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第三梯队的中小企业
起重机制造业是密切关系到城市建设、交通运输、能源开发等国计民生大业的产业。近年来,我国起重机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以桥门式起重机制造企业为例,到2008年,我国的桥门式起重机制造企业已有约450家,从业人员达14万人[1]。若将这些企业划分为三大梯队:大起、太重位于{dy}梯队,他们是行业内经济规模{zd0}的企业,拥有{gjj}技术中心,综合实力雄厚,以生产xx产品为主,如核电站环行起重机、大重量冶金起重机、铸造起重机、大型船坞起重机等;第二梯队是包括卫华集团在内的国内排名前20的企业,他们大多拥有厂级技术中心,其中,卫华集团更是设立了地区性技术中心,并在上海组建了产品设计研究院,这些企业是行业的中坚力量,产品涵盖面广,既参与xx产品的招投标,又参与通用类产品的低价竞争;第三梯队则是余下的四百余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产品类型也大致相同,而以低价竞争为主的市场占有策略致使这些企业效益普遍较差,发展速度严重受阻。那么,在市场变幻莫测的今天,为数众多的第三梯队企业,命运该何去何从?
次贷危机带来了毁坏,也xx了重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经济圈,但是经济衰退的恐慌对起重机制造业来说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宏观环境上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显然是深远的,仅从一些表面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管窥其中的一些问题,对于非常看重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国来说,GDP的反应确实不太良好。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正是由于起重机制造业是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很大的行业,所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十项举措,以及央行落实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无疑是给该行业注入了强心剂:
08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17万亿元,增幅25.5% ,增幅比07年还高了0.7个百分点,09年前2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276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中央项目投资1070亿元,同比陡增40.3%;受基建需求带动,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284亿元,增长58.7% [2]。
政府的举措和真实可观的经济数据坚定了我们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所以此时,企业就应当将重心放在准确把脉市场机制、重新审视起重机行业这些年走过的路,进而去考虑如何走得更好。
我们的发展还处在成长期
一组数据显示了,这四年来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前低后高的态势。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产品销量高速增长,07年1月,起重设备同比增长竟达到了92.31%[3] ,08年以来,前三季度还是稳步增长,而第四季度销量同比则下降了约30%左右。
看完了数据看现实:市场有需求,企业就上项目,一直以来的习惯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众多的中国企业军阀割据,企业竞争主要靠的还是价格竞争,只有步xx榴弹,没有飞机大炮,当然也没有花钱改进技术。
如果按照我们的习惯把行业的生命期分为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那么,起重机产业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不稳定期,也就是成长期。值得欣慰的是,从近几个月的数据等可以预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起重设备的产量仍将保持约20%较稳定的增产势头,并且随着上下游行业的进一步复苏,增幅还有望进一步提高。
市场集中度低带来了新一轮的憧憬和没落
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起重机市场的集中度确实很低,简单地做个统计,08年,大连重工桥门式起重机的产值大约是10个亿,河南卫华集团的桥门式起重机产值约12个亿,他们带头的排名前6位的企业,08年桥门式起重机的产值之和还不到全国总产值的10%,而排名前40位的企业产值之和也只占全国市场的20%。
市场集中度低,这是计划经济历史遗留、市场成熟度较低背景下的必然状态。另外,这一行业又是开放社会资本进入较早、较多的行业,地方保护、投资冲动使得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近年来,行业需求总量的快速增长掩盖了分散的行业结构带来产能过剩的隐忧。而今,经济危机这一计重锤砸下来,势必将会淘汰一些产量小、质量差、污染重、耗能大而又不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行业会出现新一轮的重组并购风潮。
表面上风平浪静,水下却波涛汹涌,如今的市场,除了大起、太重这两家综合型集团公司以及卫华等部分位于第二梯队的公司,剩下的四百余家中小公司谁都有机会奋勇一冲、越过龙门。而如何冲出重围、占据一个山头?这就不得不把话题引到技术上来。
科技{lx1}战略
谁先占领了技术的高峰,谁就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先把目光放远到国际市场。毋庸置疑,科尼这家从荷兰跑出来的跨国公司近些年来发展迅猛,除了靠兼并购成长壮大之外,他在众多方面的技术优势是很多国内企业难以企及的。典型的例子,科尼的电动葫芦,国内企业比起来就相差很多,我们的电动葫芦目前是A4以下的,但是科尼的产品使用级别可以稳定在A4、A5、A6,体型紧凑、耐用,工作等级高,而这些特点正代表了国际起重技术的发展趋势。这种技术发展趋势也代表了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倾向,紧凑、耐用、使用频次高,正是工业产品未来将生产和环保节能相结合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