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ociety of Plastics Industry,SPI)制定了塑料制品使用的塑料种类的标志代码,是在三个箭头组成的代表循环的三角形中间,加上数字的标志,他们将三角形的回收标记附于塑料制品上,并用数字1到7和英文缩写来指代塑料所使用的树脂种类。这样一来,塑料品种的识别就变得简单而容易,回收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削减。现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采用了这套SPI的标识方案。中国在1996年制定了与之几乎相同的标识标准。 塑料名称--------代码与对应的缩写代号如下所示: 聚酯——— 01—PET ( 宝特瓶 ) 如: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 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 高密度聚乙烯—— 02—HDPE 如: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聚氯乙烯———— 03—PVC 如:一些装饰材料 使用:这种材质高温时容易有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它都会释放,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低密度聚乙烯—— 04—LDPE 如:保鲜膜、塑料膜等 保鲜膜别包着在食物表面进微波炉 聚丙烯————— 05—PP ( 能耐100度以上的温度 ) 如:微波炉餐盒 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聚苯乙烯———— 06—PS ( 耐热60-70度,装热饮料会产生毒素,燃烧时会释放苯乙烯 ) 如: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其他塑料代码—— 07—Others 如:水壶、水杯、奶瓶 PC胶遇热释双酚A 对付双酚A的清洁措施 : 其中的PP、PE、PVC是英文名称的缩写。中文名称分别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英文全称分别是:polypropylene、polyethylene、polyvinyl chloride 我们常见的一些老式的拖鞋就是用PVC做的,它们夏天软冬天变的很硬这就跟PVC的温敏性有很大关系。PVC在高温下会分解有毒气体--氯气。三者中PVC的密度{zd0}。 普通的塑料袋都是用PE做的,它的韧性比较好,PE还分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密度的不同,导致它的某些性能又有很大差异。 PP是塑料中比较安全的塑料,一般食品上的包装袋就是用它来做的,当然PP也有等级,包装食品用的必须是食品级的了。PP在三者中密度最小,可浮于水面。 像这些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可加入一些其它材料对其进行改性,使在它的总体性能或在某一方面性能优越,以用作特殊用途,当然改性后价格有时会大幅度提高。 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对有毒和xx的塑料袋进行检测: 感官检测法:xx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柔韧性,手感润滑,表面似有蜡;有毒的塑料袋颜色混浊或呈淡黄色,手感发粘。 用水检测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xx塑料袋比重小,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比重大,下沉。 抖动检测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发出清脆声者xx;声音闷涩者有毒。 火烧检测法:xx的聚乙烯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蓝色,上端黄,燃烧时像蜡烛泪一样滴落,有石蜡味,烟少;有毒的聚氯乙烯塑料袋不易燃,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底部呈绿色,软化能拉丝,有盐酸的刺激性气味。 塑料瓶底有奥秘 数字隐含毒性等级 “三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一般就印在塑料瓶的底部,当中有一个数字,从1~7不等。比如:在数字‘1’下面注明着‘PET’,这是一种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的物质,常见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当PET耐热至70℃,易变形,就会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同时,不能放在汽车内暴晒,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近日,一篇名为《从塑料瓶底的数字知其毒性 无知害死人》的帖子在众多论坛里流传开来。 该帖详解了塑料瓶底数字所包含的意义,图文并茂地描述了1~7号塑料瓶使用的诸多潜藏禁忌;还称阿联酋一个12岁的女童,因为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塑料矿泉水瓶,得了癌症,这种1号PET塑料瓶反复多次使用10个月后,有可能释放出一种叫DEHP的致癌物。 “DEHP”是工业中的通用型增塑剂,主要用于造漆、染料、包装材料的加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工程系教授苑会林告诉记者,我们日常使用的矿泉水瓶等塑料制品,只要是由正规厂家制造并经检测合格,都不会含有这种物质,所以不存在“释放”一说。 不过,看过网络帖子,市民李先生开始担心起来了。在他家附近的小吃店里,酱油、醋、油等调味品都是用污渍斑斑的塑料饮料瓶装的;但看外包装,陈旧得都不知道已经用了多久。徐先生在超市买矿泉水时也注意过瓶底的三角形,“但这些标识我们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他一直认为那数字代表的是“安全级别”。 “重复使用饮料瓶,并非如网上所传的那样耸人听闻。三角形是塑料制品的回收标识,它相当于塑料的身份证。三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意思是瓶子的材料‘可回收再生利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重复使用。”中国塑料协会再生利用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旺说,数字标识从1到7,每一种编号代表一类材料,如果制品由几种不同材料制成,那么标识的就是它的主要材料。标识不同的数字,是便于分类回收,与瓶子“是否安全”没有关系。 中国塑料协会质量标准部主任田岩告诉记者,按照我国国家标准,塑料容器底部都应该标识三角形的塑料回收符号。但目前在我国,这种标注是非强制性的;不像在很多国家,塑料回收标识是强制性的。 记者在物美超市里看到,普通的矿泉水瓶底部大多为“1-PET”(又作“1-PETE”);装洗发水、沐浴露、衣物清洗剂等产品的瓶底则标有“2-HDPE”。而在塑料水杯、奶瓶底部,带箭头的三角形里写着数字“7”。同时,记者也发现,市场上还有一些小摊上的塑料瓶,底部没有任何标识。 “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标识,了解塑料容器所使用的材质,这样才能知道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使用这些塑料制品。”苑会林说。 比如,1号PET制成的饮料瓶可以在短时期内装常温水,但不能装高温水,也不宜装酸碱性饮料。标识为“2号”的塑料容器是由HDPE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常见于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此类制品因为不容易彻底清洁,所以不适合用做水杯等,也不要循环使用。 3号PVC(又作“V”)聚氯乙烯、4号LDPE聚乙烯制成的产品,常用于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因为这两类材质的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因此使用较为普遍。但它们的耐热温度较低,高温分解时有可能释放出有害物质,所以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而且这两类材质的容器本身难以清洗,容易造成残留,不适合装饮品。 5号为PP聚丙烯,可以用来制作微波炉餐盒,也是{wy}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以重复使用。6号标识的塑料制品由PS聚苯乙烯制成,在温度过高时会释放出化学物,不能用于装强酸、强碱性物质。7号OTHER代表由其他塑料制成,这类容器如果有破损,应该停止使用,因为它们表面的细微坑纹,容易隐藏xx。 苑会林告诉记者,市场上常见的饮用水塑料瓶都经过国家检测,可以安全使用。目前,国际上对“日常使用的饮水塑料瓶致癌”也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但是,一些不正规厂家会生产垃圾塑料产品,并加入大量增塑剂等物质,这类产品就存在致癌隐患。 “消费者应尽量避免反复使用已经老化、容易变质的塑料器具,饮料瓶{zh0}不要多次重复使用,否则容易滋生xx,存在卫生隐患。”苑会林提醒消费者,使用塑料容器时,一定要看清瓶底三角形内标注的数字,只有了解了材料性能才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使用。尤其要警惕的是,市场上由塑料垃圾回炉、再生后的产品。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外购回收料及受污染的原料不能用来制作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由塑料垃圾再生制造出的奶瓶、容器,通常做工粗糙,没有商标,更没有环保回收标识。这些产品本身非常薄,几乎手一捏就会变形,还伴有刺鼻的气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以增塑剂分解出的气体为例,进入人体会引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如果被大量吸收还可能引起xxxx系统的紊乱和肠胃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