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通过有效治理入滇河道水质全面改善
    晋宁县入滇河道通过有效治理和长效管理,水质状况有所好转,河堤两岸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近日,晋宁县四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实地查看了8条入滇河道,要求认真实施堵口方案,标本兼治,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实现彻底截污,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滇池。

  当天,晋宁县领导沿河查看河道治理情况,详细了解8条河道的截污状况,以及每个村庄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等情况。晋宁县内有柴河、南冲河、东大河、中河、大河、白渔河、茨巷河、古城河8条滇池入湖河道,河道及支流沟渠全长109.36公里。

 

   晋宁县委书记蔡德生说,滇池主要入湖河道及支流是污染物进入滇池的主要通道,河道综合整治的成效是滇池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滇池治理的成败。他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河道治理的认识,做到责任、领导、措施三个到位,认真查摆截污的根本问题,找出差距,加快督促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厂等排污设施,建立近、中、远期长效排污措施和方案,杜绝偷排现象;对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要强化农业技术指导培训,鼓励农户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应用农业科技手段减少农业生产生活的废物和垃圾;排除困难,协调各方,不断加大对河道两侧的拆零拆违力度。全县各相关单位、乡镇要明确责任、疏理计划、制定措施,加强督查,按时整治、整改到位;各条河道的联系领导要自觉、主动履行督查、督办、协调等职责;河道属地乡镇及每条河道责任部门必须明确具体的责任人,目督办要加大督办力度,将河道治理和拆零拆违纳入两办督办项目,及时将情况向分管领导和指挥部进行反馈;细化责任,统筹资金,限时限期将所有整治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自2008年以来,晋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河道治理,围绕“158”工程,遵循全面截污、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全面禁养的“四全”举措,以控源减污为核心,以提升水质为目标,以水质状况倒逼综合整治,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细化分解目标,认真制定《晋宁县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按照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统筹资金、加强协调的“三统一加强”原则,采取有力措施,举全县之力狠抓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8条入湖河道及3条支流沟渠累计投入资金约3.4亿元,完成一百多公里的河道及支流沟渠全面清淤,xx淤泥及垃圾28.98立方米;按一个村庄一个方案的要求,因地制宜的采用四种处理模式对河道两侧53个村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禁养畜禽70多万头(只、羽);拆除违章和临时建筑近3万平方米;道路通达及绿化长度160多公里;植树23万多株;对河道两岸687个排水口实施堵口查污;建设21块滇池外海湖滨生态湿地,累计达6064.73亩,种植乔、灌木51种40多万株,水生植物30种254.6万丛,拆除防浪堤2000多米,还制定《晋宁县河道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长效机制进行管护和保洁。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决战之年,也是蓄势冲刺“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滇池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已进入了全力推进、巩固提升的关键时期。为早日恢复滇池“高原明珠”的美丽风采,对已建的中水处理站或生态湿地,加强管理、维护,确保设施运行正常,保持湿地规模及水生植物成活率,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效益,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各项建设,实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河道的目标。目前晋宁正在统筹兼顾,不断深入推进滇池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以更扎实的举措,克服万难,不断开创河道治理新局面,全力实现各条入湖河道水质不断上升,对沿河村庄按照新型社区建设要求,自建中水处理站或污水处理设施,杜绝污水直排河道。

郑重声明:资讯 【晋宁通过有效治理入滇河道水质全面改善】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