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世之谜 我哋来自边度?

 

  核心提示

  颜边、谭边、曹边、孔村、汤村、简村……翻开佛山地图,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村民跃然纸上,在佛山,以姓为名的村庄不胜枚举,在这背后却折射出佛山人重视宗族关系的历史传统。

  年轻的读者们,你的祖上来自何方?何时为何落户佛山?历史上曾出过什么“猛人”……上述问题你能回答多少呢?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大家祭祀前人的日子,也会触动不少人寻根问祖的情结。今天,我们不妨翻开几个佛山人家的族谱,看看当代后人如何重修、保存、延续自己的家族历史。并借此作引子,给大家一个启发,不妨静下心来,回到乡下,向村中长老索要一份自己的族谱,定能解开你心中不少“身世”疑问。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重视自身历史记载的民族,国家有国家的史籍,地方有地方的方志,而不同姓氏的家族也有自己的族谱。佛山,作为千年前的重要移民城市,一批批南下的汉人为了不忘故地,警示后人,就特别重视族谱的修编。

  统筹:邓柱峰

  文/记者翁晓鹏、黄慧、王广永、邓柱峰、王圆媛

  通讯员梁燕、梁金诚

  图/记者龙成通、张宇杰

  族谱的发现

  在一本清朝手抄本刘姓族谱中记载,南海石步刘姓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

  在一本梁氏族谱记载,佛山梁氏祖先梁储为明代宰相,正德皇帝来到南海石■村后,将梁氏赐封为“五岭名家”……

  亲爱的读者,您不妨也回家翻翻族谱,说不定您的祖上也是非富即贵。

  修谱故事

  六旬翁开博客倡议

  重修800年族谱

  石湾塘头梁氏,落籍佛山800年来已经传了29代,并分支数股,分布南海、广州、新会等地,根据族谱记载,公元1127年,大太公梁志诞生于南雄珠玑巷,后考取进士。

  传说南宋末年有一皇妃外逃至南雄珠玑巷,宋皇室要将珠玑巷近百里铲为平地,把百姓全部问斩。当时星相家邵康节认为“南方气正旺盛”,遂指导受害百姓南下逃难。梁氏始祖太公于是南下到塘头乡开村。

  在佛山,有几位年过六旬长者,历经三年翻书阅卷,遍访珠三角寻根问祖,功夫不负有心人,八百年凌乱残缺的历史最终得以理清脉络,一个清晰族谱得以重现。几名老者有两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塘头梁姓后人,都熟悉当地民俗历史,在重修的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zx}潮的工具——网络。

  开博客发倡议书修族谱

  “曼硕堂者,我塘头梁氏之家庙也。始迁祖太公辟地开村于此,繁衍生息,传代二十有九,计六百年余。家庙建自何年,现尚未能考……”2006年底,一位叫梁荣新的长者,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倡议,建议塘头梁姓族人重视宗族祠堂建设,重修族谱,为后代寻根留下历史资料。

  倡议书立即得到了梁姓长者的支持和回应,另一位老人梁柘成很快加入进来,在随后三年的时间里,几位志同道合的梁姓后人,开始了一段特殊的经历,他们通过虚拟的网络搜索线索,再实地考察佛山及珠三角各地,为重修族谱四处奔波。    

  论坛发帖寻找族人下落

  塘头梁氏第27代梁柘成告诉记者,大太公开村80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没有统一记载的文字材料,也没有统一认可的族谱,即使有也是很凌乱残缺,而且内容真伪难考,为了将这段历史重新理顺,给后人今后留下宝贵历史资料,在族人村委会的支持下,他们专门成立了修族谱小组。

  “在这之后,网络成了我们修族谱的重要工具。”梁柘成老伯告诉记者,他和另一位族谱主编梁荣新通过论坛发帖,和网络邮箱互通信息,寻找线索。不管是梁荣新的博客“杏泉阁”,还是在当地论坛的两个帖子,一直成为修族谱的重要交流平台。

  梁氏探源帖子上论坛首页

  “比如我们去新会寻根,就是靠网络上的线索。”梁柘成说,由于资料贫乏,他们除了靠现有一些梁姓族谱资料参考外,更多的是借助网络论坛,希望可以找到族人提供线索。

  记者昨日很快找到了梁伯说的两个帖子,一个是“ 八百年前是一家——梁氏寻宗记”,另一个是“塘头重建梁氏家庙曼硕堂——梁氏探源”,这两个帖子从2006年发帖至今,不断有人回复,每个帖子都有10多页留言,到现场仍处于该论坛的首页。

  石湾荔湾梁氏本是一家

  “我是广西柳江穿山乡附近的,我不知道这里我们梁家前辈是从那里来的?有没有我们的家谱?很想知道。”梁荣新的博客上,倡议书也引来了很多梁姓后代的共鸣,不少其他地方的梁姓网友也前来交流寻根问祖。

  梁柘成说,通过网络线索,他们从佛山禅城到广州荔湾,再到肇庆新会,一路都有斩获,在新会天等村他们就发现梁姓的另一支族人,后来又是网络论坛线索,又发现广州荔湾地区也有塘头梁氏后代。

  追根溯源

  里水邓氏先祖

  为唐末五代xx诗人

  里水冈头邓氏,祖上邓洵美为唐末五代xx诗人,连州人,天福年间(公元936~947年)中进士,湖南节度使周行逢征召为馆驿巡官,安置于幕下。后因周行逢怀疑邓洵美泄己阴事,经常无故呵责,并黜为易俗场官,不久又使入诈为山贼,突入官署将洵美杀害。于是,邓洵美三个儿子逃到珠三角避难,长子邓伯达为南海里水冈头村开村祖。

  去年清明,在禅城生活多年的南海里水冈头村人邓仔首次回乡参加族人祭祖,在村中文化室看到了自家的族谱,如获至宝。

  翻开自家的族谱,邓仔除了获知先人来自何方,因何在南海开村外,还被里面一张张祖墓地图所吸引,这些附在族谱中的地图除了描画出每个祖先墓穴的形态,还将其前后左右的山水地势绘画清晰,而且不少都可以与现今的地形对照。“让我惊叹的是,其中我的十二世祖竟然安葬在广州的帽峰山一带。”

  受此启迪,邓仔决定利用空余时间去寻觅哪些久远的先人古墓,“根据族谱记载,除了几个古墓安置在本村附近,大部分都在南海其他地方,有的在南国桃园一带,有的在金沙洲,不过这些地方现在已经开发了,估计要寻到得可能性很少,不过也可以通过这个举动既可缅怀一下先人,也可了解广佛山水地貌,挺有意义的。”

  罗村务庄潘氏

  明代曾官居刑部尚书

  罗村务庄潘氏,潘氏在务庄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不过他们的族谱却是从明朝才开始记录。据了解,900多年前,务庄还是一片荒芜,潘氏祖上从外地来到务庄,成为务庄的开村之祖,但一直没有修族谱。直到400年前的明朝,家族中出了一个朝廷命官——刑部尚书潘濬,潘氏的族谱就从潘濬开始一直延续下来。

  南海罗村务庄荣星村口,生长着一棵粗壮、茂盛的大榕树,在它的旁边竖着一个牌坊,牌坊雕刻着“潘(没有上边一撇)家,朝天门”。这棵老榕树见证了潘氏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68岁的荣星村老村长潘福河已经是潘氏的第二十七代。潘伯称,在族谱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祖上的潘姓全为“无头潘”。

  关于“无头潘”的来历,罗村镇方志办何青山老师告诉记者,务庄村的这个潘氏家族中出的大官潘濬自幼聪慧,但在科举考试中接连两次不中。在第三次参加考试时,他便把名字里面潘字的一撇给去掉,意思是去掉压头一笔,结果就高中进士。由于政绩出色,{zh}官至刑部尚书,崇祯登基后恩给三代诰命,曾赐“三代尚书”木匾挂在潘氏宗祠内。据介绍,“无头潘”也有“有水有田又有米”之意。

  数十年前,潘氏族谱因故被毁。潘伯介绍,现在村中潘姓人家大约有700人,不过也很多人都到外面买了房子或者出外工作。“现代的年轻人不是很注重这些族谱的事情,我们还是希望能将潘氏族谱延续下去”。“我们曾联系广东省内的潘氏家族,准备将潘氏族谱整合到一起,寻找共同的潘氏祖先。”潘伯说。

  趣说族谱

  布、老、鸡、田

  四大土著姓氏族谱为私人收藏

  记者从佛山文化局了解到,如今收藏佛山姓氏族谱最丰富的要数佛山市图书馆文献室,已收藏佛山100多个姓氏族谱,其中xx姓氏如梁(南海、顺德、澜石)、周(南海)、陈(石 湾)、简(顺德)、霍(澜石)、黄(顺德)、何(三水)、戴(顺德)、张(石湾)、植(三水),共 1000来册。这些族谱以清早朝的手抄本、清后期的刻本、铅印本、现代的影印本为主。

  民间“族谱痴”

  藏珍稀族谱

  佛山市图书馆文献室工作人员表示,佛山的族谱在近80年里流失很大。如今文化部门或博物馆所收藏到的也非常少,如佛山市档案局里收藏的当地的姓氏族谱只有5个,其他各区的方志办收藏的族谱更为稀少。佛山四大土著姓氏,布、老、鸡、田的各姓氏族谱都被佛山一位“族谱痴”钟先生收藏。他曾经说过:“族谱可以说是最民间的文化,它更真实。”

  自办族谱展

  为广东首次

  这位钟先生共用20多年时间收藏到广东各姓氏族谱成千册,其中包括佛山的几十个姓氏族谱(其中陈、何等姓的族谱册数居多),九成为清朝的手抄本,甚为珍贵。

  他为了让更多人都能共享到族谱文化的悠久和朴素,曾在2005年4月11日至6月12日,在佛山市石湾陶瓷博物馆举办大型族谱展,这是广东文化史上{sg}族谱文化展。

  可以说,这个族谱展深深唤醒了当地人对族谱文化的重视,之后,各姓氏或各村重修族谱的事频频出现。

  专家视点

  年轻人应加入修谱工作

  原岭南文化研究院谱牒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珠玑巷梁氏文化工程理事会常务理事梁励书说,修族谱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而族谱的保护与承传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关,如前几十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到修谱一度中断。也正因为这样,上世纪70 年代之后出生的年轻人,都不大熟悉族谱了。

  梁励书认为,要让年青一代认识族谱,了解族谱,这是一项全民运动。文化部门要予以足够重视。年轻人也要加入到修谱工作去,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族谱文化与修谱意义。

  梁励书认为,如今珠三角许多地方都在修族谱,因为如今是政通人和、人们安居乐业,已经有足够的时间与资金去重修遗失的历史,出现了“修谱盛世”。

  不过,现在参与修族谱的也只是一些50岁~70岁的中老年人, 他们记忆中的历史只是跨度几十年,清代之前的历史就很难考究了。因此,收集与征收民间旧族谱也是当务之急,不要让一些珍贵的族谱再流失。

  佛山历史“大人物”众多

  记者从佛山市图书馆文献室收藏的一些族谱当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姓氏的名人与家族历史、家族变迁等。如从一本清朝手抄本刘姓族谱中就可得知,南海石步刘姓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从梁氏族谱得知,佛山梁氏祖先梁储为明代宰相,正德皇帝来到南海石■村后,将梁氏赐封为“五岭名家”。

  佛山还有其他姓氏古代名人,如明朝资政大夫、太子少保“霍涛”、明代状元“伦文叙”、爱国华侨“简氏兄弟”等。

  古代村规确有“浸猪笼”

  一本霍氏族谱详细记录了清朝中期石湾陶业的繁荣景象;在顺德陈村一些家谱里,很详细地记载了敬老养老的家规;在三水大旗头村的族谱里,能看到对于不忠男女“浸猪笼”私刑的记载。透过佛山族谱发现,许多姓氏祖先都是逃亡而到佛山开村,如梁、简等很多从南雄珠玑巷迁至,也有的姓氏后代又搬迁出去,如梁氏的一些族人从顺德搬到西樵、新会、怀集等地。

  族谱生动记录地方民俗

  塘头梁氏族谱除了梁姓家族的历史记录,还包括了大量石湾、南海的人文历史、流传悠久的风俗习惯。像新年有“烧新丁炮”、 清明则是“拜太公分猪肉”、而端午有“池塘里扒龙船”等等。族谱里生动地记载着这些风俗的来龙去脉,犹如展示出一幅热闹的民俗画。

郑重声明:资讯 【寻找身世之谜 我哋来自边度?】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