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东,非洲和美洲国家商务礼仪大全1_黎我不远Amy的空间:深圳斯 ...

朝鲜

(一)基本概况:朝鲜的正式国名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总面积约12.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90多万,是单一的朝鲜族。首都为平壤,含意是“平原”或“平坦的土壤”。

(二)社交礼仪

朝鲜人在公共场合非常注重礼仪。与外人相见行鞠躬礼,并且同时问候对方“您好!”在行礼时,通常不准头戴帽子,手提物品。在一般情况下,主人要先向客人施礼,晚辈、下属要先向长辈、上级施礼。对方也必须鞠躬还礼。

朝鲜人有着尊老、敬老的良好传统。在朝鲜民间,晚辈在拜见长辈时,有时要行跪拜礼。

在日常交往中,朝鲜人习惯称乎职务、职称。 “金”、“李”、“朴”、“崔”、“郑”合称“朝鲜五大姓”。

(三)服饰礼仪朝鲜人日常活动一般都穿西装。在节日和喜庆之时,他们则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妇女通常都穿短袄、长裙。男子的民族服装有袄、裤、坎肩、长袍,等等。历史上朝鲜人所穿的民族服装一向以白色为主。故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也因此被人称作“白衣之国(四)餐饮礼仪/朝鲜主食是米面,其中米饭、打糕、冷面、饺子汤{zshy},是待客时的上佳之选。朝鲜菜肴大多偏辣、偏酸。烹调忌油腻,不放糖、花椒等佐料,名声{zd0}的朝鲜菜有泡菜、烤牛肉、人参鸡,等等。朝鲜人大都爱吃狗肉。朝鲜人一般都爱喝酒,日常饮料则为凉白开水或清茶。朝鲜人主要的饮食禁忌是,不吃鸭子、羊肉或肥猪肉。朝鲜人的餐具讲究冬用铜碗,夏用瓷碗。用餐的时候,讲究尊老的朝鲜人,一定要先给长辈盛饭,长辈先动筷子。(五)习俗禁忌:朝鲜人对金达莱花(即杜鹃花)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是其民族的化身,并且象征着繁荣昌盛,幸福永存,因此将她作为国花。对于木槿花,朝鲜人也极为昵爱,认为她象征着坚毅不屈。因此,也有人说朝鲜的国花是木槿花。朝鲜人最欣赏的动物,是熊和虎。前者,被视为其民族的祖先。后者,在民间则被当作山神。过去,朝鲜人普遍崇拜太阳神,认为白色代表阳光,所以他们对白色厚爱。

朝鲜人很不喜欢“4”这个数字,因为它的发音与“死”类似,被视为只会预示着厄运。朝鲜人递接东西以用双手为佳。在他人面前,不得吐痰、擤鼻涕、掏耳朵

韩国

(一)基本概况

韩国的正式国名是大韩民国。它位于亚洲东北部,总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多万,全部单一韩族人,首都首尔,主要宗教是佛教,官方语言是韩语,亦即朝鲜语。韩国作为国家的名称,乃出自其历史上李氏王朝时高宗李熙于1897年所定之国号“大韩”

韩国国庆日8月15日。

1992年8月24日,韩国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在正式交际场合,韩国人一般都采用握手作为见面礼节。韩国妇女一般不与男子握手,而往往代之以鞠躬或者点头致意。韩国人在不少场合有时也同时采用先鞠躬、后握手的方式;同他人告别时,若对方是有地位、身份的人,韩国人往往要多次行礼达三五次之多。个别的韩国人甚至讲一句话道别,行一次礼一般情况下,韩国人在称呼他人时爱用尊称和敬语,称呼对方头衔韩国人非常讲究预先约定,遵守时间,并且十分重视名片的使用。

(三)服饰礼仪:韩国人们对社交场合的穿着打扮十分在意。在交际应酬之中通常都穿着西式服装。邋里邋遢、衣冠不整的人,和着装过露、过透的人一样,都是让人看不起的。在逢年过节或某些特定场合,韩国人往往会穿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服装:男子上身穿袄,下身穿宽大的长裆裤。或加上一件坎肩,甚至再披上一件长袍。韩国妇女则大都上穿短袄,下着齐胸长裙。

光脚参加社交活动,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进屋之前需脱鞋,摆放鞋子不准将鞋尖直对屋内

(四)餐饮礼仪韩国饮食以辣、酸为主要特点。主食主要是米饭、冷面。他们爱吃的菜肴,则主要有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等。韩国菜的品种并不太多,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比较清淡,韩国饮料较多。韩国的男子通常酒量都不错,对烧酒、清酒、啤酒往往来者不拒。韩国妇女则多不饮酒。韩国人通常不喝稀粥清汤,认定只有穷人才会如此。韩国人一般都不吃过腻、过油、过甜的东西,并且不吃鸭子、羊肉和肥猪肉。

(五)习俗禁忌

韩国人大都珍爱白色,崇拜熊虎。以木槿花为国花,以松树为国树,以喜鹊为国鸟,以老虎为国兽。不要将其称为“南朝鲜”、“南韩”或“朝鲜人”,而宜分别称为“韩国”或“韩国人”。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他们强调所谓“身土不二”,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韩国,一身外国xx的人,往往会被韩国人看不起。需要向韩国人馈赠礼品时,宜选择鲜花、酒类或工艺品。但是,{zh0}不要送日本货。在接受礼品时,韩国人大都不习惯于当场打开包装。

韩国民间仍讲究“男尊女卑”。男女一同就座时,女人应自动坐在下座,并且不得坐得高于男子,女子不得在男子面前高声谈笑等。

日本

(一)基本概况

日本的正式国名是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总面积为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52亿,由大和族、阿伊努人、朝鲜人和华人组成。大和族是日本的主体民族,它约占日本全国总人口的99%。首都是东京。主要宗教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宗教。崇拜象征着太阳的所谓“天照大神”。日本的国语是日语,日本国名的含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即“日出之国”。5t4E'y+J#O,c9O!N

日本的国庆日,即日本在位天皇诞辰之日, 9月29日,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二)社交礼仪

日本人通常以鞠躬作为见面礼节。在鞠躬的度数、时的长短、次数等方面还有其特别的讲究。行鞠躬礼时手中不得拿东西,头上不得戴帽子。日本有时还一面握手一面鞠躬致敬。一般日本妇女,尤其是日本的乡村妇女,只是鞠躬。

在日本乡村民间,送别亲友往往还会向对方行跪礼或摇屐礼。妇女所行的为跪礼,即屈膝下跪,男子所行的摇屐礼,手持木屐在空中摇动。

日本人与他人初次见面时,通常都要互换名片,否则即被理解为是不愿与对方交往,在交际场合,日本人的信条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因此,忌讳高声谈笑。但是在外人面前则大都要满脸笑容。日本人认为这是礼貌。)

(三)服饰礼仪.

日本人在交际应酬中对穿着打扮十分精心。在商务政务以及对外的场合,通常要穿西式服装。而在民间交往中,他们有时也会穿和服,配布袜、木屐或草屐。历史上日本曾等级森严,和服的色彩、图案、款式、面料乃至穿着方法,无一不与穿着者的地位、身份相关。

日本人衣着观有四条:{dy},日本人认为衣着不整齐便意味着没有教养,或不尊重交往对象。第二,到日本人家里作客时,进门前要脱下大衣、风衣和鞋子。第三,作客时,切勿未经主人许可,而自行脱去外衣。第四,参加庆典或仪式时,不论天气多么热,都要穿套装或套裙

(四)餐饮礼仪日本饮食一般称之为和食或日本料理,可归纳为“五味”、“五色”与“五法”。“五味”为: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涩味。 “五色”是:绿春,朱夏,白秋,玄冬,再就是黄色的广泛运用。所谓“五法”指烹饪方法:蒸、烧、煮、炸、生吃五种,日本人的饮食禁忌为:不吃肥猪肉和猪的内脏,也有一些人不喜欢吃羊肉和鸭肉。日本人非常爱喝酒,人们普遍爱好饮茶。日本人在用餐时,有“忌八筷”之说:其一,是忌舔筷;其二,是忌迷筷,即不准拿着筷子在饭菜上晃来晃去;其三,是忌移筷,即不准夹了一种菜又夹另一种菜,;其四,是忌扭筷,即不准将筷子头反过去,吞在口里;其五,是忌插筷,即不准将筷子插在饭菜里,或是把它当作叉子,叉起饭菜吃;其六,是忌掏筷,即不准用筷子在饭菜里扒来扒去;其七,是忌跨筷,即不准把筷子跨放在碗、盘之上;其八,是忌别筷,即不准用筷子当牙签用。

(五)习俗禁忌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荷花则仅用于丧葬活动,菊花在日本是皇室的标志,盆花和带有泥土的花,则被理解为隐含“扎根”之意。晶莹剔透的水晶,是日本的国石。日本人很喜欢xx和绿雉,并且分别将其确定为国宝和国鸟。同时,他们钟爱鹤和乌龟,认为二者都是长寿、吉祥的代表。

一般而论,日本人大都喜爱白色与黄色。厌恶绿色和紫色。在日本,绿色与紫色都具有不祥与悲伤的意味。日本人有着敬重“7”这一数字的习俗。可是对于“4”与“9”却视为甚为不吉。日本人很爱给人送小礼物。日本人觉得注视对方双眼是失礼的。因此,他们绝不会直勾勾地盯视对方。

印度

(一)基本概况

印度的正式国名是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总面积为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现为9.38亿,由印度斯坦族、旁遮普族等10大民族和其他几个小民族组成,主体民族是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46%,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等。印共有179种语言,印地语为该国国语,英语则为官方语言。首都是新德里,源自“德里”,意为 “山岗”、“高地”等多种含意,为纪念公元前100年重建该城的古印度王公拉贾·德里命名。印度国名,源自“信度”河。古印度“信度”表示河流,、现则泛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国庆日是1月26日。

1950年4月1日,印度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印度交际应酬礼节繁多:合十礼、拥抱礼、贴面礼、摸脚礼、举手礼等。也流行握手礼。印度人迎接嘉宾往往要向对方敬献用鲜花编织而成的花环。印度人以往对等级、地位、身份极其xx。印度所特有的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其一,“婆罗门”,即僧侣;其二,是“刹帝利”,即名门、贵族;其三,是“吠舍”,即平民;其四,是“首陀罗”,即贱民。此外,还有 “不可接触的贱民”,叫作“哈里真”。传统的种姓制度广遭非议,但影响犹在。

(三)服饰礼仪

印度人着装朴素、清洁,但各民族各异。印度斯坦族男子一般着装:上身 “吉尔达”,即宽松圆领长衫,下身穿 “陀地”,即以一块白布缠绕在下身、垂至脚面的围裤。在正式活动中,则在“吉尔达”之外再加外套。妇女着纱丽。由一大块丝制长巾披在内衣之外。印度教徒戴白色船形帽,伊斯兰教徒戴伊斯兰小帽,锡克教徒包裹头巾。

印度妇女在前额上点 “吉祥痣”,过去是表示妇女已婚,而今则用于装扮。

(四)餐饮礼仪

印度人主食有大米及面食,烹调方式有炒、煮、烩三种,喜加入各种香料,尤其是辛辣类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别多,而且社会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荤食。根据教规,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耆那教徒则既忌杀生,又忌肉食

印度人用餐习惯右手抓食。

(五)习俗禁忌

印度的国花为荷花,国鸟为蓝孔雀,国树为菩提树,国石为珍珠。印度人崇拜蓝孔雀和黄牛,举国敬牛、爱牛,不打牛、不杀牛、不使用牛皮制品! 虔诚的印度教教徒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年封斋三天,白天不可进食。印度教教徒还认为“入河沐浴,可消罪过”。在印度南部的一些地方,人们惯于以摇头表示同意。

印度人忌讳白色,忌讳弯月图案,忌讳送人百合花。

巴基斯坦

(一)基本概况:巴基斯坦的正式国名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国土面积约为79.6万平方公里,人口现约为1.335亿。首都为伊斯兰堡,意为“伊斯兰教之城”。

巴基斯坦名称源于波斯语或乌尔都语,含意是“清真之国”。在民间被理解成 “纯洁的土地”之意。2巴基斯坦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总人口的96%信仰伊斯兰教,其中逊尼派的影响{zd0},信徒达该国穆斯林的一半以上巴基斯坦国庆日是3月23日。1951年5月21日,巴基斯坦同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巴基斯坦人见面通常要先说一句“真主保佑”,社交活动中所行的见面礼节主要是握手礼。巴基斯坦人与故旧久别重逢拥抱对方时,先将头靠左边拥抱一次,接着再向右边拥抱一次,{zh1}还要再向左边拥抱一次。巴基斯坦妇女与亲属见面时,除行拥抱礼以外,还要互吻对方的面颊和额头。巴基斯坦穆斯林还会向熟人或来客行“按胸礼”:向对方躬身点头,口颂“真主保佑”并用右手按住左胸,以此表示祝福,巴基斯坦人有用花环欢迎嘉宾的习俗。巴基斯坦的国花是茉莉花,原产于巴基斯坦,全国广为种植,也是交往中的{zj0}礼品。巴基斯坦人喜爱绿色、金色、银色和其它艳色,喜爱穆斯林象征吉祥幸运的新月和星星。新月和星是该国国旗图案主体。

三)服饰礼仪

巴基斯坦人严格恪守伊斯兰教教规穿着打扮,男子一年四季大都穿着淡色宽松的长衫、长裤。夏天不穿背心短裤,但可穿凉鞋或赤脚。天冷之时,通常披毯子御寒,却不喜欢穿棉衣或是毛衣。巴基斯坦妇女日常穿着宽大长袍。出门在外必戴面纱,喜欢染指甲、趾甲,佩戴首饰。佩戴鼻环,便是已婚的标志。参拜清真寺时,须着装严谨,进入清真寺须脱鞋。黄色的服装为僧侣专用。

(四)餐饮礼仪主食是面食和大米,如粗面烙饼和抓饭。副食主要为牛肉、羊肉、鸡肉和鸡蛋,豆制品。烹调以煮、炸为主,有生食蔬菜之习。口味偏甜、辣,不喜过咸。

巴基斯坦人平日爱喝奶茶、牛奶和酸奶。在进餐往往以冰水佐餐。巴基斯坦人用餐时喜欢用右手抓取食物。正规宴请则使用刀叉

(五)习俗禁忌, 巴基斯坦人饮食禁忌为不吃猪肉、自死亡物、动物的血和非按教规宰杀之物,不吃母鸡、甲鱼、螃蟹、海狗、禾花雀,不吃鱼肚和海参。不饮用酒和含有酒精的一切饮料。巴基斯坦人认为黑色象征着消极。“13”和“420”代表灾难与厄运。巴基斯坦人往往星期五不办公。不欢迎的礼品有酒、猪皮或猪鬃制品、带有女性图片的书刊和雕塑,等

孟加拉

(一)基本概况。孟加拉的正式国名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上,面积147570平方公里,人口1.35亿,由20多个民族构成,其中孟加拉族占98%,孟加拉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口占88.3%,伊斯兰教为国教,首都达卡。孟加拉国名源自其主体民族孟加拉族

孟加拉独立日和国庆日是3月26日。孟加拉于1975年10月4日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孟加拉人在介绍男子时,习俗规矩是握手,再说声“阿巴多”(Abador)或“萨拉姆·阿里克姆”(Salam Alikim);男子被介绍给一位女子时,不得与她握手,但应祝她“阿巴多”或“萨拉姆·阿里克姆”;男女之间即使相识一般也不握手。女士多举手过额以示问候,男士点头致意即可。人们相互致意一般不称呼名字,总要称对方为某某先生某某夫人等。由于宗教信仰不同,孟加拉人姓名差异很大。穆斯林一般采用阿拉伯名或用波斯语取名。

孟加拉人互相交往表达习惯是:向左摇头则表示赞同、尊重或认可;点头则表示不同意。孟加拉国花为睡莲,国鸟喜鹊,国兽孟加拉虎,国果菠萝蜜。

(三)服饰礼仪孟加拉人信奉伊斯兰教,按教规穿着打扮,男子一般着宽松长衫长裤,穿凉鞋或赤脚。妇女日常穿着宽大长袍,戴面纱,喜佩戴首饰。黄色的服装为僧侣专用。参拜清真寺时,须着装严谨,进入清真寺须脱鞋。

孟加拉国人的主食是米饭,多食鱼肉(不吃无鳞鱼)和新鲜蔬菜,还喜欢吃牛肉、羊肉、螃蟹等。孟加拉人十分注意清洁,厨房内各种炊具摆放整齐干净。

每逢星期五,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吃东西。斋戒期间,白天不能在众人面前抽烟。

五)习俗禁忌按伊斯兰教教规,孟加拉穆斯林禁酒,禁食猪肉,每天祷告五次。

孟加拉人一般认为左手是脏的,因此忌讳用左手拿、递、接东西。

斯里兰卡

(一)基本概况

斯里兰卡正式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面积65610平方公里,人口1900.7万,由主体民族僧伽罗族(占81.9%),泰米尔族(占9.5%)等构成,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同为官方语言和全国语言,上层社会通用英语。居民76.7%信奉佛教。

斯里兰卡物产丰富,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宝石之国”和“狮子国”。首都科伦坡从中世纪起就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斯里兰卡国花为兰花, 国树为铁木树, 国石为猫眼石。

斯里兰卡独立日是2月4日。

1957年2月7日斯里兰卡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斯里兰卡人喜欢社交,乐予助入,友善谦卑。大多数人信仰佛教,相见或告别时,一般双手合十,表示敬意、欢迎或欢送。接待客人时常为客人戴上花环。

斯里兰卡受英国文化影响,保留不少英国习惯,如讲礼貌,会谈或会议之前有向客人献茶的习惯。

在农村,等级观念依然很强

斯里兰卡人非常喜欢鲜花,特别是兰花等五彩缤纷的鲜花。斯里兰卡人喜欢大红色、白色、咖啡色、黄色、天蓝色、草绿色和黑色,而且还喜欢带有宗教和古代神话色彩的颜色和图案。乌鸦在斯里兰卡彼视为神鸟和吉祥物,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崇拜

(三)服饰礼仪

斯里兰卡人注重装扮整齐,男于上身喜穿短袖衫,下身着“纱笼”(即由两块布拼成的筒裙,从胸口一直拖到脚面)。平日人们把它折成两折,在腰前打个活结。干活的时候,把“纱笼”从挎下撩起,掖在腰间,好象一条短裤,十分方便。大多数妇女喜欢穿一种薄如蝉翼、色彩艳解的民族服装——“纱丽”。为了参加一次庆典或其他重要活动,妇女们往往要花2、3个小时来穿“纱丽”。一条质量上乘的“纱丽”,价值几百或上千卢比,{zh0}的要上万卢比。

(四)餐饮礼仪

斯里兰卡人一日三餐,相隔时间较长,早餐在6点半左左,午餐在1点钟以后,晚餐在9点钟以后。大米是斯里兰卡人的主食,爱吃带有辣味的莱肴。

斯里兰卡许多生活习惯类似印度,喜食鸡肉,菜多放咖哩、辣椒、椰子油,味道辛辣且浓烈,喜欢用面包果、芭蕉花、茄瓜等材料煮成小碟的咖哩拌饭。

民间一般习惯用手抓食进餐,米饭一般盛在盘子里或芭蕉叶上,加上各种小菜,再浇上一种豆汁或椰肉汤,用手捏合拌匀送入口中。饭桌上一般为每人准备一碗清水和一杯冷开水(在农村中往往是生水)。清水用来饭前、饭后洗手,冷开水一边吃饭一边饮用。

但上层和外交场合使用刀叉。

斯里兰卡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三大茶叶生产国也是最有名的红茶加工国。斯里兰卡没有英国人在茶中加奶的习惯。

(五)习俗禁忌

在参观佛教寺院时,进院必须脱鞋袜和脱帽,赤脚而入,一般人进寺庙时应买几朵洁白的睡莲献给神像,以示诚意。斯里兰卡人问候僧侣常是跪在地上合十问候,以此来表示敬意。到斯里兰卡人家作客,如果发现室内设有佛坛,须马上脱鞋袜,脱帽

马来西亚

(一)基本概况

马来西亚的正式国名为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南端,总面积有32.9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010多万,其中马来人占二分之一以上,马来西亚籍华人和华侨则占三分之一左右。除此还有少量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首都是吉隆坡,马来语的本意是“泥泞的河口”。在马来语里,“马来”一词带有“黄金”之意。“马来西亚”这一名称,意即“黄金之国”。

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都信奉伊斯兰教。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英语和华语则是通用的语言。马来西亚的国庆日是8月31日。

马来西亚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马来西亚不同民族采用不同的见面礼节。马来人的常规作法是向对方轻轻点头,以示尊重。马来人传统的见面礼节,是所谓“摸手礼”。它的具体作法为:与他人相见时,一方将双手首先伸向对方,另一方则伸出自己的双手,轻轻摸一下对方伸过来的双手,随后将自己的双手收回胸前,稍举一下,同时身体前弯呈鞠躬状。

马来西亚的华人与印度人同外人见面时,则大多以握手作为见面礼节,马来人通常只有自己的名字,而没有固定的姓氏,儿子以父名为姓,父亲则又姓祖父的名字。马来西亚的国花为扶桑花,在马来西亚叫作“班加拉亚”。

(三)服饰礼仪

长袖衬衣“巴迪”被称为马来西亚“国服”,多以蜡染的花布做成,多在正式交际场合穿用。在一般情况下,马来族男子通常上穿“巴汝”,下身则围以一大块布,叫作“沙笼”。马来族的女子,则一般要穿无领、长袖的连衣长裙,围以头巾在社交场合,马来西亚人可以穿着西装或套裙。马来西亚人的服饰偏好红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鲜艳的颜色。他们认为黑色属于消极之色,黄色也不适于作为服装之色。受伊斯兰教影响,马来人对绿色十分喜爱。

去马来西亚人家里作客,进门前必须首先脱下鞋子,并且摘下墨镜

(四)餐饮礼仪

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饮食习俗禁酒,喜欢饮用椰子水、红茶、咖啡,等等。马来西亚的穆斯林不吃猪肉,不吃自死之物和血液。不使用一切猪制品。通常吃米饭,喜食牛肉,极爱吃咖喱牛肉饭,并且爱吃具有其民族风味的“沙爹”烤肉串。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不吃牛肉,但是可以吃羊肉、猪肉和家禽肉,马来人一般十分好客,他们认为:客人在主人家里若不吃不喝,等于不尊敬主人。平常用餐时只用右手抓食食物,左手被视为“不洁之手”,禁用其取食食物或饮料。只有在十分正规的宴请中,马来西亚人才以刀叉进餐。

(五)习俗禁忌

马来西亚的习俗禁忌:{dy},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在马来西亚具有法律效力,并为人民所严格遵守。第二,马来西亚马来人不仅人口最多,政治影响{zd0},社会地位也{zg},他们的语言与宗教亦分别成为国语与国教。马来人的礼仪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

此外:其一,不要触摸被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与肩部。其二,不要在其面前翘腿、露出脚底,或用脚去挪动物品。其三,不要用一手握拳,去打另一只半握的手,这一动作在马来西亚人来看是十分下流的。其四,与其交谈时,不要将双手贴在臀部上。其五,不要当众打哈欠

柬埔寨

(一)基本概况

柬埔寨正式国名为柬埔寨王国,位于中南半岛南部,面积181035平方公里,人口1340万,由主体民族高棉族(占80%)等20多个民族构成,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法语同为官方语言。佛教为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首都金边。柬埔寨国庆日是6月24日(1991年6月24日柬埔寨停火日) 1958年7月19日柬埔寨和我国正式建交9

(二)社交礼仪

柬埔寨人喜爱红色、蓝色,认为红色象征吉祥和喜庆,蓝色象征光明和自由。 4 V4 S+ v, l( L

柬埔寨人质朴、友善,很注重礼节礼仪方式。最常见的礼节是合十礼,即双手合掌于胸前,稍微俯首,指尖的高度视对方身份而定,对国王、王室成员、僧侣还行下蹲或跪拜礼。社交场合也流行握手礼,但男女间仍以行合十礼为宜。

柬埔寨人欢迎贵宾,有敬献花环的习俗。

柬婚俗是男子“嫁”到女方家。婚礼的全部仪式都在女方家中进行,婚礼由村中最有声望的老者主持。

(三)服饰礼仪

柬埔寨人衣着单薄、朴素。民族传统服装主要有:纱笼,是柬埔寨人的传统便服,只在家中穿,用丝绸、方格布或印花布做成,将布料缝成一个筒形,穿时把纱笼筒叠成两层;筒裙,可在公开场合穿;紧身衣;水布,是柬人必备之物,可围脖子,还可缠头或系腰间当汗巾,现常作礼物送给贵宾。柬埔寨人一般穿拖鞋或赤脚。

在柬埔寨的风俗里,白色象征着死亡,所以人们忌讳穿白色的裤子和纱笼。柬埔寨人以大米为主食,以鱼虾为主要副食,喜吃富有刺激性味道的蔬菜,如生辣椒、葱、姜等,还喜食生菜、生肉和虾酱鱼露。柬埔寨城市里的居民多数也习惯吃中餐,以中国广东、云南菜的口味为主,一般爱吃微辣带甜味的菜肴。用餐时,习惯将脚向后席地而坐,不用桌子和椅子。一般习惯用右手抓饭吃。

柬埔寨人大多信奉佛教,养成了“过午不食,尊重鸟兽”的习惯。他们不愿杀生,不多食动物肉。

(五)习俗禁忌

到寺庙和僧侣住所时,忌把鞋子带入门内,若违犯此规,柬埔寨人称之为“拍蒲” ,认为犯了罪孽。他们认为“星期六”是鬼魂妖魔喜欢的日子,很不吉利。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认为左手是极不洁净的。他们认为头是人的神圣部位,不容随意触摸,否则是对他们的极大不敬。认为孔雀是一种不祥之鸟,不愿见到孔雀及其图案

菲律宾,

(一)基本概况

菲律宾的正式国名是菲律宾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国土面积为29.97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分为80多个民族。其中马来人约占85%,华人50多万及少量的印度尼西亚人和阿拉伯人。人口的90%左右信仰天主教,国语是菲律宾语,亦称他加禄语。英语与菲律宾语并列为官方语言。首都是马尼拉。含意是“有靛蓝的地方”。

国庆日是6月12日,1975年6月9日,菲律宾同我国建立了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菲律宾人天性和蔼大方,善于交际。会面礼节是握手。对长辈是极其尊重,晚辈对长辈要恭恭敬敬地欠身鞠躬,有的则会上前轻吻对方的手背,以示敬重之意。年轻姑娘见到长辈时,往往会上前轻吻对方的两颊为礼。由于天气炎热,菲律宾的穆斯林有时在室外不戴帽子,相互见面往往会行“摸手礼”。但不戴帽子的穆斯林致意时,必须先用左手捂住自己的头部,以示敬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菲律宾的上流社会中,“女士优先”十分流行。在乡村妇女的地位依旧很低。

菲律宾人非常好客。欢迎嘉宾通常会敬献茉莉花编成的花环。

由于在历史上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菲律宾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故菲律宾人的姓名大都是西班牙式的。

(三)服饰礼仪

正规场所,有身份的菲律宾人都讲究穿着本国的国服。男子所穿国服名叫“巴隆·他加禄”。菲律宾女子所穿的国服叫作“特尔诺”,由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身体力行推广。

平时菲律宾男子爱穿色彩鲜艳的宽松上衣,下身则围以长至踝部的沙笼,头上系一块手帕,并且要在右边打结。菲律宾妇女则往往爱穿白色或浅色裙式棉布长衫。菲律宾人多爱穿拖鞋。在对外交往中,菲律宾人穿西装。(四)餐饮礼仪

菲律宾人主食以米饭为主,副食为肉、蛋、禽、海鲜、蔬菜等等,菲律宾烹调趋向于清淡。但用餐时,绝大多数却惯于在菜肴里多放调味品,尤其是那些香辣的调味品。

在日常生活之中,菲律宾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十分爱喝啤酒。不少爱嚼甘蔗、槟榔,伊戈罗人平时还喜欢咀嚼烟叶。

许多菲律宾人习惯用叉和匙并用进食,上流社会流行刀叉进餐。广大乡村依旧习惯右手抓食食物,在宴请活动中邀请方务必要多次进行邀请,以示诚意;在主人{dy}次敬酒或为客人上菜时,客人务必表示谦让,客人不要在主人落座前就座。

(五)习俗禁忌

菲律宾人最喜欢茉莉花,被确定为国花,并被视为革命和自由的象征,还是表达爱情的信物。菲律宾的国树、国果和国石,分别是纳拉树、芒果和珍珠。红色与茶色被菲律宾人视为不祥之色,白色则受其珍爱,菲律宾人喜欢在登门拜访时赠送一些礼品。工艺品、酒类、糖果、水果等等。接受礼品时,菲律宾人通常是不会当场打开包装。

菲律宾人认为,“13”这一数字是厄运、灾难的象征,因此对它讳莫如深。他们还认为,人的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不可以之接触他人。

拜访菲律宾人时,进门前脱鞋,不要窥视主人的卧室和厨房。

印度尼西亚:

(一)基本概况

l印度尼西亚的正式国名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横跨赤道,国土面积约为190.5万平方公里,人口2.15亿,由爪哇人、巽他人等100多个民族构成,爪哇人占47%,华人占3%左右,印尼89%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为世界上穆斯林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政教分离,国语是印度尼西亚语,英语是通行语言,首都是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国名出自希腊语“水中岛国”。 印度尼西亚独立日为8月17日。1950年4月13日,印度尼西亚便同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1990年8月8日,两国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印度尼西亚人和善,容易接近,讲究态度谦虚,与人相见彼此握手为礼。有时会采用传统的见面礼:用右手按住自己的胸前,然后相互问好。

通常不宜询问印度尼西亚人的姓名,印尼人姓名有长有短,其长度往往与他们的富裕程度成正比,穷人只有一个名字,中层人士多有两个名字,而富人则会有一长串名字;印度尼西亚人男子有互称“兄弟”的习惯,妇女往往互称“姐妹”;跟有身份的人打交道{zh0}以其正式头衔相称。印度尼西亚人很重视在社交活动中与他人互换名片。前去拜访他们时,切记在见面之初主动奉上自己的名片。不然的话,就有可能长时间被对方所冷落。

(三)服饰礼仪

印度尼西亚人的穿着打扮属于朴素保守型,讲究干净整洁。平时男子穿蜡染长袖衫,下身裹以沙笼,头戴无沿小帽;女子一般身穿沙笼,配以与沙笼色调一致的披肩或腰带。在商务或对外交往中,印度尼西亚男子常穿白衬衫、长西裤,并配以领带;女子一般会穿深色的外套,并配以裙子。

(四)餐饮礼仪

印度尼西亚人以大米为主食,副食则主要为牛肉、鸡肉、鸭肉、鱼肉和虾等。印度尼西亚穆斯林的饮食严守教规。他们不饮酒和其他一切含有酒精的饮料,不吃猪肉、自死之物、动物的血和未诵安拉之名宰杀之物。用餐时用右手抓取食物享用,{jd1}不用左手取食

印度尼西亚日常饮料有红茶或咖啡。参加印度尼西亚人的宴请注意:一需等主人宣布开始;二用餐不宜说话过多;三不要对菜肴提出某些特殊的要求;四用餐完毕应当在盘子里余下少许食物。

(五)习俗禁忌;

印度尼西亚国花是茉莉花。印度尼西亚人有敬蛇之习。他们将蛇视为“智慧”、“本领”、“德性”的象征,对虎非常崇拜,甚至将其称为“祖宗”。印度尼西亚人认为人的头部神圣不可冒犯,故不要抚摸印度尼西亚小孩的头部。作客就座双脚平放在地,不可翘脚。

新加坡

(一)基本概况

新加的正式国名是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面积为618平方公里,人口310万人,是一个集国家、首都、城市、岛屿为一体的城市型岛国。马来语“新加坡”的意思是“狮城”。在新加坡华人占全国总人口76%,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惟一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新加坡的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以及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马来语被定为国语,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等四种语言同为官方语言,英语则为行政用语。新加坡国庆日是8月9日。

(二)社交礼仪

新加坡人在社交场合与他人所行的见面礼节多为握手礼。由于文化多元化,新加坡的礼仪与习俗也呈现多样化:华人习惯于拱手作揖或鞠躬;而马来人采用 “摸手礼”。新加坡人特别强调笑脸迎客,彬彬有礼新加坡政府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而且专门编定了《礼貌手册》。

(三)服饰礼仪 新加坡国服为以胡姬花为图案的衬衫,在庆典隆重的场合穿着。在政务活动和商务交往中,新加坡人着装郑重。男子一般要穿白色长袖衬衫、深色西裤、打领带;女子则穿套装。许多公共场所对穿着过分随便者往往拒其入内。

不同民族的日常穿着各具特色:华人多为长衫、长裤、连衣裙或旗袍,马来人穿“巴汝”、沙笼,锡克人则是男子缠头,女子身披纱丽。

(四)餐饮礼仪

新加坡饮食习惯往往受广东、福建、海南和上海影响。口味喜清淡,偏甜;而马来人忌食猪肉、狗肉、自死之物和动物的血,不吃贝壳类动物,不饮酒;印度人则{jd1}不吃牛肉。在用餐时,不论马来人还是印度人都不用刀叉、筷子,而惯于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忌用左手取食

新加坡华人大都喜欢饮茶

(五)习俗禁忌

兰花“卓锦·万代兰”(胡姬花)为新加坡国花,绝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非常喜欢红色。对白色也普遍看好,视之为纯洁与美德的象征。新加坡国旗由红白两色构成。

在日常生活里,新加坡华人对传统民俗非常讲究,与新加坡人攀谈须多使用谦同、敬语。新加坡的华人大都很讲“面子”,并且“乡土观念”极强。新加坡人普遍讲究社会公德。

越南

(一)基本概况

越南的正式国名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总面积为329556平方公里,人口7973万,由越人(亦称京族)、苗人、瑶人、土人、高棉人、华人等60多个民族构成,主要宗教是佛教和天主教,基督教、高台教,官方语言是越南语,首都河内,名称源于其位于红河大堤之内。

越南国庆日是9月2日。 1950年1月18日,越南同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越南人讲究礼貌,注重以礼待人,与人相见时多以握手为礼。少数民族则采用本民族的传统礼节。以姓名称呼对方时越人习惯只称其名,而不称其姓,在称名时,往往也只称{zh1}一个字

(三)服饰礼仪`

越南人穿着打扮朴素实用,上身穿素色衬衣,下身深色裤子,喜头戴斗笠,脚穿凉鞋。在政务或商务活动中穿西服、套裙、皮鞋。

(四)餐饮礼仪

越南人的主食是大米、薯类。口味偏清淡,喜生、冷、酸、甜。越南的少数民族,在饮食上也多有一些各自的禁忌。例如,瑶人不吃狗肉,芒入不吃麂子肉,占白尼人不吃猪肉,加非尔人不吃牛肉,等等,在烹制菜肴时,越南人大都爱用花生油、大油、鱼露,爱饮茶和咖啡及各种酸汤,爱嚼食槟榔。

(五)习俗禁忌

越南人视桃花为国花,喜爱竹子,喜欢狗。厚爱红色,认为红色喜庆吉利,越南人很讲究清洁卫生。进屋先要脱鞋,必要时还要洗脚。傣人、瑶人、佬人还忌讳使用白蚊帐、白被子,认为白色不吉利。

文莱

(一)基本概况

文莱正式国名为文莱达鲁萨兰国,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国土面积5765平方公里,人口35.8万,由马来人(占67%),华人(占15%)和其他种族(占18%)构成。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部分国民信奉佛教或基督教、拜物教等。首都斯里巴加湾。文莱独立日1月1日。国庆日(现任苏丹父亲的生日):2月23日。

1991年9月30日中国和文莱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文莱政教合一,宗教色彩和马来民族传统浓厚。文莱人注重待人接物,态度谦虚,说话和气。家里来人无论认识与否,都笑脸相迎并给予热情款待。到人家作客,进门前要脱鞋示尊重和清洁,不要从正在做祷告的教徒前走过,非穆斯林不能踩清真寺内做祷告用的地毯。指人或物时,不能用食指;在正式场合下,不要翘二郎腿或两xx叉。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在接送物品时要用右手。

文莱人与客人相见时,—般都以握手为礼,然后把右手向自己胸前轻轻一扶。文莱的年轻人见到老人后,要把双手朝胸前作抱状,身体朝前弯腰鞠躬。 按照《古兰经》的训诫,强调浪费、偷懒、不遵守社会公德等都是违背伊斯兰教的要求的。每天xx5次,每星期五必须到教堂参加聚礼和祈祷。斋月期间,成年穆斯林均须斋戒, “破戒”者要遭人唾弃,重者由宗教法庭审判文莱到麦加朝圣的人数,比东南亚其他国家都多。文莱人把办丧事当作学问,并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来进行。

(三)服饰礼仪

文莱生活水平较高,由于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很多人仍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着民族传统服装。文莱马来族男子在正式交际场合,一般着以蜡染的花布做成的长袖衬衣,平日马来族男子通常上穿“巴汝”,下身则围以“沙笼”。马来族的女子,则一般穿无领长袖的连衣长裙,围以头巾。在与外界交际的正式场合,则穿着西装或套裙。

文莱马来妇女的服饰偏好红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鲜艳的颜色,对绿色十分喜爱。

(四)餐饮礼仪

文莱在社会生活方面伊斯兰化程度很高,伊斯兰教规成为生活的准则。穆斯林不吃猪肉,不吃自死之物和血液。不使用一切猪制品。通常吃米饭,喜食牛肉,极爱吃咖喱牛肉饭,并且爱吃具有其民族风味的“沙爹”烤肉串。饮食习俗禁酒,喜欢饮用椰子水、红茶、咖啡,等等。

五)习俗禁忌

文莱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国民行为准则严格遵守伊斯兰教规,伊斯兰教规教义具有法律效力,马来人的礼仪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 不要触摸文莱人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部与肩部。与人聚会,不要翘腿、露出脚底,或用脚去挪动物品

泰国

(一)基本概况

泰国正式国名是泰王国。地处中南半岛的中南部,国土面积为51.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08万,由泰族、老挝族、马来族、高棉族、华裔泰人等三十多个民族构成,以佛教为国教,官方语言是泰语,英语则为通用语,首都为曼谷。

泰国国庆日即泰王生日,为12月5日。1975年7月1日,中国与泰国建立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泰国人交际应酬所用最多的见面礼节,是带有浓厚佛门色彩的合十礼,并且同时问候对方“您好!”在一般情况下,行合十礼之后,即不必握手。行合十礼时,晚辈要先向长辈行礼;身份、地位低的人要先向身份、地位高的人行礼。对方随后亦应还之以合十礼,否则即为失礼,称呼彼此相称。在称呼对方时,为了表示友善和亲近,直接称呼其名。跟外人打交道时,泰国人颇有涵养,一贯讲究“温、良、恭、俭、让”,并且总是喜欢面含微笑,细声低语。

(三)服饰礼仪

泰国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服饰喜用鲜艳之色。黄色表示星期一,粉色表示星期二,绿色表示星期三,橙色表示星期四,淡蓝色表示星期五,紫色表示星期六,红色表示星期日。

由于气候炎热,泰国人平时多穿衬衫、长裤与裙子。只有在商务交往中,他们才会穿深色的套装或套裙。

去泰国人家作客,或是进入佛寺之前,务必要记住先在门口脱下鞋子。

(四)餐饮礼仪

泰国人不喝热茶喜好冻茶。喝果汁时在其中加入少许盐末,泰国人口味不爱过咸过甜或红烧,喜辛辣、鲜嫩。爱往菜肴中加入辣酱、鱼露或味精。用餐时多惯于围绕着低矮的圆桌跪膝而坐,以右手抓取食物享用

(五)习俗禁忌

睡莲为泰国国花,桂树是国树,白象则是国兽,泰国宪法规定:国王神圣不可侵犯,正式集会时,必须率先演奏歌颂国王的颂歌。宴会上致祝酒辞,必须首先预祝国王身体健康。

泰国人笃信小乘佛教。历法采用佛历,泰国男子年满18岁后,要出家一次,参观泰国佛寺进门要脱鞋、摘下帽子和墨镜。泰国军人的地位很高,并深受尊重

泰国人喜红色和黄色,并且对蓝色颇有好感。在他们看来,蓝色象征着“永恒”与“安定”。在泰国的三色国旗上,蓝色居中,并且代表着王室。泰国人比较忌讳褐色,忌讳用红笔签字,视之为死人所受的待遇

在举行官方活动时,参加者通常为双数;举行私人活动时,被邀请的人数则常为单数,多讲究请九个人参加。

泰国民间,狗的图案是被禁止的。向僧侣送现金,被视作一种侮辱。泰国人家里大都不种茉莉花,因其发音与泰语“伤心”类似。

泰国人举止动作有“重头轻脚”的讲究。所谓“重头”,是说泰国人头部一般{jd1}不准触摸;所谓“轻脚”,则是不准用脚指示方向,不准脚尖朝着别人,不准用脚踏门,或是踩踏门槛。

尼泊尔:

(一)基本概况

尼泊尔的正式国名是尼泊尔王国。它位于南亚北端,国土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人口2265.4万人,廓尔喀和尼瓦尔族占80%以上,其它少数民族约占20%,9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印度教为国教,尼泊尔语为国语,但上层社会也使用英语 。首都为加德满都。

尼泊尔名称的来历,有人说它出自尼泊尔语 “中间的国家”,有人说,它出自尼瓦尔语,意为“丛山中的国家”。还有人则认为,它来自藏语,意为“羊毛之家”。尼泊尔国庆日为国王生日7月7日。1955年8月1日中尼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社交礼仪

尼泊尔传统礼节为“合十伸舌礼”:宾主相遇时双方首先各自双手合十相互问好,然后各自伸出舌头,以表真诚。在重大的节日里,尼泊尔人往往要行传统的吻脚礼。在官方或正式的送别场合,主人多向客人赠送小制帽,以示最崇高敬意。当贵宾告别时,主人赠送廓尔喀xx,以作最美好的纪念,贵宾登程时,主人还要赠送登程鞋,祝愿贵宾一路平安。    尼泊尔人通常点头表示“不”,摇头却是表示“同意。尼泊尔人认为动物的毛皮是不洁净的,故不使用任何皮革制品。尼泊尔人非常偏爱深红色。在该国宪法之中,深红色被定为尼泊尔的国色。在尼泊尔人过洒红节时,他们相互之间会往对方身上泼洒兑了红颜料的水。一个人身上被泼洒的红水越多,往往表明他越受尊重。

尼泊尔人在向其他人递送物品时,讲究一定要用双手奉上。 尼泊尔的印度教徒认为,将去世亲人的骨灰撒在流往恒河的大小支流,有助死者的灵魂得以永生。尼泊尔人守孝期约一年。

(三)服饰礼仪

尼泊尔男人,上身多穿西服式的外套,穿系有带子的对襟衬衣,其下摆需露出外套很多,下身多穿腰肥腿瘦的白裤,其形宛夕“马裤”。头上多戴圆顶小帽,其色多为黑色。妇女多着“纱丽”长裙。尼泊尔人喜欢棕、白、红色,喜欢牛、山水图案。

(四)餐饮礼仪

尼泊尔以印度教为国教,其餐饮习俗与印度相似。主食为大米或面饼,烹调喜加入各类香料,尤其是爱加入辛辣类香料如咖喱粉。根据教规,印度教教徒不吃牛肉,不饮酒。喜红茶。用餐时习惯于用右手抓食(

五)习俗禁忌

与尼泊尔人交往,须注意:1、在室内,游客不可以跨过一个尼泊尔人的脚或身体;2、不得骑在神像、神兽上面拍照;3、进入屋子或房间时都先脱鞋;4、旅客对尼泊尔妇女行见面礼时,应双手合十点头问好;5、尼泊尔人和印度人一样,不得用左手递物品给别人,须用双手接送物品;6、尼泊尔人通常会接受旅客赠送的旧衣物,但拒绝收吃过的食物。

·揽货、托运、订舱、仓储、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结算运杂费、报关、
报验 、保险、 相关的短途运输 服务及运输咨询业务。
·全球各大机场的空运服务或指定国际航线运输;与各航空公司皆有协约价格.散    装货物(LCL)及整柜(FCL)往东南亚、美洲、欧洲、中东、非洲的海运服务.
·经营国外、香港、台湾的进、出口快递服务(国外—香港---国内; 或国外直 接---国内)。
·各类进、出口报关方式及深港拖车(20GP/40GP/40HQ)、 吨车 (3T/5T/8T/12T)运输服务。
·代理制作C/O、FORM A(产地证)、熏蒸证明(CIQ)及商检证等文件
·办理国际快递业务:综合代理DHL/FEDEX/UPS/TNT;代办货物运输保险业务.

若需求各航线及海运运价等,请联系商务部:
李'S(Amy)
市场部总监
手机:86-15875541865
直线:86-755-61595670
QQ:   821708608
MSN:

email:smart.team@hotmail.com
website:



郑重声明:资讯 【亚洲,中东,非洲和美洲国家商务礼仪大全1_黎我不远Amy的空间:深圳斯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