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大效应 ,水是农业发展的根本

小农水,大效应 ,水是农业发展的根本


“水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谈及农业发展思路,县委书记封安一语切中命脉,“乐至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尽快补上‘水不足’这一课。”
在这一“敢为人先”思想的xx下,“兴水战略”被放在了乐至实现跨越发展的首要地位。通过县财政项目的投入和农民“一事一议”投工投劳,一篇又一篇华丽的“水文章”在全县人民的激情中诞生:打破城市与农村水事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县域供水、用水、节水和污水等涉水行政管理事务一体化管理;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攻坚战;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快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抢抓项目,积极推进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整合资金,加快推进旱山村、缺水村的塘、堰、池、井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哈尔滨水处理设备,哈尔滨纯净水处理设备

 

统计数据表明:三年来,乐至县累计投资4.15亿元,新改建各类中小型水利工程8814处,完成病害水库整治51座,恢复重建震损水库75座,修建集中供水站140处,建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15630处;红层找水打井27436口,确保了近50万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随着乐至一项项水利事业的兴建,那个一度因吃水困难而闻名的丘区老旱区的面貌正逐步得到改观,积压在人民心头的干旱阴霾也在逐渐消散。“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等殊荣也充分印证了乐至人民近年来做大做足“水文章”的骄人战绩。
小农水散发魔力帅乡处处兴农水
最近一段时间,乐至县大佛镇白花村村民吴德明每天都要到村里走上一圈,因为他{yt}不看看村里刚刚修建好的渠道塘堰,心里就觉得怪不舒服。
“水利工程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兴修小农水是我们大伙盼了又盼的大好事。”看到村里的一口口蓄水池,一条条引水渠,吴德明的喜悦之情就溢于言表,“有了这些渠道塘堰,种田就再不用为水犯愁了,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了。” 哈尔滨水处理设备,哈尔滨纯净水处理设备
笔者在乐至县的其它乡镇转了一圈,发现像白花村一样修起了小农水设施的村比比皆是。一条条新建的“动脉”渠道伸入到田间,一口口建好的蓄水池清波荡漾,一座座整治的山坪塘在阳光的照耀下水光滢滢……
“小农水硬是好,今年全村的700多亩稻田都能实现满栽满插!”在乐至县凉水乡,村民李兴财乐呵呵地告诉我们,“{jd1}旱涝保收。”
据了解,经过乐至人牙天斗地,矢志不渝地“小打小闹”地抓水利设施建设,一个“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水利格局逐渐形成,一个个看似不大的蓄水池、排灌渠,为乐至夺取粮食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灌溉能力大大增强。2010年,该县通过大力建设和维修塘坝,维修引水渠,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等措施,新增蓄引提水能力522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确保了25.98万亩水稻适时栽插。
抗旱能力显著提高。地处沱、涪二江分水岭上的乐至,曾经是“十年一大旱,三年两头旱,冬干春旱年年见”。但自从有了星罗棋布的小农水,乐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实际的缺水困难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并{zd0}限度地减少了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小农水建设过程中,该县通过渠道衬砌,大力发展管灌、喷灌、微灌、集雨节灌等方式,不仅节约了灌溉用水,减轻了农民用水开支,而且减少了地下水开采,改善了县域的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有了动力。小农水的风生水起,让过去的撂荒地、望天田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农民如今有较充足的水源来发展粮油产业,实现粮食增产,昔日“等水栽秧、靠天吃饭”的局面正逐渐改变。
农村风貌有效提升。该县依托“小农水”建设,统筹推进农村的山、水、田、林、路、渠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了农村污水乱流等“脏、乱、差”问题,农村风貌极大提升,百姓有了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哈尔滨水处理设备,哈尔滨纯净水处理设备


有了水,农业发展就有了保障;有了水,粮食增产就有了希望。在小农水散发出的魔力影响下,2010年,乐至粮食生产再次迎来了一个艳阳天: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40.1万亩,粮食总产达到35.97万吨,粮食优质专用率达到了69.82%……
金顺镇亿河沟村的村民倪帮才感慨地说,“希望像这样的民心工程,政府能再多修点,我们老百姓心里就更踏实了。”
 

 
郑重声明:资讯 【小农水,大效应 ,水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