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纪实

十一五”以来,万源市紧紧围绕“生态环境立市”战略,将生态市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和责任目标体系,按照建设“生态万源、森林万源、宜居万源”的要求,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强化环境保护宣传和执法监管,不断将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深入。

 

重点整治,改善城乡环境。

先后投资4000万余元关闭了红旗水泥厂、立源水泥厂、金桥水泥厂、福源水泥厂和城区二、三屠宰点及一批“五小”等“两高一资”的污染型企业,有效提升了企业形象。杜绝新上可能产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的项目7个;加强后河流域污染治理,取缔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13个;大力实施城市禁煤,使用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工程;整治城区内煤油烟污染,强力取缔拆除城区临街经营门市燃煤用具和烟熏蜡制品加工厂,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积极实施国道210城区段改道及后河翻板闸工程;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对农膜、化肥、农药等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高;强力整治城区沿线10余公里煤矿,规范矿山企业的弃渣场,彻底xx城区重点污染源和环境安全隐患,加大医疗废弃物的整治和管理。 

 

魅力彰显,成效铸就丰碑。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该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初步走上了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良好态势。永宁、石窝等27个乡镇已基本达到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验收标准,建成各级生态村64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6个、各级绿色学校24所、绿色社区2个、各级生态家园7500个。2009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5%;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4693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6%,区域环境空气质量≥90%,后河出境断面水质优于III类,区域环境噪声≤55分贝。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82亿元,增长1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18.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9亿元,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2亿元,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2亿元,增长26.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4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4元,增加12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5元,增加225元。

产业转型,加快绿色发展。

该市紧紧依托花萼山、红军文化、自然风光、绿色商品、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以建设“大巴山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万源、森林万源、宜居万源”为目标,坚持品牌、资源、市场相结合,全力抓好环秦巴地区大中城市生态休闲旅游,加快八台山—龙潭河、红军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黑宝山{gjj}森林公园创建工作,精心打造“巴山雀舌、旧院黑鸡、万源山货”等特色旅游商品,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强化品牌支撑,打响万源农产品“富硒”、“绿色”、“生态”品牌,努力做大特色农业规模;整合资金和项目,重点打造茶垭邱家坪省级农业生态园区;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道地中药材种植及产业化开发力度,形成了以“天予药业”为龙头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雏形;金桥魔芋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魔芋等绿色食品,形成了以石窝、河口、沙滩、皮窝、井溪等乡镇为基础的5000亩花魔芋种植示范园;积极建设{gjj}富硒茶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完善茶业标准化体系,夯实“中国富硒茶都”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以“巴山雀舌”品牌为核心的全国富硒茶生产基地。 

完善机制,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生态市各项建设指标的完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成立了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会议,集中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了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和创建规划,按年度下达创建工作任务,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创建工作列入全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年度目标专项考核,每年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10万元对环保工作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并对创建工作不力的负责人实行 “一票否决”。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季度一检查,并向全市通报督查情况。同时结合万源实际,在全市52个乡(镇)设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在工业重点乡镇成立环境保护站4个,全市已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

加大环保投入。投资1800万元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投资4600万元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全市52个场镇主要街道设置了生活垃圾收集池和生活垃圾中转站;投资1100余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或垃圾简易填埋场46个,在4个乡(镇)新建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万源市级财政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三年来,先后投入资金3.07亿元,用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硬件设施建设。

 

拓宽渠道,营造浓厚氛围。

为动员、培养全民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创建过程中,该市制定了《万源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宣传活动方案》,积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对创建工作进行xxx、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印制了《万源市中小学环境教育读本》,在全市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组织环境保护报告会、讲座、培训等,普及环保知识。深入开展环保世纪行、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及环保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58次大型宣传活动,在城区主街道、重点乡镇、重点厂矿企业设立{yj}性环保宣传标语,充分发动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每年都要组织10多次环保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活动。累计投入宣传经费120多万元。

 

郑重声明:资讯 【万源“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纪实】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