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名游客参加台湾旅游时,在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中国常州赵根大”,消息不胫而走之后,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对“赵根大”的谴责不断。昨日,记者联系上赵根大,证实他确曾做出刻字一事,并且赵根大本人公开向社会道歉。(4月2日《扬子晚报》)
国内游客在境外的言行举止,近年来成为网络空间关注和监督的焦点。从华尔街骑牛的中国游客、自由女神像上中国游客的涂鸦,到留名宝岛的“中国常州赵根大”,还有国内攀爬xxx雕像的女青年,这些不雅的“行为艺术”其实还是折射了国人文明习惯的匮乏。但值得一提的是,公共媒体对这些人的曝光和谴责,也说明了国人文明意识的提升,体现了潜移默化的社会进步。
但也必须指出,对于“赵根大”们,人们也不必穷追不舍,形成语言暴力,给其造成不堪忍受的生活压力。如果其为自己的行为道了歉,公众就该得饶人处且饶人。因为,谴责不文明者不是目的,以此作为警示标本涵养国人普遍良好的文明习惯才是目的。
目前,63岁的“赵根大”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已公开向社会道歉,公众就该为他的自省勇气叫一声好,并真切地对其进行安慰,不要让其背负道德十字架。讳莫如深的是,有以“丢人丢到宝岛去”来批评“赵根大”,似已有些过分。这也曝露了国人思维中的一些惯性流弊,即在国内发生的一些不文明习惯如随地吐痰、大声喧哗、闯红灯甚至随地大小便等视而不见,将其视作生活小节;而对于国人在境外的如此行为,则大声斥责,大呼丢人。这种内外有别,恰恰是造成国人不文明习惯的主因。良好的文明习惯,是个人修为的常态体现,是没有时间、地点区隔的。
因此,涵养文明习惯,当务之急是破除“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思维。如果说宽宥股息那些被视作生活小节的“家丑”(前述列举的诸多不文明习惯),国人就会集体无意识地将之不认为“丑”。当国人走出国门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将那些“家丑”表现出来,从而使那些不文明习惯被老外认为是中国特色。此时再声嘶力竭地批评那些“家丑外扬”的国人,不仅显得虚伪,也会让被曝光者感到委屈。因为长期濡染于不良氛围中的你我他,在境外都有可能不自觉地成为“家丑”基因的携带者。
说白了,“赵根大”其实就是你、我、他。不信,看看我们周边的环境,哪个人没有过刻名记事的冲动,很多人都有过“到此一游”的涂鸦行为。所以,要做到不文明习惯的“家丑”不外扬,首先要确保国人彻底祛除“家丑”基因。这不仅要靠意识上的自律自觉,更要靠行动上的慎独,还要靠公共制度的他律规范。
意识上的自律自觉,就是扪心自问就是每日三省我身,提醒自己注意生活小节,把不文明习惯当做生活之“恶”,勿以恶小而为之;行动上的慎独,就是无论是在公共空间还是在私密天地,都恪守文明之道,远离不文明习惯;公共制度的他律规范,就是以公共手段约束公民的私人行为,对不文明习惯进行监督和惩治,使其意识到实施不文明习惯要付出巨大的社会代价,通过公共威慑手段来涵养公民的文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