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游工资究竟是多少,解密旅游行业_李导建奇_新浪博客

    旅游行业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不正规的行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媒体不断曝光旅游行业的黑幕。导游是旅游行业最标志性的职业,那国内的导游收入一般是多少呢?
"工资基本不用"这一句话对于导游们有着另外的意义,以前是指导游的灰色收入很高,所以用不着动用工资;如今因为他们多数根本就没工资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2年全国10532家旅行社的总 利润只有12亿元。但在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魏小安的眼里,这个行业并没有那么可怜。

 

  2003年年初,魏司长在《旅行社发展与创新》一文中说:"全行业是12亿元的利润,但实际上还应该有25亿元利润,只不过都作为灰色收入,在员工手里。"

 

  他的具体计算是"全行业15万导游,假设一个导游一年拿一万块钱回扣,总额就超过了全行业的利润总额;外联人员可以拿外联回扣,这一块恐怕要有5亿元,计调这一块也是如此"。

 

  对所主管行业的灰色收入进行公开评估,国家旅游局可谓是开了一个先河;而魏小安关于本行业的主要工种(导游)全部都有灰色收入的结论,更是语出惊人,不过吃惊的人不包括业内人士。

 

  "魏司长对旅游业灰色收入的普遍性的评估xx正确,但对人均数字的估计,特别是导游平均年均收入1万元的估计实在荒谬。"曾多次担任全国导游职称考评委员的宋楚玉认为,"只有做过这一行的人才知道,导游的收入究竟有多少。"

 

  1987年从洛阳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毕业的蒋卫国,现在是浙江某旅游大市的旅游局副局长。蒋告诉记者,90年代中期,跑华东线的日语导游的年收入肯定在50万元以上,他有位同学在无锡做导游,10年前买下了太湖岛上的一处豪华别墅,旁边就是荣氏家族的一处物业。"现在他和前国家副主席做了邻居。"副局长说话时显然有些不平衡。

 

  旅游界资深人士把1993年以前的日子称为"黄金时代",到了1996年左右,由"白银时代"进入了"黄铜时代"--这种与时俱退的称呼,和旅游业那几年本身的急剧发展刚好相反。因为随着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导游,也包括旅游业其他环节上的暴利现象却随之消退。而三年前的"9·11"事件,特别是去年的非典疫情,则将旅游业和旅游业者的收入同时打入了"黑铁时代"。

 

  购物回扣曾经是导游的主要收入来源,全国的旅游商品店主要由桂林人经营。中国旅游对外开放后最早采取向导游司机提供回扣,以吸引旅游团体的做法便是桂林人。

 

  据一位开书画店的桂林老板回忆,十几年前,外国人特别是日本团,常常是进店后报了个总价,便把店内的所有东西都买下。"那时,有时{yt}就能做二三十万元流水,导游{yt}赚几万元是很正常的"。

 

  但他们现在一个月也不一定有这么多,因为日本人都买够了,也被骗够了。西安国旅的一位法语导游则说,现在秦兵马俑景区里的兵马俑比卢浮宫里卖得还贵,法国人怎么会买呢?   据了解,旅游商品为导游和司机提供的回扣比率一般为购物额的20%-50%不等,同时往往还要向导游和旅行社支付"人头费"和"停车费"。所以,尽管有时游客早就没了购物欲望和购物可能,导游和司机还是要把旅游团向店里拉,因为只要停够时间,商店就得按人数给钱。

 

  "有时看到一个上百人的大团来了,我们心中更多的是紧张。如果没'出活',光人头费加通车费就要付上几千元。"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一位珍珠店老板对此很是无奈地说。他的无奈是不敢得罪导游和司机,否则他们"好团"也不会带到这里来了。

 

  因地、因人而异,除了"天时"不再,"地利"对旅游业者收入差异的影响同样十分显著。

 

  业内有"桂林是洗衣机,云南是甩干机"的说法,形容这两地导游将掏光旅游者钱袋的手段,但也说明了他们的灰色收入也确实"来之不易"。

 

  华东线是全国"含金量"{zg}的线路。在苏州,缫丝厂本身就是旅行社计划内的景点,而杭州地方政府甚至将"龙井问茶"命名为西湖新xx景点之一,其实这些都是打着旅游景点招牌的旅游商店。而全国各地的入境游导游最害怕的则是从北京下来的团,"北京的导游几乎把什么都做了,客人基本都已经被掏干了。"一位西安导游说道。

 

  不少以接待华侨团为主的导游则透露,全国导游最容易赚钱的地方其实是九华山。由于九华山各寺院在财务上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对拉"香火"的工作都不遗余力,掌握团体香客的导游,自然成了最重点的争夺对象。

 

  据说有些比较偏僻的寺院给出的回扣高达50%,因此,当地导游最擅长的功夫,就是杜撰各种香客捐钱后如何获得"福报"的传说。普陀山的一位导游告诉记者:"几年前有个九华山的导游带了一位印尼的富豪华侨,在一个庙里捐了16万美金,那位导游拿了8万美金后就立即下山了。"

 

  这位普陀山的导游很是羡慕九华山的同行,因为普陀山实行的是全山财务统一管理制度,各寺院的创收全部都上交给佛教协会,所以,游客捐了钱没导游的份。据他说,五台山那里的提成有20%左右。

 

  此外,导游的语种也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原因。在绝大多数地区,日本和美国团含金量{zg},其次是华侨及港团(一般是粤语导游),欧洲的德法英等则被称为"第三世界"。在西安国旅做了近10年的日语导游在向记者抱怨"现在赚钱很难了"时,却也承认"一个月一两万元倒还没有任何问题"。

 

  而国旅总社一位资深法语导游说,一年也就八九万元,比一般刚毕业的外企白领是多一点,但他的同学在外企工作了七八年后基本都开始和他持平了。因此,他一边抱怨当初选错了语种,一边在苦读英语,准备去美国留学。   

 

  "老婆基本不动,工资基本不用"这是一句导游圈内流行的自嘲。前一句话是说这个行业大半时间在外地跑,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后一句的含义则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六七年前是指导游的灰色收入很高,所以用不着动用工资--那时旅游业的合法利润和合法收入也很高,但许多导游根本记不清当时自己的确切工资有多少。如今的多数导游还是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有多少,因为他们多数根本就没工资或者很少。

 

  据了解,国内多数导游都已经是自由职业者(这是外国的普遍做法,也是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旅行社签约的导游的工资一般也只有三五百元,而且基本都由自己交"三险一金"。即便是体制内正式导游,一般也只有基本工资,没有奖金和其他福利。

 

  更重要的是,导游每带一个团一般还需要交人头费给旅行社。以北京为例,日本和美国团的人头费一般为120--200元/人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导游带这样一个20人的团,如果没有赚到钱,就得倒赔几千元。

 

  不仅导游必须由灰色收入来弥补"人头费"的亏空,国内旅行社的利润也已多来自依靠导游和旅游商店交的"人头费"。出境游也如此,特别是东南xx,国内组团社交给目的国接待社的团费远低于接待成本,接待社便向导游收取人头费,和中国同行一样无工资、无保险、无固定服务单位的国外导游们,也只能挖空心思从中国客人身上把血本捞回来。

 

  在被称为"甩干机"的云南,该省旅游局的一位官员在导游培训会上明确指示:一名合格的导游必须既能让客人满意,把家乡的山水风光介绍给外地的游客,同时也必须学会把家乡的商品推介给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由于旅游消费具有异地性,不直接影响本地居民的利益,并能"促进地方经济",所以购物回扣现象往往能得到地方政府的默许。但灰色收入存在的更重要原因,是它过去是导游和旅行社致富的主要手段,现在则是他们维持生存的方式。

 

  回扣改佣金 灰钱被"洗"白?

 

  1999年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23条规定,"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属于违法甚至犯法行为。

 

  在2002年出台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严厉查处私拿私授回扣",但同时又令人xx地写着:"建立公开合法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佣金收受制度,并纳入税务财务管理,旅行社必须依法确定导游人员的返回佣金比例。"

 

  专家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建立公开合法的佣金收受制度。据记者了解,这种佣金制的具体做法是,导游将客人带到购物和其他消费场所进行消费后,经营者按消费额的规定比例,通过银行转账向旅行社支付佣金,这就改变了导游直接拿回扣的传统做法。

 

  但无论是多数消费者还是导游,都认为这种做法根本是"换汤不换药",因为只要存在提成,游客的购物和其他消费就肯定高于正常价格,至于谁拿走了回扣或是佣金,对于消费者根本没有区别。而通过记者调查,这些钱大多还是都回到了导游手中,惟一的区别或许便是因为通过银行,税务局收到了税,回扣成了佣金,灰色收入也就被洗白了。   但导游这个行业却远远没有被洗白,因为被纳入佣金体系的商店和娱乐场所,因为只能按规定比例给不能立刻拿到而且还要缴税的佣金,导游们纷纷把团带到了别的黑店去,更重要的是,购物在许多地方已经不再是导游的主要收入来源。

 

  "和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带客人购物其实我们现在最不愿意干的事情。"北京国旅的一位法语导游雅克向记者坦言,"购物一般只有30%左右的回扣,和司机一分,只有15%的利润率。"

 

  据一些外语导游介绍,西方游客旅游时,都有固定的消费预算,花完了也就没了,因此在带团时必须尽可能诱导他们进行产出率高的消费。 雅克向记者透露了其中一个门道,带客人看演出,比如朝阳剧场的杂技门票是100元,实际凭导游证只需20元,利润率为80%。

 

  "这还是法国团,如果是日本或美国团,至少收150元一人。"雅克说 。

 

  灰色链条

 

  接受采访的多数导游认为,他们的收入虽然多数属于灰色,但基本上仍属于劳动所得,至少是通过辛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获得的。其实,更值得xx的是这根灰色链条上的其他环节。

 

  比如被魏小安司长称为各有"5亿元灰色收入"的外联和计调。前者主要是通过卖团、出卖旅行社的客户资源而获利--这就是许多游客被旅行社"卖猪仔"的主要原因;后者则依靠手中订餐、订房、订车等权利收取"回扣",甚至还向导游收取回扣。

 

  特别是门槛不高的国内导游和竞争激烈而收入肥厚的美国团导游,据说基本要把每个团的1/3的收入"上供"给发团的计调人员,这样,计调人员的收入仅这一块就应该有导游的数倍甚至十几倍。

 

  此外,在体制内的旅行社,也存在着与其他行业一样的腐败。国家旅游局的一份统计显示,2002年旅行社业投资收益全面亏损,净亏9900万元。总体亏损虽然不算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国际旅行社的投资亏损1.15亿元,国内旅行社却投资盈利0.16亿元。

 

  虽然魏小安认为总体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跨业经营的难度和盲目性,但国际旅行社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经营多样性来说,本来都远高于国内旅行社。因此,腐败肯定是投资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国内旅行社基本上都已是私人经营,而国际社几乎还都是体制内的管理。

 

  据一些财经记者介绍,在旅行社投资收益全行业亏损的大背景下,中青旅却是一个特例。这家由业外人士蒋建宁执掌的行业巨头,在非典时期曾采取过一个非常措施:在别的旅游单位因为生意停顿而大幅度缩减员工收入时,中青旅却在非典时期给导游发双薪。

 

  而中青旅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做法,反映了该行业存在的几个普遍现象:导游的工资非常低,所以发得起双薪;导游没有团带,就没有灰色收入,也就没法生存,所以必须发双薪;所以必须用这个非常手段留住人才。

    中国旅游行业必须正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规范这个行业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导游工资究竟是多少,解密旅游行业_李导建奇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