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泰基金总经理金旭离职加盟私募基金_老坏坏_新浪博客
2010-08-04 10:12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继交银施罗德莫泰山可能出走后,多名基金业大佬也将离开公募基金的消息再度传开。不过,此次的主角换成了国泰基金总经理金旭以及多名公募界知名的“老人”。尽管官方消息尚未公布,不过这些传言的震撼程度足以让整个公募基金界为之一抖。
  大佬的离场
  今年基金业人员的变动之猛不但超出了投资者想象,更是连公募基金人士自己也未想到。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可靠渠道得知,公募基金某资深大佬不日将离开某“老十家”基金公司。这位被业内认为是元老的投研人士将离开效力多年的基金公司,另谋出路。尽管消息尚未公布,关于他的传闻却已不胫而走。该基金公司无奈表示,无力改变现状,随后或将召开新闻发布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资料显示,这名大佬可谓是公募界最为持之以恒的人,从1998年加盟后,从未离开所在公司,先后担任过基金经理、基金投资部总监、总经理助理等各种职位。其管理的基金也曾以辉煌的业绩让人瞩目。
  此外,有关国泰基金总经理金旭离职的消息也在坊间流传。记者为此询问了国泰基金相关人士,不过却遭到否认。作为中国公募基金业为数不多的女性总经理,金旭有着亮眼的光环:曾有证监会工作的背景,其间还曾参与《基金法》的修订,在加盟国泰基金之后甚为低调。伴随着国泰基金投资总监归江的离开及国泰基金此前刚达成的股权转让事件,国泰基金近期的些许动荡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说基金圈内这些知名人士的离开带来的是整个业界的震撼,那么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的离开让基金公司真正陷入了投研困境。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基金经理人员变动今年以来已达到222次,如果算上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在内,粗略估计总次数在250次以上,这个数据相对于基金市场仅有61家公司共500人左右的基金经理,比例高达50%。今年的调整幅度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公募、私募:对立格局初现
  离开公募基金的大佬们几乎相继加盟或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李旭利、吕俊、石波、江晖、赵军等响亮的名字都在私募界继续抢眼,这些新成立的私募基金也由于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的加盟而知名度大增。随着私募基金市场的逐步扩大,私募基金的“吸人”之术还将继续。
  人才争夺战上,私募基金颇占优势。从私募基金治理结构而言,同样对基金经理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私募基金有着更为自由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优惠的分成模式以及相对轻松的监管环境。不少在公募基金工作的基金经理曾向记者诉苦:工作压力大、考核压力也大、业绩排名和奖金直接挂钩,让他们的生活xx压抑,而每天看不完的上市公司报告以及写不完的业绩报表等都让他们的工作没有了白天和黑夜,再加上近乎苛刻的监管环境:抬头三尺摄像头,手机全程监控等条件都让公募基金经理有机会就跳。
  基金公司高管同样压力巨大,不但需要随时向股东汇报,更苦于无法分食股权之利。一旦股东发生变动,高管的位置也随之变动,不稳定感困扰着高管们,这也是今年以来不少基金高管离开的主要原因。
  相比而言,记者曾经走访过不少私募基金公司:相对宽松自由的办公环境,不过分的考核让很多私募基金经理感觉“身心自由多了”。
  “我从来不看盘,我们做的是长期产品,看至少3年的业绩,只要大势看准,不需要频繁调整,所以自由的很。”一名现担任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的前公募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此表示。此外,该基金经理的待遇也比之前要好,只要业绩达到既定目标,他们便可以提取20%-30%的业绩提成。私募基金的客户大都较为成熟,不会频繁赎回,让基金经理减负不少。
  可以预见的是,尽管当前公募基金仍占据了绝大优势,不过很难否认私募基金正以想象不到的速度成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私募基金正日益成为公募基金之后的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若干年后,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平分秋色也未可知。
  《国际金融报》 (2010-08-04 第06版)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国泰基金总经理金旭离职加盟私募基金_老坏坏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