军伤病员呢,很简单,职责始然。忠义救国军的使命除了抗日以外,就是执行蒋介石“防共、反共、限共”的一贯方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特定地盘的有效控制。陈道明成功的把刁德一演绎成一个尽职尽责,无怨无悔,令人肃然起敬的优秀特工人员,{zh1}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做了新四军的俘虏,呵呵。按照样板戏里的剧情,人民政府{zh1}要公审刁德一和胡传魁以平民愤,这xx是出于中国传统的“善恶有报”的习惯思维模式,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dy},共产党最初在江南只有抗日游击区,而没有根据地,也从来没有建立过像华北那样的边区政府,所以根本就没有合法的审判权,直到1941年皖南事变后,汲取了以前的项英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教训,陈毅才在苏北正式建立新四军的{dy}块根据地。第二,基于刁德一军统特工人员的身份,新四军绝不会自做主张进行审判的,{wy}可能的结果就是像八路军在华北对待“摩擦专家”朱怀冰一样,礼送出境了事。至于胡传魁吗,如果汉奸的罪名落实了,倒是可以就地枪毙。呵呵
  其实,所谓摩擦,应该都是双方的责任,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嘛。可是现在,我们听到的都是单方的指控与揭露,胜利者有亏名节的事情全部被不动声色的巧妙掩饰过去了。比如在山西,中共通过渗透,控制,最终拉走了阎锡山的抗日决死队和牺牲同盟会,这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抗日民众的觉悟。再者如张露萍,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根据她的事迹改变的电视剧,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永远的丰碑》也回顾了她的事迹,她在抗站期间打入国民党军统局内部,成功的组织起一个情报小组,为延安输送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后来不幸暴露,但是她至死也没有承认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请注意,在国共合作时期,这样重大的间谍行为是不是有破坏统一战线之嫌呢!因此,在张露萍牺牲后长达四十多年里一直没有把她列入烈士名册,直到曾经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直接领导过这个情报小组的叶剑英委员长的亲自过问下,才恢复了她的革命烈士身份,彻底洗刷了她身上背负的“军统女特务”的骂名。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随着历史一页一页的翻过,时光{yt}{yt}的流逝,可惜很多历史时间的细节已经无从探究其本来的真实面貌了。

                                                       将军在台北家中
                                                将军与在台晚辈在一起
 

                                                           伉俪情深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老家——千岛湖风情(25)下_千斤顶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