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纤行业发展60年现已成世界化纤大国-化纤英才网_ 化纤英才网_ 中 ...

------    转载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化纤工业一片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化纤工业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内化纤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外纺织市场需求快速扩大的形势下,化纤工业连续7年出现了近20%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纺织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我国化纤总产能已达到2712万吨,总产量达到240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7%,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化纤生产大国。
进入21世纪后,化纤工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济规模显著提高,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行业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产业集群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产业基础的加强,又极大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以大容量、高起点、低投入国产化聚酯及涤纶长丝工程与技术(从300吨/日到1200吨/日)的开发与广泛应用为代表,中国化纤工业技术产品全面升级,已xx具备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为世界化纤产业的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
截至2008年底,我国化纤总产能已达到2712万吨,是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52万吨产能的52.2倍,占世界总产量的57%,中国在世界化纤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化纤加工量占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化纤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量,化纤人均加工量,化纤工业对全国GDP贡献率,以及中国化纤在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应用领域比例均不断提高。化纤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生产原料,化纤及下游加工产业也成为中国纺织行业中最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
化纤行业通过引进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工艺装备国产化研发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大型国产化聚酯成套装置国产化。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实现了年产10万吨大型聚酯成套装置及配套直纺长丝设备国产化,迅速提升了国内技术水平,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随后迅速放大到了年产15万吨、20万吨、30万吨的规模,使以后项目的建设周期比“八五、九五”期间缩短了一半,单位产能投资仅为原来的1/10左右,单位产品运行成本降低20%左右。
我国自1992年起放开聚酯产品价格,同时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1999年以前,化纤工业的发展主要是成套引进发达国家如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技术装备,自1999年起,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产化技术的成熟,民营资本开始大举进入化纤行业特别是聚酯行业,也更多地采用国产化技术装备。“十五”期间建成的1462万吨聚酯产能中,75%使用国产化技术,25%使用进口技术,但这25%中仍有60%~70%使用国产化装备。市场的逐步开放,各种成分竞争主体的参与给化纤工业发展带来了强大活力。
2005~2006年,国家发改委专门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化纤工业发展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战略转变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化纤工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以及差别化纤维的技术方向,提出了由化纤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转变的方向性战略目标。
为保证“十一五”我国高新技术纤维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得到贯彻落实,国家自2007年6月开始实施“纺织新型和特种纤维”国债项目,加大对高新技术纤维国产化、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现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化纤行业共实施国债项目4批,大约可启动社会投资接近200亿元。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我国新型纤维、特种纤维及差别化纤维获得了快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的关键技术及国产化水平实现了重大突破。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化纤行业发展60年现已成世界化纤大国-化纤英才网_ 化纤英才网_ 中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